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看见一些字

  • 一些字的来历

      最早的字是商朝出土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大篆,小篆.秦时又出现了隶书.渐渐出现了草,狂草,和楷书.   【释义】①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文字|识字|字典。②字音:字正腔圆|咬字清楚。③字体:篆字|草字|宋体字。④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⑤签有姓名的凭证、契约或合同:字据|立字为凭。⑥姓名或别名:签字|孔子名丘,字仲尼。   【字典】 以字为单位,按一定次序排列,每个字注上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新华字典|小学生字典。   字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会意兼形声。从宀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   字zì   ⒈记录语言的符号:~体。汉~。难~。拼音~。   ⒉音:咬~清楚。~正腔圆。   ⒊字的形体:柳~。正楷~。   ⒋书法作品:~画。   ⒌用文字写成的条据、凭证、契约等:~条。~据。   ⒍人的姓名或别名(也叫表字或号):签~。刘备~玄德。   ⒎旧时称女子许嫁:待~。   ⒏生子,〈引〉养育:妇人疏~者子活(疏:稀疏)。   关于⑥的解释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古人为什么起字和号?   现在的人,大多数有“名”,无“字”,所以当我们说到“名字”的时候,通常指的仅仅是人的名,或姓名。可是,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外还有“号”。   (一)什么是名、字   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由此可见,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成人,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进入社会。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未字”,亦可叫“待字”。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在上古,早期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夏商两代留下的人名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后来随着社会的前进,语言文字的发展,意识观念的加强,人名越来越复杂,给人起名也成了一门学问。取名时,要对其所包容的内涵慎重考虑,反复斟酌。《左传·桓公六年》记载着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鲁国大夫申儒在回答桓公问名时提出来的,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从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所生男孩、女孩,因其生理。性格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不同,所以取名也就有了差别。对男的取名多用威武勇智、刚强猛毅之字,对女的多选贤淑、艳丽、优美动听之词。   另外,取名还反映着时代特点,上面提到的夏商两代喜欢用干支人名就是典型的例子。后来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官宦富贵之家,多以忠孝节义、福禄寿康、升官发财之义来命名,所以叫仁、义、礼、智、信、得福、德贵、延寿、荣升、继祖、耀祖、续宗的人特别多。平民百姓也想过好日子,盼望多子多孙,上学念书,所以叫富贵、德福、进财、志学、平安、长顺、满仓、满囤、保成、金锁、栓柱等名字的特别多。   建国后又出现了许多新名,如建国、援朝、卫国、拥军、建军、支越、留苏、卫东、红卫、文革、学工、支农等。   开放以来,又兴起取外国名字,这就不可取,不可提倡了。   (二)表字和名在意义上有何联系   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如常见的有按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取字,如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为老大,字孟跛。最典型的要属三国时东吴孙氏弟兄了。孙策为长子取字伯符;孙权为次子取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取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取字季佐。   还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这些表字虽然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实际上伯、仲、叔、季和子,还不是真正的表字,而它们后面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这个主要成分与本名意义是有联系的,下面分别作介绍: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三)古时怎样称呼名和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这里暂时不说,下边再详细介绍。   在古代名和字连起来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有两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在先秦时期,当名和字连称时要先字后名。如:   孔父嘉,孔子在宋国的祖先,“孔父”是字;“嘉”是名;姓为“公孙”。   叔梁纥(he),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孔”。   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   西乞术,蹇叔的儿子,“术”是名;“西乞”是字;姓为“蹇”。   白乙丙,蹇叔的儿子,“丙”是名;“白乙”是字;姓为“蹇”。   第二种情况是汉朝以后名字连称时,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   (四)别号   在古代有的人除名、字外,还有“号”。号是人的别称,所以又叫“别号”。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如卢仝《玉川子诗集》、杜牧《樊川文集》、《松雪六体千字文》、老莲《荷花鸳鸯图》等。如果我们不熟悉古代文人作家的别号,就很难知道这些作品的作者是谁。所以,对古代文人作家我们不但要掌握他们的名和字,而且还要记住他们的号。   1.“号”的来历   起号之风,源于何时,文献资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大概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像“老聃”、“鬼谷子”等,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别号。东晋时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南北朝时代有更多的人给自己起了号,唐宋时形成普遍风气,元明清达到鼎盛,不但人人有号,而且一个人可以起许多号。如明朝画家陈洪缓有“老莲”、“老迟”、“悔迟”、“云门僧”等四个号。延至近代,用号风气一直不衰,如苏玄瑛号“曼殊”;齐磺号“白石”;何香凝号“双清楼主”。现代以来文人的号逐渐被笔名所代替。   2.“号”是怎样形成的   “号” 的形成有两种情况:   ①是使用者本人起的。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正因为“号”是自己起的,所以它不像姓名、表字那样要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因此出现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别号,但仔细分析,深入考察,仍可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甲,鲜明的时代印记,如:   唐宋时期,佛教在我国盛行,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便以“居士”为号。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元代崇尚道教,则文人以“道人”为号者尤其多。像冯子振号“怪怪道人”;乔吉号“惺惺道人”;任仁发号‘明山道人”;吴镇号“梅花道人”;赵孟頫号“雪松道人”。