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

  • 杨筠松有什么风水对联

      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   横批:风生水起

  • 杨筠松有后代吗

      有后代,这是一篇转载的资料。 江西信丰小江镇杨明忠老先生珍藏的 信丰县小江镇杨明忠老先生珍藏的杨家族史 揭开赣州风水祖师杨筠松后代秘史 撰稿人;;张魁斌 被风水先生尊称为祖师爷的唐代末年风水大师杨筠松,许许多多介绍他的事迹及身世时,只叙他生年、卒年、如何在赣州等地著书、立说、授徒,至于他在京城为官时的情况及家庭情况介绍甚少,来赣州寄居时有无家室,或者在京时有无家室及有无后代也未见介绍,因此在我们家乡普遍有一种说法,说杨救贫没有传下后代,甚至还有老人不同意儿子去学风水,说什么杨救贫那么有水平连后代都没有,这个职业不好,且丛览中国风水网,几乎无一提及杨祖师有后代。 杨救贫到底有没有后代呢?      在二00五年的某一天,我在一位姓杨的风水老先生家里看他们的杨家族谱时,在他们的族史谱里刚翻到族史第78—79页时,大吃一惊,里面正好介绍杨救贫家史,据族史介绍,杨救贫不但有后,而且后代非常昌盛,人才辈出,北宗初年杨家将杨六郎的父亲杨老令公杨继业就是杨救贫的第六世孙,南宋的杨再兴,还有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位杨姓将军都是杨救贫的嫡系后裔,这一发现吃惊不小,解开了我对杨救贫祖师有无后代的迷团。      据族史介绍: 第五十五世 炎公,字公南,美须眉,风骨峻峙,文藻雄丽,豪爽尚气,时号为“小杨山人”。德宗时累拜门下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宰相,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制“两税法”,变“祖唐调”旧制,量出制入,按户征税,夏秋两季征收,后罢相为庐杞所拘陷,几赐死,幸诏复官,卒谥“平历”生三子:弘伟、弘业、昭宪。 第五十六世 弘伟公,生子筠松。 第五十七世 筠松公,字叔茂,唐僖宗时曾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筠松公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后至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号“救贫先生“。卒于虔州,著有《地理秘诀》、《疑龙经》、《撼龙经》等书。生子帐。 第五十八世 帐公,据传生于白杨沙县桐木村,生子:临琅、临牒、临偿。 第五十九世 临牒公,名于生子天易。 第六十世 天易公,名端生子邠 第六十一世 邠公,五代时任后汉隐帝代李涛为相,加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不喜文士,不务诗书,长于吏治.常曰;“仓原食,甲兵盛,国家之急务也。”为人俭静。四方之赂,虽不却而往往献之于帝。生二子:衮、弘信(待考)。 第六十二世 衮公,仕北周刘崇为政事令,自将万骑,抗

