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象传

  • 《象传》是孔子的观点,怎么能代表《易经》

      《易经》的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   而楼主所言的《象》指的是《象传》,它属于《易传》,并非《易经》里的书.《易传》“最早不能过战国之末,最迟也不能过两汉之末,《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仍是对卦的解释,不同于《彖传》的是将六爻还原成三爻的八卦,从八卦象征的事物来说解全卦。小象则以各爻的位置来解释每一爻辞。相传《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但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顾颉刚认为是谣传,但作者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考证不详.   《易经》和《易传》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瑰宝_《周易》

  • 周易与大象传、小象传、彖传是什么关系?

      周易与大象传、小象传、彖传是什么关系?   周易是经、其他大象传、小象传、彖传、文言传、说卦传、系辞传等等是以传解经。也属于易经的一部分。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最下面叫初爻、阴爻念初六、阳爻念初九。再上面六二或九二。最上面念上六或上九。更详细可以看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 周易里的彖传与象传是不是都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注的啊?

      《周易》简介(2007-06-30 11:26:06) 《周易》简介王洪吉 《周易》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典籍之一,在《左传》中就已有《周易》的记载. 如《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巫之.”,这说明《周易》最晚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周易》的起源众说不一,一说,夏、商、周曾三代易名,分别叫《连山》、《归藏》和《周易》. 关于“易”的含义也有多种解释,根据东汉郑玄的解释,“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和“不易”. 西汉时期,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奉为经典,称为“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周易》的作者,根据传说和后人的注释,尚不能确切地认定.《周易》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牺氏就是伏羲,所以一般认为伏羲是八卦的作者.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崇侯虎潜西伯于殷纣,纣乃囚西伯于酉里文王因囚酉里,盖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西伯就是周文王,所以周文王是六十四卦的作者. 经过历代演变,现今我们所见到的《周易》分为《经》和《传》两部分.《易经》主要是八卦和由八卦复合而成的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有卦辞、爻辞为之说明,作占卜用.《易传》是解释卦辞、爻辞的,共有十篇称为十翼. 翼有辅助的意思,意即辅助解释《易经》. 十翼包括《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读易韦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於易则彬彬矣。”所以十翼中的部分内容的作者是孔子。 《周易》阴阳八卦学说中的象和数是指一些图形和数字,如:太极图、八卦图、六十四卦图、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两仪、三才、四象、四时、四基、五行、六爻、六冲、六合、六神、七音、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律吕、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六十甲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奇数、偶数,等等。 一提起《周易》,人们往往就与占卜、算卦等封建迷信活动联系起来.“算卦”成

