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印形意拳五行拳

  • 形意拳是以五行拳为功,十二行为用吗?

      功就是功夫,也就是时间,长时间地做一种正确的练习,可以通过量变达到质变,让身体达到一个新的状态。比如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只会哭,蠕动,别的都不会,慢慢地,通过睡觉,吃奶,自然而然地就会爬、会走、会跳了。如果让你大病一场,别说打人了,走路都费劲。所以,功夫是通过一个时间段的正确的练习和休息,让物质的身体达到一个比原来更灵活、快速的状态。或者说更加适合格斗的状态。   如果你身体都很糟,练五形拳又能如何呢?   用的时候无形无像,无招五式,跟十二形又有何关系呢?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固定的。   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什么层次。   可以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   你的目的无非是学习形意拳,学拳的最好的、最快的途径是找个好老师,拜师,死心塌地地按照他说的做。慢慢你就知道理论上的探讨,都是在陆地上学游泳。

  • 形意拳和五行拳的历史。懂的来

      也看了一下,应该是两套东西。也没什么奇怪,中国传统武术中同声同名但异类的拳术种类还有不少,比如流传于西北一带的红拳和流行于广东的洪拳、华拳和滑拳等等。   在形意拳中五行拳的历史就是形意拳的历史,不会单讲。形意拳有确切记载的首传人为山西姬龙峰,李洛能之前,其拳种名称叫“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一支于山西祁县,为戴龙邦所传,因长期秘传于族内,又称戴氏心意,或戴家拳。戴龙邦之前的传承世系,学界尚有分歧。另一支由马学礼传于河南,称河南心意。后河北深州李洛能从戴奎学得戴氏心意,并结合自己所悟,改为“形意拳”。所以心意拳和形意拳虽同源、同理,甚至名称相近,但实际上大相异趣。   李洛能弟子车毅斋、宋世荣将形意拳回传山西,形成山西派的车式、宋式两支,主要流传于太原一带,统称为山西形意,而其他弟子主要在河北、京津一带活动,他们传下的形意拳统称为河北派形意拳,其中以刘奇兰、郭云深影响最巨。刘奇兰的弟子李存义、再传弟子尚云祥、韩慕侠以及郭云深的再传弟子孙禄堂等,均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宗师。   山西戴氏心意和河北形意(包括山西车宋两支)拳法体系中均有五行拳,但只有形意拳将五行拳作为体系中的母拳(即拳法体系中的核心),山西戴氏的母拳为老三拳及四把,河南派心意的母拳为心意四把捶。而河北形意是将四把融于十二形的功法体系中,有鸡形四把等;把老三拳钻、裹、践融于五行拳的功法体系中,不单独练。另外在形拳体系中,山西、河南两派心意拳为十大形,而形意拳为十二形。   形意拳(心意拳)除山西、河北、河南这三大流派外,少林寺内流传的心意把以及巴蜀一带流传的金家功在拳理、拳法上均与心意拳相类。   由时间上看,形意拳(也是心意拳)的首传时间在清康熙年间;陈抟为隋时人,他的五行拳我不了解,不过从文字资料看,这是结合一个什么“五行八卦阵”来演练的东西,而形意拳(包括各支心意拳)门中并无此种阵法或相关的说法,不会是形意拳的东西。百度资料是按词条编的,既然都叫五行拳,所以当是按词条归的类。

  • 形意拳五行拳和十二行拳如何练

      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形意拳三体式”就可以搜到许多关于形意拳学习的视频,其中以邸国勇老师的学习视频比较系统并且讲述详细.

