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周易的文本是什么

  • 周易的精髓是什么?详细解释

      变易,简易,不易。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很简单,不变的是变化的规律。

  • 关于周易的一段解释

      睽(kui) 火泽睽 离上兑下     睽,小事吉。   睽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三十八卦。从卦形上看,上卦是离是火,下卦是兑是泽是水,与家人卦的形象上下相反,两个互为综卦。“序卦传”说:“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也即当家庭走到穷途未路时,必然会发生行为乖张的现象,所以,家人卦之后接着是睽卦;睽是乖异、乖违、背离的意思。   家合万事兴,不合则一切乖离。天下大势,一切万物,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永久不变的合,也没有恒久不变的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绝对永恒的和谐和睦是不存在的,长期的和谐和睦是人们的理想,但最终是要分离的。比如儿子大了另立门户,女儿大了出嫁成家,最终都是要分离出去的;当家庭贫穷没落了无生计时,为了讨论家庭怎样才能振兴也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父子、兄弟、姐妹背道而驰的现象,所以,当意见相反,家人不和的时候,想干大事是不可能的,而做一些小的事情还是可以的,是吉利的。作为君子就要学会有效运用离合异同的规律。应以环境、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修正自己的政策和策略,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但是,睽卦的卦义不单纯是讲离异,讲乖背睽违,而是又进一步揭示了化离为合的途径和根据。因此,“彖传”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也就是说:以万物的事理来说,形态虽然违背,但却有看不到的同一性存在。如天高地卑,形象不同,作育万物的功能相同;如男女的体质不同,但彼此的意志可以沟通;如万物的形态各不相同,但成长的过程都相互类似。所以,背离是在异中有同,因时间演变而背离,背离的时间功效可就太伟大了。黑格尔说:“对于同或同一个真正意义加以正确的了解乃是异常重要之事。为达到这目的,我们首先必须特别注意,勿把同一认作抽象的同一,认作排斥一切‘异’的‘同’。这是使得一切坏的哲学有别于那唯一值得称作哲学的哲学之关键。”由此可见,睽卦所讲的背离乖异,是同中之异,是在时间中由统一分化出来的殊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还要归于统一,走向大同境界。所以,我们应该彻底掌握睽卦的同异之道,达观地对待悲欢离合,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睽卦上卦是离是火,下卦是兑是泽是水,火炎是向上烧,泽水是往下流的,两者的性质是相离不相容的。从卦象上说,上卦离代表中女,下卦兑代表少女,象征二女同住一室,按异性相吸相合,同性相斥相背的原理,二女的行动意志是不能协调一致的。但下卦“兑”又是悦,上卦“离”又是明是附,两者又有表面上愉快依附的性质,也即是我们常说的貌合神离,这在家庭姐妹之间是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作为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顺应大势,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合而不同,于同中求异,于异中求同,使自己有所作为。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辟”是避。“初九”与“九四”同属阳爻,不能相应,应当有后悔的事情发生。但在背离的时期,往往会出现相反的结果,那看似应当相合的却背离,应当背离的反而会相合。所以,“初九”与“九四”两个本应相排斥的同性,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会相互应援,使想象中的后悔消除于无形。就象丧失的马不必去追,自己就会回来。“初九”看似不能与“九四”阳爻相应,自己孤军奋战很难有所作为,但由于在背离的时期,却意外地得到了“九四”的应援,这反而使“初九”有了上升前进的机会。所以说,人情反复无常,为了避免灾祸,有时不得不去与恶人交往,以换取自己的安定。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与恶人交往,不是与恶人同流合污,而是为避免一些过错和危险的发生,避开一些不必要的纠缠和矛盾。   这一爻辞告诉我们,世事难以预料,人情反复无常,世上的事本来就是纷繁复杂的,人生在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并善于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在非常时期,即便对方是恶人,也不应嫌弃,不应回避,更不应完全排斥,与其适度的交往,甚至用自己高尚的品行去感化、教化恶人,使恶人不能或不敢危害自己,反而可以使自己避免祸患的降临。因此,当你处在睽违离异的处境之中时,为了完全避免孤立,要认识到与小人结交,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否则,你不是到处都树敌了呢?这就违背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策略思想,也不能改变那些小人成为自己真正好的合作者。《论语》“阳货篇”中的阳货便是一个小人,季氏几代都把持鲁国的政权,是个佞臣,阳货又把持季氏的权柄,更是一个佞臣了。