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适合取名的句子

  • 易经中不求上进的句子!

      哪个城市出生的人?出生时间大概是几点几分?

  • 19850327在易经中适合哪个数字

      适合1和8,做事简单直接又有领导力。

  • 易经中带有“升”字的句子

      大象传64句皆可作为名句: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云雷,屯.君子以经纶.4.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5.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6.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7.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8.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9.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10.上天下泽.子以辨上下,定民志.11.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12.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13.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14.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15.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16.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17.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18.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19.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20.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21.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22.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23.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24.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25.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26.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27.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食.28.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29.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30.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3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32.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33.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3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35.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36.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37.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38.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39.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40.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41.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42.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43.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44.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45.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46.地中升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47.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48.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49.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50.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51.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52.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53.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54.泽中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55.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56.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57.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58.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59.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60.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61.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62.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63.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64.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另外收集15句1、上九,亢龙有悔.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文言.坤》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传.系辞下》4、易,穷则穷,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5、《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6、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7、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文言.乾》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卦·彖传》1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1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12、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13、劳谦君子,万民服也.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1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 易经中“潜龙勿用”什么意思?

      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勿用不等于不用,而是该用的时候才用。所以要掌握合理时机,用的恰到好处。   出处   《易经》   第一卦:乾 乾为天,乾下乾上。初九:潜龙,勿用。(即第一爻,编者注。)   另:帛书《周易》的爻辞为——初九,潜龙勿用。   象辞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 《易经》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是怎么来的

      奇数为阳,阳的性质为极性突出,故取奇数九以象征,意为阳之最终态,物极必反之阶段;偶数为阴,阴的性质为均平中立,取六为偶数的中位数平均数以象征,取意阴到平衡位,然平极亦必有反,其中位平衡的终极为老阴。   老阴老阳都是趋势之末拐点将现的意思,譬如抛物线,阴阳纵横为坐标系,极点之处也是中线之处,其意如是。

  • 易经中哪里有讲变卦的

      每一爻都是变卦

  • 【易经】适合学生读吗???

      周易八卦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就是卜卦和风水的关系~...   是不适合学生读,这看的是人本身~...以及读书的目的~...(以学习古文为目的的话就犯不着读它了~...如果对卦象风水哲学之类之类的有强烈兴趣的话可以研究~...)   很多人会觉得周易算是是道教的东西~(跟道德经什么的一样~...)事实上他大概也确实是道家的东西~道教跟道家有关系,但是现在到底差距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号称自己信宗教的人也不是每个都知道自己相信的东西最深的内涵是什么的~...   我之前读过一点,但是看着辛苦就放弃了。但是有同学确实有在看,并且做些卜卦之类的~(声明下,我在读大学来着~...)   市场上那些东西多少有用到些易经的内容,但是有多少是真谛就没人知道了~...(我个人对这类书没好感~...但是也可能是我用不来~...)     综上~...你如果觉得有兴趣,看看研究下也无妨~...如果不喜欢那就不用看了~...   (bty~易经的地位一定不会比老子、庄子之类的低~论语就不好说了,到底是儒家的东西~...看什鸡书的话还是自己决定比较好吧~...)