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宰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国家苦难,民族危机。反对侵略,爱国图强成了当时的主旋律,所以不少人就按这个调子给自己起号。像谭嗣同号“北飞”;黄少配号“黄帝嫡裔”;陈天华号“思黄”;秋谨号“竞雄”等。   乙,强烈的抒情色彩,如:   宋人郑思肖,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不忘宋室;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来取号,表达了典型的文人情趣;明朝风流才子唐伯虎,自号“六如居士”。“六如”,按他自己的说法即人生如幻、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正好是失意文人消极情绪的抒发;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因为抗金名将张浚曾以“正心诚意”勉励过他,光宗皇帝又亲书“诚斋”二字赐之。这样“诚斋”不但表现了他在学习上的“正心诚意”,而且还包含着他对国家的“真心诚意”。   丙,深刻的寓意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寄托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自号“朱衣道人”。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清廷几次请他赴京应博学鸿词科试,都被他拒绝,坚决不与满清合作。“朱衣”表面看是红色的,实际上是明朝的象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红是明的意思,寄寓着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南宋诗人戴复古,自号“石屏山人”,也寓含着一种精神。从他写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感遇》诗云:“人将作金坞,吾以石为屏。”“石”与“金”同样坚硬;“石”虽比不上“金”身价昂贵,但却素朴、古拙、气象峰峰,这正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北宋诗人张咏自号“乖崖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乖则违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可见,“乖崖子”这个号寄寓着他的性格、志向、品操。   丁,特定名词的运用   古人起别号多用一些特定名词。称“先生”的,如“五柳先生”(陶渊明),“甫里先生”(陆龟蒙),“东莱先生”(吕祖谦),“龙川先生”(陈亮),“兰谷先生”(白朴);称“公” 的,如“石公”(袁宏道),“眉公”(陆继仆),“任公”(梁启超),“剑公’(高旭);称“子”的,如“幽忧子”(卢照邻),“知非子”(司空图),“归来子”(晁补之),“鹿非子”(黄景仁);称“老人”的,如“少陵野老”(杜甫),‘老泉”(苏洵),“千岩老人”(肖德藻),“黄华老人’(王庭筠),“西岩老人”(张之翰),“随园老人”(袁枚),“颖滨遗老”(苏辙),“滹南遗老”(王若虚);称“翁”的,如“桑萱翁”(陆羽),“醉翁”(欧阳修),“涪翁”(黄庭坚),“放翁”(陆游),“笠翁”(李渔);称“叟”的,如:“正斋叟”(关汉卿),“清痴叟”(陆采),“蝯叟”(何绍基),“蒙叟”(钱谦益);称“外史”的,如:“海岳外史”(米芾),“会稽外史”’(王冕),“仇他外史”(梁辰鱼);称“山人”的,如:“九华山人”(杜荀鹤),“少室山人”(胡应麟),“射阳山人”(吴承恩);称“散人”的,如“湖海散人”(罗贯中),“顾曲散人”(冯梦龙),“清都散人”(赵南星);称“渔和樵”的,如:“沂东渔父”(康海),“藕荡渔人”(严绳孙),“湖北桃花渔”(高濂),“雁宕山樵”(陈忱虎),“百子山樵”(阮大铖),“天目山樵”(张文虎)。   ②是他人所起得到公认的。这种“号”叫“外号”、“绰号”或“混号”、“浑号”。它有极强的表义性,不但可以增强人们对各类人物的记忆,是名、字、号以外的一种补充,而且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写照或折光。《水淋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霹雳火秦明、插翅虎雷横、拼命三郎石秀、浪里白条张顺等绰号,形象而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   许多“外号”、“绰号”是在实际生活中相互戏滤开玩笑时起的,因而多含有讽刺讥笑的贬义,如春秋时秦国人们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又被用秦穆公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秦国做了大夫的;唐高宗时人称李义府“笑中刀”,又号“人猫”。是因为他做宰相时表现得外柔内奸;在宋朝人们给王珪的外号叫“三旨宰相”,是因为他任宰相十多年中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   在农村,送外号的风气更盛,像“大个驴”、“二瓦罐”、“三黄菜”、“四鸽子”、“八狗子”、“红枣”、“桃奴子”。“大鸭梨”、“夹皮核桃”、“五大麻子”、“干粮”、“二胡杏”、“三棒糙”、“仙家”、“白秃”、“黄毛”、“鸭子板”、“靠不上”等这些外号非常普遍。当然还有比这俗气的,这里就不提了。   也有些外号并不含有贬义,如宋朝时人们因为宋祁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称他为“红杏尚书”;唐代诗人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乎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大诗人李白才气横谥,下笔成章,人们便称他为“李谪仙”。在现代也有这种情况,诗人李季给冰心起绰号“佘太君”,反映了这位文坛老祖母的崇高威望。这种“绰号”雅而不俗。   以上讲的是“别号”。   (五)富爵、地望   人际交往中,除了称名、字、号以外,还要称“官爵”、称“地望”。古人认为这是最能表示尊敬的。如称“官爵”:   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   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   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   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   如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   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   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   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   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   这样一来,“官爵”和“地望”又成了名、字、号以外的又一别称。   (六)少见的数字姓名   在我国古代,有些人用数字作为自己的姓名,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古书中会遇到,所以这里需要提一下,引起我们的注意。以数字为姓名的有三种情况:   1.姓是数字的,如:   一善:明成化年间河北定州人,曾任蒿明县丞。   二直: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宫中任中尉。   三月八:在元代任云南行省右丞。   五梁:安南人,在三国蜀汉任谏议大夫。   七希贤:施州卫人,明代正德年间任永春县训导。   八通:在明代正德年间任礼部主事。   九嘉:唐代夏津人,在高祖武德年间做翰林学士。   十华:宋代乾兴年间进士。   2.名是数字的,如:   秦七:秦少游   黄八:黄庭坚   柳八:柳宗元   元九:元镇   崔九:崔兴宗   李十一:李构直   张十二:张贾   李十二:李白   韩十八:韩愈   李二十:李绅   白二十二:白居易   3.姓、名都是数字,如:   六·十七:清代人,《游外诗草》和《台阳杂咏》的作者。   七·十一: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西域闻见录》作者。   八·十六:乾隆年间封的将军。   九·十:嘉庆时做广西提督。   用数字作名字,在唐朝就形成风气,清朝时满族人更喜欢这样取名。据不完全统计,仅乾隆年间写入官修史书中的数字名就有110个,民间尚不算在其中。如六十七、七十五、八十六等。那么这些数字名是根据什么起的呢?大多数是在小孩降生时,根据其祖父母的年龄或父母的年龄之和数,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   唐朝时,那些数字名则是表示同祖父母或同曾祖父母兄弟之间的排行。

