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与易经的关系

  • 易经八挂太极图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 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河图洛书,太极图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天”与“后天”出自《乾·文言》:“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宋代以前,没有先天与后天八卦组合结构。宋代道士陈抟精于易学,开辟了图书解易的先河,据传陈抟根据《说卦》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而创造出一个“先天八卦图”,也称为伏羲八卦图;根据“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而创造出了“后天八卦图”,也称为“文王八卦图”。这两个八卦图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相传伏羲氏创造了先天八卦图。伏羲氏借着观看日月星宿的分布,俯瞰地球的自然环境,画八卦以配河图,成为先天八卦。因此先天八卦也称伏羲八卦。按哲学的说法,先天八卦描绘的是宇宙的本源,为存在之始。   内涵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像。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先天八卦图是由伏羲所创。

  • 《易经》中的太极图象征着什么?

      太极图实际上是古人借助图形语言表达抽象凝练的宇宙万物的生成图形。用现在的文字语言来解释,太极圆就是一个符号代词,代表着宇宙,代表着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在太极图像里被“黑白两鱼”或其它方式切割成对立的阴阳两极,喻示了宇宙及万事万物皆由辨证的二元对立所构成,如黑-白、祸-福、雌-雄等,这就是所谓的矛盾对立;阴阳两极之间柔曲流畅的分界线却又昭示着对立的两极无时不有的变化与无处不在的交合,以此求得平衡,以便更好地共容于一体之中,即所谓矛盾统一。《周易》是汉之瑰宝,被儒家奉为经典,因此被称为《易经》。《周易·系辞上》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其中所谓的“太极”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源,而与之相对应的太极图就是一对阴阳鱼状合二为一的圆体。太极又分为阴阳二气,阴阳化合而生万物。因此,太极图的内部是一对阴阳鱼,这一对鱼,一阴一阳,阴阳互补:“对立”存在,和谐平衡;但又合二为一,“统一”于一个圆,象征着宇宙万物阴阳互生互化、和谐统一的普遍规律。

  • 易经是周文王还是伏羲写的?易经和周易是同一本书?八卦与太极是什么关系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辞为周公所作。

  • 老子的道家学说和易经一点关系没有么

      应当是有联系的,下面是经典的看法《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是一种人工编码系统。它由阴阳通码卦符组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三个不同水平的系统层次,同时配以卦辞和爻辞进行文字说明,有着严密、完美的内码数理结构,是目前所知的上古文明中层次最强、结构最严密的符号系统,也是最早运用系统论的典型。《易经》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后世系统论应用树立了典范。《易经》编码遵循严密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规律,运用简单卦符系统对宇宙万物发展演化规律进行摹拟,找到了事物间的抽相关联,比之研究具象关联的现代科学可谓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中的奥妙至今仍值得深入研究。《易经》编码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的实时定位思想、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中医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一人一方、因病成方的治疗原则皆源于此。同时对子午流注、八纲辨证、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等学说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运用八卦取象的观念,明确了中医用药原则。张仲景《伤寒论》把阴阳学说和太极含三为一发展为六经学说,创立了六经辨证的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宋代王应麟在《通鉴答问》中称:“盖易之为书,兵法尽备。”《易经》64卦,适合战争机动战略的选择,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历史上戚继光抗倭,在创立阵法时也是参考《易经》原理。《易经》对武术发展也有很大启发。《易经》中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的辞,说“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对习武健身、防身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从《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的游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游戏之一,当国际象棋大师被电脑击败的今天,计算机在围棋领域甚至无法达到初学者的水平。此外,《易经》在园林、养生、环保、农业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易经》编码独特的实时定位系统论思想,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科学可以“重复”的神话,强调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一面,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其深远意义将日益被证明。《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易经》编码的序结构思想,是已知最早研究事物序结构的典范,比现在的基因排序早了五千多年。同样的卦符,由于序结构不同而有《连山》、《归藏》、《周易》、《邵氏易》之别。《易经》实时定位的思想,是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根源,至今对环保,保健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易经》编码的模糊观念,是后世的模糊数学的先躯。《易经》编码所依据的四论对中国文字造字、用字的“六书”有着直接影响,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都可以在《易经》的相似论、相应论、相关论、相对论中找到依据。《易经》回答了诸多哲学、天文、预测等方面问题,是真正的一分为二观点,比马克思学说早了几千年。它注重推理和条件约束,没有任何宗教色彩,通过象、数、理的推演,展示了独特的宇宙观,回答了物质、能量、信息、质量转换、辩证法则(主次要矛盾、普遍和特殊)、整体运动变化、人的意志等纯哲学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重要意义,独树一帜。其辩证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先躯。《易经》预测所利用的偶合律,最早找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完美结合点,是探讨偶然和必然哲学范畴的先声;其二元世界统一论思想,揭示了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空间的真象,暗示了二元世界解决一切问题的不二法门。《易经》中常用的很多词语至今仍在我们口头应用,“突如其来”、“夫妻反目”、“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咥”仍是陕西方言中“吃”的代名词,“与时俱进”典化于《易经》的爻辞,“和谐社会”典化于《易经》的“和谐律”,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海尔企业文化“日清/日新”、CL的合金文化等都来自《易大传》。21世纪中国的崛起,正在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文化、民俗影响深广,是世界上传承非常完整、绵延不绝、生生息息的文化活化石。

