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易经生男

  • 怎么算生男女用八卦算

      不要相信这些,如果真能算出来,阴阳早失衡了。直言莫怪,望采纳

  • 周易八卦和易经八卦一样吗?

      应该这样说:我们现在说的《易经》,就是《周易》,相传是周文王所写。里面有64卦。   而还有《连山易》和《归藏易》,卦的顺序有所区别。     而你要问的或许是八卦是不是一样。   简单点回答吧,八卦是上古伏羲所创,那时候的八卦图,称为 先天八卦   而后来的,人家看风水用的八卦,是后天八卦 (文王八卦)     卦还是那八个,摆放位置不一样!

  • 易经用的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

      据说,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与黄道十二宫的位置有关的。 先天八卦,是三千多年前的时代l; 后天八卦,是二千多年前到现在的时代; 以后,还需要改成中天八卦。

  • 请问易经 八卦 太极(图)三者有什么关系?

      应该说,《易经》及其辅助性文献,是八卦和太极这两个名词称谓的渊源,而《易经》所表述的思想,则完全渊源于太极和八卦的观念。   1. 《易经》本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八卦和太极这两个名词。但是易经的六十四卦,已经明确了由八卦排列组合而成。而阴、阳爻的所组成的卦则更处处表达着“太极”的观念。这本身说明,太极和八卦的观念,先于《易经》已经形成,只是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录表明这两个名词称谓比《易经》早而已。   2. 在《易经》的辅导性文献之一:《易传·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太极”和“八卦”的名词。   3. 到了宋朝,太极图(纯阴阳鱼)及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外配八卦)开始出现,而此时易学已经发展得相当可观了。对于太极图最早是谁发明的,学界尚无定论,有说陈抟,有说周敦颐,有说张行成,有说四川青城山隐者的,不一而足;不过无论是谁,就算轮了一万转,也肯定是万万不可能轮到由高丽棒子来发明的。

  • 易经中,八卦的宫,有几种排法?

      我知道一点,共同探讨吧。   以乾卦为例。   乾为天。名为宗卦。   天风垢。由初爻阳变阴而成。名为一世卦。   天山遁。由二爻阳变阴而成。名为二世卦。   天地否。由三爻阳变阴而成。名为三世卦。   风地观。由四爻阳变阴而成。名为四世卦。   山地剥。由五爻阳变阴而成。名为五世卦。   上爻是不变的。接着:   火地晋。四爻不是已经阳变阴了?再让它变成阳。名为游魂卦。   火天大有。内卦乾不是已经变成坤了?再让它变成乾。名为归魂卦。   乾宫的八卦就成了。   这是最正宗的排法,无可争议。其他的排法只能理解某些人个人的意志。   其它的七宫,也是同理而成的。你自己可以推出来。因好奇玩玩可以,可不要因此影响学习啊!

  • 易经八卦华盖是什么意思

      华盖是穴位的名称。

  • 六爻断卦八卦易经 算命预测

      六冲静卦,兄弟持世冲克应爻财爻,财旺身衰,不利求财,和朋友反目,驾驶不了女朋友和妻子,正式的婚姻缘分来的晚些。

  • 易经中有九宫而为什么只有八卦?

      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它是洛书与后天八卦的结合。中宫之数为五,寄于坤宫。这样,依照次序便是: 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乾(西北),七宫兑(西),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   所谓的“宫”,它包含有“公用”和“空洞”的意思。其实,它就是八进位制的产物。我们先画一个N列和八行的表格,并且将第一行的每一列用一表示,第二行用二……第八行用八,当我用对角线将第一列的一;第二列的二……第八列的八……连接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按照地球运动方式,继续旋转的时候,在第九列已经没有行位可以递加,而是虚空在外。也就是说第九列的加数已尽。或者说,第九列的第九行,实际变成了第十列的第一行。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就形成了八卦每旋转一次,包含九列,而实际占位是八列的排列格式。   八卦: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泽。

  • 易经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后不同、排序不同、使用方法不同(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先天八卦http://baike.baidu.com/link?url=7l6TeF-p2G7atGQxBepjroP_YDp7j-8azAWloRleTPHyXHFp2xgKGwvOYRcuLM52Sy6TcTO4LZ-3iz3Sb_k-6a后天八卦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hNQnbr8XA0uo-p5VeKFriXBRib0XG3cDLqE_bdIaSUjSFDHQeJpYwt4au2JTLI63DDobw7F6uMABx_ZOS4Kx_

  • 易经中的后天八卦是如何来的?

