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字典

  •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连山》之前,的确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代还有一部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2、《连山亦(易)》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文”二字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流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了《新论》,皇甫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元也看到了,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

  • 周易是谁?

      周易不是人名,是我国古代一部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哲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 取名用什么字典

      《康熙字典》名字算笔画时要按照《康熙字典》的繁体笔画来算。

  • 取名用什么字典取字?

      名字“擎“和“宇“怎么解释

  • 彪的康熙字典

      【寅集下】【彡字部】 彪;康熙笔画:11;【广韵】甫烋切【集韵】【韵会】必幽切【正韵】补尤切,??音驫。【说文】虎文也。从虎,彡,象其文也。 又【韵会】小虎。 又【广雅】文也。【扬子·法言】或问:言成文,动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又姓。【姓谱】出齐郡,周有衞大夫彪夫,宋有彪虎臣,今河南均州有彪氏。

  • 昊的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昊 ·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广韵》《正韵》胡老切《集韵》《韵会》下老切,音皓。《说文》作昦。《九经字样》隷省作昊。《尔雅·释天》夏为昊天。《注》言气皓旰。《疏》昊者,元气博大之貌。李巡云:夏万物盛壮,其气昊昊,故曰昊天。《书·尧典》钦若昊天。《诗·小雅》浩浩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又与皡通。《礼·月令》其帝太皥。《释文》皥,亦作昊。

  • 康熙字典怎么查

      《康熙字典》是按部首编排的,不像现在的字典按拼音排序。所以查《康熙字典》要按部首来查。它分为214个部首,由于这书篇幅太大,最初分为十二册,用十二地支给它排序,即“子丑寅卯……”,笔画少的在前。现代的影印本一般把它合印为一厚册,所以这些“子丑寅卯”对我们作用就不大了,直接按笔画找到需要查的部首就行了。   古人所说的部首和现在不大一样。古人把一个字归入某个部首时考虑的是该字与哪个部件的意义相关就归入哪部,而不像现在是先取左边后取右边,先上边后下边。比如“颖”字,它归入禾部,因为颖是麦芒,与禾苗有关。而“颍”归于水部,因为它是河流名。另外,《康熙字典》在标明部首时不是按简化后的部首来写,而是按它原来的形体写,比如“氵”要查“水”部,“忄”要查“心部”,左阝要查“阜部”,右阝查“邑部”。所以查《康熙字典》需要懂一些文字学知识。   现在有些新版的《康熙字典》附有四角号码查字法,非常方便。   《康熙字典》里面的注音有直音和反切。所谓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如“筹,音俦”。这个很容易掌握,但要注意有些古代同音的字现在不同音了。反切是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字注音,取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及声调,合成新的音,如“毛,莫袍切。”即用“莫”的声母m+“袍”的韵母ao组成新的音mao,就是“毛”的读音。由于语音演变,很多反切不能拼切出现代的读音,很难完全掌握。

  • 叶在康熙字典几画

      叶,在繁体字里写做“叶”。   繁体字的叶字是13画。

  • 周易的周易历史

      成于西周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李学勤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本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成于战国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欧阳修《易童子问》与苏轼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有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钱穆、顾颉刚、冯友兰、郭沫若、李镜池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刘歆所伪窜。根据《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孟子、荀子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彩。 成于西汉顾颉刚根据箕子和康侯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文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无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的关系,胡适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苍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汉书·艺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书过程时,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即伏羲,文王和孔子。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欧阳修、龚自珍。当代学者钱玄同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难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康有为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

  • 晟,康熙字典是几画

      从语言学上,晟是10画。一般的日常习惯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是使用这种算法。   从姓名学上,晟是11画。《康熙字典》就是采用这种计算方法。   如果你是要起名,而且对名字的笔画数吉凶特别在意,那就要采用11画的说法,因为姓名笔画的吉凶都是按照这种姓名学笔画数来算的,而且不是简单的繁体笔画数,而是部分部首和字有特定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