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人读过易经的人物

  • 连山易经问题,有读过的人解答

      就是天罗地网!,准备好网等着你的意思!

  • 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人?

      李世民,李白

  • 易经讲座有哪些人

      曾仕强先生的《易经的奥秘》,傅佩荣先生的《易经与人生》都很不错 可以在一个万福在线国学院上的找到,除了这两个还有很多其他的

  • 为什么很多人连孔孟、道德经、易经等中国古代名典读都没读过,就乱说中古代典籍是迂腐,禁锢人思想的毒瘤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读物大都是很好的,那个时代毕竟文化间要竞争,为了竞争就要有精华   拿最熟悉儒家举例子吧,孔子有教无类的倡议绝对是没错的,后2500年中国文化的兴盛不会没原因,不过时代在那摆着呢,孔子主张的100条好东西里难免有那么两三条不适合当今的,比如复周礼,把人从出生就分等级,刑不上大夫,两军交战不用计谋而要制师等等。理想化多了就幼稚了,而周礼是维系封建政权的绝对核心价值观,所以反封建就得反周礼,然后可怜的孔夫子只好被一刀切   孟子我就很喜欢,民贵君轻,捍卫老百姓权益嘛   儒家走向堕落主要是程朱理学,尤其以朱熹为最,基本上别说以人为本了,已经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了,再加上明清时代一帮捧臭脚的,比如说三字经和弟子规里一遍一遍念叨着男女不平等思想,很不适合青少年阅读。而所谓的教育家也想不出一个好好节选,存精去糠的办法,所以……又一刀切

  • 三峡的历史

      三峡之旧名为三角涌,因处于大汉溪、三峡溪、横溪三河的汇流之口,故名三角涌。日治时期1920年,全台行政区大变革,将三角涌改为日语发音相似的三峡(SanKyuo),而设立台北州海山郡三峡庄。之后,因住民聚增,逐渐繁荣,而升格为三峡街,战后改设台北县三峡镇。台湾开始有文献纪录距今大约只有400年,在此之前统称史前时代。目前为止,本区共计发现有鹄尾山等十处遗址,经过判断,三峡属于圆山文化。本区最早有文献的旧名其实是三角躅,后来才演变成三角涌,乃至今日的三峡。三峡一带的河流与山麓,在汉人尚未来前,便是雷朗族人的居地,高山上则有泰雅族人。据说在明代初年,郑中贵(一说王中保)从南部步行来到鸡笼(台湾省基隆市的别名),曾途经淡水河上游,看到鸢山与狮头山之山形奇特,当时三峡尚属未开发的原始地带,只有靠近河岸边的地方才有少数番族居住。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泉州府安溪人陈瑜获得开垦海山庄之垦照。早期垦拓路线,由南靖厝,慢慢开拓至三角涌。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以后陆续有移民由南靖厝越过大嵙崁溪到隆恩埔开垦,三角涌渐成开垦中心。泉州人、漳州人、客家人都有移民,其中以泉州人最多,特别是安溪县人。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开垦柑园、刘厝埔方面的安溪人与客家人因争地造成闽客械斗,客家人败北迁往中坜、杨梅,三角涌、莺歌石成为泉州人村落。此后近百年泉州人与客家人、漳州人械斗不断。1895年4月,清廷因甲午战争战败,签下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日军于当年5月29日登陆澳底,6月11日进驻台北。6月下旬,日军在推进至桃园、新竹的过程中,遭遇以胡嘉猷、吴汤兴、姜绍祖、徐骧为首的客籍民勇伏击,势力稍挫。7月13日清晨五时许,日军近卫师团特务曹长樱井茂夫率领之运粮船队共35名,在三角涌隆恩埔附近遭到苏力、苏俊、林久远、陈小埤等人为首的三角涌义勇军奇袭,经数小时激战后,几乎全军覆没,仅4人幸免脱逃(电影《一八九五乙未》剧情为全军38员覆没),史称隆恩埔战役。 同日清晨七时许,日军坊城俊章少佐率军894名沿土地公坑溪谷欲前往大嵙崁(今桃园县大溪镇)支援时,在分水仑附近遭到三角涌义勇军包围伏击。经两昼夜血战后,有四名日军士兵化装成乞丐逃出求援。7月16日,支队本队山根信成少将率援军赶到解围。此役日军死伤数百人,而义军仅伤亡数十人,史称分水仑战役。也因这些反抗,日军于7月下旬开始在桃园,中坜,甚至大汉溪流域,实施所谓无差别扫荡式的焚村与杀害客家平民事件。1920年,全台行政区大变革,改设立台北州海山郡三峡庄。之后因住民聚增,逐渐繁荣,而升格为三峡街。1946年,战后改设台北县三峡镇。2010年12月25日,改制为新北市三峡区。

