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的学术表达

  • 肖健的学术成就

      一、对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贡献卓越。 二、为中华文化正名。 三、为粤剧红派艺术正名: 2013年12月,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逝世,肖健在新华网发表题为《红线女粤剧流派是中华文明和岭南文化不朽丰碑》的署名文章,人民网、人民海外网、环球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金羊网、大洋网等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媒体均作了转载,文章被视为对红线女粤剧流派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的客观、系统的定论与评价,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文章明确指出,红线女是粤剧艺术的一代宗师,红线女开创了迄今为止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 —红派艺术 ,为岭南粤剧艺术乃至中华文明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如果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之始对应理解为现代粤剧史开端的话,那么,红派艺术在现代粤剧花旦行当发展进程中则具有初创和里程碑意义,唱腔流派影响深远!文章明确指出,红派艺术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三座高峰。四、系统剖析五羊石像的广州第一城市标志地位:肖健在广州越秀山对五羊石像进行文化调研时指出,广州是中国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传说、人文景观和城市雕塑众多,若论及影响和意义,五羊石像堪称广州的第一城市标志!相传,周夷王八年 (公元前887年),广州人民辛劳终日、难得温饱,有一天,天空中仙乐缭绕,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五头山羊降临广州,体察民间疾苦后,驾祥云而去,口衔“一茎六出”谷穗的五羊遂化身巨石,永留广州。五羊仙子下凡间,给广州人民带来幸福吉祥,从此,广州成为了南国富饶之地,人民丰衣足食。肖健认为,正由于丰衣足食、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能引发人们的心声共鸣!所以,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才能世代相传,千百年来,广州也因而在海内外人们心目中赢得“羊城”、“穗城”的美誉!肖健同时指出,五羊雕塑的影响极其深远, 2010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会徽由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石像外形轮廓,作品就是以五羊石像代表广州,并且体现了新时期广州人在开创美好新生活中的炽热情怀!五、系统剖析开荒牛雕塑的深圳第一城市标志地位:肖健在深圳对开荒牛雕塑进行文化调研时指出,深圳是当代中国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人文景观和城市雕塑众多,若论及影响和意义,开荒牛雕塑堪称深圳的第一城市标志!肖健指出,个别专家学者认为,深圳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崛起的经济特区,30多年前只是小渔村,人文底蕴不够厚重,其实,这种理解不够科学。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第一个经济特区,以经济为引领的全方位改革具有先行探索性,即“开荒”意义!深圳仅用了30多年时间,从昔日的小渔村飞速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开荒牛,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体制、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全面发展进程中,勇于探索、开拓进取、领潮争先精神,也就是“深圳精神”!所以说,深圳的人文底蕴是厚重的,而且,开荒牛精神,在这30多年来,对全中国的社会发展都起着引领作用,时代色彩非常浓烈!六、明确指出梧州文明史有4100年以上: 肖健在广西梧州对舜帝文化进行文化调研时,通过综合历代史料典籍和当代专家学者们的大量观点、论断,不仅理清了舜帝与珠江流域、与梧州的历史渊源,更意识到了“上古舜帝南巡”在中华民族文明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典型意义。肖健认为,上古舜帝南巡有力地证明了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文明史的古老城市,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梧州,自西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南越国设苍梧王城,建城至今2100多年,所以,很多人常笼统地认为“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年历史的城市”,其实,这种提法不够规范。因为,从文化学的角度考证,2100年的建城史,仅是梧州整个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其中一段历史时期,而梧州文明,实际上早在上古舜帝时期就已经发祥了,所以说,梧州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年代更久远的舜帝,有4100年以上。这种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与中华民族以“三皇五帝”为开端来确认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考证、界定的方法、依据,是相一致的,得出的结论也是可以相互对接、印证的,所以,是客观、科学和具有公信力的!该学术成果,将梧州的文明史追溯到了上古时期,较此前社会上对梧州历史的理解和研究,足足前移了两千年! 肖健指出,舜帝南巡,给梧州、珠江流域乃至中华大地,留下了深邃的远古回声!它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为: 由此可以确认梧州的文明史至少有4100年以上!