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思维是易经思维

  • 为什么先秦时期《易经》和《黄帝内经》的深奥哲学思维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黄帝内经》成编於春秋之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在国学经典中地位独特,是唯一一本以圣王之名命名的书.总结了春秋以及春秋之前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春秋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 易经给东方式思维提供了哪些基本思想资源

      思维很多,核心简单:   1、阴阳,这种辩证哲学。   2、五行,这种事物场态到相干扰哲学。   3、治国,事无绝对,以变为应,易经就是变化之书的意思。

  • 中国人的思维,是什么思维。

      自我超越   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   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通过“顿悟”来表现。道家的“悟道”、儒家的“豁然贯通”、佛教的“立地成佛”,都是这种思维的具体运用。   就思维的精确性来看,直觉思维是一种模糊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自然界或宇宙的本质,不可能通过推理或分析来把握,只能通过直觉来领悟。中国人的许多概念、命题歧义丛生,正是这种思维造成的。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心通万物,都是这种思维的必然结果。   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的特征。中国古人的整体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1)它形成了八卦、六十四卦、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2)宇宙整体和作为整体的具体事物具有统一的结构,遵从相同的演化法则,并由此导出天地一理、万物一马、宇宙全息的结论。   整体思维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素有的“大一统”思想,中医的“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整体疗法,以及中国文化偏重综合、弱于分析、概念的模糊性等都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意象思维   意象思维方式亦称为象征,是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说明某种抽象的观念或原则,是一种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方式可分为三类:(1)符号意象思维,用某种符号来象征一些神秘的自然法则,如《易经》中的“---”“-”,各种道教、佛教的灵符。(2)玄想意象思维,用选择出的意象符号来象征事物本质或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如老子、庄子的“道”、玄学中的“无”“自然”,朱熹的“太极”“天理”等。(3)审美意象思维,通过塑造审美意象来达到某种带有文学艺术情趣的思想境界,如王维的诗、苏轼的词、中国的山水画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的优点是富于灵感,带有跳跃性和创造性,但它的缺点是不够严密、精确,缺乏科学性。从这种思维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人长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而乏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很多人这样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是我仍然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这一点大约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所以,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在此)。   物极必反   中国人普遍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如《易经》:“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正复为奇,善复为妖。”那么,事物在什么地步才发生这种转变呢?那就是,无论任何事物,到了盈满或顶点时,便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自汉代《淮南子》明确提出“物极必反”的命题后,它便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传统思维模式。这里的“极”,实际上是一种极限、顶点。之所以发生物极必反,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当一方势力上升,达到顶点时,便转而消退;另一方则相反,由消而长,这时就发生物极必反。   循环变易   中国古人认为,“物极必反”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半路程。如果从事物的整个运动变化过程来说,则是一反一复、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的。老子一方面讲“道”生天地万物,同时又讲万物复归于“道”,整个宇宙都处在这个大循环之中。《易经》同样也倡导终则有始、反复其道的变化观。中国古人不但用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观解释万物,还用它来解释社会运动和朝代的兴替。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的“三正三统”说,把中国的历史纳入一个永远的循环往复之中。以至于今天人们还常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皇帝轮流坐,今朝到我家”。   万物一体   中国先哲,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追求的最高境界皆是“万物与我为一”。这个“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儒家则表现为对万物的仁爱上,认为万物中的一草一木皆与我息息相关。在这种境界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甚至认为虫鱼鸟兽皆有其存在的理由。在这里,已无主客之分,物我之别。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自然界之所以“鸢飞鱼跃,一片生机,乃是因为在其中投射了人的仁爱胸怀,是主体体验的结果”。在道家则表现为“浑沌”,人与鸟兽同处,与万物并育,不知君子小人之分,亦不知牛马之别。一切皆按各自的本性发展,共同组成自然的整体。自然界之所以自由自在,一片生机,乃是人把自己那超越一切藩篱的精神体验投射到万物之中的结果。   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它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扭曲与原貌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佛教、道家三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   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禅宗看来,人性本身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他们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仍有点像道家的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 十二生肖里什么是思维迟钝的动物

      zhu

  • 周易学的思维方法

      周易》的思维方法是辨证的、发展变化的。它讲“太极分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一件事情提出来就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两仪”就要讲辨证了,“分阴分阳”、“分柔分刚”。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又分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标明它们所处的状态、作用的程度和发展的趋势,经过“筹、策、计、算”,把这些积极与消极元素及其所处的状态、相互作用程度和发展趋势分析后形成“卦”。但是“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各种元素变化发展,相互作用,应该通过“错、综、复、杂”等方式及时认识和把握。经过“筹、策、计、算”划(画)成卦,根据卦情分析,然后去定“吉凶”,去判断做一件事情的“好坏”或应该不应该。为什么要“知几”、“钩隐”,就是要把各类有用的元素全面纳入,这样筹算的才能准确,判断决策才能正确。现在,这个过程环节有的称之为论证。过去的科举考试中有“策论”文,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很高的素质和很强的能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趋利避害”,维护发挥积极的因素,避免消极的因素,处理好各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合的方法把事情做成功,完成好任务和使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经过充分科学的辨析筹策,做好事情是不容易的。什么是周易? 《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则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这是一步占筮书,通过一定的筮法起卦和占断,即利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来预测吉凶。这标志着古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由迷信转向科学的人类觉醒,是科学与迷信相混杂的一种认知体系。春秋战国的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古经〉,创作〈周易大传〉,把蕴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升上来,并且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周易〉成为一本关于宇宙和人的充满伟大哲理的书,标志着哲学从神学中脱胎而出的人类新觉醒。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周易〉一跃而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之首,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代表作。 总而言之,〈周易〉,包括经和传,是一本〈易经〉讲占筮〈易传〉讲哲理的充满着中国古代人智慧的重要经典。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仙族门派五庄观弟子所修技能:技能描述: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周易》包罗万象,道法精深,是修道之人必学之书学习效果:提高魔法上限包含法术:驱魔,驱尸