  • 成龙电影里有五行拳的电影名

      拳精   导演:   罗维 Wei Lo   主演:   成龙 Jackie Chan   王青 Ching Wong   元彪 Yuen Biao   类型:动作   更多外文片名:   Karate Ghostbuster   Spiritual Kung Fu   Spiritual Kung-Fu   片长:UK:94 min   国家/地区:香港   对白语言:粤语   发行公司: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   上映日期:1978年11月23日 香港   剧情梗概:成龙饰演一名少林弟子,他生性顽皮好动,常被师父责骂,可是他聪明伶俐,且胆大惊人。传闻寺里藏经阁有鬼,他却主动要求去看守,怎料大楼真的有鬼,鬼魂还教他一些被禁学的功夫,令他成为武林高手……

  • 有个电影是成龙主演的,演的是书里出来了5个小鬼,教成龙练五行拳,电影就什么名字啊?

      中文名:《拳精》   外文名:《Karate Ghostbuster》   其它译名:《Spiritual Kung Fu》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拍摄地点:中国香港   导 演:罗维   类 型:动作   主 演:成龙,王青,元彪,田俊,石天   片 长:94分钟   上映时间:1978年11月23日(香港)   成龙饰演一名少林弟子,他生性顽皮好动,常被师父责骂,可是他聪明伶俐,且胆大惊人。传闻寺里藏经阁有鬼,他却主动要求去看守,怎料大楼真的有鬼,鬼魂的名字叫:龙、蛇、虎、鹤、豹。   他们教他失传多年的功夫五形拳:龙拳、蛇形、虎爪、鹤拳、豹拳,令他成为武林高手。少林方丈本隐藏极深,原来是江洋大盗出身,成龙在五个鬼魂的帮助下,最后打败了方丈,正义最终战胜邪恶,此片还是成龙第一部功夫喜剧,意义深远。   

  • 形意拳三体式的要点是什么?