众所周知,在大约4000至50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三皇五帝”将社会发展从鸿蒙初开的野蛮年代带进了崭新的文明时代,他们被尊称为民族文明的始祖,即人文始祖,所以说,我们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舜帝,是中华民族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转折时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上古“三皇五帝”中,唯一一位到过珠江流域,并将珠江流域合并入中国版图的中华文明始祖,舜帝南巡,理所当然地将中原的文化意识引入了珠江流域,在包括生产技术、奉献精神、治国方略、伦理道德观念准则、德教诗乐等方面,都体现出全面开创的丰功伟绩!舜帝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既然“(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今广西梧州)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白云山)”,那理所当然,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梧州,就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理所当然,梧州,就是珠江文明和岭南文明的发祥地,古代珠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力地证明了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珠江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这对提升珠江流域和梧州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舜帝南巡,证明了珠江流域历来就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珠江流域在上古时代,同样有着自己的文明始祖,同样有着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相当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且全面开创了包括生产技术、奉献精神、治国方略、伦理道德观念准则、德教诗乐等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珠江文明与其它江河流域文明一样,同样经历着相对独立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由起源到发展、再到兴旺发达的历史进程!舜帝南巡,将中原文化意识引入珠江流域,与梧州、与珠江流域人们一道,缔造了光辉灿烂的珠江文明,并使珠江文明与黄帝所创造的黄河文明、炎帝所创造的长江文明产生碰撞、交流与交融,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茫茫九派流中国”多元的、光辉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正如黄伟宗教授在《珠江文化的始祖 ——舜帝》中所论述:“舜帝开发和统一南方,事实上早于秦始皇、汉武帝开发和统一南方的时间,起码千年以上。这意味着,通常称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才有实际的依据;也意味着,这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仅是黄河文化从发祥到兴旺的历史,而且包含着长江、珠江等诸多江河在内的文化史;这些江河文化,也早在“三皇”、“五帝”的开创时代已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的缔造工程;同时也意味着,早在原始氏族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型期,也即是以舜帝为标志的从部落社会向国家社会的转折期,在偌大的中国疆土上的北方、中原与南方的地域文化,或各种氏族、民族的文化,也从冲撞而开始了交流和交融,这就是说,南北文化交流和交融的历史篇章,远在舜帝时就揭开了。这也是远比历来史书所写的自秦始皇、汉武帝开始的记载,大大提前的。”又如,著名作家李俊康在《舜帝与苍梧(广信)文化》中所论述:“舜帝因苍梧而伟大,开拓岭南功不可没;苍梧因舜帝而精彩,接受中原文化得风气之先。舜帝是苍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苍梧文化的内涵很深,人文精神很丰富,而且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源文化。” 七、明确指出梧州文明史始于舜帝。 八、追溯珠江流域花卉文化源流: 肖健在广西梧州对珠江流域花卉文化进行调研时指出,梧州是珠江流域花卉文化发祥地,梧州的传统花卉文化蕴含着春节节庆文化特色。论及梧州花卉文化,必先对珠江流域的文明史和花卉文化史进行溯源。《尚书 尧典》载:“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结合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可以确认,梧州,是一座有着4100年以上历史的古老城市,梧州的文明史始于舜帝。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古代岭南地区和珠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梧州的花卉文化史也由此开篇,梧州是珠江流域花卉文化发祥地。而随着时间推移,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梧州转移到了广州,源于梧州的珠江流域花卉文化在广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繁荣,到了清代中叶,广州出现了南国特有的“迎春花市”习俗,每逢岁末年关,各大公园都摆满鲜花、盆桔,举办迎春花展,大街小巷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八方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在广州旧城的中轴线北京路一带,“迎春年宵花市”更是呈现出十里长街、繁花似锦,华灯璀璨、人海如潮的壮观场面!传承发展到今天,广州迎春花市和花卉盆栽文化名扬海内外。