  • "太极图"之谜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图”实际上是,以华夏大地为宇宙中心论的产物。以东南西北为相对坐标的,一张天地自然关系图,这张图反映了古代华夏人,对天地自然关系的认知。它包含着对立与统一,辩证的思维方法。在当时人类活动区域,非常狭小的情况下,就掌握了对立统一,这一辩证的思维方法,应当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当时中国哲理的最高水平。   一直以来,研究易经大师们,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易”本无图后人造之。然而,不管是历史文献资料,还是《说卦传》与《系辞传》的记叙,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易”本有图象,而后失之传。否则,就不会有“周易”本经中,观象系辞而得的坤卦卦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这样一个六十四卦,环形起始点的图像描述。   同时,就不会有《说卦传》中,“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与《系辞传》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样的“四象八方图”的“太极” 图式理论。以及“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这样的“八卦成列”图式理论。   也更不会有《道德经》中,“太极图象”的,如下“象、数”理论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及“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两仪”和“两仪四方”图形,这样的“象、数”理论描述。   不管是太空中的银河系,还是地球上的大江小河,都会产生螺旋的现象,即俗语所云之漩涡现象,这就是“太极”的原始雏形。   太极两仪图形的正确画法   由于地轴与北极星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住在地球上的人们所见的“天象”是,北极星总是在正北。   又由于地轴成,二十三度半的倾斜,自西向东旋转,一昼夜自转一周,人们就看到太阳也按,相对应的倾斜度旋转,而日月星辰自东向西运转,特别是与天上的“斗柄”逆时针运转所指的方向相吻合。   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人们就看到,太阳在一年当中,从圆周的天枢“黄道”上,不断移动位置,形成周期。《逸周书•时训解》云:“天道尚右,日月西移,地道尚左,水道东流。”   根据以上几点,首先画一圆形,作为“混沌太极”图形。并以中垂线的逆时针方向,四十五度过圆心划一条辅助线,以上下两个半径为直径,各求得中点,以中点为圆心,再经太极的圆心,各向逆时针方向,画出两个半圆,作为太极图形阴阳鱼的鱼头。以此将“太极混沌”图形,画成逆时针方向,左旋的“阴阳两仪”图形。   在“阴阳两仪”图中,根据“天玄而地黄”的理论,阳鱼在上代表“天空”,亦“太阳”是也,应配黑色;阴鱼在下,代表“地球”,亦“太阴”是也,应配黄色。而阴阳的概念则包含了,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来记录和表示阴阳。   用另两条四十五度,相互垂直的线段,过圆心交于太极图的外圆。将“太极两仪”图,平均分为四份,以定东、南、西、北四方,这四个方位的图像,简称为“四象”。   其中在东边,阳鱼的鱼头在下,阴鱼的鱼尾在上的图像,表示阳气从下面滋生,阴气逐渐减少,故称为“少阴”;其在五行代表木,其色青、其位东方、其时为春。   以南边阳鱼在上,鱼身所组成的图像,表示阳气最盛,故称为“太阳”;其在五行代表火,其色赤、其位南方、其时为夏。   以西边阴鱼的鱼头在下,阳鱼的鱼尾在上的图像,表示阴气从下面滋生,阳气逐渐减少,故称为“少阳”;其在五行代表金,其色白、其位西方、其时为秋。   以北边阴鱼在下,鱼身所组成的图像,表示阴气最盛,故称为“太阴”。其在五行代表水,其色黑、其位北方、其时为冬。   即天南、地北、日东、月西。   此时作为“太极两仪”图,“少阴”、“少阳”“太阳”“太阴”,四个“象”的图形,只不过是过度性的“四象”图形;并且“少阴”、“少阳”的,图像和名称的涵义,也是过度性的图形。   如果根据阴阳的性质和状态分,在“连三易”,则可划分为“阴气最盛的太阴,阳气最盛的太阳,阴气减少的少阴,阳气减少的少阳。”