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猫规矩

  • 关于招财猫

      店铺招财猫的摆放位置:   很多店铺都喜欢在店里摆放一个招财猫。放在店铺里的招财猫一定要面向店门,因为招财猫是用来招徕客人的。   家居招财猫的摆位置:   家里的招财猫,如果放在客厅,原则上要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方位以坐北朝南为佳,放在电视柜、对门展示柜、门口鞋柜上都可以,尽量靠近门口,这样才能广进财源。让你或你的朋友进家门后,能正面直接看到他,因为猫猫是聚集财气、福气和运气的,这样就会给你带来的好的运气、福气和财气!   如果你知道你家财位的位置,放到财位更好。   至于个性点的招财猫放书房、卧室的就不用太严肃了。像yeas的文曲猫,樱花恋爱猫,摇摇来不倒翁等等。   其他的就按照功能摆放了,如道乐堂的招财猫汽车挂件,专用来放汽车上的,还有二十多种招财猫手机绳,你只要选好自己喜欢的猫猫挂到手机上便可以了!ht

  • 上香的规矩有哪些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上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上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上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上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上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上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上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上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上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余下全文>>

  • 烧香的规矩

      没关系的。没什么规矩。随便就好。只要你是怀有向佛之心。就够了。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 订婚什么规矩之注意事项

      1.订婚仪式习俗,依传统习俗,订婚仪式的整个流程及需准备的物品项目相当繁琐,但近来觉得传统订婚仪式太麻烦,想以简式方式进行订婚仪式的人渐增多了,但虽说简式,双方的出身地区与俩家人的想法的不同,重视的程度与想法也会有所差异,不过事先双方能取得共识即可。对于聘礼金额,回礼等事宜,因地区的不同多少都有些差异性存在,而且双方家庭本来即存在的想法差异性加以考量,还是事先绵密的进行商谈取得共识会较好一点。   2.订婚戒指,订婚下聘时,与聘礼的同时戴戒指仪式当然少不了。订婚戒指除金戒、铜戒之外,近来以钻戒为主的新人愈来愈普遍。喔。   要送3金,就是3个金首饰,白金黄金没具体规定还要送1万零一块钱,取万里挑一的意思要准备一箱子。箱子里面要放二床背面。放一万零一,还要放所谓的三金,给媳妇买的衣服。毛衣,鞋子和袜子。棉袄里和表。还有就是你的条件了。但男方去女方家里,箱子里必须放烟和糖。