      三体式的要点前人早已归纳为“八字”“九歌”。   形意“九歌”与“八字”诀是演好形意拳的要领歌诀,凡学练形意拳的朋友们不可不知。今将形意“九歌”与“八字”诀之意释如下,供形意拳同仁和武友们参考。   一、形意“九歌”也叫形意拳“开式九歌”,也有称其为“九数歌”。所谓“九歌”,是指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对人体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个部位姿势的要求。1、身,是人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上下肢和人的指挥机关头部。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身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拳式运动的质量和攻防技巧的发挥。所以要在意识为先导的作用下,根据拳式内容的要求,以腰为主轴,做到侧身调膀、含胸拔背,以带动四肢和肩胯进行科学合理的攻防运动。在演练过程中,最忌讳“前俯后仰,其势不正;左右歪邪,皆身是病;驼背弯腰,传授不高”。而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头要上顶,领起全身;舒展自然,不偏不倚;看斜是正,看正似斜;含胸拔背,吐吞自然。   2、肩,是臂的根节,也是“七拳”之一。   二、形意“八字诀”,也称其为“八字歌诀”,它是形意拳的术语之一。《形意母拳》中讲:“八字者,顶、扣、圆、敏、抱、垂、曲、挺是也”。这八字中,每个字都包含了三项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形意拳技法的基本特点。   1、顶。练形意拳要做到“三顶”,头要上顶(头之百会穴处有上悬之意),有冲霄破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头上顶就会领起全身,精神抖、豪气壮,头上顶可使肾气充分上达泥丸,使人养成豪爽的性格;手掌要外顶,有推山填海之功,手外顶可使气贯周身,力达筋梢,指如钢钩;舌要上顶,有一种吞狼咽虎之势、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的肾气,再使其下行归入丹田,蓄养丹田之真气(内气),形意拳谚中讲:“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2、扣。形意拳谱中讲:“扣者有三”在演练或与人交手时,两肩要扣,这样可保证前胸空阔、气力到肘,包裹严密。形意“四象”中“熊膀”之一象,强调了两肩内扣,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既可有效地防护自身之要害,又可保证我进攻对手时的灵活敏捷。牙齿要扣,齿为骨梢,齿扣可使全身筋骨紧缩,精神立振;再者,只有齿扣才能有效地保证舌顶上腭。手指足趾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所谓手指扣,是说形意拳凡用掌的地方,手指的梢节要内扣如钢钩,拳谱中讲:“出势虎扑,起手鹰爪”即指此意。趾扣,是说脚趾要抓地,犹如大树生根,用犁耕地,以此来保证步法的稳健。   3、圆。圆者有三:滑背要圆,可有效地保证两肩的内扣和前胸空阔,气力催身和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即胸腰内含,两肘力全,使呼吸畅通;虎口要圆,是指拳式运动中手为掌时,虎口要撑圆,这样既符合起手鹰爪之势,手又有充分的包裹之力,内劳宫穴可以充分地放松,利于气血畅通。   4、敏。(也称为毒)形意拳谚中有“心要敏、手要毒、步要疾、招要绝”之说,拳谱中还有“心敏如狸猫捉鼠,眼敏如饥鹰观兔,手敏如扑羊之饿虎”的论述。心要敏,指头脑反应要快速敏捷,只有快,才能使对手防不胜防。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大活人而不是木偶,如果你头脑反应稍迟钝一点,就会被对方所吃掉,轻则受伤,重则损命,所以头脑反应必须要快速敏捷。眼要敏,这是因为眼是先行和尖兵,对方的一举一动首先要依靠眼的观察,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的对策,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如果眼的观察略有迟缓,那么,自己必处背势,所以必须做到眼敏。手要敏,指手的动作要快速灵敏,因为人的两手是全身各个部位最灵活的,进攻和防守,两手占有重要的位置。拳谚讲:“出手似箭,变招似电”,“一分快,一分强,一寸长,一寸强”,“紧拿不如快打”等都是强调了一个快字。所以,必须养成出手似箭的习惯。   5、抱。形意拳谱中讲:“丹田抱气,则气不外散,击敌必准;胆量抱身,则遇敌有主,临危不乱;两肘抱力,则出入不乱,遇敌无险,此谓之三抱”。丹田抱气,是指在练拳时,应将内气聚于丹田由意识来支配气的运行,不能散乱。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动作松散,攻击无力。胆量抱身,是指遇到敌情时要心平气静,冷静对付,无任何着慌和恐怖感,拳谚讲:“艺高人胆大”,“无人似有人,有人似无人”,只要沉着冷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战胜对手。两肘抱肋,是指平时演练或与人交手时,要养成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心口),出洞入洞紧随心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自身的薄弱部位,使两拳出入不乱,以最短的距离去进攻对手。   6、垂,垂有三垂。拳谱中讲:“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两肩下垂,则臂长而活,肩催肘前;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肋。”“气垂”,就是讲气沉丹田。形意拳讲究“意与气合”,在演练时要以意识为先导,采用腹式呼吸,将吸入的外气送入丹田,使丹田真气充盈。“两肩下垂”,是指两肩的关节要充分放松,使肩向下松沉,这样可以保证两臂运转灵活,自然顺畅,有效地避免僵滞的毛病。“两肘下垂”,是说两肘的关节要保持一定的屈度,使肘尖向下垂沉,这样做可有效地保护两肋,两手自然护在腹前以防不测。   7、曲,“曲者有三”。形意拳谱中讲:“两肱宜曲,弓如半月,则力富;两膝宜曲,弯如半月,则力厚;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则力凑”。以上所讲的三曲,都是取其伸缩自如,用劲不断之意。两肱宜曲,是说肘关节要保持一定的屈度,形意拳门中讲究臂不直出,直则无力。两臂保持一定的屈度,一但进攻失败,可及时收回两臂,不被对方闪击;另外,在进攻对方时,在到达攻击目标的瞬间,两臂再突然加力向前打击,可提高攻击的力度,极利于弹劲和抖劲的发挥。两膝宜曲,是说两膝要有一定的屈度,这是形意拳中“四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三体式歌诀讲:“三体一站四象分,下部鸡腿中龙身,熊膀猴相在上体,双目注视似猴鹰。”平时演练要用鸡腿,似屈非屈,似直非直。与人较技时,鸡腿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进退敏捷,出入磨胫,膝扣裆严,蹬踢便利,所以两膝宜曲。手腕宜曲,指手腕要下塌,手掌竖起,腕部呈一定的屈度,这一要求在三体式的掌形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其意义与双肘保持适度的屈度有同样的作用。   8、挺,挺者有三。形意拳谱中讲:“颈要挺,则头部正直,精神贯顶;脊骨腰挺,则力达四梢,气鼓全身;膝盖挺,则气恬神怡,如树生根”。颈项要挺,是讲在平时演练时,颈项要竖直,不偏不倚,但要求直而不僵;头向上挺起,就可领起全身,精神饱满,豪气迎人。脊骨要挺,指练拳时要使腰部自然地挺直,但不可僵硬,更不能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弯腰突臀。只有使腰部挺直,才能使拳式姿势正确,用力顺达,重心稳定。膝盖要挺,是指膝关节要保持在一定的位置挺住,而不是挺直,无论平时演练或散手较技,膝盖能否在一定的位置挺住,关系到步法的正确与否,同时也关系到进攻和防守的效果。所以,不能出现前腿的膝盖超过脚跟,后腿的膝盖超过脚尖的情况,超出这个范围,重心便发生偏离,降低了自身的稳定性,给对方造成攻击我的机会。   以上是关于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对广大形意拳爱好者起到一些帮助作用。如有不妥之处,诚望同仁们批评指正。

