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又称

  • 易经中的先天易和后天易各又称什么

      先天易是易经的基础,后天易是易经的理论     没有文字的易经,即只有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五行、天干地支等这些为先天易;而有文字注辞的易经,则为后天易。

  • 十二月又称什么?

      农历各月份的又一别称   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阳、献岁、早春、唬月、端月、华月、夏正、冠月、新正   二月:建卯、夹仲、丽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杏月、竹秋、火壮、中春   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莺时、末春、蚕月、桐月、秒春、桃浪   四月:槐序、孟夏、麦春、乾月、除月、麦候、建巳、中吕、朱明、正阳   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郁蒸、小刑、鸣蜩   六月:季夏、林钟、征暑、荷月、遁月、精阳   七月:早秋、兰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八月:仲商、中秋、壮月、桂月、仲秋、南宫   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无射、咏月   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十一月:建字、葭月、畅月、复月、黄钟、寒月   十二月:建丑、严月、腊月、嘉平、残月、冰月

  • 科举考试的第三名又称什么

      科举考试的第三名又称什么探花。   原来,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叫做杏园探花宴。此时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 《易经》的作者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孔说与非孔说。持这一说法的人,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根据《周礼》记载,周初,《易经》有三种本子,一名曰《连山》,二名称《归藏》,三名为《周易》。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在民间流传。汉武帝时,政府曾设置以调易》为首的五经学馆,一些“五经”博士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使得新版《周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所以,都在此书中冠以“子曰”字样。这一派即是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   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文学家”,他们则认为,《易经》居首的五经皆周旧典,一是先王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易意子问》,文中说。,《易经》中的《文言》、《系辞》《杂卦》等篇与孔子根本毫无关系。清代学者龚自珍则进一步论说:“仲尼未生,先有六经,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来,这种争论愈演愈烈。坚持孔说“今文学家”观点的学者皮锡瑞认定:“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会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康有为更是一锤定音:“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康圣人连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不承认。   持非孔说的古文学家也不甘示弱,以钱玄同为旗帜,奋起反击,他精心考据,层层批驳,结论说:“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针锋相对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   郭沫若先生在这场争论中,独树一帜。他认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连读也没有读过《周易》。他说,《论语》中关于孔子“五十以学易”的话,鲁语“易”字也作“亦”,不足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现的“子曰”非孔子而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断《周易》大多出于荀子门人之手,并认为《周易》可能是战国前楚人馯臂弓汇编成册的。   此外,还有些学者根据《周易》的思想观念来争论《周易》作者。冯友兰先生著文说,《周易》与《论语》的哲学观点截然不同,从而否定《周易》为孔子所作。苏渊雷教授则认为,冯先生的论说,就事论事,综观两部著作就不难看出《周易》与《论语》的思想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说孔说派的论点没有道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研讨易经的情况。   非孔说的学者仍不同意孔说学者的意见。黄永年先生认为《周易》属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类杂著,其作者诚如顾颉刚先生所说:“著作人无考,当出于那时掌卜筮的官”。他还说,“十翼讲点哲理,可算哲,上下经则本是蓍占用的卦辞、爻辞,严格地讲已涉及民俗学而并非全是哲,当然更不能算文史”。结论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镜池同意这一观点,他说:“《易经》卦,爻辞是编纂而成的”,“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与筮人”。《易经》的作者“不是一个人,姓名不可考”。宫哲兵的观点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用逻辑研究的方法,从其传授路线和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周易》是以邹鲁文化和荆楚文化为背景,同时承受三晋与燕齐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汇流与结晶。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何人?至今尚未有定论