有着“中国第一花乡”美誉的广州芳村花地湾,数百年来,园林花圃星罗棋布,广州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闻名遐迩的花卉盆栽主产区和集散地。广州,从自然到人文都可以感受到花卉文化的情结,《羊城晚报》的副刊取名“花地”,既寓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意,又寓意广州是实至名归的花卉主产地,在广州新的城市中轴线上的珠江新城建起了“花城广场”,广州更是赢得了“花城”的美名!广州是现代珠江流域中心城市,其文化对周边地区有着强烈的辐射作用,珠江流域也可以称为花的海洋!梧州也和广州一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草水常绿、花卉常开,人们种花、爱花、赏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在游岭南的时候,就留下了 “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的佳句。梧州,既是珠江流域花卉文化发祥地,又受到当今广州花卉文化发展繁荣的辐射,梧州发展花卉盆栽文化,可谓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条件。梧州在历史上曾经是珠江流域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花卉市场,昔日的梧州大学路花卉一条街,上世纪80、90年代之时,在华南地区颇有名气,当时,也曾举办过如广州那样的迎春年宵花市,场面极盛一时,其后,由于种种原因,繁盛不再。梧州大学路花卉一条街由于城市规划需要,已于2012年拆除。而从2006年以来,梧州又逐渐发展起鸳江丽港花卉一条街、梧州富民特色街、香城市场等多个花卉盆栽市场,数十家花卉商汇聚梧州,花卉盆栽品种应有尽有!正所谓“南国春来早”,每逢春节前夕,桃花、梅花、水仙、百合、牡丹、芍药、月季、山茶等四季鲜花聚在一起,姹紫嫣红、竞相开放。金桔、朱砂桔、金蛋果等,金光灿灿、硕果累累,寓意大吉大利。枝繁叶茂的“发财树”、 绿意欣欣的“富贵竹”、红红火火的“福星花”、“鸿运当头”等,充满生机、红火、喜庆的迎春气氛!梧州人和广州人一样,春节前,总爱逛花街,多多少少总会买点花卉盆栽,沾点花香瑞气,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平安、吉祥如意,年轻情侣们则双双对对穿梭花市,挑选玫瑰、百合,祈求情场顺利、姻缘美满,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春节节庆花卉文化习俗!九、提升岭南画派书画艺术影响力。 十、开创《穷楔论》:《穷楔论》是肖健的哲学观。《穷楔论》高屋建瓴,观照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史,着重剖析儒家、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外在、内在影响,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证穷楔世界观、方法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传承、发展关系,论证穷楔世界观、方法论在当今多元思想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重建当代民族精神架构、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倡导穷楔人生和哲理思考。《穷楔论》中的“穷”,泛指社会上的平凡人及其平凡角色。“楔”,特指木榫卯结构和木楔。木榫卯结构是指中国传统实木建筑、家具等木器中,在相连接的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这也是实现整个木器架构的结构方式。木楔是指当木器出现松动时,用以填充木榫卯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木榫卯结构和木楔是实现整个木器架构并使其牢固的唯一方式和关键所在。《穷楔论》认为,“楔”,由于它隐藏,不容易被人们所认识,所以得不到常人的赏识、理解与重视。但它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却曾构筑起无数的亭台楼阁,经历数千载风霜雨劫依然稳固屹立,终究令世人为之赞叹、折服!“楔”,寓意着沉郁顿挫、刚强正直、坚韧不拔,寓意着朴质、平实的伟大。“楔”,是穷楔论的灵魂!《穷楔论》号召有着与“楔”同样经历及处境的人们,在不为常人赏识、理解、重视的现实工作、生活逆境中,不自暴自弃,仍然以“楔”那种百折不挠的豪情壮志去激励自己,充实稳固自己的生活架构、家庭架构,并立志充当稳固社会架构,谋求社会发展进步的平凡角色,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穷楔论》认为,社会上极不显眼的平凡人及其平凡角色占了大多数,这就是开创穷楔论的目的和社会基础,以及倡导、实践穷楔论的现实意义。 代表作品有《红线女粤剧流派是中华文明和岭南文化不朽丰碑》、 《上古舜帝南巡力证广西梧州是中华文明发祥地》、 《上古舜帝南巡折射广西梧州4100年文明史光辉》、《纸包鸡,腾飞!》、 《郑伟标 双璧艺术欣赏》、 《穷楔论》等。2012年04月,撰写题为《郑伟标双璧艺术欣赏》的署名文章,提高了梧州乃至岭南画派书画艺术创作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3年至今,积极倡导弘扬纸包鸡文化,率先明确提出了要以粤菜广式卤味的概念来打造纸包鸡文化的学术思路,发表文化定位类学术论文数十篇,对纸包鸡文化进行了强势打造,在此期间,纸包鸡荣膺中国名菜称号,荣登北京农交会、南宁东盟博览会殿堂,穿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落户广州启航海上丝绸之路远洋海外,制作技艺入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使得传世150年纸包鸡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扩张与提升,如今,传世150年纸包鸡文化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16年02月,对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进行文化调研,指出,郁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珠江流域西江段重要古商埠,肖健对郁南进行文化研究和发挖,这对于以梧州和封开为海陆丝路最早对接点、郁南为海上丝路重要古商埠、广州为海上丝路始发港的中国珠江流域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的意义。