  • 招财猫哪里有卖的

      某宝上面多得是。

  • 道教的拜法和烧香规矩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规范而独特的礼仪。植根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礼仪相当完备且十分讲究。除了郑重场合、重大活动必须依礼进行外,就连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也都有一定的仪规。现仅将常见的敬神礼仪简介如下。   一、叩拜   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因叩拜过程中亦有拱手、作揖,我们先介绍一下拱手礼和作揖礼。   (一)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作揖礼   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又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1)站在跪垫(拜垫)前,双脚站成“八”字形,两脚跟相距二至三寸。(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与口相齐)。(3)左手离开右手捂心(心意散乱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专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时从容俯身,右手按跪垫,两膝下跪,紧接着,左手离开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状。(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头与脊要同时下伏,切忌臂部高于背)。此时,心中存想神容并诚心祈祷。(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三个头磕完后,起身,双手合抱放于上腹处(道教称“怀抱太极”)。接着,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礼,待双手自上而下至上腹处并立身站定后,方可离开跪垫。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   关于三礼九叩,其拜法是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礼毕,同样作揖而退。   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二、供养   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   (一)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泥塑、夹苎脱空、石雕等多种。在雕塑神像时,要进行敬神仪礼。其仪式主要有二:   (1)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首先上供、焚香、诵经礼拜。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个或七下,以示三请或表示赋予其三魂七魄。   (2)在神像雕塑(造)过程巾,还必须有“装脏”仪式,其用意是使神灵能贯注到神像中,让神像真正成为神灵依附的分灵身。如是木雕,在神像背后开一方穴达到胸前,然后择吉日良辰“装脏”。“装脏”的内容通常有:经典,它代表神灵和智慧;铜镜,象征神明能洞照人世善恶;历书、五谷,象征神明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沉香、朱砂、雄黄,表示可以避邪;红、黄、青、白、黑五色线,以应五行俱全;金银珠宝,表示神明能佑人富贵吉祥;灵符、香灰,表示神通。   (二)神像开光   神像塑好后,择吉日举行“开光点眼”仪式。事先准备好朱砂、白芨、金鸡(即雄鸡)、镜子、面巾、新毛笔等物。届时上供、焚香、诵经、念咒(念《金光神咒》)、焚表、诵念圣诰,由高功将神像上的红布取下,用新画巾为神像揩面,然后用新毛笔蘸朱砂、白芨和金鸡血的混合液点神像眼睛(也还顺便点口、鼻、耳,表示开窍),与此同时,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以喻藉太阳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间。举行“开光点眼下仪式,旨在诚心祈祷神的分灵降临人间附之神像之上,使其成为具有通神启灵的分灵身,因此,其仪礼时分隆重。道教有—套专行开光科仪。   (三)神殿装饰   神殿,亦称神堂或殿堂。为了增加神的威严与肃穆眺气氛,令人进入神殿后受感辣而顿生虔诚敬仰之心,还要在神殿内布置多种装饰。主要有华盖、幔帐、幡、幢、吊灯等。华盖,原为天子宝座上所用以盖覆头顶的伞盖装饰,《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后世道教沿用,悬挂在神像头顶上瑞,象征神的尊贵与威严。幔帐,悬挂于神像前,上面绣有   白云、仙鹤等图案。幡,悬挂神象前之幔帐两侧。《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用之幡,以表示天地人之象”。在神像前,还要挂等,象征神光普照。   (四)献神供品   所供奉的神像就是神的分灵身,当时时予以供养。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其供品,平日为香、花、灯、水、果,此为常设之供品。做道场时则在前面五供的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五供,合为十供。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九堂供几等。每五盘(或碗、或碟)供品为一堂。现今道观所献供品一般有茶(茶叶或茶水)果(水果或干果)、饭食(米饭或米制品)面食(馒头或面制品)、菜(青菜或干菜)。但供果禁李子、石榴、黑枣和梨,李子不供太上老君,石榴不供真武大帝。   神的供品,也要依礼摆设。其排列顺序是从内到外:一茶、二果、三饭、四菜、五馒头。献供时,先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致礼,然后轻放供桌上。供献讫,还要敬香、叩拜。   (五)敬香   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   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仪式。具体做法:(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养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正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正所谓烧香拜神也。   拈香最为隆重,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有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烧檀香比较讲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上下植献(先中、次左、后右)或东西卧献均可。