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和周易

  • 学好太乙、六任、奇门遁,来人不用问.

      太乙、奇门、六壬,中国术数史上的三大绝学!太乙术主要用来占测国家大事,国家的兴衰成败,具体说是用来占测国运的;六壬主要用来占测人世间的事情,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而《奇门遁甲》之学算是这三式中最厉害的一门学问了,创始之初是用在军事上的,主要是用来行军打仗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人物有:三国时的诸葛亮、汉朝张良、明朝的刘伯温等都是《奇门遁甲》高手,大家在史书上或是电视上可以看到他们安邦定国的丰功伟绩!相信大家对以上这些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奇门遁甲》在古今都被誉为“帝王之学”,古今中外对她的评价都是较高的,清代四库全书在撰写《遁甲演义》的提要中称“奇门遁甲于方技之中,最有理致”,《中国神秘文化百科全书》中称《奇门遁甲》是“中国方术中式占的集大成者”奇门遁甲融周易、天文、律历、地理、数学、阴阳五行学说等于一体,关键在于她能: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要说《奇门遁甲》的起源,先从一个神话开始讲起吧!这是一个涉及八千多年前的神话传说。传说在上古时期,在古代的东方有一个黎族首领叫“蚩尤”的人为祸作乱,由于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且个个铜头铁骨,并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无人能敌。黄帝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中很是痛苦,于是起兵征讨蚩尤,两军对垒于河北涿鹿,但是由于蚩尤太厉害了,黄帝久战僵持不下,流血千里,不能获胜。黄帝心中郁闷,正烦着时,忽然天上云彩拨开,两个神童出现,称是奉“九天玄女”之命传于黄帝,黄即跪拜接受,黄帝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用篆文撰写的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於是黄帝要他的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译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创制了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再接着又制造了指南车,从而打败了蚩尤。《奇门遁甲》传到周朝姜太公,太公用她打败了纣王,并将《奇门遁甲》改版成七十二局,后又经汉代黄石老人传给张良,张良又把它精简变成了一十八局(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汉朝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局面就是由一位古今中外都闻名遐迩的伟大人物——诸葛亮创造出来的!谈起诸葛亮,我想是家喻户晓的了,他是划朝代的人物,纵横古今,其才知、韬略以及对《奇门遁甲》术的运用上,无一人能出其右!在史书中记载:东吴中智勇双全的大将陆逊,在当时打败了刘备后,率领数万人的追兵乘胜追击,结果遇到了诸葛孔明的“乱石阵”,陆逊带领数万兵马进入乱石阵后,立刻迷失了方向,几乎丧生于“乱石阵”中,后幸得高人相救,才得以脱生而逃出,最后也就知难而退了。大家想想看,一堆乱石,居然打败了由陆逊带领的成千上万骁勇善战的军队,这说明了什么?诸葛亮已将《奇门遁甲》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家不禁要叹:“孔明真神人也”!故大诗人杜甫亦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鸿弧之志,天命不允,以致于最后疫死于五丈原,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愿!唉,苍天不佑! 到了唐朝,被封为“卫国公”的李靖,也写了不少关于《奇门遁甲》方面的书籍,而且其在行军打仗时也是经常运用《奇门遁甲》的,李靖主要是辅佐唐王李世民凳基。

  • 太乙神数,奇门遁,六壬,六爻,哪个简单易学

      个人认为六爻最简单,这个应该要看天分,有人觉得别的简单啊

  • 五行遁甲,奇门要术.若知,若晓.还请不吝赐教.

      只能告诉你什么是奇门遁甲。。。不好意思。。。   奇门遁甲是一门术数,与大六壬、太乙神数并称三式。乃利用洛书轨迹,九宫八卦、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预测地理方向的优劣,从而规划一个人的行程,而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目的。   相传诸葛亮是个中高手,他能精妙的把奇门遁甲运用到行军布阵,从而稳操胜券。   《奇门遁甲》在古代祇有帝王之左右手,如军师、钦天鉴、国师之类的重要大臣,才会通晓和运用,不能流落民间,因为怕他们通晓之后会造反,对帝皇不利。众人们对这门学问不甚清楚,认为是非常神秘之术、故唯有将它神化之、认定是法术之一种、甚至有“飞天遁地”之本领,这都是一些小说将这门术数过份夸大之故。   古代战乱兵戎相见,各出奇谋;用尽脑筋以战胜为目的,所以运用《奇门遁甲》之术去打仗,更因此而获得胜利。就如汉初的张良、三国时代的诸葛孔明、明初的刘伯温等军师是其中之表表者,他们皆精通此术,而得以享负盛名;所以有人说道此术数乃兵家必修之术。此门术数亦威名远播,慕名而去学习者众,但大多都不得其门而入。因为真正精通此术者甚少,故拜师困难,令此门术数更觉神秘。直至枪械,飞机,大炮发明了之后,战争就再不需要在地面上作近距离接触,而这门术数也就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了。

  •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大疑问。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连山》之前,的确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代还有一部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2、《连山亦(易)》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文”二字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流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了《新论》,皇甫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元也看到了,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

  • 天山遁的遁是什么意思

      阿什利裤裆飞:你好。   【天山遁】:小利贞,【遁】:君子以远小人。   天山遁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山,初爻、二爻都是【阴爻】,上面都是阳爻。阴爻往上侵犯阳爻,阳爻要远避之。故【遁】。

  • 遁,可解什么生肖?