  • 刘大钧的学术专著

      1、《周易概论》2、《周易古经白话解》3、《周易传文白话解》4、《易传全译》5、《周易讲座》6、《纳甲筮法》7、《纳甲筮法讲座》8、《今、帛、竹书〈周易〉综考》9、《周易古经白话解》(英文版)10、《易经全译》(法文版)11、《周易折中》

  • 《周易》是学术还是巫术

      我们仔细地查找和考证了,巫术说作为当代中华文化新的学术成果的由来及演变的学术过程,并整理归纳如下: 周易是一种宇宙哲学,老子说过。   周易是一种宇宙文化,孔子说过。   周易是兵法之源,孙子说过。   周易是人文学术著作,荀子说过。   周易是国学之首,汉武帝说过。   周易是一种巫术,在古代的学术界没有一个圣人贤者说过,当代学者说了,自然而然成为了当代文化的研究成果。在没有任何新的史料被发现新的考古文物论证的状态下的主观学术成果。   周易是一种巫术的学术成果,单独论证比较容易和中华文化数千年演变的历史整体的整合起来的再论证阐述则矛盾重重,混乱不堪。   提出周易是一种巫术学术观点的中国学者,首先要推衍讨论,一种巫术是怎样的变为哲学的。还要论证一种巫术又是如何演变成为人文学术的著作的。特别困难的是,要艰苦的论证:“巫术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国学。”中国的古人为什么选择一种巫术作为国家的国学之首。国学之首的周易与巫术的周易究竟有什么区别。   周易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总源头,这是当代中国学术界已经得到共识的统一观点。中国的祖先,推行“化人文以成天下”的文明与文化演变过程是从周易开始的,准确的说是从易经符号开始的。古人用“化人文以成天下”的中国特有的文化表述,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中华文化的演变。   为了获取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新学术成果,推陈出新,认定“周易是一种巫术的新的学术成果危害极大。除了造成中华文化整体演变过程的矛盾与冲突之外,在没有新的考古物证的情况下,将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的源头定性为巫术,以巫术说起源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将造成中华文化复兴过程的混乱和艰难。我们尊重所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但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大于一切,在中华民族面临着5000年以来最大的文化复兴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华的文化复兴必须摆脱巫术说的纠缠,还原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原始的,始原初的,纯朴的唯物辩证思维状态。是巫术,我们应该坦然以对。不是巫术,我们必须奋起抗争。   哲学家波普尔,有一套著名的伪证理论,可以用来证明周易是一种巫术的学说是学术上的,科学上的,文化上的伪命题,是人为的主观强加在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源头上的伪命题。   波普尔(KAPL POPPER)认为:“不存在不经过理性前设的原始的,中性的事实和观察。不经过事先的关于某一对象的意义的理论概念的关照,是不可能观察一个事实的。事实本身并不能让人意识到它,更大的可能性是科学家首先提出大胆的理论去解释某些现象,然后才不懈地去检验那些理论——直到被新的理论所代替为止。”   学者们,为了证明周易是一种巫术的学术成果,丢弃了历史考证,应该遵循的以时代在先为原则,述而不作的历史关联与演变,否定与割裂了孔子的易传人文哲学与周易的历史记载,否定了伏羲画八卦,周文王83岁,被拘7年演周易的正史《史记》记载,否定了延续两千年从来未曾间断过的周易为国学之首的历史真实。只是由部分学者们私下商议,经过似乎是理性的前设计和事先就带有观点的观察和引证,选择性的引用史料文献,人为主观意识前设性的去论证:“周易是一种巫术,中华文化源头是巫术的事先已经确定的大胆的人为理论的假设,得出周易是一种巫术之后,又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广而泛之的推广宣传”。   我们曾经把中华的部分文化定性为封资修的一部分。曾经认为祖国传统文化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词。在文化建设和创新和谐文化之新的强国时代,周易是一种巫术的学说,也可以比喻为封建迷信说的变种。而中华文化复兴必须要摆脱巫术说的纠缠,这是必须的。   周易是一种巫术的新学术成果是这样表述的:“《周易》这部书包括易经和易传部分。易经是一部占筮书,易传则是一部哲学书,但是《易传》的哲学思想是利用了《易经》占筮的特殊结构和筮法建立起来的。因而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有差别而在形式上又有联系,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和宗教巫术的奇妙的结构。这种结构并不是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的,它的内容和形式,哲学思想和宗教巫术常常发生尖锐的矛盾。如果使内容屈从于形式,那么,它的哲学思想便会沦落为宗教巫术的奴婢。反之,如果使形式服从于内容,那么,它的卦爻结构和编纂体例就成为表现哲学思想的一种工具。但是,易传通过这种解释,把巫术文化转化成人文文化,把卜筮巫术改造成为哲学,也自有历史的合理性。如果没有这种完全创新的解释,那套源于卜筮巫术的卦爻符号就只能具有筮法的意义,而不可能成为表现哲学思想的工具了。   将一种巫术演变为先进的哲学的学术成果,中国的老百姓听不明白。给外国人传播更是听不明白。我们应该客观地尊重中国目前的文化现状,文化建设创新和谐文化,需要彻底的摆脱卜筮巫术的起源说。因为,我们现有的考古证据可以考证周易与卜筮巫术的方法无关。我们目前也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周易起源于卜筮巫术。世界通用的法律准则是:“疑罪从无”。