  • 少林五行拳有什么拳

      少林五拳的五形分别是指龙形、虎形、豹形、蛇形、鹤形。属于象形拳。   望采纳,谢谢。

  • 五行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属北派少林。这套拳术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该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实臂沉(头正身直)主练“骨”。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姿势,促进正常发育很有益处。豹形拳法发力迅猛,拳势暴烈,主练“力”。可增强劲力,提高灵敏、速度等素质。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练“气”。不仅能锻炼深长的呼吸,增大肺活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鹤形拳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主练“精”。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有益于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少林五形八法拳”结构严谨,刚柔相间,简练朴实,易学易用,便于自学。这里介绍的这趟拳术,是根据传统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依其特点、风格而从中选编出的二十个动作。适于不同年龄、性别的初学者练习。   本文所指穴位,请参照附图。   正身拱立 二虎争威 卧虎扑食   饿虎抱石 搬石寻路 潜身入洞   黑虎推山 饿虎揽食 豹子撞林   迎风双探 乌龙探水 黑虎抖爪   五爪探顶 黑虎钻林 豹子抖尘   白蛇初探 白鹤单息 白虎望月   金豹擂石 虎尾揽林 潜身入洞   白鹤寻食 正身拱立   1、起势(正身拱立势)   直立,两掌并拢相合。掌尖高与鼻端齐,眼看两中指尖。   要领:全身放松,头颈正直,舌抵上堂,下颏内收,扣齿,精神贯注(气沉丹田),肩部不可上耸,胸腹内含,呼吸均匀、自然。   2、马步双冲拳(二虎争威势)   ①左脚向左迈出一步,两腿弯曲成马步。两掌向下分别向左右划弧并收于腰侧握拳,拳心向下,随势用意念将气吸至“命门”,眼看前下方。(图2)   ②上动不停,两拳迅速由腰侧向前平行冲出,拳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同时呼气(用意念将气充至丹田)。眼看正前方(图3)。   要领:以上动作要连贯、迅速、准确。马步不可移动,保持腿正。胯圆、肩平、身直、扣足展膝,五趾抓地,腰背平齐。两眼随拳冲出时看正前方。要做到功架稳固、扎实。呼吸顺达。   3、虚步虎爪势(卧虎扑食势)   接上动,两拳变掌外旋成掌心向上时配合吸气,随即屈肘向下,两掌分加紧经两胯侧向上举臂翻腕内扣,形成虎爪(掌心内含向下),呼气;同时重心右移,左脚尖内收点地,成左虚步。头部随势向左转,眼看左虎爪(图4)。   要领:虚步与两手的动作要配合协调,两掌经两胯侧时左脚内收,两掌成虎爪时脚尖点地。两臂要有沉、托的含意,两肘平行抬起,肩部不可上耸,腹部内收,气沉丹田。十指用力内扣,意念贯于十指尖。虎爪要做得圆满。   4、左弓步撞爪(饿虎抱石势)   接上动,身体略向左转,吸气,左脚向左迈出成左弓,左虎爪收回置于腹前,爪心向下。右虎爪从右肩侧向前推出,同时配合呼气。眼看右爪(图5)。   要领:左虎爪紧靠腹前,右爪推出时劲力要整,可同时发“呵”声(内在)以壮劲力,腰部挺直,右肘要“沉垂”。