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世界缺水

  • 世界13个缺水国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专家认为,未来23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23%.而有的专家则认为,非洲的天然水资源并不缺少,但贫穷的非洲没有管理好这些宝贵的水资源,从而使水资源危机的形势日趋严峻。非洲目前三分之一人口缺乏饮用水,而有近半数的非洲人因饮用不洁净水而染玻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目前缺乏饮用水的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到2010年至少有17个非洲国家将严重缺水,而水资源问题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些非洲国家之间发生纷争或冲突的导火索。   据统计,为了解决非洲人口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每年需要投资200亿美元。而目前,一些非洲国家的供水投资只占财政预算的1%。专家指出,水资源短缺将是导致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的潜在因素,供水困难将会对非洲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健康带来巨大危机。

  • 中国缺水吗?

      不存在缺或不缺,不过人均可利用量确实比较低,且资源分布较不均匀。至于对策:一是开源,比如海水淡化;二是节流,节约用水;三是调节,从人均量多的地区或季节调节一部分给人均量少的地区或季节,比如南水北调。

  • 中国和印度哪个更缺水

      印度大部分河流,全被彻底污染,河面上全是垃圾那种   最大的河流恒河,上面漂浮着垃圾,里面有各种尸体碎片,腐烂的尸体,牲畜的粪便,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废水。还经常有印度教的人在里面洗澡……   听上去就很恶心   而印度这种河流一大把,全都被污染了   中国虽然以前河流污染也挺严重,不过现在早就开始环境治理了,而且绝大多数河流,早就很干净了。   河流只要干净,那么就可以作为水源使用,处理净化过后甚至可以喝。   至于印度……你觉得恒河那污染成那样,处理净化的你敢喝吗?而且印度政府,从来就没打算净化处理河流,所以缺水十分严重……   自然印度缺水比中国严重得多。   中国的缺水主要是甘肃,宁夏那块,属于气候性缺水,因为那里天气干燥,水少。但是有南水北调,所以情况缓解了很多   印度的缺水,纯粹是水质性缺水,就是污染过重导致有水也不能用

