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太极八卦

  • 请问易经 八卦 太极(图)三者有什么关系?

      应该说,《易经》及其辅助性文献,是八卦和太极这两个名词称谓的渊源,而《易经》所表述的思想,则完全渊源于太极和八卦的观念。   1. 《易经》本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八卦和太极这两个名词。但是易经的六十四卦,已经明确了由八卦排列组合而成。而阴、阳爻的所组成的卦则更处处表达着“太极”的观念。这本身说明,太极和八卦的观念,先于《易经》已经形成,只是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表明这两个名词称谓比《易经》早而已。   2. 在《易经》的辅导性文献之一:《易传·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太极”和“八卦”的名词。   3. 到了宋朝,太极图(纯阴阳鱼)及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外配八卦)开始出现,而此时易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可观了。对于太极图最早是谁发明的,学界尚无定论,有说陈抟,有说周敦颐,有说张行成,有说四川青城山隐者的,不一而足;不过无论是谁,就算轮了一万转,也肯定是万万不可能轮到由高丽棒子来发明的。

  • 怎么打太极八卦

      *   太极拳是一门最讲求省力打人的艺术,所以借力打人、引进落空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要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技艺,就是要懂得身法轻灵之理,以意运气、以意打人,久之则身法无所不合。一身之劲在于整,一身之气在于敛,身法能一一求对,轻灵自如,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机,而在上即能得势,上下相随,前后左右无不得力也。能得机得势,乃能舍己从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敌变化;能因敌变化,“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   打太极拳的要求:   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 易经中的阴阳,太极与八卦之间有什么内在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后的状态。两仪指天地或阴阳。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无极生太极---------------无名天地之始太极生两仪---------------有名万物之母(一维)两仪生四象----------------二维四象生八卦 ---------------三维

  • 用indesign怎么画太极八卦

      是这样吧   

  • 太极八卦怎么执行

    太极八卦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系辞》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太极八卦图 它是中国古代道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干、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干、坤两卦则在“八卦”中佔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基本释义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供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更详细的可在百度 “百科” 连结参考 : baike.baidu.com/view/850667.htm

  • 太极和八卦是如何推演而来的?

      伏羲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领袖,他的创作易经的传说很有传奇色彩,《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相传在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也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大家认真看时,河图数字旋转是有规律的。单数的1379是顺时针旋转的,偶数的2468,也是按照顺时针旋转的。而各方为代表的方位属性,按顺时针旋转则相互促进,而逆时针旋转的则是相互克制。这也代表着宇宙的规律,如果顺应则能长久,如果叛逆则会消亡。   伏羲在这图中发现了宇宙的奥妙,他将宇宙称之为太极,当混沌的宇宙开始动时,产生了阴阳动静不分,这也称之为两仪。于是太极图产生了。---圆圈代表宇宙,象征阴阳的太极鱼顺时针而动。   伏羲用-代表阳,用--代表阴,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两仪。我们在倚天屠龙记中昆仑派绝学,亦称正两仪剑法,是武林中有名的剑法之一。此套剑法的步法招数与华山派的反两仪刀法一样,均从四象八卦中变化而出,都有八八六十四般变化。当然这也显示金庸所杜撰的,但是金庸杜撰的也是根据太极八卦演变而来的,足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我们在两仪上加入一个阴阳,也就产生了四种符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象--------老阳、少阴、少阳、老阴   同样我们在四象基础上加入一个阴阳,就有了八种格式,即我们所说的八卦。   伏羲认为三个阳为纯阳,代表着天,三个阴为纯阴,代表着地。其他分别代表风,雷,山,泽,水,火。我们也称之为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而《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就有了64卦。

  • 太极八卦的方向,例如,乾代表西南

      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巽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 易经有言:"阴阳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那和五行等有没有关系

      四象中,南火,北水,东木,西金,中央土,即为五行,可看河图。纠正一下楼主,应该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八卦中,乾金生坎水,离火生坤土,震巽木为一气,艮土生兑金,也有五行。,易经讲二进位,1,2,4,8,16,32,64... ...万物如此演化,易经中讲土生万物,土是易经的难点也是重点,四象产生的时候,就包括五行。八卦,中央有土,真正的数为9,可看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为象,以二进制演化,真正以9为基数进位,佛家有九九八十一难,以九进位,9为老阳,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7为少阳,7个少阳之数为49,生生不息之象,易经有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说,佛家讲人生是定数,可在佛经中从来不提数术,我认为佛既然有无上智慧,一定懂数术吧,是怕人执着于术数,不说而已,这也是释迦牟尼预言,佛教产生于西方,广大在东土的真正原因。走题了,不写了。

  • 怎样才能把太极八卦和数学结合

      那你需要研究易经了,太极八卦不仅仅是太极拳和八卦掌,还可以理解为术数,研究过去未来,万事万物,数学也可以推演,这要看你的智商有没有这么高了

  • 易经中太极这个词出自何时何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先出自伏曦的《易经》.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两仪”指“阴阳”。   1.《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出阴阳。”《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准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安乐公主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四象”指“东方之神青龙;西方之神白虎;南方之神朱雀;北方之神玄武(龟蛇合体)”。也并指“天地”。   这句话不是出自《周易》或《易经》,而是出自后人(据说是孔子)解释《易经》的书--《易传》。   《易传》共有10册,其中《系辞》分上、下二册。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准确地表述这句话的出处,应当是:《易传·系辞上传》。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四象的说法更多,如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金、木、水、火……   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两仪指天地或阴阳。一些武术家借用此词来引申到拳法中,如武术家孙禄堂就将动为阳、静为阴,合称动静为两仪。   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而其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从数学角度论四象为:七、九、八、六。   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   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   从人的名字论四象为:孟章、执名、监兵、陵光   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四象还有两种说法为:   一说为:金、木、水、火。   一说为:阴、阳、刚、柔。   注:从飞禽走兽上分配四象为秦汉以后的方法,西白虎在秦汉之前称之为咸池。后人因为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把咸池改为白虎。东吴时代的《七帝紫庭延生经》里为四象起了名字。分别为:前朱雀为陵光;后玄武为执名;左青龙为孟章;右白虎为监兵。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   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   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   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   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