拈香时要默念 《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假(借也)香传。香焚玉炉,心寸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   三、诵经   我们知道,所谓“礼”,指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并由此而产生礼仪。前面所述叩拜、敬香、献供等都是道教礼仪中用动作向神致敬的形式。   道教敬神礼仪中以语言向神致敬的形式,便是诵经。诵经包括念诵和歌赞两部分。念诵是指咏念经文与念诵道教诸神和真仙圣号。诸神真仙为无上大道的化身,信仰诸神真仙便是信仰道。道和经都是道教三宝(道、经、师)之一,咏念经文与诵念诸神真仙圣号,既是对诸神真仙的敬礼,也是自我修持的必要。歌赞是以唱的方式赞礼诸神、真仙的功德。赞词多采用四言、五言、六言、或七言偈语,主要《三清宝诰》、《玉帝宝诰》、《斗姥宝诰》、《救苦宝诰》、《小赞韵》、《举天尊》、《人皈依》、《三皈依》等。诵经还是道教各种斋醮法事活动中比不可少的内容。   道教早期诵经为直诵,主诵《老子五千文》,到北魏(386——534)嵩山道士寇谦之(新天师道的著名代表人物)吸收儒家有音乐伴奏的礼法仪式改为乐诵。到金代,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后,建立了宫观丛林制度,规定住观道士须日诵功课。近现代丛林宫观形成了二课(早课、晚课)制。道门规矩卯时(5—7时)早课,酉时(17—19时)晚课。诵经的作用在于:   (1)唱诵诸神、真仙宝诰,以表崇道敬神的虔诚之心;   (2)礼拜诸神、真仙,以祈延生保安,超阴度亡;   (3)通过诵经,以求开悟经义,保养元和,合助道力。   是故,道教涌经有—定的礼仪和严格的规定。如上殿诵经以钟为号;开经前,焚香礼拜;要求道士斋戒身心,道装整洁,同声应和,不得交头接耳,思念不专。道教还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能焚香、送经、朝神,也不供斋设醮。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大殿门外必须悬挂“戊”牌,告示道众。盖此日名曰:“鬼哭日”。   另外,介绍一下道教之常念圣号。   有懂得道教礼仪者,遇见道士(一般尊称道长)一面行礼(拱手礼或作揖礼),一面恭敬地平声念道“福生无量天尊”,这便是道教常念的圣号.据道经载,诸神、仙真大悲大愿大圣大慈,诚心诵念圣号,便可得到感应,消灾解厄,平安吉祥。   教内道侣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盖道徒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三跪九叩”朝拜方法   道教的宫观一般都是按照正确的风水走向,加以合理的空间运用,讲究收纳四方之灵气。一切道教建筑都围绕这种风水进行规划设计。如紫霄福地,道教建筑物中间形成混元浩荡的中和气场。因此,游客与信众都有一种庄严肃穆,安静祥和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朝拜,效果尤佳。科学、正确的“三跪九叩”朝拜方法程序是:   一、当你来到庙观后,进入殿堂面对神像,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步远,身心要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存,等待心静了,气平了,精神也安宁了。   二、头脑虚领有冲天之势,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拔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接通阴阳(手掐于午就是左手抱右手,左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按在右手无名指根节即九宫之位,右手拇指少商穴内侧扣住左手拇指指肚,以此沟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和。男女左右手相反;是为手上太极,亦称太极阴阳手),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要求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弯腰鞠躬的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阴阳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人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之位,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在做手上这一过程的同时,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慢的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是为还精补脑。腰背形成弧形,命门处向外突出,整个脊背象张弯弓一样,正如《道德经》所说:“天之道似张弓乎”!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此时人体的形状犹如婴儿在母体内的形态,其呼吸是先天的腹式呼吸,消耗量最小,这一朝拜姿态在修炼术语中称为返老还童式,符合中医和人体科学要求,这一动作过程叫做“一跪三叩”。   五、起身,左手先护住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人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七脚尖三,脚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左手揸人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处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泄于外。这一动作过程为“二跪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住心,右手随即上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为脚跟与脚尖前三后七,双手向前向上起,高不过眉,低不过胸,两手下降至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来,向右向下划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人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之位,左手其余四指盖于右手背上,在做手上功夫的同时,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点三下,合为“三跪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右脚再退一步,两腿靠拢立正,弯腰打拱鞠躬而退出宫观外。到此,三跪九叩的朝拜仪式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安静详和,自然而然。