  • 做梦梦到很真实很伤心的事情,想要文艺的表达一下,像“梦醒时分,挥之不去的痛”这样类型的句子。求完美

      她踱着步闯入我记忆深处   埋下了一粒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 扎根深处 沁入骨髓   梦醒时 拂去眼角那一抹泪水   梦已逝 心已碎 这颗种子名叫“思念”

  • 提问大师,什么样的八字适合学医和学术研究方面?

      觉得第3个和最后一个适合一点。不过我随便说的,lz不要当真。不过我凑巧两个都学过,觉得学医和学术研究需要的是不一样的特质。学医要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强、但是不需要创造力,讲究按部就班;学术研究根据专业不同可以有很大差异,但是必须要有质疑精神和创造力、自学能力强。两者共性是都要细心、独立性强。个人觉得搞研究的只要记性不太坏,对医科有兴趣的,都能学医;但学医的未必搞得了研究。

  • 表达儿子降生的诗词有哪些?

      《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陈至上饶之一年,得子甚喜)》宋代:辛弃疾   紫陌长安,看花年少,无限歌舞。白发怜君,寻芳较晚,卷地惊风雨。问君知否,鸱夷载酒,不似井瓶身误。细思量,悲欢梦里,觉来总无寻处。   芒鞋竹杖,天教还了,千古玉溪佳句。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起看清镜,南冠好在,拂了旧时尘土。向君道,云霄万里,这回稳步。   《沁园春(庆赵运干)》宋代:赵福元   一剑凌风,跨六鳌头,登君玉峰。听金童宣敕,琼胎掇送,大唐进士,圣宋仙翁。琪树玲珑,宝花散漫,香霭天枝绕绛空。后五日,有竹湖公相,梦叶井熊。   峥嵘得子如龙。傲南墅修篁皓鹤中。似银瓶碾月,一清彻底,玉虹贯斗,千丈蟠胸。洛殿催班,燃灯赐对,九万鹏程瞬息通。蟠桃宴,与蟾宫双桂,长伴乔松。   《鹧鸪天(庆徐元寿生子)》宋代:石孝友   六十仙翁抱桂栽。果符吉梦诞英才。上天与降麒麟种。明月还生蚌蛤胎。   华阁启,玳筵开。快呼玉手捧金罍。要知远地无功客,曾到高门作贺来。   《百字谣(贺彭谦仲八月生子)》宋代:禅峰   中秋近也,正于门瑞气,匆匆时节。隔岁维熊占吉梦,今夕天生英杰。仙籍流芳,瑞龙毓秀,应是非凡骨。诗书勋业,妙龄行见英发。   好是日满三朝,胜陈汤饼,投辖留宾客。玉果犀钱排绮宴,窈窕歌珠舞雪。枕玉凉时,屏山深处,好事权休说。小蛮杨柳,迩来还可攀折。   《丑奴儿(庆邓彦鳞生子)》宋代:廖行之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   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 仕途,商界,学术。要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适合走上哪一条?