  • 杨筠松的人物介绍

      杨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俗名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因为其用地理风水术行于世,使贫者致富,所以世人称其为“救贫”先生,后人由此也称其为“杨救贫”。 杨筠松,字叔茂,号玄赤,世称救贫仙人,唐代堪舆大师。杨筠松生于唐大和八年(834年)三月初八日,窦州人(广东信宜人)。江西堪舆形法理论祖师。其父亲杨淑贤生三子:长子筠翌,次子筠宾,三子筠松。筠松幼年聪颖过人,学习诗书,一览无遗,十七岁登科及第。后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广明中(880年),黄巢破京城,筠松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后到虔州(江西赣州),以地理术行于世,民间称救贫先生。留虔州期间,在崇贤里黄禅寺遇曾文辿,邂逅于方丈之内,唔谈中,曾文辿被其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倾倒,遂拜筠松为师,朝夕跟随,竭尽弟子之礼。后随师云游山川,寻龙捉脉,得杨筠松悉心指点,观龙以势,察穴以形,峦头砂水,体用兼妙。曾文辿遂渐通堪舆之道,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足。杨筠松口授其徒曾文辿操笔著述。又著新水经。天下万书唯《青囊经》至上,至元朝刘秉忠注玉尺经天机配合杨公天星理气。杨公传曾文辿刘江东胡矮仙李华。曾文辿传廖禹刘江东传谭文谟,谭文谟十八世孙谭宽传刘基。老曾又传十八世。至清初李青云,郑松山及徐守贞在闽浙戆区域较为出名。李青云,乃江西抚州府人氏,李邦寻之子,自小精通经书吏。十七岁擢进士受知奖南州。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土色,后因故逃奔闽泉州林家入赘为婿,后投耿精忠耿王为参军与守贞仝事。后耿王兵败逃入山中在李家山十二年,有扦李氏一穴后因富贵足南宋垟为师长。又扦数穴儿孙发达皆由此也。康熙乙未封君仝处蒲川十余载。与诸名士同游,日走名山寻穴夜画图自记。后至南坪扦柏林祖墓又扦大坑内李一穴其余不能书述又至平阳江南夏口吴氏出水莲花又至北港大溪边并塔边等地扦黄李池施数穴皆成巨族,年高八十终。郑松山先生人称虱子郑,与李相遇,换览其书,念其才不亚于李。二师合二为一李先夙道骨郑青夙合为《青夙道骨》。郑衣冠不整嗜酒妄谈,众名士虽深信也难为言尔。晚年在平阳桥墩大王沙村张顺家安度并卒于张家,张以父礼事之。郑以李郑

  • 松子树是什么样的

      内容如下:松子是松科植物红松等的种子,是常见的坚果之一。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也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 姓杨,廷字辈,急需大师们取名(男孩)

      出生时间什么啊取名具体步骤及方法: 第一步:需把宝宝出生的北京时间纠正为当地时间,列出八字、四柱用神和喜神。 第二步:根据姓氏、性别、生肖、八字喜神、找出符合宝宝实际的最佳格式配置。依五行相生、相益为主线。五格全吉最好,实在不好配,四格吉也可,挑选符合的吉祥数理,女孩还需避开孤、独、寡及过刚之数理。名字男、女名字有别,阴阳平衡。第三步:选字:取名笔画以《康熙字典》为准,兼顾字义、字形、音韵几方面,并避开不良谐音,粗俗不雅等文字,避免长辈用字, 起名的总体原则是:好听、易记、笔画简、雅致、寓意深,对宝宝成长有辅助作用。第四步:八字运程,趋利避凶的忠言,五格三才分析,及名字寓意。

  • 《风水大师杨救贫》txt全集下载

      风水大师杨救贫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风水大师杨救贫作者:老贵杨救贫其人更新时间2011-9-19 15:44:00 字数:1871 杨救贫,名益,字筠松,号救贫。一代风水大师,风水术由官方控制而传入民间的第一人。祖籍山东窦州,江西虔化(今宁都)人。生于唐武宗辛酉年八月十六日。父名淑伟,母亲何姑。有兄弟三人,大哥筠翌,二哥筠宾。杨救贫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十七岁登科入进士第,步人仕途。至唐僖宗朝(875至880年)出任国师,官至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掌管灵台钦天监地理事务,即皇家风水典籍和风水、天象等事务。任职期间,深入研读了琼林御库内的皇家风水堪舆典籍,为后来从事风水和成为名家奠定理论基础。  咸通十五年(公元873年),懿宗驾崩,僖宗即帝位。僖宗李儇眷恋声色,枢密田令孜专权,朝政腐败,江河日下。乾符元年(874,濮州(今山东邮城)王仙芝、冤句(今山东曹县)黄巢先后揭竿而起。广明元年(880)12月,黄巢军攻克潼关,不久就攻破京师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长安失陷前,僖宗李儇为了逃命,偷偷带着三妃四王,由枢密田令孜率五百神策军护驾,秘密逃奔蜀川。僖宗逃前,下旨杨筠松断发入山步龙。  杨救贫亲历了唐王朝的腐败,对朝廷已深感失望,于是,潜身南下回家,弃官为民,把御库禁中的《玉函经》、《天秘诀》带出。在南行途中,到鄂州与刺史廖銮互议境遇,言及风水形势,结伴而走,于中和二年(882)辗转回到江西虔化。曾任唐王朝大夫的杨筠松自号救贫,以自己熟练的风……