  • 中国用易经怎样解释

      个人理解 :中-中庸之道国-国家的意思下边是中庸之道与易经之间关系的解释论中庸之道--源于周易盛于儒家的中道思想是宇宙之大道摘要: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理念,与的中道思想是源流相关,一脉相承的.中道思想贯穿于始终,它建立在先哲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认识基础上,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人生理念对宇宙和谐,对称,平衡这一最高法则的本质观照和反映. 在人类文明史上,原来并存的几个古老文明民族的文化,有的中断了,有的转移了。只有东方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例外,她生生不息地延绵了五千多年,没有断代,没有异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都被她兼收并蓄的同化融合了。这一事实本身就使人不得不叹服这个文明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用以维系一种文明的本质东西是它的文化。文化是一种文明千年历史的积淀,是它挥之不去,割之不舍的传统精华。中国文化的博大辉煌直如浩瀚星空,其间最明亮耀眼的当属中庸之道这颗明珠。它昭示着宇宙万物对称,和谐,静之为衡,动之有序的最高法则;宣示了世间万事允持厥中①,居中有常的无上至理。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刚健中正,居中不偏,是万事享通的无形大道。这种和为贵的中道思想是儒家基于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得出的最高理念。并进而发挥出德治、仁义、礼乐的经世致用哲学。作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学说,儒家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顺应时势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去芜存精,它高度观照宇宙万物秩序法则的本质内容,却使它光照万代,历久弥新。应该说,正是这种体现宇宙最高秩序法则的道体和谐,均衡大用的哲学内涵,才使得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流芳百世,泽被海外。从这一点上看,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的。 中道思想贯穿于儒家经典。溯流而上究本清源,其发端当先看群经之首的《周易》。一.从《周易》的成书过程和对后世哲学的影响看,《周易》的中道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是源流相关,一脉相承的《周易》的成书年代,自宋苏东坡开疑古之风以来,就一直莫衷一是,成为千年聚讼。迄今为止的研究,较为一致接受的结论是,八卦及重卦的创制当在西周以前的远古年代,甚至可上溯到八千年前的远祖伏羲;而《易经》部分(爻,爻辞)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部份则大抵形成于春秋战国期间,为先儒孔子门人的集腋之作。先秦时期的这几百年是一个学者云集,思绪飞扬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孕育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性框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这正是居中承前启后的时期。在总结二千五百多年远古先贤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孕育,产生了一统其后二千多年的儒,道思想。孔子生前数千年之道德经验,悉继承于孔子,而后来数千年之文化,皆赖孔子而开③。《周易》正是这样一个多思时代的产物。是历代先贤哲人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所蕴涵的丰富宇宙人生哲学思想,使他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最重要的源头活水。如果说《易传》部份综合吸收,容纳光大了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的学说,那么《易经》部份本身蕴涵的世界对立统一运动,阴阳变化的辩证思想则是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和鼻祖。朱熹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尽变化之道也。④这变化之道就是《周易》经部份的哲学基础,也是整部《周易》的哲学基础。没有经的哲学基础,就没有传的思想体系;有了传的推阐发挥,经的哲学就更加显明昭著。⑤经传的完美结合,尊定了《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值提指出的是,经传的这一结合,正是中国历代哲学家主要治学方法----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始作俑者。《周易》对后世哲学一直发挥巨大的影响,从两汉儒学,魏晋玄学,到宋明理学和明清启蒙学,无不与《周易》存在有渊源关系。力劝汉武帝独尊儒术成功而成汉儒领袖的董仲舒,其天人感应说无不隐现着《周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⑥的天人合一思想。魏晋玄学以黄老释儒经,奉《周易》为三玄之一。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和高徒二程,其道统理学成为十一世纪后主导中国、并为东亚各国竟相吸纳的儒学主流。宗师周敦颐的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即建构于《周易》之上。而程颐和理学另一集大成者朱熹更是各以《程氏易传》和《周易本义》传世。以六经责我开生面自诩的王夫之视《周易》为精义安身之至道,未尝旦夕敢忘于心。⑦其《周易外传》的哲学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所能达到的高度。⑧如同后文将要论述的,中道思想贯穿于《周易》六十四卦始终,而且企图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进行理论概括。⑨而后世儒家的中庸多偏重于伦理道德范围。所以说,当后世儒子们高举中庸之道的大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珠不知这一思想精髓即发端和集大成于《周易》。《周易》的中道思想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这样源流相关一脉相承的。二、中庸之道的理念根植于《周易》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认识《周易》的卦形由 — 和— — 两个基本符号组合推衍而成。— 表示阳, — — 表示阴。《周易》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对立事物抽象成这一对阴阳,喻示天地、君臣、男女、夫妻、炎凉,上下等等。