  • 为什么要先读易经

      关于读书的次第,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的人读经典从《三字经》开始,也有人读书的次第参考《三字经》里的建议,还有人推荐从《论语》开始读、也有人建议先读《弟子规》、更有倡导先读《易经》的。我个人比较赞同首选《易经》之说,下面谈一下拙见,若有不当之处欢迎大家及时指正。 那么现在分析一下,我们一直说要站在巨人的肩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会望的远,同时也可以看到另外一层,看到的是什么?还能看到的是圣人在读什么书! “与经典为伍,与圣人同行”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捷径,成长提高的捷径。 那么什么是经典?我现在再发一下,算是复习: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中国最著名的二位圣人,他们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圣人,大家都应该很清楚,是老子和孔子,不妨思考一下,《道德经》《论语》分别为老子、孔子所做,那么他们二位圣贤读什么书?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的成才之路是怎么样的? 我们现在站到老子和孔子的肩膀上看,看看他们最钟爱的是什么书?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书?举例:《老子·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来源与《易经》 《周易·系辞传》对于道的论述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而老子的《道德经》里就可以看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是以《易经》的哲学观点,用诗一般而有哲理的语言,建立起了自己一套崭新的世界观;孔子为《易经》做系辞的时候就写着“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可见周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 黎鸣也说:“孔子的一生,实际上是受易经思想的影响逐渐展开的。最明显的是孔子自述的一生六段、编选‘六经’、‘六纬’,以及孔子本人的精通‘六艺’等等。什么都与‘六’有关,这明显与周易六十四卦的六个卦位相关。”《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我们总以为“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思想,其实是易经的思想。老子的《道德经》中关于易经这一思想的发挥是以辩证的方式出现的,虽与中庸不同,但与中庸有同样的意蕴。在《道德经》中,诸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句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孔子说“过犹不及”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老子的哲学求静,而避难;孔子的哲学求动,而立行。看起来是背道而驰,实则道的不同方面而已。不但是孔子和老子对《易经》推崇备至,历代君王必读的就是《易经》,秦始皇焚书坑儒读留下的就是《易经》。 我们再看看《易经》为何成为经典,我们数一下就知道是多少圣人集体所做了:先是伏羲氏作,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然后是尧、舜、禹、黄帝,一直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最后到孔子从上古开始到中古、近古历经了三个大时代,才完善,这样一部集历代圣贤集体创作的经典是不是真正的群经之首?! 而《易经》又是一部自然科学的巨著,古代就有说过 “不学易无以为将相”“不学易无以成太医”。 拿近处说,毛主席是研究透了《易经》所以他写出了著名的《矛盾论》,毛主席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转化的重要思想——这就是后来毛泽东著作《矛盾论》的主体思想。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矛盾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矛盾论的这种对立统一与易经的太极阴阳如出一辙。易经的太极图中有两个阴阳鱼对立统一存在于一个整体——太极中。黑鱼的头部有一个白点,以象征阴中的一点元阳;白鱼的头部有一个黑点,以示阳中的一点真阴。这种阴阳的消长变化的哲学概念如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转化的思想是相同的。 现在来说儿童读经,在儿童经典教育上我们有个共识,那就是"素读",对孩子来说,读任何一部经典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孩子发音器官的完善与否,能否能说出长句子。单纯从素读而言不考虑理解和运用的话,有了现在的注音教材,读《易经》是不难的,现在给孩子读易经的家长非常多,从家长的反馈也可以看到,孩子更喜欢易经。 现在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巨人最爱读什么书,看到了哪些著作对圣人有深远影响!圣人以不言之教告诉我们该选择什么书读,那么,我们按照圣人的指引,让孩子从高起点起飞!我们也让孩子读《易经》! 易经里有非常多的话成为现在的成语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百度一下就能看到,有几百条,在这里我就不写了。我们常说追本溯源,那么我们顺着经典的长河逆流而上,找到源头,惊喜的发现,原来经典源头就是《易经》,有这么一句话“为有源头活水来”《易经》就是经典的源头活水,在《易经》的影响下,产生许多著作,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都离不开《易经》的思想,在《易经》的影响下,发展出道家、儒家、医学、甚至于兵法等等,那么,我们就跟在圣贤后面,也去喝源头之水,来读群经之源--《易经》。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二进制代数,源自中国易经八卦的阴爻和阳爻,一个意大利的传教士在德国出版了一本《中国上考古》,详细介绍了《易经》、太极八卦的演化过程,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莱布尼茨在研究《易经》中悟出了计算机科学的二进制。 《道德经》对我们后人产生和很大的影响,对外国人的影响同样非常大:二战以来的德国产生过最了不起的科学家群体,他们许多人都读《道德经》;大家很推崇的日本早教专家七真田他也说过: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经典的。 我们都在学习孔圣人,孔子无论是在《易传》中还是《论语》等其它文章里都告诉大家他对《易经》的推崇与热爱,那么我们是不是更要读读孔圣人推崇备至的书?让孩子学经典已有了共识,就是“素读”---- 只读原文,不讲涵义,让孩子熟读成诵乃至背诵,牢牢记住,让经典的种子扎根孩子心田,在心中生长、发芽、成才! 读完《易经》孩子再读其它经典或者按照累积式教育的三线程读书法,再加入其它经典同时读,就会发现很多思想、理论或者引用的语句都来源于易经。

  • 《易经》有什么历史渊源?

      《易经》这部书我最近拜读过一阵,用现代人的说法是晦涩难懂,但是他阐述的道理对我们的各个方面却很有帮助,他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去看问题的一部典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是个人见解,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 易经为什么看不懂呢

      易经是易经

  • 易经作者是谁

      作者是姬昌,《易经》又称《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 三十六计与易经

      易经当中已经包含了三十六计,因为孙子兵法与是孙武所著,而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就是在其的基础之上做出的总结,三十六计的出处就是在孙膑整理孙武的孙子兵法的同时而形成的一套策略的典籍,而孙武与孙膑都是精通易经的高手,并且当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也骸一个精通易经的高手,因此可以说明易经中的某些卦象可以用三十六计来演变出来。

  • 易经的由来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 对易经的评价

      群经之首。包含了宇宙、鬼神莫测的智慧,是十足的“天书”。   如果真能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定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