意念要集中于十指尖。   5、进步左靠肘(搬石寻路势)   接上动,右虎爪变掌外旋半周,同时吸气,屈肘收于腹前,掌心向上。同时左虎爪变掌左肘向左前方靠出,拇指向内,掌心向下。左脚随动作向左迈出半步,右脚步同跟进,身体微向右转成马步,配合呼气充至丹田。眼看左腕(图6)。   要领:左肘横击,要结合步型的前移,配合呼气的同时发挥整体的劲力。   6、跟点步右冲拳(潜身入洞势)   接上动,身体略左转,吸气,左脚跟为轴外旋,右脚随之跟随进半步,脚尖向前,前脚步掌着地于左脚右后侧,重心落于两腿正中,成右跟点步。右掌随势由腹前变拳,向前冲出,拳眼向上,肘部略沉拳高与肩平。左掌收置右肩侧,配合呼气,眼看正前方(图7)。   要领:冲拳与跟点步要同时到位,右脚上步要快,大腿与膝关节均要内合,两脚前后的垂直距离约35厘米,腹部内收。要注意力腰(命门)发。   7、跟步双推撞(黑虎推出势)   ①接上动,右脚步向前上步,脚尖内扣15度,重心随之前移成左跟点步,左掌、右掌,同时变虎爪,两腕相交架于头顶上方(左上右下),同时吸气。   ②上动不停,双虎爪分别收于腰间后,向前推出同时呼气,眼看前方(图8)。   要领:动作要配合连贯,两虎爪收于腰间时(掌心向下),眼要随看下方,双虎爪推出时,肩、肘部要沉、垂。意念,集中于两“劳宫穴”。两虎爪之间约一拳距离,高与肩平。要注意力从腰(命门)发。   8、左弓步双峰贯耳(饿虎揽食势)   接上动,右腿震脚,左脚随之向前一步,成左弓步。双虎爪向下按压后,分别于左右变拳向体前上方贯出,高度与眉齐,吸气,眼看双拳(图9)。   要领:双拳向前上方贯出时,动作要快,腕部要有力,两拳到位后拳心均向内,两肘微屈,身体略前倾。此时意念应集中腹部(丹田处)。   9、马步回身顶肘(豹子撞林势)   接上动,身体向右转,两腿成马步,右臂盘肘,向右顶出,同时呼气左拳变掌屈肘收于下颏侧,眼看右肘(图10)。   要领:右盘肘顶出时,用力要顺,拳与肘尖要平行。要注意力从“丹田”出。   10、提膝上崩拳(迎风双探势)   接上动,右腿收回提膝,左掌变拳与右拳分别同时向上分开后,翻臂崩出,两拳心向上,同时吸气。眼看右拳(图11)。   要领:右腿提膝,小腿内收,脚面绷直。两臂崩拳要以拳背指骨为力点,腕部挺直,肘部微屈,上体略向右侧倾,此时“会阴穴”上提,重心要稳。   11、马步格拳下撩掌(乌龙探水势)   ①接上动,右脚向右落步,身体略左转,成马步。右拳屈肘向左横格,肘尖向下,拳心向内,左拳变掌随之向右护推,眼看右拳(图12①)   ②上动不停,右拳变掌,同左掌分别经体前向两侧撩击,以小指一侧(掌外缘)向外,同时呼气。两肘微屈,眼看右掌声(图12之一②)   要领:双撩掌要注意沉肩、含肘,马步要稳实端正。力从腰(命门)发。意念,运至两“劳宫穴”。   12、搂手左崩拳(黑虎抖爪势)   接上动,右脚向右后方稍迈出一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右掌经体前向右后方搂手(置于右后方时变拳),同时吸气,左掌同时经左胯侧向体前崩出。呼气,拳心均向下,眼看左拳(图13)。   要领:动作要协调,两臂之劲随腰(命门穴)而发。崩拳时中配合发“呐”声,以声助气,以气助力。   13、左反臂上崩拳(五爪探顶势)   接上动,左腿向前一大步,成左弓步,右拳同时变掌,向上、前、下划弧,置于左腋下,左拳屈肘向内经胸前向前上方反臂崩出,同时吸气,拳心向内,眼看左拳心(图14)。   要领:整个动作要协调,左拳内旋时要与右掌动作相配合,做到步、拳、掌同时到位。   14、插步后撩(黑虎钻林势)   上动不停,右腿向左后插步,脚掌着地,上体随之下压。左臂屈肘,左拳内旋经胸前向反臂猛撩。拳眼朝下。右掌向上置于下颏左侧成立掌。同时呼气。掌心向外,眼看左拳(图书馆15)。   要领:插步、撩拳结合要快,右掌防护要及时。呼气后迅速吸气。   