  •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于世界

      二 中国哲学是不是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中国的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总结起来包括3类,一是儒家学,二是道教学,三是《周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这是必修课。历史是发展的,学说当然有其局限性,不能因为其局限性就将中国科技不发展的原因归咎于他们。这些闪耀着伟大思想的学说,有些今天仍然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这些思想在历史上曾经造就中华文化和科技的盛事,这些思想传承到现代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是因为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而是他有耀眼的光辉。我们看看近代和当代,有多少人能形成这么伟大的思想,有什么人能作出我们祖先作出的科技贡献,自己在沉睡中看到西方科技的发展了,开始埋怨其祖宗来,是多么可笑与可悲。中国哲学思想与现代科技成果有关吗? 1.《易经》杨振宁先生说《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高度关注逻辑推演。为什么中国没有理论物理学这样一个思维模式出现?因为中国缺乏比较严密的逻辑推演学。中国古代对事物的描述多是采用比喻,而不是逻辑推演。竺可桢先生在1920年发表《二童争日解》,认为中国学者观察自然界现象的方法,专恃演绎逻辑,此中国学者方法之误,所以无科学之发明也。他引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的话说:“中国之贫弱,由于科学之不发达,而科学之不发达,则由于缺少归纳哲学。” 竺、杨两位先生的观点加在一起,就比较全面地解释了近代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产生。杨老先生认为古代到近代的中国缺少科学的演绎法,而竺老先生则认为缺少科学的归纳法。尽管中国古代还是近代缺少西方还原论中的演绎与归纳逻辑,但是如果能知道西方文明对我们文化的补充应该不会影响到科技发展的落后,因为任何一个思想文化体系都不是健全的,都是应该相互补充的,没有利由将科技不发展的原因归为老祖宗没有教给你逻辑。在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和方法对现代科学产生的作用方面,吴文俊则有不同见解,“从我本人的实践经验来说,我这些年来在数学上的研究成绩是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而来的。我十分推崇中国古代数学,中国古代数学的思维方法、抽象思维能力,都要高于同时代的外国。中国古代在医学、农学、数学、天文四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我相信其中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体会,来汲取它的精华,这还有待农学家、医学家和天文学家们的发掘。”事实上,将周易和东方思维完全等同起来也是荒谬的,周易也有些好的,河图是很好的科学成果,但不能夸大了其作用。甲骨文是占卜方面的记载,虽然也是迷信的,但对于中国文化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周易里面虽然也有迷信的东西,但不排除包含有利于历史文化研究的信息。我认为周易的意思是“在周而复始变化的环境中”,在《周易》描述了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发生某种事的可能性,有些象现代的《概率论》,在变化中可以找到一种结果和规律,因此它在预测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被长期以来被人们用来算命,人们形成一种定式认为是封建迷信,事实上,预测已经是各个国家、各个领域研究的一门科学,《周易》中的环境与结果的思想不是很具有指导意义吗?《易经》的作者不可考,它的创制可追溯到远古传说中的伏羲和周文王的时代。如果说它在殷末周初已见雏形,那么它大概是三千年前的作品。这个作品或者说思想能传承到现在,应该说,无论你说它对或错,不能抹煞它对人的思想的积极影响。问题在于《易经》的不明确性提供了后世对它的解释随心所欲的可能性。如天人合一,可以解释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符合环保的理解;但也有人解释为认识世界可以不通过实践,而只需“内省体验”,从而走上左道傍门的异端。 2.道学《易经》后来按照道教的需要进行了全面的诠释,成为道教教义的组成部分,就更增加了其神秘性。经过道教理论的加入,哲学思想变得博大精神,它所在的思想层次和高度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所以谈论道教的“无为而有为”“天人合一”等中国思维,因不同人不同理解而影响不同,不能说这种思想就没有指导当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存在。不是说中国思想没逻辑吗?且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等,这本身不就是逻辑思维吗?以道教思想为核心发展的中医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中医中的有些做法用西方医学的某些观点没法解释,这种经验性科学经过长期的时间已经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科学体系。至于道家的批判哲学,也不是完全消极的批判,其中包含积极的因素,比如它所这种的“无为而治”,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性根据。如果我们不是肤浅地理解“无为而治”,那么它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初很短一段时间里实现“无为而治”,那当然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政策,但是,一个强大帝国的繁荣和兴盛,正是从那时奠定了基础。至今人们在谈起历史,仍对那段时期充满了憧憬。这不是“怀古”,而是体现了某种学说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无为而治”有丰富的内含和意蕴,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其不同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繁荣阶段几乎都是在道教学说的指导下实现的。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顺应人的自然之性。这既不是无政府主义,也不是“无序化”,而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有序化,可以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各展其业,各安其乐。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果赋予这种“无为而治”以新的时代的内容,那么,它不仅不会抑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竞争更加合理化、人性化。所以中国的这种哲学本身不一定能为科学探索本身提供你想要的思维,但能为你进行科学创新提供政治、经济的繁荣稳定也是最为重要的,其实真正影响到科技发展的不是思维方式,而环境。 3.儒家文化孔子的儒教是人们的批判的焦点,关于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较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起了阻碍作用;原因是历代王朝都看上了孔子儒教这一治国法宝,使得中国在此思想的统治下度过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由此可见,儒教对科技发展是在间接影响的,是通过政治制度起到的作用。对于儒教思想本身对科技发展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儒学被误解为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对立面,至少与科学无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中国古代曾有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正如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所言,古代的中国人在科学技术的许多重要方面“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曾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可能不起着重要的作用。假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是一种与相科技对立的文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怎么可能会有高度发展的科技?儒家有三个主要的特点,这就是:求道、为学、致用。 首先,儒家重视求道,“于道最为高”。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求道。正因为儒家讲的“道”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是“天人合一”之道,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研究天地自然,从而形成了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括:思孟学派的阴阳五行自然观、荀子的气论自然观和《易传》的阴阳八卦自然观,充分表明儒学融合自然之道。虽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儒家的这些自然观并不能算作是科学,但是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自然观、气论自然观以及阴阳八卦自然观一直是古代科技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儒家重视为学,“游文于六经之中”。孔子作为教育家,要求自己和学生有广博的知识。正因为儒家重学,也重视自然知识,包容科技,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于古代科技著作的研究。他们所整理、研究以及撰写的著作中,《夏小正》、《禹贡》、《月令》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科技著作,《诗经》、《尧典》、《周礼》等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先秦儒家把科技知识包容于儒学之中,而这些科技著作以及科技知识事实上成为后世儒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知识基础。再次,儒家重致用。孔子重人道、重学问,最后又落实到致用上。在儒家看来,讲“仁政”,就要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也就离不开发展农业科技。 儒家讲民本,最终又要落实到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与发展农业相关,又要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以及数学等等。这表明儒家本身具有发展科技的内在要求,儒家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用科学发展较快,其原因概在于此。从儒学发展史看,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如宋代理学家邵雍、张载、二程以及朱熹都对自然现象有过研究。明清之际的儒家学者黄宗羲撰写了不少科学著作。清初儒家学者李光地对天文历算有特殊的爱好,与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交往甚密。在与梅文鼎的交往过程中,李光地对天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等等。