  • 易经有科学根据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科学。这里,不妨先看两个假设。   其一,假设科学被定义为近几百年来,甚至是近百年来源于西方,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出自《辞海》),那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易学根本就不是“科学”。因为易学的起源与发展要比西方现代科学早得多,所以,如果拿西方传入中国的科学概念来定义科学的话,那么易学它的确不能被定义为科学。并且,两者不仅起源时间不一样、萌发地点不一样,而且发展路径、思维方式都迥然不同,差之千里。   其二,假设科学被定义为经过实践检验,人类认识宇宙万物规律的观点与方法,那么我的看法是,易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迄今为止超出一般认识水平的尖端科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它独有的宇宙观与方法论在指导人类认识创新上,具有超出想象的作用。   所以说,在我们讨论某一项事物是不是科学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先明确可续的概念是什么,只有先明确了一个统一的科学概念的标准,这样再来判断事物是不是科学才有意义。   我想,这个说法会有很多朋友并不同意,正可谓“道之不存久矣”!学院派注重义理考据,江湖派看中的是相术占卜,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高深艰涩,还是神秘难测,都不是“易”真正的面目,更不是“易”的价值所在。   另外,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都认为“易经”是迷信学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种说法是对博大精深的“易文化”最大的误解。且不说很多国人都存在这样误解,我们先看看外国人怎么利用《易经》的,   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借助易经八卦发现了与二进制的联系,后来发名了二进制;   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玻尔借助易经太极图发现了波粒二象性原理。同时呢,《易经》也被列入国学经典“四书五经”里。说到这里,这个疑惑,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说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之所以大家会对易经有很强烈的疑惑和质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对它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不深究,所会产生质疑。所以在这里我再次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白话易经这个课程走进易经,了解易经,多学习易经,这样才能感受到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 易经 为什么学易经没好下场

      一   算命会倒霉这个命题不成立。会说算命倒霉的人,几乎都是为了让“受害人”多出钱,这些人称之为骗子也不为过。换种说法,这些是职业的,混口饭吃,怎么说都是为了糊口,不做深究。还有种人,比如我,拒绝给人算卦的时候用过这个理由。   二   术数就是术数,通神就是通神,两码事。术数只有逻辑与数学的推演,没有请神,没有灵感,不用贯通天地之气,全凭公式、逻辑和易学世界观对万物的理解。占卜、推命,和做数学题一样,耗神吗?当然,做数学题也会费脑子。但伤到元神、倒霉的说法太幼稚了。说这话的人,门都没看到,入不得门。   三   术数本就是趋吉避凶之法,是古人用来指导生活的利器,当然会担上因果。但受因果硬性最大的人是靠这行吃饭的门外汉。满嘴胡说,影响他人的善恶,自然会自食恶果。在此告诫职业算命人,吃这碗饭可以,连哄带骗也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要说就多说点鼓励的话,你们可以做心理医生、心灵导师,但绝不是法师。   四   劝人少占卜,心善自有福。   与其被半吊子们唬的一愣一愣的,不如平心静气,自观己过,不足之处多修正,好运自然来。   五   喜欢玄学的人,可以看下自己的八字,基本上是金、水旺,木、火弱,正是因为这样的八字才适合玄学研究,但是这属于阴比较旺,阳比较弱,这样的体质比较弱,所以这种人应多多锻炼,增加阳气,把身体练好,运气自然会好。   六   本人八字、梅花、六爻、奇门遁甲、大六壬、风水都略懂一二,只是爱好,以上为本人的个人观点,对错勿怪。

  • 谁懂紫薇斗数?天机在,身命,陷,化禄,又称破禄,主要是说明什么? 20分

      天机在身命又化禄本应事业能辉煌但由于落陷地而成为破格所以又称之为破禄这样本喜好动的天机只能是以静制动为最好否则会成为不利的那么一生中可学习特殊的专业技术以达到异路为高的变不利为有利的境界

  • 易经卦辞

      去买本 周易内传 都有了     去百度下 有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 易经的心得

      呵呵,易哪里是那么好懂的,再说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遇到不懂,多思索几遍,还不懂就跳过去,下次再看。不要急,慢慢看就是了。

  • 怎样读懂《易经?

      怎样读懂《易经》?——把握两个观念,一种思维方式   胡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