15、马步侧撩拳(豹子抖尘势)   上动不停,身体向右后转,成马步。同时右拳变拳,经体前向右下方猛撩,左拳变掌,经体后向上撩起于下颏右侧,同时呼气,掌心向外,眼看右拳(图16)。   要领:马步撩拳时转体要快,要稳,力从“丹田”出。   16、虚步压掌(白蛇初探势)   接上动,身体略左转,面向左,左腿略收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右拳变掌,随身体左转,两臂同时向左侧摆压,掌心均向下置于体前,配合吸气,眼看左掌中指尖(图17)。   要领:虚步压掌要轻柔,吸气时意念由丹田经会阴穴、降至涌泉穴入地。   17、转身提膝穿掌(白鹤单息势)   接上动,身体随之向右后拧转,以左前脚掌为轴,向后拧转,全脚着地,右腿随之提膝(面向右),左掌同时平行向右摆压,同时呼气。右掌随之迅速向前伸出,掌心向上。左掌声收至腹前,掌心朝下。随势吸气,眼看右掌中指尖(图18)。   要领:提膝伸掌要迅疾、敏快,意念由涌泉穴经足三里至会阴后,通达百会。   18、震脚双冲拳(白虎望月势)   ①接上动,右脚向前落地(震脚),左腿随之抬起,左脚扣于右膝后侧,两掌变虎爪收于腹前。虎爪心下,眼看前下方(图19之①)。   ②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身体侧前倾,双虎爪变拳,分上、下向前冲出,两拳眼相对,肘部微屈,两拳间相距厘米,同呼气。眼看两拳中间(图书馆19之②)。   要领:震脚时身体随之下沉,双拳击出时要用腰背之力,势出沉稳。意念贯于两拳中之“劳宫穴”。   19、提膝双砸拳(金豹擂石势)   接上动,左腿提膝内收,随身体直立后吸气,随即两拳平行下砸,同时呼气,拳心相对,两拳相距厘米,眼看左膝(图示20)。   要领:双砸拳与提膝动作要同时完成。要做得稳固有力,上体可略前倾。砸拳时可配合发“嘿”声,以助豹形合力。   20、右腿连击(虎尾搅林势)   ①接上动,左脚落地并吸气,右腿屈膝后脚前蹬(以脚跟发力),右拳下垂,拳心向内,置于胯前。左拳变掌置于右肩侧,掌心向右,同时呼气。眼看前方(图21之①)。   ②上动不停,右膝略做回收后,即呈横踹击出,右拳提起变掌,与左掌同时向前后横击,掌心均向外,身体略后仰,同时呼气。眼看右脚(图示21之②)。   要领:噔、喘腿时脚尖要勾起,动作要迅速、连贯,同时呼气两次中间不吸气。支撑腿要稳固,掌握好重心。   21、弓步双冲拳(潜身入洞势)   ①接上动,右腿收回,脚尖点地成虚步。右掌变拳,收于腰间,拳心向上。左掌向右经体前横摆置于右肩侧,随势吸气。眼看前方(图示22之①)。   ②上动不停,右腿向前迈一大步,成右弓步,左掌变拳和拳同是分别向前后冲出,拳眼均向上。此时随冲拳配合呼气,眼看右拳(图示22之②)。   要领:双拳击出时,两肩要松沉身体略做前倾。气沉丹田。   22、虚步撩掌(白鹤寻食势)   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右拳向下经体前向左撩起,与左臂平行。左拳变掌。眼看右拳(图示23之①)。   ②上动不停,两臂同时向上,向右、向下、向前做环形双撩。同时左腿略收后,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肘略屈,立掌置于体前,右拳置于左腋下,拳眼向上,眼看左掌中指尖(图23之②)。   要领:做环形摆动时,两臂要平行双撩,腰身转换要灵活自然。整个动作随势吸气,意念送至“命门”。   23、收势(正身拱立势)   接上动,身体略向右转,右拳向右下摆至体侧上方时变掌,与左掌声同时向正上方相合成立掌还原至下颏前。左脚随势呼气。眼看中指尖(图示20)。   要领:眼与右掌的动作要相随,合掌姿势要沉实、[/size]   这是我在 soso 中找到的 不知道有用没用