  • 世界的人种有哪些

      四大人种:   *   欧罗巴人种(又称白色人种或高加索人种或欧亚人种)   *   蒙古人种(又称黄色人种或亚美人种)   *   尼格罗人种(又称黑色人种或赤道人种)   *   澳大利亚人种(又称大洋洲人种或棕色人种)     俗称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   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种也称种族,在生物学上,人类各种族都同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不同的种族相当于在一个物种下的若干变种,他们都起源于一共同祖先。不同的人种虽然在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特征差异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地域内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又经长期隔离所形成的。   

  • 中国是不是真的很缺水啊,会不会有一天真的没水啊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世界第121位,已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我们很少意识到水的匮乏,因为我们每天都有水,都很容易得到水。   在缺水的西北地区洗澡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据说西北缺水地区,爱洗澡的女人一生也只能洗两回澡,就是结婚和死的时候,每次也只舍得用小半瓢。他们每天要跑几十里路去打两桶泥水,沉淀后再用。这样极度的缺水也许只是个例,但是大西北地区有多少人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要好几星期才能洗澡确是实事。   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 如果二战反法西斯没有打赢 中国抗日没有成功!世界格局会有什么变化!?

      全球河山一片红。   道理很简单。如果法西斯取得胜利,全世界都将陷入法西斯的暴政。而法西斯暴政必将引发全球的民族独立革命。而民族革命最坚定的阶级必然是最穷苦的无产阶级和贫下中农。那么,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农民起义将席卷全球。全世界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整个富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要么投降法西斯做卖国贼;要么投身革命与最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相结合。没有第三条道路。法西斯的暴政必然是失道寡助,失道寡助最终必定人神同嫉,天地不容。而民族独立战争是人心所向,人心所向必定天下归心。天下归心必定取得最终的胜利。那么,谁是最坚定的革命阶级谁就能够掌握革命胜利的统治权。社会主义革命的狂风暴雨必将改天换地。所以肯定是全球河山一片红。   但是之后呢?之后很有可能资产阶级采用和平演变的办法让社会主义国家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生死较量还将继续下去。几百年?几千年?还是几万年?或者更久。

  • 几月几日是中国植树节,几月几曰是世界水曰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 1985年世界中国处于一个什么状态,大家用什么,吃什么,生活是怎样的。要有详细资料 100分

      1985年中国大事记   一月   1月1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在全国发行。此书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 汇集邓小平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到1984年11月间的重要谈话和讲话,共计22篇。   1月10日至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关于召开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条例的决定草案;同意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月25日至31日,国务院召开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会议建议将这三个“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并发出通知,指出:这三个经济开放区应逐步形成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建立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   二月   2月2日,商业部发出通知: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棉花统购为按合同定购。当年全国的定购数量 为8500万担。棉农完成定购任务后;剩余的棉花可自由销售。   2月8日,国务院批转上海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 汇报提纲》并发出通知指出:改造、振兴上海是关系我国“四化”建设的大事。   2月14日,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宣布: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我国政府决定从1985年2月15日起增加67个开放市、县。外国人去这些地方,不需办旅行证,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自由前往。   2月15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岛建成。这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 进入一个新阶段。   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报告》。《报 告》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员队伍文化科学水平偏低的状况,把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优秀知识分子大量吸收到党内来。   2月28日至3月6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期整党工作会议。胡启立在会上传达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第二期整党的意见,要求把纠正新的不正之风、增强党性、加强纪律作为第二期整党的突出重点;同时要继续认真做好清“左”、端正业务指导思想,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核查“三种人”,调整领导班子等项工作。   三月   3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成立三峡省筹备组的通知》。通知说,正在筹备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是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工程。   3月28日,国务院批转《关于广东、福建两省继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会议纪要》并发出通 知指出: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四月   4月4日,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控制1985年贷款规模的若干规定》,并通知各地 认真贯彻执行,努力把贷款规模和货币发行控制在国家计划以内。根据《规定》,从当年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以解决信贷资金使用“吃大锅饭”的问题。   4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报告》根据有关 规定并参考国外的做法,对三类产业作出如下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五月   5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 外贸易的暂行规定》,要求军队生产经营和对外......余下全文>>

  • 中国哪里最缺水

      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44%,而年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可利用量不足1200亿立方米。许多地方的社会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使天然河湖萎缩以至消失,土地荒漠化迅速扩大,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根据正在开展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阶段性成果,目前西北地区正常年份缺水约50亿立方米。   在宁夏,缺水问题显得十分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来水持续偏枯,1998~2004年宁夏分配的允许耗黄指标平均为30.5亿立方米,其中2003年仅为24.9亿立方米,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全区目前仍有超过200万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中部干旱带有55万人饮水异常困难。此外,水生态环境恶化不容忽视。目前水功能区划达标率不足35%。天然湖泊湿地退化严重,与上世纪中期相比,天然湖泊湿地面积减少60%左右。银川、石嘴山等城市地区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也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