      你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个吧,哪有什么正确的答案啊,多走几步就对了。

  • 肖云的代表学术成果

      科研成果获重庆市政府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有五篇论文获得不同层次的奖励;作为主编或参编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实用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 发表学术论文近160篇,其中 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涉及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着重是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人力资源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方面。 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1.青壮年农民工的失业及社会保障研究 《青年研究》 (CSSCI) 2004.102.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04.043.论农民工失业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重庆市为例 《西北大学学报》 (CSSCI) 2005.014.农民工如何实现从土地保障向制度保障转变 《经济与管理》 2005.035.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2005.04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摘6.农民工就业及其可持续发展—对重庆市1083位样本农民工的调查 《统计与决策》 (CSSCI) 2005.077.农民工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的构建 《统计与决策》 (CSSCI) 2005.058.农民工城市化影响因素及公共政策《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SSCI) 2006.049.农民工社会保障十大矛盾分析 《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08.05 2008.08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全文转摘10.农民工二次分化及其制度障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8.02 2008.05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全文转摘11.国有单位二元用工体制破解与和谐社会构建 《统计与决策》(CSSCI)2008.13弱势群体就业保障研究12.重视和培育良好的农民工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以重庆市为例 《行政与法》(核心期刊) 2004.1213.重庆农民工务工基本概况及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CSCD扩展源期刊) 2005.0114.政府在清欠农民工失业工资中的角色冲突与归位《调研世界》(核心期刊) 2005.0215.透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工荒”现象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 2005.0516.政府信誉与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研究—对1757位农民的调研为例 《农村经济》(核心期刊) 2006.0117.农村老年人口养老支撑渠道评测研究—基于对1752位农民的调研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 2006.0218.青年农民社会养老意愿与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研究—以对481位青年农民的调研为例《人口与经济》(CSSCI) 2006.05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6.12全文转载19.论建筑领域农民工劳动保护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重庆建筑业261位农民工为例《重庆大学学报》 2006.0120.女性农民工“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女性农民工为个案《农村经济》(核心期刊) 2006.0421.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与就业环境的整合研究—以对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CSSCI)2007.0122.政府对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制度滞后的政策回应 《统计与决策》(CSSCI) 2007.0323.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岗位开发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 2007.0324.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异同分析与对策 《城市问题》 (CSSCI) 2007.0425.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对就业政策的倾向性分析 《人口与经济》(CSSCI)2007.0226.影响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实现就业的推拉因素分析— 以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调查为例 《南方人口》(CSSCI) 2007.0227.青年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服务于政府行为分析—以1703个青年样本为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 2007.0228.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的持续性和政府政策研究— 以对3120为中低层灵活就业者的调研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07.0429.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岗位维持意愿的实证分析—对3120名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问卷调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2007.0430.重庆女性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论文集) 《人民出版社》 2007.0631.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就业状况调查 《中国社会保障》 2007.0732.国有单位二元用工体制的尴尬与解困 《中国社会保障》 2007.0833.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的制度缺陷与政府责任《行政与法》2007.0834.中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障碍与对策研究《统计与决策》(理论版)(CSSCI)2007.10 农村养老保障研究35.农民工中低层灵活就业的社会排斥《城市问题》(CSSCI)2008.0436. 低层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需求与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363名“棒棒”的调查分析 《南方人口》(CSSCI)2008.02 2008.12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全文转摘37. 现行农村低保标准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研究—以980份城镇民镇工作人员和2577份农民问卷为例《人口与经济》(CSSCI)2009.023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机制构建研究《西北人口》(CSSCI)2009.4人力资源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39.论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 《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6.0140.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高教探索》(CSSCI)2007.1041.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的比较研究《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7.1142.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健全高校实习制度—基于对重庆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人才资源开发》2007.1243. 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政府责任的视角《当代青年研究》(CSSCI)2008.0444.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核心素质需求差异研究《高教探索》(CSSCI)2008.03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研究45.基于冰山模型的农村经纪人素质研究—以重庆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CSSCI)2010.1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CSSCI)2010.547.“人在情景中”视角下城市“低保”福利依赖成因与对策分析《劳动保障世界》2010.124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经济体制改革》(CSSCI)2011.549.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主城九区为例《西北人口》(CSSCI)2012.250.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贵州社会科学》(CSSCI)2012.551.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搭便车”现象与对策—基于公共治理的视角《中国农村观察》(CSSCI)2012.552.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研究 《西北人口》(CSSCI) 2013.1253.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人口与发展》(CSSCI)2014.1