  • 五行八卦福机器印的管用么

      任何一种符咒都是需要严格按照道教的开光科仪进行开光,而且首先条件都必须手绘才可以。因此印刷是不管用的。据我所知,淘宝聚仙堂的“道易八卦门福”背面就是大师亲手绘制镇宅符。

  • 孙志君的形意拳是孙氏形意拳吗

      孙志君。生于1933年,原籍河北省深县程家村,和“游身八卦连环掌”(程派八卦掌)的创始者程廷华同村。幼年前后拜于刘子扬(程殿华的高徒)、程有生(程廷华之侄、程殿华之子)、程有信(程廷华次子)三位八卦掌老师门下。下盘八卦掌是程有生老师严教而成。专修程派八卦掌,兼习河北形意拳。习武六十多年,对八卦掌有较深造诣。   荣誉及成就   1983年在中国武协主办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中,被选为当代程派八卦掌代表。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武技以录像和文稿的形式奉献于众。   1964年,孙志君先生在北京武术冠军赛中,获八卦掌及器械两项冠军。1983年在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牌,被评为全国优秀武术运动员。在年过七旬之时2004年又以中国武术运动员的身份在河南郑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竞赛中获八卦掌与刀术两枚金   牌。   1982年,孙志君先生开始在北京市东城武术馆曾担任教练和国际班(八卦掌)教练员近十年之久。1983年在全国千名武术优秀辅导员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辅导员。多年来授徒于国内外,桃李满天下。曾两次去日本进行武术交流。1992年、1993年和2005年三次到新加坡教学、讲学、授艺,将程派八卦掌武技传入新加坡。2006年到韩国授艺,影响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