      中国古籍易经中的后天八卦方位放置:离为火置于南方,在图上位于上方;坎为水置于北方,在图上位于下方。而先天八卦方位放置:离为火置于南方,在图上位于左侧;坎为水置于北方,在图上位于右侧。就这个先天和后天八卦方位的放置,从古到今的易学学者们也没有一个人把它说清楚过。 根据自然科学的资料,古地磁极倒向的记录中,在最后的所谓布容正向期的最后一次反向期,被称为哥德堡反向亚时段。其顶端的时限被发现者莫尔尼确定为距今13750-12350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通过几年沿海地区的古地磁研究,大量钻孔资料证实哥德堡反向亚时段的存在,经C 14 测定距今10250-11510年前[1] 。古地磁极倒向的数据记录,被学者们划分为正向期和反向期,在其中又细分出正向和反向的亚时段。这样划分究竟表示了什么?你在专业院士那里也得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答案。依照笔者的认识,这个资料数据表示,在那个时候,地球现在的北极正处在南极范围内。我们可以取距今 11500年作为界线,那个时候以前的中国古人和全世界其他民族的古文明一样,自然会把不动的南天极作为定向的主要标志,置于图的上方。古人们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斗转星移的现象,而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不动的星星,就象人世间人们围绕着大王一样,这种不动的星星自然就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于是面向不动的星星而依次确定其他方向的定向问题就出现了。在中国古代的地图上存在和易经相似的、上南下北的定向习惯。而埃及人现在依然在制图时把南方置于图件的上方。它们是古代定向习惯的继承和延续现象。 读者会疑问,北极又是如何变动到现在位置的呢?我们引用两段古籍资料看看:《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是 "……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是"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 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两段文字记录的,一个是天倾西北,其实就是地球自转轴向东翻转;另一个是四极废,即原来的东、南、西、北四极作废了,两者说的是同一次灾难现象。在那次灾难性变动之前,全球应该存在着一期古文明(古 1期)。如果没有天翻地覆的全球性大变动,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灾难性变化的。这个天翻地覆的全球性大变动就是地球自转轴突发性快速翻转(简称为地球翻转)。 全球文明从古1期变化到现在期的多学科的许多证据,不是本文要详细叙述的。需要再着重说明的是:哈普古德教授曾经就古老地图的问题进行过成功的研究,提出了南极曾经处于无冰的温暖地带的问题 [2]。而且从古老的地图着手,详细论证了前一期史前文明在航海、定向、测绘、制图、数学、天文、制造业等等领域的成就。中世纪欧洲所绘的世界地图被称为 Mappamudi,现存的中世纪"世界地图"共有1000幅左右,其中90%都是附在手稿著作中,独立的地图很少。在这些"世界地图"中,最为常见、最著名的就是T-O地图。在所谓的T-O地图上,一般是东方向上,西方向下, 右边为南,左边为北 [3] 。西藏也保存有东方向上、西方向下、右侧为南、左侧为北的古老地图。这种现代人认为奇特的定向方式,不是古人的无知和随意。而是在最近一次地球翻转发生之前,前一期文明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已经能够准确记录全球性的海陆分布。很显然,就是前一期文明的惯性延续,造就了所谓的 T-O地图的奇异的定向。古老地图的定向上存在上南下北的方式,经过上东下西的方式的过渡,再逐渐变化成上北下南的现代制图方式,说明地球自转轴曾经在低纬度区域停留过。这种连续的演变过程,传统学术界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可是那些古老的、说不清楚来源的地图,正好给我们标定了全球文明的现在期、古1期、古2 期、古3期…… 当现在的北极稳定在南极位置期间,全球文明(古2期)已经有了相当高度的发展。那个时候的太阳是"从现在落下的地方升起的,从现在升起的地方落下的" [4] 。这种貌似荒诞的记录古籍中也有记载,只是被外国学者们用"神话和荒诞无稽",尘封在无法研究的角落里面。 地球翻转带来的毁灭性大灾难,摧毁了多期世界文明。历史资料是:"在中国,已经消逝的时代被称为'纪',据说,从太初时期到孔子诞生,其间人类已经度过十个纪。每一纪结束时,'山崩地裂,海水暴涨,河流转向,淹没地上万物,毁灭所有生灵 [5] " 对于上古时期的十个纪,其名称分别为:"其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 [6] 所以在11500 年前的稳定状态(古2期)之前,仍然存在着更早期的文明(古3期)。当那一次地球翻转运动之前,地球自转轴正好是横卧着的。那个时候的定向就是先天八卦的南北位置,即北极(坎位)向东居右侧,南极(离位)向西居左侧。而古2期的古人称古3期的遗留文献,自然就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了。如果古 2期的结束时间是距今11500年,至少可以说易经已经存在15000年以上。而古3期的先天八卦应该存在2万年以上,应该不是什么瞎话吧? 古1期与现代期文明的突变时间应该在距今6000-7000年间,仅仅依靠上下5000年的文明最近一期的考古资料,怎么能够解开易经的系统历史呢?国外的学者们能够有延续20000年的民族历史记载吗?我们自己具有比 20000年更长的历史古籍,为什么一定要外国学者来认定才算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