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由于后人,将其四种符号理解为,代表父、母、子、女,亦称其为“老阴lǎoyin,老阳lǎoyáng,少阴shàoyin,少阳shàoyáng”。   用“阴阳两仪”图,半径的一半为半径,将过度性的“两仪四象”图,变成一个两环的同心圆,然后再变换成“四方框廓图”。而“四方框廓图”中的每一个“象”,就是建立两爻“象、数,”的基础雏形。也是利用天、地、人三才,将两爻三三重叠,建立“连三易”的基础。   老子的《道德经》曰:“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 生于无 。道 生一 ,一 生二 ,二 生三 ,三生万物。”。则是“两仪四方”图形,这一两爻“象、数”理论的描述。   太极四象图形的正确画法   如果按照“太极两仪”图的分割方法,过圆心增加一条水平横线和一条中垂线,将“阴阳两仪”图,平均分为八份,用以代表东、南、西、北的八个方位。   再将中垂线上下逆时针方向,右侧的四十五度中分,亦在二十二度半处,过圆心画一条辅助线。以代替南北极的中轴线。以二十二度半辅助线半径的中点为圆心,交四十五度线与中垂线,上下各画一个小圆,两个小圆所占据的夹角,各为四十五度。用以代表“少阴”与“少阳”,即阴阳鱼的“心脏”(亦原来误认为的“鱼眼”)。这才成为完善而正确的“太极四象”图,也是“太极八卦”方位图的原始雏形。   其中阳鱼的头与阴鱼的尾,所组成的图像,此时被分成了两份,阴气最多、阳气最少的一份,其方位在东方,其在八卦为“木”,其在五行代表甲木、其色青,其时为初春。阳气最多、阴气最少的一份,其方位在东南,其在八卦为“风”,其在五行代表乙木、其色绿,其时为季春。   阳鱼的鱼身所组成的图像,同样被分成两份,有鱼心的一份表示阴气最少,故称之为“少阴”。其方位在南方,其在八卦为“火”,其在五行代表丙火、其色赤,其时初夏。阴气全无、阳气全盛的一部分,其方位在西南,其在八卦为“天”,其在五行代表丁火、戊土,其色红,其时为季夏。   阴鱼的头与阳鱼的尾,所组成的图像,此时被分成了两份,阳气最多、阴气最少的一份,其方位在西方,其在八卦为“泽”,其在五行代表庚金,其色白、其时为初秋。阴气最多、阳气最少的一份,其方位在西北,其在八卦为“山”,其在五行代表辛金,其色灰、其时为季秋。   阴鱼的鱼身所组成的图像,同样被分成两份,有鱼心的一份表示阳气最少,故称之为“少阳”。 其方位在北方,其在八卦为“水”,其在五行代表壬水,其色黑,其时初冬。阳气全无、阴气全盛的一部分,其方位在东北,其在八卦为“地”,其在五行代表癸水、己土,其色皂、其时为季冬。   将“太极八卦”方位图的原始雏形,以太极四象图形中,鱼心的内外侧为半径各作一个圆,“太极八卦”图形,便成为三个同心圜。三个同心圜中的每个方位,可视做一个卦象中三个爻的原始雏形。并确定内圜为初爻,中圜为二爻,外圜为三爻。   将“太极八卦”方位图的原始雏形,变换成为“八卦框廓”图,再按照“八卦框廓”图的图像,画出卦象并定出卦名。而此时八个方位,所代表的八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是三个爻,三爻而成内卦也。至此四象已生,八卦而小成。从正确的太极图形所求得的,八个卦象图形中就可以看出,直至太极图形的完善,才产生了狭义的三爻八卦。这就是建立“坤乾易”的基础。   由“八卦框廓”图,所反应的卦象来看,一百八十度所对应的卦象,都是阳爻变阴爻,阴爻变阳爻。即天与地是一对错卦,火与水是一对错卦,风与山是一对错卦,雷与泽是一对错卦。   根据易经爻画的象数,从发生、发展到最后定型。从文献的记载,与发生变革过程的分析可知,正确的三爻八卦取象歌,应该如下。   天三连 七、 地六段 零;火中虚 五、 水中满 二;风上缺 三、 山覆碗 四;雷仰盂 一、 泽下断 六。   在“坤乾易”,则被划分为“木,风,火,天,金,山,水,地。”八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到了《周易》时“木”与“金”,则被“雷”与“泽”所取代。   从上面对“两仪四方图”和“四象八方图”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少阴shǎoyin”“少阳shǎoyáng”的理论,在“两仪四方图”中,是代表阴气或者阳气“减少”的意思。到了“四象八方图”中,则是代表阴气或者阳气“最少”的意思。所以在三爻的八个卦象内,“少阴shǎoyin”只在火中,“少阳shǎoyáng”只在水中。   古三坟的《太古河图代性纪》曰:“太始之数一 ,太易之数二 ,太初之数四 ,四盈易,末甲八 太七 成。”。则是“四象八方”图形,这一三爻“象、数”理论的描述。

