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问题

  • 奴隶社会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的概念源自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夏商之际;而五行的相生相胜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区五时气象特征的抽象,形成于春秋末期。最早记载完整的五行相生文献的是春秋后期由稷下学宫学者们整理成的《管子》,最早提出完整的五行相胜顺序的是春秋末期的 《左传》,五材、五时观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秦汉之后的五行学说。   从现存文献来看,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生文献的是春秋后期由稷下学宫学者们整理成的《管子》 ,《管子》中《幼官》《四时》《五行》和《轻重己》等诸篇集中表述了阴阳五行的内容,在这些篇章中,虽然未见到关于五行相生内容的明确记载,但其多处呈现的木、火、土、金、水的排列次序显示出其已有五行相生的思想,而这些篇章对五行相生的描述,则是与五季的时令联系在一起的。   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五行的概念形成于夏商之际,发展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五行及其思想广泛渗透到我国古代自然 科学、 社会文化、政治制度、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五行学说更是构成中医 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 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所在。

  • 阴阳五行是道家学说还是阴阳家学说

      阴阳五行说最早见于周易与《尚书·洪范》,最早被阴阳家使用,后来阴阳家消亡,汉代时佛教东传,道教兴起,五行说就被道教吸纳了。     在道家起源很早,而道教比较哗家后     道教里不只有道家东西,还民间东西,五术等。所以道教和道家思想是不太相同,主只是主要部分是相同的

  • 怎样认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与五行,最初都是一种生活概念,它是唯物的,在历史上起了反神权、反迷信思想的进步作用,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中医应用这个观点,指导防病治病的实践,在历史上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这是应当肯定的。》》》中医学说中的四大病因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与变化,它在历史上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临床实践中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限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特别是五行学说,由于它采用了直观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一切事物全部分为五类,机械地纳入五行之中,从而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以五行相乘相侮来归纳一切事物之间 的关系,把事物本来的辩论法变成循环无端的周而复始的呆板的公式,从而掺入了形而上学的内容。所以,我们对阴阳五行学,既要懂得它的原意,更要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发掘祖国医学宝库,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作出贡献。》》》中医五行之木

  • 怎样理解阴阳五行 八卦

      阴阳五行与八卦学说   (一)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的产生、概论与相互关系研究   阴阳五行和八卦起源于我国古代,具有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又如八卦以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矛盾来反映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被用于天文、养生、数学、军事等诸多领域,16世纪传入欧洲后,曾给国外科学的发展以启迪,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它,拓宽其应用领域,以取得更大的效益。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也渗有唯心主义思想,甚至是封建迷信的,如占卜问卦、预测吉凶等等。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迷信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3、八卦:它最早见载于<周易>,相传为伏羲所创,八卦的产生,正如周易·系辞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思是说,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处于一种无边无际的元气状态(即太极),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太极的演化是元气的分离,清阳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沉为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即两仪)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两仪一奇一偶的基础上复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产生第三爻,以阴阳三爻错综排列得八种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们以此可断吉凶,趋吉避凶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八卦在创作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卦的四象表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别以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代之。历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来纪日的记载,八卦本身也可以进行排序,并组成八卦图,用以表示方位,窢掸促赶......余下全文>>

  •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之间有何关系

      1.《中医理论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等等中医   基础理论,深入了解阴阳五行脏腑和精气血津液的密切关系,明确中医理论整   体性、相关性等传统中医哲学思想;   2.《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精华,为准确辩证提供确凿依   据;了解寒、热、虚、实等八钢辩证技法,能够准确辨别顾客体质;   3.《经络腧穴学》:系统的学习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腧穴的体表准确位置,分   布规律以及经走路线;熟练掌握人体全部腧穴的定位、络属脏腑,以及各经络   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阿是穴、特定穴的实际运用;   4.《经络调理疗法》:在掌握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理论基础上,学习刺激穴梳   理经络调节全身气血的方式方法,熟练掌握经络调理的手法及临床运用法则;   5.《身体各部位的推拿、按摩调理手法》:老师手把手教授学员身体具体各部位   的养生保健操作手法,使学生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   6.《针灸学》:针灸学是建立在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等学科基础上的;   课堂上学生不仅会了解中医针灸防病治病的原理,还将学习常见的毫针刺法、   毫针配合艾灸、拔罐、电磁理疗等辅助疗法的临床作用以及火针法在美容祛斑   中的应用等;

  •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最最基础的理论,可以说中医的一切都是围绕阴阳五行来的,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得自然辨证理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     阴阳与五行是不能分开的,五行中有阴阳的理论,阴阳中又包含着五行,这两种理论是贯穿着整个中医学说的,因此要学习中医,就要将这两种理论弄清楚。