道教为什么称之为三跪九叩呢?“三”者,在形体上来说是头手足,在内是精气神,在宇宙中是天地人,在自然界是水火风,要求一切“三才”相和而不相悖。天地人三才合一思想是道教的思想主体,也是进行三跪九叩朝拜活动的指导思想。“九”是指九九重阳之数。丹经曰:“一点阴气不尽不仙,一点阳气不尽不死”。道教修炼希望达到纯阳之体,阴气除尽以至于仙的地位。   通过这种特定方式的“三跪九叩”朝拜,可以治疗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和头脑精神不好以及五脏六腑的各种病症,其原理就是通过这种符合“道”的形体姿态升降开合,并配之以呼吸导引之法,逐渐调和体内阴阳二气的比例,达到阴平阳和。《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内经》曰:“偏阴偏阳谓之病。”按照中医的说法,喜怒哀乐悲思恐七情,风寒湿燥火暑六淫,是导致人生病的原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使体内阴阳之气失和,形成气滞血瘀,经络受阻。只要通过“三跪九叩”,使形体和呼吸得到合理的升降开合,从而调和体内的阴阳之气。《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进行三跪九叩的整个过程都要保持中和的心态,使之无过无不及,不丢不顶,若即若离。   宫观庙宇是一处神圣的宫殿,而非君王权威的御所,是平易近人而让人省思且可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之圣地。时代的变迁,人们也都因方便而随便忘了应有的礼节,而造成一些不敬之举却仍不自知,实为各庙方人员的疏忽。   在古老民间信仰中有些禁忌是相传沿袭、约定成俗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神圣之间的尊重。例如:遇丧事者、女士月事者、临盆者、进出产房者、出生未满月婴儿均不进庙宇。为何上述之者不宜进入庙宇持香礼拜神圣?主因在於古时候家有丧事者,为亡者悲伤万分而无暇整理住家环境与个人清洁(守丧期间不理发),因此住家与守丧者身上均有秽气而不宜进入庙宇;再言女性生理期间,由体内将经血排出,而经血是体内新陈代谢的污秽血气,所以也不宜进入庙宇。妇女怀孕生子虽是神圣传宗接代的事,但因母亲临盆时会排出大量恶露,造成产房及产妇与婴儿本身充满秽气,要到婴儿满月后,秽气方可散去。   以下列出解除禁忌后进入庙宇参香时机:   一、婴儿出生未满月者,产妇需做完月子方可进入庙宇(出入产房者须待婴儿满月后方可入庙宇)。   二、参加丧礼告别式者,须满二十四小时方可入庙宇参香。   三、探视亡者最后一面者,须满一周后方可入庙宇参香。父母或公婆往生者,须满四十九天后方可入庙宇参香。满周年后方可向 玉皇上帝参香。   四、内外祖父母或夫妻,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三十五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五、堂表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八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六、女性有生理期,须经期洁净后方可入庙参香。   入庙宇参香者须服装整洁,不宜著无肩带或低胸之上衣及迷你裙或裤,更不宜浓装艳抹。再传统农业社会里,上香敬拜圣尊时,重要的除了虔诚的心意,还须身心洁净,所以对这些宗教禁忌都会自我约束,也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敬天地畏鬼神、谦卑互敬之礼节。或许有些信众无法接受此理;但深思后,在我们生活中,若要会见尊者或拜访长辈,大家也都会注重服装仪容之整装与洁净,这正是互尊互重之基本礼仪。   上香   各宗教於教礼上均有一般沟通方式,以达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法,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而以道教、佛教及儒教而言,均用清香(主香)与神佛圣尊或先人来传达,内心的尊敬与虔诚之意。但又不知主香有何涵义?所谓「一主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再道教中以三主香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亦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   参香,插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佛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主清香一齐插於香炉中,这属於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主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於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但须把香主插正,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主插於香炉最边缘,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头所触烫。或是把香脚完全插入香炉中而造成「发炉」的现象,既是香脚相互引燃起火的,并非真的发炉。有些信众则用抛的方式将香主直抛於香炉中,这种种方式都是不敬之举。   近年来更有迷信上头香之信众,为抢插头香而把整个香炉弄得东倒西歪,更是不智与不敬之举。所谓上头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还有每日凌晨卯时(早上五点),开庙门时,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头香。而非各庙宇的第一柱香。另外还有一种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双手在胸前握太极,虔心奉无形香的心香,随时随地虔诚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应。   由於插头香、抢头香以致人挤人,众人抢挤一个香炉,造成强者得标,弱者受伤,而力有未逮,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见到的。想想这般敬神求神有效吗?为了抢头香,而把香炉弄得东倒西歪,用抛的方式,将香抛於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愿虔诚的信众们能够纠正自己的不昧之举。   在言,家中的香炉之香脚若是插得太拥挤,为安全起见,可於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前(既廿九日或三十日及十四日晚上九点左右)清理神案时顺便拔取香脚,但须剩三主香脚,香炉中香灰若太满也可用未使用过的汤匙摇些起来与化金纸时同焚化,若无焚化金纸习惯,也可将香灰撒在盆栽上,以示尊敬之意。而祖先之香炉未必在初一、十五日才能上香,平常向神佛上香时,就可同时上香,感念祖先之德泽常留於后代子孙般去敬仰,犹如其精神不灭。用一份虔诚与感恩及学习的心去奉祀神佛与祖先,让我们更拥有一处清净、庄严的神案。