  • 测一下周杨松的名字,五行和评分,男孩

      姓名「周杨松」的基本信息周8划(金)杨13划(木)松8划(木) 得分:92(吉) 天格:9分(水)人格:21分(木)地格:21分(木)外格:9分(水)总格:29分(水) 「周杨松」的“三才”解析(水木木)暗示健康、生活是否顺利为:得上级提拔获得成功和发展,基础稳固,心身健全,繁荣昌隆,幸福长寿。(吉)1、总论:可得长辈的惠助,得意外发展,早期成功之兆,稍有依赖心之嫌,宜培养自立创业能力,免得陷入困境时而束手无策。2、性格:个性外柔内刚,做事勤勉且善于计划,为人主观不屈人下,有长者风范,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名声信用。3、意志:意志坚定,不易受世俗迷惑,按部就班,步步高升,得到成功发展。4、事业:受到贵人或和长上的帮助与提拔,成功运来得早,事业运顺利。5、家庭:父母有荫,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一生应当幸福。6、婚姻:男娶贤淑固执之妻,婚后尚称圆满;女嫁温和寡和之夫,注意婚后不要争吵。7、子女:男孩多于女孩,聪明且孝顺,长大后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家运兴隆。8、社交:为人慈祥、有原则,行事稳重可靠,甚得人心,社交能力和外缘具佳,但有受亲友拖累而损才之象。9、精神:运境欣欣向荣,精神愉快无忧。10、财运:贵人明显,财运尚称如意,天运五行属水时,定为天下一富翁。11、健康:易患胃肠、血管之疾。12、老运:晚景吉祥,生活无忧,身心愉快,家庭和乐融融。

  • 唐代科举制度是怎么样进行的?