  • 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自西医学传入我国,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在近现代对中医学是否还具有意义,在学术界就有争议。五十年代,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发展成为一场较大规模的争论。“文革”中,有关教材对阴阳学说大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给予定位。“文革”后,随着新的文化“启蒙”运动,国外自然科学界的最新观念被迅速介绍,在中医界这一事件被作为重新认识中医的契机。以多学科(如高能物理、模糊数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中医为名义,对阴阳学说的意义有趋于积极方向的评价。至九十年代,工作仍在继续。   作为生理、病理、诊疗模式的阴阳学说研究:阴阳的对立统一模式,在中医脏象、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运用。“人生有形,先别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的对立消长,依存互根,相互转化规律在以前易被认为只是一种思辩理论。阴阳模式的现代研究开展较多的是从cAMP/cGAP来研究其物质基础。1973年,国外学者Goldbeig首先提出人体信息传递的第二信使系统cAMP/cGAP两种环核苷酸之间存在着类似阴阳的关系,一般以cAMP为阳,cGAP为阴。上海内分泌研究所邝安坤1978年在《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阳虚病人内分泌,免疫和环核苷酸变化的初步观察”,经20多种疾病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学说,从而引起对阴阳学说关系模式的重新肯定。1979年上海第二医学院夏宗勤在《中医杂志》发表“中医‘虚证’理论的初步探讨(阴虚和阳虚病人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变化的比较)”一文,指出阴虚时,cAMP含量明显增高,cAMP/cGAP比值无明显降低;而阳虚病人,cGAP含量明显增高,cAMP/cGAP比值明显降低。1980年陈奇在江西中医药杂志上发表“cAMP、cGAP与中医阴阳学说”的文章。随后在各类证候如阴阳虚证,气血虚证,寒热证等开展了与cAMP/cGAP变化的相关研究。在对临床辨证为阴虚、阳虚的病人所作大量工作表明,阴虚时主要为cAMP升高;阳虚时主要为cAMP/cGAP的比值降低。   作为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的阴阳学说的研究:即一般称为阴气、阳气的研究。这方面又有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的区别,后者可参见证候研究部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从具体的研究内容看,整体的阴气阳气和具体脏腑的阴气阳气之分往往只是见仁见智之别。此外,寒热的研究与阴阳学说研究也有密切关系,可参照。   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   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其方法论意义,而作为生理、病理、诊疗模式和有特定生理、病理、诊疗含义的五行学说的研究较少。其发展历程与阴阳学说同步。五、六十年代对五行学说的研究主要也在于阐述其哲学意义,但已有从控制论角度论述五行学说的论文,如当时的《中医——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一文在八十年代有较大影响。在“文革”后的多学科中医研究中,有关控制论原理与五行学说原......余下全文>>

  • 阴阳五行是落后的理论吗

      真是太好了,我在网上断断续续地看了一年多了,总算看到了一位明白事理的聪明人。   还有一个叫做 “胡说大本营” 的学者,也是一个学识渊博、聪明绝顶、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加上您,再算我一个,只有三个人,哎!   天下这么大,中国人那么多,上网的网友们千千万万,几乎都是昏昏浩浩的家伙。   所谓五行,是远古的中国人,对构成这个世界元素的一种思索、探讨、猜测。先哲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就是金、木、水、火、土。   但是,这种猜测必须是在中国古人已经掌握了 “冶铁” 技术以后。因为 “金” 的概念并不只是金子,而是包括所有已知的金属。中国大约在战国末年才掌握冶铁技术,就可以判断,五行之说开始于秦汉时期,比较成型大约是在东汉末年道教刚刚兴起的时候,因为五行邪说就是牛鼻子老道们胡喷出来的。道教本来就是最荒诞的宗教。   道教是中国的 “本土宗教” ,外国没有道教,所以外国没有 “五行” 之说,所以五行也是属于宗教迷信。   人类的进化几乎是同步的,在欧洲,他们认为构成世界的是四种基本元素:水、土、火、空气。   中国古代的 “五行 ”也好,欧洲古代的 “四行” 也好,只是人类文明过程中的一个 “脚印” 而已。事实证明了五行、四行都是错误的。   既然已经知道了是错误的,就应该抛弃。只是在研究古代史的时候,才想起来,原来人类糊糊涂涂地思索了几千年 !   死抱着五行邪说的人,无疑是他们脑袋还停留在秦汉时代的思索。拒绝并且反对现代科学,最后堕落成为反社会、反人类的垃圾!

  • 阴阳五行的行念什么

      五行wǔ háng dict.b定idu.com/s?wd=%CE%E5%D0%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