阳货想要孔子来拜望他。孔子不去,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个蒸熟了的小猪,好让孔子到他家来道谢。可是孔子也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便去他家拜望他。结果两个人在路上碰着了,谈起话来。阳货问孔子:“自己有一身本领,却听任国家丧乱,这叫仁吗?不叫。一个人想做官却屡次错过机会,这叫聪明吗?不叫。时光不等人哪!”孔子这才说到“好吧!我打算做官了。”孟子《滕文公下》对《论语》“阳货篇”这一段作了说明:“当时,大夫对士有所赏赐,如果士不在家,不能亲自接受以拜来答谢,便得亲自去大夫家里去答谢,因此,阳货才是这样做了;可是孔子不愿意见他,便也趁他不在家时才去答谢。在这个时候,阳货如果借这个风俗,耍这个花招,而是去看孔子,孔子哪会不去看阳货呢?”孔子虽然不愿意做佞臣阳货的助手,但也不严辞拒绝他。孔子这位大圣人与佞臣恶人的这段交往,就充分说明了“见恶人无咎”和“小辟咎”的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种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福可变成祸,祸也可以变成福,这也是福祸的辩证法。管理者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这一辩证法,在管理工作中力求做到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力求做到使祸变成福。在为人处事上,要宽大包容,真诚待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样,在危难时刻才可以得到人们的意外支持。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主”即主人,在这里指的就是“六五”。“六五”是全卦至尊至贵的爻,相当于君王、主人,与下卦的“九二”阳爻本来应当相应、相合,但在人事背离、社会动荡的非常状况下,却不能相应、相合、相见。于是,“九二”就到处寻求,结果不是在大道,而是在小胡同里遇到了主人,这样偷偷相遇,当然不够光明正大,即使是这样,也不会有什么灾祸发生。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在小胡同里追寻到主人,好象不太光明正大;但在乖离的非常时期,“九二”与“六五”本来应该阴阳相应、相合、相互应援,却不能够正常地应援,“九二”刻意地去追寻能够应援自己的人,这也是在乖离时期的一时权变,并没有违背道德的准则,没有违背正道的原则,不失君臣相合之道。而实际上,在乖离背离的世道之下,也不允许君臣堂堂正正地以礼相会,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一爻辞告诉我们,在社会背离的非常时期,为了使自己摆脱困境,避免灾难,在通过正当途径寻求不到能够挽救自己,使自己尽快脱离困境的伟大人物时,只要不违背道德、道义、天理、良心,也可以采取权变之法,用非正当的途径去寻求伟大人物的应援,取得伟大人物的支持。这种在乖离之时,采取委曲婉转之法使自己脱离困境、免除灾难并没有违背原则,反而是积极主动的表现。作为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遇到难以化解的矛盾时,直接去批评、指责矛盾的当事人不仅不能使矛盾消除,反而会使矛盾更加激化。这时,易于用委曲婉转的方法,以情动人,反而使矛盾的当事人易于接受,在此基础上再晓之以理,即可达到化解矛盾之目的。如果在管理中,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形式单一,死搬制度,不讲人情,这样必定会把本来应搞好的事情反而搞坏搞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yi),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天”是指额上刺字的刑罚,“劓”是指削去鼻子的刑罚。   从卦爻上看,“六三”与“上九”应当阴阳相应,应当追寻“上九”共同前进。但睽卦讲的是乖离、背离的非常时期,应当相应的往往却难以相应,就象自己赶着的牛车,后方被“九二”阳刚拖住,前面拉车的牛被“九四”阳刚阻止住,无法前进,使“六三”不能与“上九”阳刚相应相合,坐在马车上的“六三”就象遭受到刺额削鼻的刑罚般愤怒。不过,艰难终会消除,一开始虽然不利,不能前进,最后仍然会有结果,最终在“上九”的援助下,又能前进了,也会遇到阳刚“上九”的。   “象传”进一步说明,“六三”乘坐的牛车之所以受到“九二”和“九四”的牵制,是因为“六三”阴爻阳位,位置不当所致;之所以开始不利,最后仍然有结果,是因为最终遇见了阳刚的“上九”,并得到了“上九”的帮助和应援,才终于合志于“上九”。   这一爻辞告诉我们,乖离时期不可能维持长久,一开始的乖离,最后仍然要走向合同。因为,久分必合,久合必分,是大自然的法则;在离中求同,就必然能够达到合的愿望。所以,当处于社会背离时期,自己决不能灰心丧气,懊恼无比,而应当于异中求同,离中求合,最终实现合好目的,使自己能在背离中求生存、谋发展。作为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也应正确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管理权过于集中和过于分散,都难以实施有效地管理,要做到统分适度,分合相宜,既能有效地实行总体控制,宏观管理,又能充分地发挥各个职能部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才是高超的管理艺术。切不可出现一集权就死,一分权就乱的局面。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元”是大,“元夫”即是大丈夫的意思。“九四”与“初九”同属阳爻,不能相应相援;且“九四”上下都是阴爻,形成被阴爻包围之势,显得非常孤独、孤立。但“初九”阳爻刚毅,是大丈夫,在乖离的非常时期,应打破常规,只要二者相互交往,相互信任,就能够互相支援,互相帮助,即使是有危险,也能够化解、消除,最终不会有什么灾祸发生。