      唐朝的科举与升迁制度简介   唐朝的官学   唐宋以前的人大都相信《尚书》、《礼记》一类的书是古代圣贤所作。其中讲到为政,首要的就是要兴办学校,用以培养人材、移风易俗。《宋史•选举志》记载:“既而,中书门下(宋朝宰相的官名)又言:‘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今欲追复古制,则患于无渐(渐进的道路)。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唐朝考进士的主要科目),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校,然后讲求三代(夏、商、周)所以教育选举之法,施于天下,则庶几可以复古矣。’”   所以,有远见的政治家每每执政伊始,就大力兴建学校。唐高祖一进长安,天下未定,就下诏设立学校,安排宗室子弟和其它青年上学。唐朝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办的学校,用来劝导和奖掖青年人学习上进,谋求士宦。这些官办学校都归国子监(类同高教部)管,大约有这样几种:   一,国子学,学员规定为三百人,专门招收高干和京城干部的子孙;   二,太学,学员规定为五百人,招收中、高级干部的子孙和近亲;   三,四门学,学员规定为一千三百人,其中五百人是普通干部的孩子,另外八百个名额是专留给老百姓中优秀青年的;   四,此外有专科的律学(法律)、书学(书法)和算学(计算)等,招收小官和平民子弟;   五,京都及各都督、都护府(类同今天的军区)、州(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县都分别设立学校,招收学生,人数不等。   六,中央政府中和太子宫中又设有弘文馆和崇文馆,各收学生三十名,都是皇亲国戚、宰相、一品大官和大功臣的子弟。   入学的年龄为十四到十九岁。   学生每十天有一天休假,放假前要有小考试,默写经文并背诵先儒对经典的解释,答对三分之二的,就算及格了,不及格的要受罚。每年放两个长假,五月间的叫做“田假”(农忙);九月又有“授衣假”(换冬衣)。家住得远的,还特别加给路上往返的时间。年终要考一年的学业,口试一百条对经文的解释,答对百分之八十的得优,对百分之六十的得中,百分之五十以下得差。   上学不听话、旷课超过三十天、事假超过一百天、因父母生病请假超过两百天的,或者年终考试得过三次差、在学校羁留九年而学业无望的都要退学回家。而且,还要记录下来,送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大官的孩子们,送到兵部(专管武官的部门),看看能不能借上爸爸的光,当个武士。   教学内容和学制   唐朝官学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和史书为主,根据他们的难度和份量的不同分成所谓“大经”、“中经”和“小经”。   《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和《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和《毂梁传》为小经。学业有“通二经”、“通三经”和“通五经”的分别。所谓通二经,要能学好一大、一小二经,或者两个中经;通三经的,要大、中、小各通一经;通五经的大经全通,还要中、小经各能一通。除此之外,所有的学生都要能兼通《孝经》和《论语》。   因为秦始皇把秦地的文字、方言强行定为官方语言,所以,大部分用齐、鲁方言写成的古典经文的阅读和理解都成了很大的问题。两汉以来,注解、诠释这些经典成了知识分子们最重要的功课,成就巨大,著述众多。唐朝的学生除去学习经典的正文,还要同时学习这些注释。   《孝经》、《论语》两经加起来,限期一年学完;《尚书》、《公羊传》、《毂梁传》分别为一年半;《易经》、《诗经》、《周礼》、《仪礼》各限两年;而《礼记》和《左传》可以长至三年。除去学这些经典,每天还要练写一篇字,学习时事政治的处理方法,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和《尔雅》等书。其它专科的教学内容和学制也类似,不过总的年头短一些。   《尚书》主要记载从尧、舜、禹到春秋以前的大事记和帝王、公候,贤良大臣门的命令、文件等,有中国最古之书的称号;汉朝以后,《易经》被看作阐述儒家哲学思想最重要的著作;《诗经》号称是孔子删定,通过它可以学习语言文字,还可以陶冶性情、考鉴周朝政治的得失;《周礼》、《仪礼》和《礼记》都是战国以后的学者们凭借着古史资料和自己的想象,整理出来的周朝的礼仪制度;《春秋》相传是孔子所作,记载了春秋时代的政治事件。