天地之间无往而非阴阳;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是阴阳之理。⑩而卦象的推衍变化就象征着这些矛盾的运动及其转化。生生之谓易。(11)《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2)生生不息的阴阳转化就是变易,就是易理。一阴一阳之谓道。(13) 这就是宇宙大道。这是先哲们通过“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于物。(14)的观察思辩后对世界本质的发现,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辩证矛盾运动的深刻认识,易经中从爻义演进,爻辞训示,直到卦序排列等各方面,无不在谆谆告戒人们要惧以始终。(15)初则潜龙勿用,不易乎世,不成乎名。(16)当值此时,该厚积薄发,积畜力量,静待时机,不可操之过急,轻举忘动。在发展过程中则应“终日乾乾,夕惕若”。(17)终日兢兢业业以自强,即使是夜间也不感稍有松懈。日夕慎独,如履薄冰。事趋完美时则要虑盛极终衰,亢龙有悔。通观全书,朱熹说:《易》之大义,大抵盛满时致戒。(18)胡远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易》六十四卦,一言以蔽之,曰:‘惧以始终,其要无咎’。”(19)张木式进而指出:即惧其始,使人防微杜渐;又惧其终,使人持盈守成。其要之以无咎而补过,乃《易》之道也。(20)世界是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的,运动的结果是矛盾的互相转化。因此,要想无咎则必须惧以始终,否则,即使完美于既济,也会初吉终乱(21)将这种辩证思想推而至极,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贯穿其中的中道思想。因为事物的发展和状态一旦突破中间态,最后必然要向两极发展,并走向自身的反面。所以,为了保持事物的稳定,就必须节制,居中位当,中庸得道。可风中庸之道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对立统一辩证哲学基础上。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神来之笔,宣示了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本质。而建立在此哲学基础的方法论----中道,遂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三、大中之道是社会人生对平衡、和谐、对称宇宙法则的本质观照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幻,狂沙吹尽始到金。中庸之道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上,而以这一理念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正以其不朽的魅力迎接新世纪的曙光。二十世纪下半叶,东亚儒家文化圈各国经济的相继崛起被美国人惊呼为东亚之锋。(22)而世纪末亨廷顿教授惊世骇俗的文明冲突论则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儒家文化的潜质。这一切都源于对称,平衡,和谐的宇宙法则对我们社会人生理念的本质关照。从动物形体结构的双侧对称到雪花的六次对称结构;从病毒超稳定的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极端对称结构到恒星球体的完美对称结构;从音乐节律的和谐到生态系统乃至人类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平衡,造物的法则无处不在。对称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工具----数学中用群论来表述。它与物理科学中的守恒定律密不可分。自从本世纪20年代的量子力学革命后,对称的观念已经演变成物理学中的主流,甚至成为近代科学家探索宇宙终极理论的路标和主要工具。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问世以来,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原理大有发展,人们不能不深感对称性原理的巨大力量。目前高能物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大都借助于对称性原理。(23)在对基础物理大统一理论的研究中,基础物理学家持这样一种信念:最终设计中将充满对称。(24)大自然和谐,平衡的对称性设计就是科学家眼中的美。大数学家H.魏尔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必须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25)爱因斯坦非常崇尚科学规律的这种内在美,只要觉得一个方程是丑的,他就对之完全失去兴趣,他说:要是不相信我们世界的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这种信念,并且永远是一切科学创造的根本动力。(26)科学史上的很多例子表明,一个和谐,平衡的美的理论公式,哪怕发现当时还难以确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往往都被证明是真的---即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的奥秘就是这种美和真的统一。人类的所有哲学思想都来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考察思辩。和谐、对称、平衡的自然法则映射于人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就了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在这个均衡、对称的宇宙时空中,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人生所应遵循的理念,一种参天化育的天人学说赖以建构的基石,只能是,也必定是这不偏不倚的大中之道。大自然的最高法则笼罩着天幕,我们社会人生的任何理念又怎能出其右?人类科技的最前沿思想竟然和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谋而合,殊途同归。可见《易》道之功,中道之用,大矣!

  • 《易经》中哪些军事思想

      第一,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恃强凌弱。在《兑》卦中充分反映了这一思想   第二,主张师出有名和进行自卫性的防御战。《易经》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反对以强凌弱,但并不绝对反对战争,在和平手段无法解决争端时,战争是必要的。——军事理论篇。

  • 易经中的数字代表什么?

      易经中的数字一般都与五行有关,不过也有好几种,有先后天八卦数,河图洛书数,五行数,看用在哪里了,按卦来说,为乾为一,兑为二,离为三,震为四,巽为五,坎为六艮为七,坤为八。河图数水为一,六,火为二,七,木为三,八,金为四,九,土为五,十。等等。还代表世上的万物万事,那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