  • 梦到在地狱门口看见一些受刑的人,会感到害怕,不敢看,是什么预兆?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师姐不要想那么多!!以免着了魔道!!你学佛有段时间了,这点事情应该很明白的吧!也许哪个梦只是告诉你因果可畏呀!也可能是这段时间,《念地藏经》的缘故,书上不是说,“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父母,那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处,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利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以便福利救拔......师姐仔细想下,梦中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那就没必要担心啦,你要多多修学,把功德回向给你的宿世家亲眷属,超度他们,救离他们脱离苦难,永离恶道!!

  • 梦见扫地看见一些鸡屎

      不要想太多,没关系的

  • 梦到看见别人用钢筋杀人

      梦见看到别人杀人1、梦见看到别人杀人,从周公解梦来说,预示有好事发生;2、梦见被他人杀害,预示能有好运连连;3、杀人犯梦见出国,预示是被处于极刑的先兆。4、梦见杀了人衣服被染血,预示有好事。

  • 求一些形容美好的字

      靓 嫣 妤 莉 珂 蕊 馨 恭 絮 茜 茹 菲 姹 滟 妍 玑 琪

  • 为什么会无意梦到过去一些人和发生的事情?

      我个人认为,梦见过去人发生的事情,是因为在你接受该信息时,可能在视觉或其他感官外部刺激作用下,储存在记忆深处,做梦的时候不受主观意识辨别而将许许多多的事情拼凑到一块了,也没是么奇怪的了!