但因其书文字简洁、难懂,所以,后来读《春秋》的人,都得参考注释书。西汉末年以后,《左传》被认为是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写的,定为《春秋》最权威的注释著作,与《公羊传》和《毂梁传》并行(所谓“传”,是注释的意思,与今天“传记”的传不一样);《论语》虽说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但在唐朝显然还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孝经》原来颇重要,后来被宋儒判为伪经,失去了经典的地位。   唐朝科举,还有一样教材,《新唐书•选举志》没有提及,就是梁朝的昭明太子编的《文选》,选了很多古时候优秀的诗文。而唐朝考诗、赋,全要参照《文选》。杜甫曾说“《文选》烂,秀才半”。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对进士深恶痛绝,声称“家不置《文选》”,以示不肖于作进士。   报考的资格和程序   今天把人民分成工、农、商、学、兵和知识分子,数十年来,工、农、兵社会地位最高。古代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因为当兵是为国家服役,兵役期满,就回家种地了,不构成一个阶层,也没有特别的权力和利益。学生也是类似。那时候,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其社会地位,士最高,因为都是作官的;农民的利益最受重视,名誉最好;工、商两个阶层最没有社会地位,而以商人为尤。   除此之外,还有吏(衙门里的办事员、警察、执行刑罚的人等)、和尚、道士,加上犯过罪被流放的人(按照中国古代的法律,没有剥夺人身自由的惩罚,监牢里关的全是等待审判和执行的人。惩罚大致罚款、肉刑和流放等等)。在这些人中,只有士与农的子弟允许参加科举考试,其它阶层的人都不许做官。另外,品行不好、臭名昭著的;犯了大逆不道之罪的人的直系亲属也都不能入仕。在农业社会,农民当然是绝大多数,而其它类人,常被视为社会的边缘现象。   每年深冬,中央及各州、县的官办学校要把学员挑出来,进行初步考试,把优秀的推举到尚书省(类似国务院)应考。不从这些官办学校毕业出来的人,叫做乡贡。先由邻里、乡亲保举、推荐,地方长官验证后,也一起送到尚书省。地方保举不当,不仅被错举的人不能予试,就连他的所有同乡都要受到牵连,被剥夺考试的资格。到了省里,要把名字、年龄、地址、籍贯等重要数据写在牒子(个人履历)上,由户部(管理户口的部门)核查过了,印证了推举人的推举,交给吏部(人事部门)的考功员外郎(专门考核下级官员的功过劳苦,以定其升迁的),进行考试。   考试的科目和评卷标准   科举本来是分科考试选举的意思,后来到宋神宗以后,经王安石倡议,才渐渐归一了。唐朝科举考试,学生按所选专业特长不同,分科报考,分为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科、进士、童子科和明法、算学、书学等类。   考试方法有帖经,就是默写经文;大义,就是背诵或默写先儒对经典的注释;策,是依据经典或考量时政,对具体问题提出解答;论,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以及诗、杂文、赋等。十岁以下应考的称为童子科,只考朗诵。   秀才考五道方略对策,按照文字通顺与否和道理讲得好坏评分。行文通顺,道理透彻的为上上第,其次为上中、上下和中上第,这四等为及格,其它为不及格。明经先要默写经文,然后背诵经典注释,再回答时事政治三道题,也是头四等为及格。考历史的叫史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口试对文辞的注释一百条,然后问对策三条。口试对百分之七十,对策答好两条的就算及格了。十岁以下的孩子应童子科,以朗诵为主,考一部经典,再加上《孝经》和《论语》。   唐朝初年,秀才科等级最高。贞观年间,有一个州被推举应考秀才科的,没有一人及格,太宗大怒,处罚了州长,并废除了秀才科的考试。后来时有时无,到了玄宗天宝年以后,就名存实亡了。从此,知识分子仕进,就以进士与明经两科为主,而最看重进士。进士考试的科目、方法缕有更改:开始是先考五道对策,然后默写大经一种。经和策全通,为甲第;对策答好四道,默写经文对了百分之四十以上,为乙第。继而要求进士先写两篇杂文,文辞通顺、熟悉格律,才考对策。到玄宗天宝年间,要求进士先考经文,然后做诗、文和赋,全通过了,再考五道对策,对策全好,才算是及格。后来时而要考官书文章、时而要考经文、经义,最后定为:第一场考诗和赋;第二场考论议;第三场考对策;第四场考经文。后世批评唐朝以诗取士,就是这里来的。   