  • 太极图的象征意义

      太极图——“ ”。后世道教用其“象征符号”太极图——“ ”来表示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的“道”。《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和。”意为:万物都有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达到统一。这其是反映了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老子《道德经》一书中其辩证法思想十分突出。譬如:第二章中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四十章中说:“反者,道之动。”第五十八章中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就是说,矛盾双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转化。总之,老子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揭示出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这一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用道教(阴阳鱼)太极图“ ”来表示,可以说既准确又形象。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太极”一词为道教教义概念。道教经书中所言之“太极”其涵义有所不同。或认为太极是分生天地万物的宇宙本体,如《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说:“太极之道,无古无今,无始无终也。太极也者,天地之大本耶。”或以太极涵盖天地未形成之前气化的五个阶段。如唐代高道成玄英在注疏《庄子》时认为:“太极,五气也。道在五气之上,不为高远。”前面所谈之道教宇宙观中,道教用“太极图”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道教创世纪之第二大世纪。此外,《道藏》中所收之《周易》将“太极”视为至高无上的宇宙本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依此言,“太极”就是无形无象的“无极”也。笔者在此斗胆提出一个“新”观点,以供方家参考。笔者认为:可以将“太极图”的外环视为“无极图”;也可以认为太极图显现于无极图之表。“无极”者,“无”也;“太极”者,“有”也。“无”,隐也,隐于“有”之背后;“有”者,显也,显于“无”之外表。由显而易见的“太极”可以追溯至隐而不现的“无极”,盖“有”生于“无”,此即所谓“无极而太极”#12 也。因此,赋予“无极”的含义仍为无形无象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道”;而赋予“太极”之涵义则有两个(主要)方面:其一,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二”,即阴阳二气;其二,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道”。由于道教象征符号太极图——“ ”蕴含了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 易经应生世爻 对待两个关系是?

      你用的是梅花异数。应生世好,看变爻,变出是啥卦。再看是否生世。

  • 《易经》与《易经系传》有什么区别啊?

      孔子当年删了改了很多典籍,唯独看了易经对其大加赞赏,不但不删改,还要对他褒奖。于是写了易传,共有十篇,被后世人恭为“十翼”,意思就是说,孔子给易经插上十只翅膀,让其得以飞翔。其实易经不仅飞翔起来,更是飞进了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中华民族真正的传家宝。

  • 手相与易经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命运是不是上天注

      易经是相学的摇篮,在我国不管是手相还是面相或还是占卜多源于易经或与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一个人的命运只有三分是上天注定的,而另七分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管是任何人只要努力了总是有机会改变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