      龙,龙傲游天上水里,可飞天盾地

  • 奇门九宫风水死门白虎位置怎么化解

      进行大搬迁因为地理方向一变那八门自然就会变天盘星当然也会变动喽

  • 奇门风水

      奇门风水,指的是用穿山与透地,根据节气的不同起局,遁取三奇六仪,八门,四吉、子父财官,禄马贵人,并以之为理气基础的方法。离开了穿山、透地及二十四 节气者,即不能称之为奇门风水。具体的做法,就是以透地六十龙格龙,取三奇、四吉以定坐穴。以穿山七十二龙立穴,以审周围山水之吉凶的方法。这一方法,以 各种罗经解中,都有大量的篇幅论述。 根据本人及门下弟子,大旺堪验古坟及现代阳宅的结果证明,奇门风水其效力是无比强大的。离开了奇门与三元九运,即无所谓风水可言。 奇门风水,不是卦例风水: 时下,很多习奇门者,均会以风水师自居。自认为学了奇门遁甲术,即懂得风水上的调理。而其中,大部分都以奇门问事卦或正时卦,来为人调理风水。特别是诸多习阴盘奇门者,总以为掌握了什么移星换斗之术,而高高自居。此种做法,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什 么是移星换斗?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根据正时卦或问事卦,用时间来起盘,以阳宅内卦宫的象义,来推论吉凶。如遇坎宫得庚加辛,而此方刚好有个钟表,即认为此 辛是凶的,把钟移到另外的宫位上即可。换之以辛所能代表的吉的象义的东西,如水晶串等。把钟之凶的能量,换成水晶之吉的能量。 这种调理,从理论上看似可行,实际上并无多大效果。为什么呢?卦例风水的调理,多不管坐向,所取的年命,也是卦例中的年命落宫。而风水,离开了坐向,即无所 谓风水了。试想,同样的坎宫悬挂一个钟,而子山午向的阳宅与酉山卯向的阳宅,效果会相同吗?其二,即便是可以移、换,但这种移与换的效果,究竟能保持多外 呢?这些,都是未定数。而风水学是一门最严谨的科学,是不能以一种未知之数,来为人调理的。

  • 为什么奇门分析要用年命?

      个人认为,用到年命主要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信息重叠,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局里,重复出现的信息越多,这件事就越容易断出来,就跟六壬差不多,用神显,其象现日干有时是无法具体代表求测人,尤其多人同一局时,而且时干一般只代表事情的目前的状态,而我们一般预测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话,时干所显示的信息就不一定能代表事情未来的情况,所以在分析时加上年命,一是看看年命能不能和日干、时干发生关系,发生关系的话,这个局测这个人的信息是十分准确的,二是根据经验,年命的信息准确率一般都要比日干高。有时我们觉得奇门时准时不准的,信息没找准或者信息不明显算是主要问题了。

  • 奇门八卦指什么?

      奇门遁甲是易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占测门类。它大约产生于汉魏以后。   奇门遁甲以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时,空。数相配以构成基本格局和构架。这个格局和构架是多维的。占测时把具体时日置于这个格局之中,判断以某一点为中心,宇宙中具体时间具体方位万物的流变规律并构成的吉凶环境,从而给人们提供抉择行为的动向和时间的依据。   这个占测门类为什么叫“奇门遁甲”?“奇门遁甲”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是隐藏的意思,“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遁甲”是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戍,已,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戍同六已,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已,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迭择吉时吉方,就构成了中国神秘文化中一个特有的门类----奇门遁甲。   第一讲定局概说   我国古代把每天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酉、辛、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局,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每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局,全年的局数是12*360 =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实际上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局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局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12*20/4=60 (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即六十个格局,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日,4320个时辰,因为就格局讲都重得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局类型则为4320/4=10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如果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局,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局。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己日子时为甲子;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至于这八个节气中每个节气后面所接的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都可据八个节气的上元局数按阳顺阴逆的规律依次推出。如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接着冬至后面的两个节气是小寒、大寒,那么依次排列,小寒上元为阳遁二局、大寒上元为阳遁三局。其余以此类推。   在奇门排局时,五天为一局。为什么五天为一局呢?因为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从子时到亥时,这是说的时辰的地支;至于这五天之内这一天和那一天同一地支的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