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物星座

  • 红楼梦人物名字中“玉”的用意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曹雪芹起名很注意人物的性格化,用字奇,字面广,有的用的是鸟名,有的是花名,有的是宝珠玉器的名字,丰富多彩,富贵高雅。许多人物的名或字,或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都是大有深意的。有的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有的则是对情节发展的某种隐喻,有的概括了人物性格的某些特点,有的是对人物行事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   四大家族的故事一开始是通过甄士隐贾雨村冷子兴刘姥姥由远及近,从外到里去讲述的,不管贾家还是江南的甄家,这四个人讲述的故事都是“真(甄)假(贾)难⑴(冷)留(刘)”,意味着四大家族一败涂地的悲惨下场。   再如宝玉、黛玉、宝钗和妙玉,这是书中的四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曹雪芹的起名,可谓煞费苦心。钗、黛都和妇女妆扮有关,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封建少女。“宝玉”二字,一分为二,“宝”字和“钗”相连,成了宝钗;“玉”字则和“黛”字相连,成了黛玉。这种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概括了《红楼梦》中的情节:宝玉本钟情于黛玉,结果却与宝钗联姻。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有极其相似之处,故两人都有一个“玉”字,妙玉成了宝玉的一面镜子。   《红楼梦》中的人名大量地使用了谐音。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类似现代小说或电视剧中出现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之类的免责声明。贾政是“假正(经)”,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而贾宝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荒淫之徒。王熙凤是“枉”为(言语、秉性)“犀”利“锋”快的女人。另外,有人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理解成“原应叹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有人将这四个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秦可卿则是“情可钦(亲)” ,冯渊是“逢冤” ,袭人是“戏”子(蒋玉函)的“人”。平儿是“瓶儿(摆设)”,秦钟也是个“情种”,卜世人就是“不是人”,詹光就是“沾光”,地名“青埂峰”则是“情根峰” 等等   《红楼梦》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涵盖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丰碑,人名拾趣只触及到一点皮毛而已。 人物名字的谐音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甄士隐——真事隐(去)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贾雨村——假语存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贾史王薛——假史枉雪   贾化——假话   单聘仁——擅骗人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有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经   贾琏——假廉   蘅芜苑——恨无缘   贾雨村(假语村)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甄应嘉(真应假)   张友士(张有事)   秦可卿(情可亲)   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   卜世仁(不是人)   葫芦(糊涂)   荔枝(离枝)   玉带林(林黛玉)   圆(缘)   蘅芜院(恨无缘)   青埂(情根)   十里街(势利街)   仁清巷(人情巷)   胡州(胡诌)   贾化(假话)   时飞(实非)   严老爷(炎老爷)   娇杏(侥幸)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张如圭(张如鬼)   冯渊(逢冤)   于老爷(愚老爷)   余信(愚性)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单聘仁(擅骗人)   吴新登(无星戥)   戴良(大量)   钱华(钱花)   秦业(情孽)   戴权(大权)   卜固修(不顾羞)   坠儿(赘儿)   宋嬷嬷(送嬷嬷)   贾蔷(假墙)   红楼梦的人名从甄士隐(真事隐)以及贾雨村(假语村)开始,都有其含义。其他的人名如果细细琢磨,有不少预示人物的人品或者人物的命运。如以下人名如果考虑其谐音,可以看到他们的命运和人品等方面了。   英莲-------实在命运应怜啊。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吧。表字时飞----也真弄出了不少事非呢。   甄士隐的家人霍启----不仅祸起---把英莲给丢了,而且火起---让甄士隐家也一把火烧光了。   甄士隐的丫头娇杏---确实侥幸,偶因一回头,便为人上人了。嫁给了雨村很快扶正生了孩子。   宁府与荣府更是宁者不宁,荣者不荣了。   冯渊实在是逢冤了,为了个丫头,居然被人打死。   千红一

  •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是指哪几个人物?