学历与资格   唐朝官员的等级叫做品位,共有九品,称为“流内”。   在这九品之下,还有所谓的“流外官”,主要是所谓的“吏”,既办事员。一到三品中又分“正”、“从”,“正”在“从”之上。四品到九品,除去分“正”、“从”,还各分“上”、“下”,如五品中就有四阶,分别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从五品上”和“从五品下”。总计起来,共为三十阶,用来区分贵贱、高下、轻重和优劣。   文武行政官员称为职事官,皇亲国戚和立了大(军)功的有爵位和勋、封。所有这些官员都有相应的品位,这个品位或称“本位”、或称“散位”,标志着学历与资格。散位中最高的是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最下一等是从九品下的“将仕郎”,共二十九阶(没有正一品)。职事官中最高的是正一品的“三师”和“三公”,最下一等是从九品下的“内侍省主事”等,共三十阶。三品以上,称“清望官”,四品以下,但职守重要的,称“清官”。勋官最高的是正二品的“上柱国”,最下一等是从七品上的“武骑尉”,共十二阶。爵位有九等,分别为“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候”、“县伯”、“县子”和“县男”,从正一品至从五品。   科举考试及格登第,是获得了品位的一个途径。随着所考的科目难易及成绩优劣不同,所获得的品位也不同。秀才上上第为正八品上,明经上上第为从八品下,而进士考试获甲等的,为从九品上,以下类推。考书学和算学的,则在九品之下。   考核、选拔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担任行政职务称为“选”。参选要有学历和资格。学历,就是科举的结果。资格包括“出身”、“门荫”、“前资”和“流外入流内”。   所谓“出身”,主要指有爵位的人。嗣王、郡王的出身为从四品下,以下至公、候、伯、子、男依次类推。五品以上的大官们的孩子有“门荫”,就是乘爸爸这棵大树的荫凉,借光作官的意思。一品官的孩子,得正七品上的荫,从五品官的孩子得从八品下的荫。但这个荫凉不是家中所有的孩子都能乘得到的:皇帝、皇后的直系亲属,一家荫两个孩子;一、二、三品官家,只能在指定的两个孩子中荫一个;而五品官家,只能荫及一人,而这个人还必须是上边指定好的。既没有爵位,又没有功勋,又没有作大官的爸爸,要参选作官,就得走第三条路:科举。科举是中国知识分子最主要的仕进之门。   作过官,经过考绩,予以升迁,升迁所达的阶品称为“前资”。“流外入流”指的是九品以下的流外官也可以通过勤奋和功劳进入九品。其程序与前资类似。“吏”可以入流,办事员可以变成行政长官,唐朝的这条仕进道路曾经被很多人批评,认为这些人没有读过圣贤书,为人和品质不高,不应该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所以,宋朝以后,“吏”就完全被屏置在领导干部队伍之外了。   授予职事官必须依照散位。原则上讲,散位六品的,只能授予六品的职事官。假如职事官阶高过散位,叫做“守”,或者“兼”;假如职事官阶低于散位,则叫“行”。   靠勋官、门荫和流外入流进入仕途的人,不能作清资官,不授予三品以上官。   官员的选用   选人授官,在唐朝是很严重的事情。每年五月,中央向各衙门颁发空缺出的名额和选官的条件。而应选的人要把籍贯,父亲、祖父的官职,近亲的姓名、籍贯,自己的履历和身体健康情况,历年考核的结果,有没有受过行政和刑事处罚等,附上申请,一并通过本单位或原单位,上交到吏部。还要有京官担保。父亲当警察、监狱看守、皂吏的,经营工商的,冒名顶替的,都不许参选。有揭发假冒的,授官时从优。选考的当天,考场周围,戒备森严,不许闲杂人出入。   选人作官,有四个标准:一是“身”,看人的体格相貌;二是“言”,听人的语言对答;三是“书”,看人字写得如何;四是“判”,看人文章是否通顺。四个标准都符合,要先看德行,德行相同,则看才能,才能相同,则看功劳。“书”和“判”是笔试,“身”与“言”为口试。口试又叫做“铨”。因为“铨”分别由吏部尚书和两位侍郎主持,分为“尚书铨”、“中铨”和“东铨”,所以又称“三铨”。选完还有空缺名额,落选的人考三篇文章,叫做“宏辞”,考处理三件公务,叫做“拔萃”。   六品以下,由吏部按照资格和空缺,拟定官职,上报宰相。再经由宰相反复核查后,请示皇帝,下旨授官。五品以上,则不由吏部拟官,而要直接上报宰相,由他们考量拟定。   授五品以上的官,为了郑重其事,皇帝使用特别的委任状,叫做“制”和“敕”。三品以上,则更加隆重。皇帝亲临,宰相为辅,到太庙举行授官仪式,委任状是刻在竹子上的“册”,所以叫做“临轩册授”。   唐朝入仕作官,有三个大门坎儿。一是要入流,流内为官,流外为吏;二是要进五品;三是要进三品。