  • 四大规矩五大禁忌

      党的规矩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 搬家开火有什么规矩

      入住新房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搬家的时候,建议挑一天吉利日期搬家   还要在每间屋子里放一个苹果,取平平安安的意思   等家具什么的都收拾好了   就邀请亲戚、朋友、同事来家里热闹热闹   最好在家里吃饭   这叫做暖房,可以辟邪的意思   至于新房第一次做饭,开火什么的,倒是没什么讲究     祝贺你乔迁之喜!

  • 搬新家需要什么规矩

      一、(六组物品)先入宅 迁移(搬家)前要先准备下列六类日常生活之必须品:   1、米: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内藏纸币,茶叶及九个铜钱(或硬币)。   2、水: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水要从(旧居)处取)。   3、碗筷: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碗筷,双数为吉。   4、畚箕,扫帚一对,上面绑红布。   5、为家中每人准备一套新的内衣裤,枕头及床单。   6、旧有火炉,锅子及风扇。   搬家时将上述六类日常用品於择定的吉时先搬进新居的厨房,然后其他物品才可搬进新宅。如恐迁移后水土不服,另可携带一块旧居的泥土及姜入新宅。而要远行(出国)之人带点米及泥土随行,对克制水土不服听说颇为灵验的。   乔迁离开旧宅之前,应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钱包),内放五枚硬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利是)((红包袋)(利是)内放(柏叶)及双数币值的(纸币)一张)。(最后一件物品)或(最后一个人)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   二、迁移(搬家)时,亦有一些应注意的民俗喜忌:   1、搬家当天尽量说些吉祥话。   2、搬家当天家人不可哭哭啼啼的,不可乱发脾气,不可打骂小孩子。   3、搬家时不可和别人打招呼。   4、搬家当天不可午睡,也不可在新宅午睡,否则日后易生病。   5、搬家当天晚上,就寝前,应先躺下五分钟左右,随即起床再工作一下,表示(睡了还要再起床)(平常小孩睡新床亦然,先躺一下,就要其起床,不可直接入睡,表示(躺下还要再起来)),否则日后易生病。   6、搬家当天,宜在新宅煮一些开水及将电风扇在家中四方吹拨,以求(风生水起)。   7、当天晚上宜煮些甜汤圆,甜品,全家共食,表示一家团圆,甜甜蜜蜜之意。   8、搬家时要严防动到(胎神)。家中妇女有身孕时,尽量不要搬家。   万一非搬不可时,要让有身孕的妇女先行离开旧宅现场,且在旧宅每搬动一物,先用(新扫帚)扫一扫,如此可避免动到(胎神)。   结语为应忙碌,异动,日趋频繁的现代工商社会,人们迁移(搬家)之需,整理(迁移(搬家)入宅择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准备迁移者有所帮助,都能避凶趋吉,阖家平安。

  • 日本人取名字有哪些规矩

      日本人取名字的规矩普通日本人出生的时候起名,有着繁琐的规则。传统上,日本人的名字普遍使用汉字,只是在二战之后开始有一些比较新潮的人用欧美常用英文名的日语发音作自己的名。   用汉字起名,在日本可要“过五关斩六将”。所谓五关,指的是孩子的名字必须符合“五格”,即总格——昭示一生的吉利;人格——反映期待的性格才能,并要求可以克制凶运;地格——符合对健康、平安等的追求;天格——不得和祖先的宿命冲突;外格——与所处外界环境和谐。“六将”就是若干辅助规则,比如若干汉字因为各种原因是不能用在名字里的,像伶、逸、稀等。近年来对外交流的增加又使日本一些传统吉利的名字带有了不吉利的意思,比如“涌大”本来是很有气势的名字,但读音让英语国家听来就是“You Die”(去死吧),如此一来,日本人起名就成了一项繁复的工作。   日本有学问的人会从四书五经上找字,普通人从《万叶集》(日本的古诗经)上找字。一般来说,男孩名中经常有的包括武、信、彦、男、夫、保等。女孩有爱、佳、敬、景等,后面加一个“子”。男孩名字“武夫”、“武男”,有种武勇的感觉。家人希望孩子能像武士那样生活,有信念、有责任感。“信”、“保”等字较重视理念,让孩子有诚信。   如果把女儿的道德观看得非常重,会取名“信子”。“景”是大有出息的意思,也往往用来形容漂亮的景色,是女孩专用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