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九四”只要与“初九”坦诚相待,相互交往,相互信任,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不会有灾难发生,这样双方都能够按各自的意志去行事,那么,自己原有的意志也就能够实现了。   这一爻辞告诉我们:相互信任,求同存异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越是处在逆境之时,越是在孤立无援之时,越是要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以期脱离逆境,渡过难关。同时,坚持真理,坚守自己原有的志向,要相信背离一定会过去,和合、合同一定会到来,自己也一定会遇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大丈夫,真君子,并会取得对方的信任,进而达到相互信任,相互应援,使自己原有的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光靠自己一人之力之智是难以实现的,为此,就要与上下左右沟通协调好关系,就不能过分计较相互之间的分歧及意见,只要在大原则上、大方向上、总体目标上取得一致即可;要相互信任,相互应援,求同存异,携手共进,才能无往而不胜。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中噬肤,往有庆也。   “厥”是其,“宗”是宗族,“肤”是柔软的肉。“六五”阴爻阳位,柔弱不正,又位于至尊至贵的君位,所以,有后悔的思想产生。但“六五”与下卦的“九二”却阴阳相应,“九二”阳爻刚毅中正,对于“六三”阴柔不正的小人,就象“九二”及“六五”的宗族或同党,必须象用牙齿咬进肌肤那样用功夫,很容易的就将“六三”给予排除掉,与“六五”相应相合。“六五”有了“九二”阳刚强有力的支援,当然可以使后悔消除,前进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灾难发生。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宗族团结在一起排除阻力就象咬柔软的肉一样容易,前进当然会有吉庆了。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政绩,团结出成果,团结出效益。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人更是如此。不团结,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使企业更强大、更具竞争力,也使企业站在更高的台阶上向更高处发展;弱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联合,将会使更弱小企业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个人,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位置供你选择,所以位置只是一个方面,自身的素质也同样重要。要明白,以柔顺之德居于尊位,且能与他人彼此照应,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以柔统刚,很容易排除障碍。生活中,当你发现了与你优势互补的人,彼此又能倾心结交,一个自然的和谐就产生了。因此,爻辞告诫我们,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更应该讲究团结、联合,并用团结的合力去攻坚克难,攀登高峰。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才能无往而不胜。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负”是后背,“涂”是泥,“弧”是弓,“说”是脱。“上九”阳爻阴位不正,位于全卦的最上方,与“六三”本应阴阳相应,但“六三”前有“九四”,后有“九二”两个刚爻牵制阻拦,使其不能与“上九”相会,就象陷在泥中的猪,背上涂满了污泥;而“上九”又是睽卦的极点,也是离明的极点,因而,“上九”既是刚愎不明,又满腹猜疑,以致形成自己孤独孤立无援。先是看到一头身上涂满污泥的猪,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后又看到一个车子来了,认为车上装的一车鬼,所以就马上张弓搭箭准备射杀猪和鬼,后来又迟疑地将弓箭放下,原来车上不是鬼,也不是贼寇,而是来婚娶的队伍。就象遇到了下雨冲去了猪身上的污泥,使其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上九”先前的疑虑得到了消除,这当然吉祥了。   “象传”进一步解释说,遇到了雨水之所以吉祥,是因为雨水洗去了猪身上的污泥,露出了真相,使“上九”的许多猜疑得到了消除,从而便可与相应来合者合到一起了。也就是说,“上九”处在睽卦之中,处在离合之际,需要经过一番误会、周折,才能聚合。   这一爻辞告诉我们,猜疑、猜忌是人生的大敌,猜忌、猜疑破坏团结,制造矛盾,影响稳定,影响工作,影响事业,影响效益。在家庭中,夫妻之间互相猜疑,小则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大则会引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严重后果。在一个单位,领导之间,同志之间,领导与同志之间,如果互相猜疑,那必将是人人自危,人人都处在精神高度紧张之中,工作、事业必定是一事无成,一踏糊涂;国与国之间如果互相猜疑猜忌,严重的将引起战争,给各自国家的人民也会带来沉重的痛苦。所以说,消除猜疑,增加互信,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些障碍既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只有在不断地消除一个个障碍后,人才会得到锻炼,得到成长。