六品以下的散位都叫“郎”,所以,又称为“郎官”。原则上讲,作官谨慎无误,没有超人的政绩,正六品就算是到头儿了。五品以上为“大夫”。五品以上的官,没有在外作过州、县官的人和很多其它的人,根本就不许作。又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而且,要出类拔萃,考核优异,皇帝特别恩眷、器重,才能授予。至于三品以上的官,因为地位高,声望远,不轻易授人。除了宰相和各部门长官以外,剩下的差不多都是名誉官,而没有实权,常常授给历朝元老,以示恩宠。   七十岁以上,或者衰老、有慢性病,不能胜任公务的,允许退休。在唐朝,退休叫做“致仕”。五品以上官致仕之后,拿一半俸禄。唐朝官员的履历常常开始于“某年进士”,终于“以某官致仕”。   官员的考绩   作官每年都要考绩,每个官至少要经历四次考绩。由尚书省(国务院)吏部(人事部)主持。   凡应考的官员,由秘书写出当年的功过、品德,本单位长官对众宣读,大家评议优劣,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九等,核实过,送到吏部以备升迁。   考核的方法有所谓的“四善”和“二十七最”。“四善”是用来考查为官的一般行为,有“德义有闻”,即德高望重:“清慎明著”,即清廉、谨慎:“公平可称”,即断事公平:“各勤匪懈”,即勤劳不懈。二十七最是按照不同的专业分工,分别选出实际工作中最优秀的。比如,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选司之最;赏罚严明,攻战必胜,为将军之最等等。   有一最、四善以上的为上上;有一最、三善的为上中;有一最、二善的为上下;没有最、而有二善的为中上;没有最,而仅有一善的为中中。工作能够敷衍了事,即没有最,也没有善的,为中下;凭着自己的爱憎好恶,处理问题不合法律、情理的,为下上;因私废公,业务怠懈的为下中;奸诈,贪婪、品行恶劣的,为下下。   考绩中得了上下的,进升二阶;中上,进升一阶;中中,不升不降;中下以下,每等降一阶;考绩得了下下的,则立即解除官职。连考四次都得中中的,没有功劳,却有苦劳,也进一阶。凡考绩得上中以上的,或者历年考绩累计达到五品以上的,单列出来,上报宰相,另行处理。   唐朝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的长官为宰相,帮助皇帝,协理天下。中书省主管皇帝下达的各种命令和颁布国家的法律、政策。其长官为中书令,正三品;门下省主管处理文武官员及百姓官上达天听的文书,同时,规谏皇帝,预备顾问。其长官为侍中,也是正三品;尚书省则总领百官,是行政的枢纽。其长官本来是尚书令,正二品。但因太宗曾经作过尚书令,以后的臣子,都不敢作这个官,所以,尚书省的实际长官是尚书令的两个副手,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所有天下大事,三省长官共同参议。   勋官的授予   南北朝时,征战不已,立了军功,授予官衔,这是唐朝勋官的来源。在唐朝,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官。勋官最高一阶称为“上柱国”,正二品,需要经“十二转”才能达到。《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就是说: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最低一阶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只需一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御史台的功能   唐朝的司法部门,大约有三个。一是尚书省的刑部,二是御史台,三是大理寺。三个部门的业务,有相互交叉的地方。之所以类似的事务分由三个部门管理,有其历史的原因。其中,大理寺历史最久,前身是秦朝专掌刑罚的庭尉;御史之官,先秦就有,但不掌司法。秦汉以后,才有了专司纠察的御史;刑部的历史也可以上溯到西汉。成帝设三公曹,东汉有贼曹,是后来尚书省吏部的前身。在唐朝这三个部门大致的分工为,刑部主管法律文件;大理寺主管刑事犯罪;而御史台的主要任务是“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新唐书•百官志三》),勉强可以比附“廉政公暑”或“纪律检查委员会”。太宗吸取六朝阀阅的教训,重新重用御史台,把御史中丞提升为御史大夫,正三品,另置两名正四品下的御史中丞。御史台官员的选用和授予都很严重,但作过御史的人,此后的仕途,常常不很平坦,因为得罪人太多。   