  • 梦到我跟你的一些事上海话怎么说

      做梦 做到一眼 无特侬的 一眼事体。

  • 梦到看见一个弃婴还是畸形的

      梦是反的,有可能是你或者最近那家亲戚会喜得一健康的婴儿

  • 想要一些带鼠字的成语

      蝇营鼠窥 〖解释〗像蝇一样营营往来,像鼠一样四下窥伺。比喻到处钻营,贪婪无耻。   蚁溃鼠骇 〖解释〗形容敌军惊骇溃逃。   以狸至鼠 〖解释〗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狸饵鼠”。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解释〗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以狸致鼠 〖解释〗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鼠屎污羹 〖解释〗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鼠啮蠹蚀 〖解释〗指鼠咬虫蛀。   鼠啮虫穿 〖解释〗指鼠咬虫蛀。   鼠目獐头 〖解释〗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狐鼠之徒 〖解释〗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狐潜鼠伏 〖解释〗像狐狸和老鼠一样潜伏、藏匿。形容胆怯躲藏的样子。   捉鼠拿猫 拿:抓住。捉住老鼠和猫。比喻能制服敌手。   掷鼠忌器 犹言投鼠忌器。   雉伏鼠窜 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   鸮鸣鼠暴 鸮鸟鸣叫,老鼠肆暴。比喻恶人气焰嚣张。   贼头鼠脑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饮河鼹鼠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语本《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以狸至鼠 见“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比喻事必无成。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梧鼠之技 同“梧鼠五技”。   梧鼠五技 比喻才能虽多不精。   投鼠之忌 见“投鼠忌器”。   鼠穴寻羊 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鼠心狼肺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鼠偷狗盗 同“鼠窃狗盗”。   鼠屎污羹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鼠入牛角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鼠雀之牙 指争讼之事。   鼠雀之辈 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   鼠啮蠹蚀 鼠咬虫蛀。   鼠啮虫穿 鼠咬虫蛀。   鼠目麞头 见“鼠目麞头”。   鼠迹狐踪 比喻人行踪鬼祟。   鼠腹蜗肠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鼠肚鸡肠 犹言鼠腹鸡肠。   鼠盗狗窃 同“鼠窃狗盗”。   鼠窜狗盗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鼠窜蜂逝 形容纷纷跑散。   鼠臂虮肝 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   蛇头鼠眼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雀目鼠步 比喻惶恐之极。   雀角鼠牙 雀、鼠:比喻强暴者。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后泛指狱讼,争吵。   捧头鼠窜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鸟惊鼠窜 见“鸟骇鼠窜”。   鸟骇鼠窜 形容惊恐逃窜。   貊乡鼠攘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貊乡鼠壤 见“貊乡鼠攘”。   猫鼠同乳 见“猫鼠同眠”。   猫鼠同处 见“猫鼠同眠”。   两鼠斗穴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老鼠过街 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狼奔鼠偷 形容坏人到处扰乱。   狼奔鼠窜 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进退首鼠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狐奔鼠窜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孤豚腐鼠 同“孤雏腐鼠”。   狗偷鼠窃 同“狗盗鼠窃”。   狗头鼠脑 喻奴才相。   狗盗鼠窃 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   狗逮老鼠 见“狗拿耗子”。   鸱张鼠伏 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贼眉鼠眼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獐头鼠目 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偃鼠饮河 比喻所需极有限。   相鼠有皮 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投鼠忌器 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梧鼠技穷 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   首鼠两端 首鼠:鼠性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   鼠首偾事 坏了事情。比喻人办事没决断,就象胆小的老鼠,在出洞时头在洞口伸伸缩缩一样。   鼠腹鸡肠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鼠牙雀角 鼠、雀: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鼠凭社贵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鼠窜狼奔 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鼠窃狗盗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鼠窃狗偷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十鼠同穴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鼠目寸光 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三蛇七鼠 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鼠肝虫臂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社鼠城狐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做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穷鼠啮狸 啮:咬;狸:狸猫。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雀鼠之争 指强暴侵凌引起的争讼。   目光如鼠 形容人眼神奸滑。   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罗雀掘鼠 原指张网捉麻雀、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   狼贪鼠窃 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东西,大家一致痛恨。   狼眼鼠眉 形容人相貌凶恶。   掘室求鼠 挖坏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稷蜂社鼠 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狐凭鼠伏 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过街老鼠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官仓老鼠 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孤雏腐鼠 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   奉头鼠窜 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掉头鼠窜 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胆小如鼠 胆子小得象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虫臂鼠肝 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鸱鸦嗜鼠 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城狐社鼠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抱头鼠窜 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猫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马捉老鼠 比喻瞎忙乱。   鼠年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梦到我和男朋友因为一些矛盾而沉默

      梦都是反的 只要不出现梦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