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会遇到人为的、客观的、主观的、偶然的等许多障碍,困难、偏见、嫉妒、猜忌、失误、混乱、失败等等,管理者可能都会碰到,科学地、正确地把这些障碍消除了,排除掉,也是管理者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   睽卦阐释的是离与合、异与同的运用法则,有离必有合,有异必有同,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自然法则。在社会乖离、背离的时期,君子固然应坚持真理、坚持正道、坚持原则、同中有异、合而不同,但也应以积极的心态在异中求同,在离中求合,这样才能结合一切可以结合的力量,为我所用,才能在乖离时期有所作为。异中求同,正邪之间,敌我之间也不例外。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和民族处于非常危险时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与国民党以及其他抗日的团体和政党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敌人---日本侵略者,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挽救了国家,挽救了整个中华民族,这就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异中求合的经典例子。因为共产党单靠自己的军队与强大的侵略者相比处于绝对的弱势,虽然蒋介石领导的反动军队杀害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共产党人考虑的是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在这个时候放弃恩怨,宽大包容敌人,积极主动地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并不违背道义和原则。所以,睽卦告诉我们,唯有宽大包容之心,才能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为了结合力量,壮大自己;异中求同化敌为友,是不得已的权变。睽卦还告诉我们,异中有同,有同就必然能合,即使障碍重重,困难重重,最后也必然能合,对此我们不应怀疑,更不要因暂时的背离而忧虑重重。当然,在乖离时期,异大于同,多于同,双方只有互信,才能于异中求得同,这种同是去求得的,不是自然而来的,所以必须去求,只有求才能于异中结合同志,壮大自己,而求同必须用正当的手段才能达到目的。然而,猜疑猜忌是合同的大敌,在异中更易引起猜疑猜忌,使同再变成异,合再变成离,这是我们不能不加以警惕和预防的。   睽卦还阐述了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正如同与异不可分,离与合也是不可分的,因此,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是不可分的。人的一生总是有聚也有散,有聚必有散。十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离散聚合,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也逃避不了的。但在聚合之中,又是矛盾重重,纷纷嚷嚷;而在离散之时,又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因此,我们生在世界上,必须善于从异中求同,方能团结众人,扩大力量,完成事业;又须在同中求异,坚持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处世原则,不可随波逐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必须以诚待人,并要努力追求,细心培植浇灌这株柔弱的友爱之花,否则,自己的人生将是一片空虚,一片凄凉,使你悔之不及。   睽卦的形象,上卦是离是火,下卦是兑是泽,即火向上烧,水向下流,两者的背离是自然趋势,其象辞要求“君子以同而异。”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作为管理者从睽卦的卦辞和象辞中应当体会到,大势是历史规律的一种必然反映,管理者顺应大势就是勇于并善于按照这一客观规律去把握自己的言行和决策,去有效地实施管理。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思想上,作为管理者就要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辩证法和方法论,要同中求异,以保持自己的管理特色和管理个性,要做到我与物同,我亦与物异;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异的同要不得,没有同的异也要不得。因为,有差异是事物千姿百态的原因。同中有异,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矛盾要具体解决。既然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就可以采取有差别的特殊方法对待不同的事物。既然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共同之处,那么,也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离中有合,同中有异,这是天道规律。为政者和管理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尽可能创造轻松的环境,以利互信的建立。为了化敌为友,争取于异中求同,应当善于权变,这样才能结合分散的力量,团结协作,共谋发展。   见拙著《周易与决策》