      金陵十二钗:   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想知道《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最后命运!

      黛玉死了,宝玉出家,王熙凤死在监牢里,宝钗不知怎样,有好几个版本,史湘云被卖到青楼,巧姐(王熙凤的女儿)被卖到青楼后被刘姥姥赎出,迎春出嫁不久就被丈夫折磨死了,探春远嫁辽帮,惜春出家。元妃(元春)死了,晴雯被赶出贾府后病死在家,袭人嫁给了戏子蒋玉菡

  • 红楼梦 王熙凤人物分析

      一、人物分析: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浓墨重彩的人物,曹雪芹在王熙凤的用笔分量上超过了黛玉。这也自然,王熙凤是贾府日常运作的总管,王熙凤的命运就是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写照。   王熙凤是贾赦之子贾琏之妻,是贾政之妻王夫人的亲侄女。按照封建家庭的规矩,贾母和小儿子贾政一起生活,家事名义上由王夫人总管。王夫人是个省心的人,整日吃斋念佛,儿媳寡居,只好把亲侄女“借调”过来总理家务。   贾府的家务事包括组织封建上流家庭的社交活动,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大家族的人员工作安排,工资发放,调解纠纷。贾府因为出了个娘娘,建造省亲别墅大观园和安排娘娘省亲是额外的大事。贾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地租和进贡,另外还有皇上娘娘的封赏,世袭爵位的封赏,贾府唯一公务员贾政的工资以及礼尚往来的实物入库。支出包括大家族吃穿用度,婚丧嫁娶,修建大观园的花费,礼尚往来的礼金,打官司打点费用等。   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上下有目共睹。在红楼梦的前半部分,曹雪芹用尽笔墨描写了一个有心计有能力自信强势的王熙凤,她高智商高情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贾府这样一个封建官僚机制下,王熙凤如鱼得水。官僚机制的特点是媚上欺下,王熙凤这一点把握的非常到位,红楼梦里有很多情节讲道王熙凤如何讨好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以及贾母喜欢的宝玉、黛玉,王夫人的胞姐薛姨妈,甚至贾母身边颇有实权的大丫鬟鸳鸯。贾母年已高,贾政不谙俗事,王夫人一心念佛,王熙凤独揽财务大权,每天大量的银子财物从手上过,封建家庭并无严格的审计制度,只要没有揭发,并不会主动审查对账。   王熙凤外表美艳,内心贪婪狠毒。笼络好上面,对下人苛刻严厉,利用职权受贿。她用“月钱”放高利贷,“月钱”放的晚,引得下人不满。馒头庵里以帮人打官司为由轻松赚取几千两贿银,心安理得。贾芸为了谋个大观园里的差事,也给王熙凤送礼行贿。王熙凤狠毒的一面在贾瑞之死和尤二姐吞金两件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本可以放人一马,狠毒的王熙凤毫不手软地置人于死地。   王熙凤和丈夫贾琏的关系中也表现的争强好胜,完全违背了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标准。在儒家思想统治的封建大家庭里,本应是夫唱妇随,王熙凤仗着贾母疼爱,处处占贾琏的上风。以前我没太看懂的王熙凤平儿和贾琏的关系,也是王熙凤的“恶行”之一。封建社会富裕家庭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妻子应该帮助丈夫安置小妾,彰显风度。平儿是王熙凤的配房丫头,按正常情况也就是贾琏的妾。王熙凤嫉妒心很强,对平儿贾琏看的紧,让平儿和贾琏心生抱怨。王熙凤生日贾琏和多姑娘鬼混时被王熙凤逮住,现代人看起来贾琏很不在理,可是当时王熙凤必须捏造说贾琏和多姑娘谋害她才能让贾母支持自己,事后贾母反倒劝王熙凤不要吃醋。以曹雪芹的历史背景看,他也是把“吃醋”当成王熙凤一大恶疾。   因为对手王熙凤太强大,贾琏显得很窝囊。这在封建社会是多么不正常!在尤二姐一事上,贾琏的谋略、手段根本不是王熙凤的对手。“月满必亏”,王熙凤最后吃亏也是吃在这。“一从二令三人木”是说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王熙凤聪明一世,笼络好了贾母却没有笼络好丈夫。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贾琏调查清楚尤二姐一事的缘由之后当着两位夫人的面揭穿并休了王熙凤。封建社会女子讲究从一而终,被休是莫大的耻辱。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曹雪芹的哲学思想是偏老庄的,王熙凤代表了入世的功利主义,她的命运就像贾府命运的写照,如此精明算计,最后也落了个草席卷,逃不过的是运是势!   二、人物简介: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