现代对错误和犯罪的处理,分为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行政处罚主要是降级、减工资和罢免。唐朝对官员行政错误的处罚,没有严格地与刑事处罚分开。唐朝的行政管理法叫做“格”,触犯了“格”的官员的审问、定罪和处罚,与刑事犯罪一起,都在“律”中予以规定。唐律中专门有“职制”一栏,就是针对官员的。其中共有五十九条,每条针对一类错误,下边另有细致的分别。唐朝的刑法延承古制,有所谓的“五刑”,即,打竹板、打木杖、强劳、流放和死刑。   官员有行政误失,可以告发到御史台,御史也会自行监督、察访。一旦暴露出来,御史台上奏,并提出弹劾的建议。同时,依照律法,定罪惩罚。比如,为官本来没有政绩,而暗示下级歌颂自己,树碑立传的,要强劳一年。若指使人向上级虚报自己的功劳,要杖一百。虚报的人以协从论罪。又如,向主管部门为亲友求方便的,打五十板。主管部门答应了请求的,与此同罪。如果,受了人的财物,而答应了人的请求,则罪加二等。如果,非法的请求已经付诸施行了,则要加重刑罚,杖一百。   结束语   最近五十年来大陆的政治动荡,都有人事斗争的背景。这是半个世纪中国发展停滞不前,落后于诸多战后与中国条件类似的国家的两个根本原因之一。人事斗争的根源在于仕进制度的不完善。追究起来,主要有三个大错误:第一是选官没有一定标准,第二是作官没有定期考核,第三是升迁没有明确标准。   选官有人品与才能两个方面的考量。汉、魏以下,地方和中央官员按照颁布的标准,推举、选拔德、才兼优的人,进贡给政府,以资录用。隋、唐以来,以科举选仕。现代西方国家的官员有政治家与行政官员两类,而行政官员不主持立法和政策的发布。政治家通过民主选举,德、才并重;行政官则安分工不同,以专业、学历取用。这些,都是成功的选官制度。“解放”后,这些都废置不用,选官既没有最低的标准,更没有制度化的、对人品和能力考查。所以,既不能保证官员廉洁,也不能保证官员称职。   自古以来,作官必经考核,晋升必有途径。先秦有所谓“三考三黜陟”。汉、魏以来,都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对官员定期考绩,以为进退、升迁的依据。另设御史,主管按察、弹劾。西方的政治家,每若干年重选,而行政官员有制度化的考核、升迁途径。大陆的官员没有定期的考绩,进退全由上级决定。所以,奖惩无依据,升迁不公平。“政治运动”来了,失宠的官员受打击,丢官丢位,甚至家破人亡,还被诬陷栽赃,声名扫地。这样的系统,培养人阿谀上司,排挤同事的坏本领。   今天的人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家都是“上边”选定的,这是误解。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有专门的部门、专职的官员管。宋朝初年,因为主持贡举的官员涉嫌优惠自己的同乡,太祖把落第的考生们叫回来,再次出题考试,开了殿试的先例。后来,富弼上疏说:“历代取士,悉委有司(专门主管部门),未闻天子亲试也。至唐武后始有殿试,何足取哉?”他的意思是说,武则天为了收买人心,恐怕主考部门定的标准太高,而破格亲自考试提拔,是不足效法的。真宗听了虽然不大高兴,还是下诏停止殿试。唐朝科举考诗、赋,宋人总觉得不妥当,但因为诗歌格律上错误明显,评判客观,拖了好多年都没改。所有这些都说明,正常的仕进,不是“上边”随心所欲定人作官,而是有专人、专职管理,依照专门的评判标准选择人材,是专家治举,是个很客观的过程。   另外,以党政代替行政,以军功代替能力,立功即得官管事。更有甚者,动辄颁发“文件”,架空法律;设立名目繁多的“委员会”,随时随处,随心所欲,置官置职,致使官员冗杂,职无常守。官员冗杂,则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职无常守则行政运行没有轨道,日常事务没人负责。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制》总结唐朝官制时有这样的批评:“……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盖其始未尝不欲立制度、明纪纲为万世法。而常至于交侵纷乱者,由其时君不能慎守,而徇一切之苟且,故其事愈繁而官益冗,至失其职业而卒不能复。”精确地说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官制演变的教训。中国政治的前途不在于意识形态的争论,而在于官僚制度的健全。

  • 唐代杜牧属于十二生肖那个生肖

      这个谁知道?

  • 取名梓君,梓筠,哪个好

      女孩叫梓筠好,从木从竹,富有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