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读后感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读后感

      大家都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加上曾仕强与南怀瑾这些人的忽悠,更把《易经》搞得神奇的不得了。有个《易经》的小说,还把梅花易数写成有一个口诀的东西,更让人哭笑不得。万物唯心,其实只要你觉得它不神奇,它就不神奇。   首先我们看关于《易经》的书时,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先把它想得简单起来。大家会问,如果看不懂那些关于《易经》的书,怎么办?好办,不看。总有一本书你会看懂的。这不是我们的智商有问题,也不是《易经》太复杂,是出版人的问题。大家想一想那些算卦瞎子,人家一本书也不看,怎么就会懂《易经》,师傅怎么说,他怎么算。就这么简单。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在最早,只有“易”,没有“经”。“易”的意思有三层:1.变易。易的上面是日,下面是月,以日月生落、阴阳交合表现宇宙和人世的无穷变化;2.简易。即用最简单的概念去解释最复杂的世界;3.不易。变中有不变。《易经》的“经”则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易》、《诗》、《书》、《礼》、《乐》、《春秋》为《六经》。   再往下说,《连山易》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易》是商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那么,在所有的这些之前,《易经》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用后来的包括孔子解释《易经》的文字来表达,《易经》原文里,其实只有 “吉、凶、悔、吝、厉、无咎”、“孚、志、尚、喜、庆”、“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利见大人”等这样的核心词。由此不难看出,《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一部用于“算卦”的工具书。   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为“山东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写的贺信中曾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南宋大儒朱熹也说:“《易》乃卜筮之书。”康熙大帝在《周易折中》序言里也提到,“或有议论己见,渐至启后人之疑”。我们读的书与见过的世面肯定不如以上这三个人,既然这三个人已经说《易经》是“算卦”的书了,我们姑且就认定它是本“算卦”的书,不必多疑。   我们做个简单的游戏。首先,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谁来算卦?《洪范》说“选择建立卜筮的人,从而由他操作卜筮”,建立卜筮的人是“祭司”,他怎么建立“卜筮”的呢?肯定是从最神秘的地方寻找答案,烧龟甲、动物骨头等物,从其显示出的形状来分析,用以通天地、惬鬼神、定吉凶。他们将烧出来的形状分为“阴(一横)”“阳(两横)”,“八卦”就产生了。这个聪明的“祭司”确定了最初的游戏规则。   到了商朝末期,又有一个聪明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周文王。周文王因为政治的原因被商纣王囚居里,没事干,每天看日出日落,看四季变化,心有所悟,将八卦“因而重之”,即通过重复组合,使每个卦由三个爻变成六个爻,推演而成六十四卦。这时候,商纣王还不放他出来,周文王趁闲于是就又给各个卦加了名字,排好顺序,每演一卦,就把自己演卦得出的结果写在上面,也就是所谓卦辞。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也是个聪明人,看了父亲写的卦辞,觉得还不够全面,就命令“祭司”将每次演出的卦记录下来汇编到一起。碰巧有个“祭司”也是个聪明人,觉得这三百八十四爻可以组织成一个规律,就对以前演过的所有卦以及最后的结果进行整理,这就形成了所谓爻辞。   “祭司”究竟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肯定是从那个时候到现在都未产生变化的东西,说来也只能是“四季”与“天地”了。有了这个永恒不变的“规律”,以后的聪明人就完全可以将所有的事物变化都囊括进去了。   所以,简而言之,《易经》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工具书。   从孔子开始,这些聪明人分成了两派:易理与象数。依前理,我们肯定不如历史上这些聪明人聪明,也不如他们博学。那么我们就暂且放弃对易理的研究,从最初的“算卦”来看待《易经》,就简单了。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说:“未学易,先学筮。”让初学者从象数入手,先培养对《易经》的兴趣,再去研究易理,会更接近《易经》本质。   正本清源,还《易经》以本来的面目,我们发现,它实在是一本简单到极致的书,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的经典。天、地、人,春、夏、秋、冬,这些人类生活中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其实始终处于运行变易之中。易理原来这么简单。   那么,就是这么一本简单的书,为何一再被认为是算命先生搞“封建迷信”的读本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人们无法准确洞悉随时处于变化中的自然万物,进而产生不可解释的神秘感,从而将之附会在《易经》上。因为,《易经》本来就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的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天赋王权”、人类暂时无法解释的“天象”、生老病死……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附会在《易经》上,并作出有利于自身的看似合理的解释。   这样,运用《易经》的人中,逐渐出现了两种极端群体:一种是深切掌握了《易经》奥秘的人,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将《易经》学理化、体系化、复杂化,从而将这种商周时代的普通大众游戏,转变为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使用的艰深游戏;另外一种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算命先生”,他们粗通占卜方法,却无视事物变化之理,武断地对占卜结果作出推测,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