  • 在宫锁心玉中每个人物的星座是什么?

      晴川 双子或者是射手,比较崇尚自由,有个性,活泼。而且晴川对八阿哥四阿哥的徘徊不定,像极了双子。   八阿哥 狮子或者白羊 有时候很霸道,但是很阳光开朗,有时候体现出狮子的雄风来,然而在心爱的人面前,有时候又会撒娇,狮子的说。   四阿哥 天蝎,这么阴,肯定是天蝎!   素颜嘛 默默付出,智商又蛮高的,摩羯。   恩,先这样吧。

  • 必中人物李白什么生肖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是农历辛丑年,这一年的生肖是牛。   李白属牛这一生肖,可能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李白性格豪迈,乐观旷达,积极向上,而根据他所写的诗歌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李白所写的诗歌或空灵飘逸,或清新明快,或雄起浑厚。根据李白的性格来看,我们真的很难认为李白的生肖会是牛这种动物。在我们传统所固有的印象里,牛是一种勤勤恳恳的动物,每天勤劳的工作,天生一副好脾气的样子。而李白被唐代的贺知章称赞为“谪仙人”,李白一身白衣如雪,飘逸的不似凡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平常人。所以,牛这一动物感觉上跟李白完全不搭,假如说李白是属龙的话,这好像更有说服力。   其实,李白身上还是有跟牛相似的地方。牛的勤劳与坚韧的品格,向来被世人所歌颂,在李白的身上我们也能发现这两样特质。李白一生笔耕不辍,游历四方,写下了无数佳作。李白之所以能够写下佳作,这跟他勤劳学习知识有着一定的关系,心中有真才实学才能写下佳作。总所周知,李白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坚韧。李白的仕途可以用坎坷两字来形容,明明心中有着远大的抱负,但却一直无法实现。但李白一直毫不气馁,无论自己的境地有多么的困难,还是相信自己的理想终会实现。

  • 《红楼梦》中的麝月后来命运如何?

      麝月,《红楼梦》中人物,是主人公贾宝玉身边的一等丫鬟。她的脾气秉性与袭人相似,但涉及麝月的描写较另一个丫头袭人则少了很多,乍看也象是袭人的影子。   脂砚批语:“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则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结束。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   麝月是宝玉身边一等丫鬟(丫鬟也分一等二等,不细论)。按照第五回众丫鬟的排序“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她并不突出。再看文中写她是“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可见她的脾气秉性与袭人相似。袭人的笔墨在前八十回的《石头记》里比较多,涉及麝月的则少了很多,乍看到象是袭人的影子。曹雪芹写大观园每个女儿都有她的一段笔墨。如果不是脂砚批语的出现,这将是一个就此被埋没了这个好女儿。一则批语最能说明问题:   “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   可见宝玉宝钗落魄后依然还有麝月在身边服侍,这自然是八十回后故事。但是即便是这样宝玉依然离开二人,出家为僧。   麝月的存在对宝玉是极为关键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则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结束。   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   《尔雅-释草》里记载“荼,苦菜”。所以也有“荼毒”这样的词语。苦则预示宝玉日后的生活是艰苦的,正如批语里提到宝玉