  • 吴思维这个姓名五行缺什么

      吴思维:89 分   五行分别是:木金土   笔画分别是:7 9 14   详细解说如下:   ·天格8(金)[祖运,影响人生相对弱] 暗示:(八卦之数)八卦之数,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无穷无尽。 (半吉)   ·人格16(土)[主运,影响人一生命运] 暗示:(厚重)厚重载德,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吉)   ·地格23(火)[前运,影响前半生命运] 暗示:(壮丽)旭日东升,壮丽壮观,权威旺盛,功名荣达。 (吉)   ·总格30(水)[后运,影响后半生命运] 暗示:(非运)沉浮不定,凶吉难变,若明若暗,大成大败。 (半吉)   ·外格15(土)[灵运,影响社交和智慧] 暗示:(福寿)福寿圆满,富贵荣誉,涵养雅量,德高望重。 (吉)

  • 《易经》的辩证思维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异同

      马克思的是进化的,易经那个按历史的发展思维演绎来看,在思维上粗糙的多。一个是农业社会,一个是工业社会,前者的经济关系什么的简单,后者的就是很大的变化,于此带来的分析问题上也困难的多。

  • 什么星座的人是跳跃性思维

      我的一个表姐,跳跃性思维能力很强,东拉西扯的,你很容易被她带动,跟着她的思维走,最后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开始在说什么。他们很适合做主持人,特别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还有记者之类的工作。   俯有射手,他的思维会很快,只是跳跃性思维不如双子。   双子和射手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相当强。

  • 动物也有思维吗

      今天世界上,尚有几百万种动物。科学家发现,有些动物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一次, 海上船只失事,人员落水,生命危急;海豚却迅速把落水者托出水面,游到岸边,救起了落水人。   野生黑猩猩喜欢吃蚂蚁。它为了吃到蚁穴中的蚂蚁,却在一根长短粗细适当的树枝上用舌头舔上几下,使树枝湿润,然后伸进蚁穴中,将蚂蚁粘出来吃掉。黑猩猩居然还可以学会与人"交谈"。1970年,美国乔治亚大学设计出一种特殊语言,训练一只取名为莲娜的两岁的黑猩猩。莲娜很快就知道按电脑键盘上的符号准确地取食,并能造出全新的句子和通过屏幕观察与修改句子来与专家们进行"交流"。   专家们还发现,动物有数字方面的思维能力,如鸟、大象、猴、猪、大白鼠、猩猩都有形成整数概念的能力。我国科学家也发现恒河猴具有辨别数目多少的能力。

  • 跳跃性思维方式怎么样

    那位“不要打我”的回答真搞笑,一个好好的跳跃性思维却被你说成了杂乱无章组织不严密这样的贬义的东西。拜讬你自己的回答可以严密认真点吗? 跳跃性思维,LZ说的没错,这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表达”方式。如果我跳跃性的表达——今晚吃什么,恩,那个人是凶手,诶?听说奥巴马连任了? 这才是杂乱无章。但是跳跃性思维不会有这种现象。 准确来说应该先讨论跳跃性思维如何使用,搞懂这个问题就明白了。文章结尾我会列出训练跳跃性思维的方法。 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难题的时候,普通的做法是——想到一个方案——尝试——失败——再寻找另外一个方案…… 而另外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把难题摆出来——通过跳跃性思维发散想法,寻找一切解决方案(无论可行性,任何,一切能想到的方案都可以)——把思考出来的若干方案全部列出来——排除掉那些不可行的、效果不理想的——最后通过总结,留下最优的三套方案,实施1套,两套备选。完毕。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脑风暴”。 其实跳跃性思维不止这一个用途,思维跳跃性强的人,创造力、想象力、反应速度等等都比常人要好很多。但是我举上面那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思维的模式是:一个点——扩散思考——聚拢总结——语言表达。 正是因为这一张一弛的过程,从而思维跳跃的人语言也不会出现那位仁兄所谓的杂乱无章的情况。 训练方法:1,随便想一个东西,然后联想到另外一个指定的东西。比如:青蛙——火星。“青蛙我想到了大眼睛,大眼睛我想到了外星人,外星人我想到了火星人,火星人我想到了火星” 中间的这个过程可长可短,看心情(最好长点,训练效果比较好),比如说依然是上面那个题目:“青蛙我想到了绿色,绿色我想到了草地,草地想到了足球,足球我想到世界杯,世界杯我想到巴西,巴西我想到桑巴舞,桑巴舞我想到性感,性感我想到林志玲,林志玲我想到模特,模特我想到娱乐圈,娱乐圈我想到电影,电影我想到美国好莱坞,美国好莱坞我想到科幻片,科幻片我想到外星人,外星人我想到火星人 想到火星。” 2,上面这套方法熟练以后(每天坚持 大概1周即可熟练),就不用再指定起点与终点了。这时可以随便找一个物体,然后开始随意联想,没有终点,一直联想下去。大概持续5~10分钟,有事没事这么训练下,你会发现你与人聊天或者写作的时候,灵感不断,反应异常灵敏,这就是功效之一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