  • 张志远的学术思想举要

      1.倡论“医易相关”说张氏认为,《周易》乃“群经之首”,其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过重大影响。《周易》虽无阴阳二字,但其认识自然、分析事物的“两点论”却很科学。其中乾、坤二卦为基石,由此衍生了八卦、六十四卦,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乾坤乃阴阳之肇基,因此,一部《周易》所体现的主题就是阴阳变化规律,它为《内经》的阴阳学说奠定了基础。《内经》有关阴阳的特性、阴阳的关系及其变化,以至对自然的认识,无不与《周易》相通。特别是易学“两点论”的思维方法,框定了中医思维模式,如其中的上下、内外、出入、进退、损益、吉凶、否泰、存亡等分析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式,开启了古医家之悟门。如《周易》乾卦九五之“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即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的滥觞;后世张元素的药物分类、李杲的升阳举陷方剂、张仲景的承气汤,以及吴瑭之温病三焦治疗大法,均沿用了“上下”互相对待关系的理论。《周易》之卦变不离“盈亏”,每卦都有“—”(阳)、“--”(阴)组合的不同,从其阳与阴的变化,可知其损益。鉴于此,《内经》即有“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形成了中医补虚泻实之治则,从而指导了中药的分类遣用,或攻邪,或扶正,用于治病,以求“阴平阳秘”。其它如“内外”、“水火”、“刚柔”、“动静”等注入医学中,对中医理、法、方、药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易学思维模式中诞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辨证,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之十剂,充分体现了“医得易之用”的观点。即便中医史上“贵阳抑阴”观的出现,亦是《周易》中“天尊”、“大哉乾元”肇其端。2.研究各家重源流各家学说虽重在研究医家,但不能孤立看待;当然,亦不可专主学派。正确的方法应是考证人物、辨析学术渊源、提炼学术思想并举,以便全面掌握。对每位医家,应按其师承、私淑关系、学术倾向、临证特点划分流派,归于系统;同时,也不拘于流派,而应突出医家各自的特点,否则,就会以偏概全。如叶桂的胃阴学说、久病入络说,即属温病学范畴之外的贡献。探讨各家学说应注意补偏救弊,对医家评析应平正通达。每位医家都有自己的学术渊源、学术背景,因而,其主张自各有别;对医学的贡献突出在某一方面,不可能有面面俱到,将中医全面推进的医家。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握各家之长,综合为一体,以便获得较为系统、完善的学说。也正是他们各自在不同角度有所研究,取得成就,才使得中医学不断完善、发展。所以,后人不能以某位前贤倾向于某种观点而非之。实际上,他们强调某种理论的重要性,并非轻视其它理论,如刘完素主火热病机学说,但他必不会以苦寒药来治寒证;李杲倡脾胃论,但他也不会以升柴来治火逆。当然,古代医家都有长有短,如张从正主张攻邪已病,对正气不足之治显属缺憾;赵献可善补命门水火,于其它脏腑则重视不够,等等。因而要全面而客观地评析他们的学术思想,取长补短,才能获取较完善、全面的理论和经验。此外,研究者亦不要拘于前人或他人之定论,而应仔细考察,以免认识片面。如,叶桂善养胃阴,但其对胃阳不足的调治,知者甚少。叶氏既重胃阴,亦重胃阳,对治胃阳虚之证有丰富经验,如胃中无火的食谷不化,主用辛甘温煦,鼓舞胃阳,常少加附子以理胃阳,且颇具匠心地用粳米理胃阴,以得通补两和阴阳之妙。叶氏还将胃阳与脾阳作了明确区分,胃阳受伤属腑病,应以通为补;脾阳不足,可用升柴顺其性以补之。张氏对医家的生平、著作进行严格考证,填补了不少空白;对医家学术的辨析与验证,亦多精辟之论。如“成无己学术思想发微”、“丹溪相火论评析”、“论景岳阴阳观”及“张仲景《伤寒卒病论》考析”、“吴瑭生平史略”、“温病学派大师叶桂”、“张锡纯用石膏”等论文,均是其悉心研究的成果。尤其重要的是,张氏强调临床实践乃研究各家学说不可或缺的途径。因前人的理论、经验均来自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运用,并判断其正确与否,才能进一步发展它。张志远不仅理论上有建树,而且毕生重视临床,善于师法古人而勇于创新。不仅对妇科有独到经验,内科证治亦多体会,如学习喻昌“大气论”及张锡纯“升陷汤”法,自拟“通阳解蔽升气化痰蠲饮汤”(黄芪、肉桂、苍术、茯苓、薤白、柴胡、升麻),用治大气不足、痰饮

  • 古人表达对学生的期望的诗句

      1、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