  • 孔颖达的"周易正义"有白话文本吗

      《毛诗正义》是关于《诗经》的研究著作   唐贞观十六年 奉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   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01   页数:521页

  • 《周易》中“乾坤和合”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详细解释和说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乾像征着天,阳等。坤像征着地,阴等意思。在老子《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合之说。所谓的乾坤和合我认为就是天地,阴阳二气相合,以化育万物。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 我现在周易网上算的命,得出这句话但是不明白怎么解释

      这个吉卦 意思简单的说就是 事情一开始有麻烦但是 不会影响到你 等到一半的时候会发生好的变化 不会落空必有所得   无须过于担忧 有定缘注定是你

  • 周易摇挂三十八挂解释

      事业不顺,

  • 《周易》数理是什么?《周易》数理是什么

      数指数字,理指道理。合起来就是周易中数字隐含了易学道理。周易数理主要是河洛之学。

  • 《周易》是什么书

      说到《周易》,有人会说,这是一部史书,是我国最早的经典著作之一,位列“五经”之首,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一部哲学著作,它包含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然而,更多的人会说它是一部讲阴阳八卦、宣扬迷信的占卜用书。实际上,它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学说。   从《周易》产生以及早期应用看,《周易》是一部筮书。在早期中国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就把它们归结为不可知的神秘力量,因而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它支配着世界上的一切。当人们屡遭意外的天灾人祸打击后,就萌发出一种欲望,试图借助于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以及人类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基于此,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周易》就是其中成果之一,它和夏朝的《连山》、商朝的《归藏》合称“三易”,都是卜筮之书。   《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占卜,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南。在《春秋左传》和《国语》中就记载了几个运用《周易》占卜的事例。   从《易传》对《周易》的解说看,《易传》注重《周易》的占筮功能,反复强调学好《周易》可以知死生之说、幽明之故、鬼神之情,可以断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并且明确地告诉人们《周易》是使人们顺从天意、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同时,在《易经》中包含了比较完整的占卜方法——大衍法。   汉以后,《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它一方面保留了原有占卜的性质,另一方面,也延展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的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的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治国安邦、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一直到今天,《周易》的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 周易中的纯卦是什么

      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认为纯卦是指乾、坤、兑、离、震、巽、坎、艮这八纯卦

  • 周易的喜冲是什么意思

      喜冲,也叫善冲,冲一般来说是不好的,但是如果把坏事冲走了,就叫喜冲。   举例来说:家里老人,病了,病的很重,这个时候,家里添了人口,比如生孩子,结婚了,这就叫喜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