  • 《易经的智慧》外困之道读后感

      这是本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用文字和符号记叙了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规律,也是我国古代有哲学思想的占卜书。   主要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形式,推测和人事的变化,以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为产生万物的本源,提出了“刚柔相济,变在其中的矣”等富有朴素的辨证法观点。   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过去总认为很多事不公平,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那只是你不具备想要达到目的的条件,所以很多事没你的份。   易学的博大精深,是摆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它的内容包括大法、心法和师法。这些都是依据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上;挈其事物的纲领;将看到和领悟的东西依靠口耳相传下去。   当在作一件事时,要看你是否占据了天、势、地、利、人、和就可知晓事情的成功与否。

  • 易经的智慧。。。。。。。。。。。。。。。

      网上视频搜索曾仕强 易经的智慧   孙振声 白话版易经台湾版 在京东商城 或网上二手书店找一下

  • 怎样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取名字

      最直接的: <>读后感   人物理解: 保尔·柯察金的(某种精神或品质)…

  • 百度云网盘分享的易经的智慧怎么都147兆,在56下载才67兆,怎么回事,两个视频一样…

      视频的清晰度不一样

  • 求《易经的智慧》MP3版~如果有的话。能分享一下么?万分感谢~

      亲需要的资源我有~   可是亲不留邮箱,我怎么发送给亲呢?   请亲在【继续追问】里留下邮箱,我会在收到的第一时间发送~

  • 大火中的童谣读后感四百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阅读,我对童谣有了许多认识:   一是童谣都写得十分形象,让你脑子里能直接显现童谣所描绘出的情景.如《啄木鸟》中的一句话“尖嘴巴,啄木鸟,站在树上把虫找.”先是从特征描写引出啄木鸟,接着又写啄木鸟正在进行的动作.一念完这句文字,脑海里就能立即浮现出一只啄木鸟在一棵大树上捉虫子的画面,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揣摩和联想.   二是童谣所用的语言都很生动、活泼和幼稚.《打雷歌》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最后一句“雷公雷婆开大会,又是下雨又打雷.”这样的比喻不可能归类到成熟、深沉.而前面“隆隆隆卤、“咚咚咚咚”、“稀里哗啦”、“噼里啪啦”等象声词的使用,也很符合儿童生动又活泼的语言特征.所以,我觉得这首《打雷歌》是首非常典型的好童谣.   三是童谣都讲究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小鸟站枝头,抬头展歌喉”,这句采摘于《小鸟和绿叶》,从字面上看,对仗很工整,读起来也非常合韵,决不拗口,很适合儿童诵读.   读了这本书后,我也尝试着写了一篇童谣,也算是我学习的心得吧.   童年,带给我无限乐趣,当然也带给我美好的回忆.暑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华新童谣.这本书中有许多好听的童谣,我看着看着就入了迷,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妈妈和姥姥们给我讲的一些童谣.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童话,当然也喜欢童谣.对于童谣来说,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长辈们无时不停地用和蔼,愉悦的声音在我耳边说着、唱着那些富有节奏、又不失真理的童谣.有一段时间,我对《西游记》这部老少皆宜的电视剧着了迷.妈妈就为我编了一首童谣,我还模糊的记得那首童谣的内容是这样的:“唐僧骑马咚嘞个咚,后面跟这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中华新童谣》中有一些童谣也很好听,比如说《十二生肖歌》这首童谣来说,他就是把十二生肖进行了改编,非常形象、生动地把十二个动物他们的特点、形态、和样子给体现了出来,而且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真是颇有创意.如果说《十二生肖歌》有创意的话,那么关于的这些童谣就是有一些环保意义的,在不失童趣的同时又提倡大家多种树,可谓是一举两得.我还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弟弟,他觉得非常有趣,他说:“他以前以为,中国的童话没意思,还是外国的童话有意思,但是现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就不同了,他觉得中国童谣一样好听!”

  • 易经的智慧曾仕强全集在哪里下载

      txt版本的我不知道,但是在喜马拉雅这款软件上面,有曾仕强真人讲述的易经的智慧,是MP3版本的。

  • 易经风水智慧 之 住宅为什么要靠山而居

      依山作屏障,能挡寒风,不受入侵,家人平。     采纳呗

  • 跪求好心人提供《刘君祖-易经的应用智慧》全集视频下载

      先给100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