  • 鄂伦春族的历史

      1640年,清政府将“索伦部”分编为八牛录(佐领),鄂伦春人为索伦部中的一部分。康熙八年(1669年),在宁古塔将军之下设布特哈(打牲部落)八旗,管理分布在黑龙江上、中游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族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从原来统辖吉林、黑龙江的宁古塔将军析出黑龙江将军。黑龙江将军之下设八城,分设副都统、总管等官员管辖。对于鄂伦春族的管理,将其分为“摩凌阿鄂伦春”(骑马的鄂伦春人)和“雅发罕鄂伦春”(步行的鄂伦春人)两部分。被编入布特哈(打牲)八旗“充官兵者”,称作“摩凌阿鄂伦春”,没有编入布特哈八旗,“戈猎山薮仅供纳貂役者”,称作“雅发罕鄂伦春”。后者分设五路八佐,每佐设鄂伦春族佐领一人,每年派名为“谙达”的人到当地去征收貂皮 。17世纪中叶,沙俄侵犯中国黑龙江流域。1665年(康熙四年),沙俄侵占了黑龙江上游北岸的雅克萨城,烧杀抢掠当地居民。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在清军第二次收复雅克萨城的战役中,有565名鄂伦春族士兵参战,对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732年(雍正十年),清政府抽调鄂伦春族兵259名,连同达斡尔等族兵共3000人编为八旗,在呼伦贝尔的济拉嘛泰河口设城驻防,巡逻边境,保卫边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入侵,将我江东64屯各族人民赶至江边射杀。库玛尔路协领寿廉带领鄂伦春族马队官兵500人痛击了入侵者 。 1951年4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鄂伦春旗,鄂伦春族获得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自主地管理区域内本民族内部事务。1952年5月31日“鄂伦春旗”改为鄂伦春自治旗 。1957年,黑龙江省成立了呼玛县十八站、爱辉县新生、逊克县新鄂3个民族乡,1958年由新鄂乡划出新兴村成立新兴鄂伦春族乡。1958年,4个民族乡改为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民族乡建制,新成立白银纳民族乡 。

  • 历史高考题

      本题关键理清图片,认真分析。   (1)横轴指的是年份(1959—1964年),一个点代表一年。对应的纵轴的增长率就应是1959—1964年的中国GDP状况。   (2)在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来还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导致左倾错误泛滥,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还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国民经济遭受重创。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到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出名姓戴人物?

      戴姓名人   戴德      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延君。梁(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任信都王刘嚣太傅。与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      戴圣      西汉今文礼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梁(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任九江太守。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      戴逵(?—396)      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子戴勃、戴颙,均能画,戴颙亦为当时名雕塑家。      戴叔伦(732—789)      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嵩      唐代画家。生卒年不详。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明代李日华评其画谓:“固知骸物者不在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之耳。”与韩干之画马,并称“韩马戴牛”。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戴复古(1167—?)      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长期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表元(1244—1310)      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奉化(今属浙江)人。宋咸淳七年(1271)进士,元大德八年(1304)六十一岁时,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戴先生文集》。      戴良(1317—1383)      元代诗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诸暨)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其诗文内容多颂扬与怀念元朝统治。也保存了一些著名中医的传记资料。 有《九灵山房集》。      戴进(1388—1462)      明初画家。字文进,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画山水、人物、走兽、花果等。境界深远美妙,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创始人之称。      戴本孝(1621—1691)      清初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休宁今属安徽人。父戴重,明亡绝食死。本孝以布衣终老。能诗,工山水,多作卷......余下全文>>

  • 冬至的历史

      冬至,历来都是我国百姓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许多地方都保持着过冬至节的习俗。 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24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看待冬至节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过新年是相差无几的。 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等。顾名思义,从这些名称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冬至的认识特点,是将冬至与新年等量齐观的。早在周朝,便有冬至“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记载。汉代以后,冬至节成为民间一个重要的节日。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明清时代,冬至节有“肥冬瘦年”之说。在《帝京景物略》中有“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的记载。由此可见,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 专家表示,现在,我国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户户不论贫富,饺子是不可或缺的食品。而南方的传统习俗是煮食汤圆、吃米团和长线面,吃汤圆大多是取团圆之意。另外,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 铁观音的历史

      铁观音由来有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安溪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罚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