  • 87版红楼梦与现在的的原着中的情节有什么不同? 不要雷同的

    贾家命运的不同。这是最大的不同,续书中写贾家在“兰桂齐芳”后又沐皇恩,明显与曹原意相悖,电视剧结局是贾家衰败 主要人物命运的不同。 续书:林黛玉在玉钗福婚之夜悲痛而死;宝玉在黛玉死后渐渐把心思转移到宝钗身上,后科举及第;探春远嫁富商;妙玉受人侮辱落入风尘…… 电视剧:林黛玉苦等宝玉不归,又听到玉钗即将成婚的讯息,伤心病重而死;宝玉在贾家败落后入狱,后被贾芸救出,成为更夫,最后出家;宝钗始终没能得到宝玉的心,后半生凄凉困苦,独自度过……

  • [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指的是什么。

      林黛玉刚进贾府时对王熙凤的描写,侧面写出她的泼辣性格和在贾府的地位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èn)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红楼梦之人物李纨

      李纨的原型,是曹顒的遗孀马氏;贾兰的原型,则是曹的遗腹子。 康熙朝,曹寅是康熙的亲信。他死后,康熙让他的儿子曹顒接替他当江宁织造,但是,没过几年,曹顒又病死了。他一死,曹家这一支就成了两代孤孀:第一代,就是曹寅的夫人李氏——康熙另一个亲信,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第二代,就是曹顒的夫人马氏。这婆媳两个寡妇,可怎么办呢?李氏再没有亲儿子了,马氏尽管怀了孕,一时还生不下来,临盆能否顺利,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未知数。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康熙发话了,康熙让李煦从曹寅的侄子里挑出一个好的过继到李氏这边,作为曹寅的继子,并且接着当江宁织造。最后挑选的就是曹頫。曹頫来当李氏的继子时,已经比较大了,有家室了,他和他的夫人过来以后,马氏的地位就非常地尴尬了。当然,她是李氏的媳妇,她对李氏必须继续尽媳妇的孝道,但是,她再也不是织造夫人了,在那个家庭里,她的第一夫人的地位就自动丧失了,她不能再主持家政。曹頫过继来了以后,当然就和他自己的夫人住进了本来是曹顒和马氏住的那个正院正房里面,马氏当然只得搬到另外的屋子去住,而曹頫的夫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那大宅门里的管家奶奶。马氏呢,当然也就只好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她如果生下了曹顒的遗腹子,那么当然也就把全部的人生意义都锁定在把儿子培养出来,让他长大后能中举当官,自己再通过儿子去封个诰命夫人。我们可以想见,在那样一种微妙的家庭人际关系里,如果曹頫在某年灯节举办家庭聚会,因为李氏在座,马氏作为李氏的媳妇必须到场,但她的儿子却可以认为,我是曹顒的后代,不是你曹頫的后代,叔叔家的私宴,你没请我去,我为什么要主动去?于是他就没去。而他的不去,你可以说他“牛心古怪”,也就是死心眼,却不能说他违反了封建礼教;马氏解释他为什么不到场,也可以面带微笑,不用自责。当然,可能曹頫对这个侄子还是喜欢的,发觉他没到,就马上派自己一个儿子去找请他,在那种情况下,他也就来了。第二十二回透露出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关于马氏的考证 关于康熙朝曹寅、曹顒、曹頫的档案资料很丰富,到雍正和乾隆时期,对康熙朝的这些资料也都没销毁,一直保存了下来。 康熙五十一年七月,曹寅得了疟疾,李煦及时向康熙汇报,康熙立即批复,那朱批现在还在,一口气写了很多话:“你奏得很好,今欲赐治疟疾的药,恐迟延,所以赐驿马星夜赶去。但疟疾若未转泄痢,还无妨,若转了病,此药用不得。南方庸医每用补济而伤人者不计其数,须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参,今得此病,亦是人参中来的。”(“补剂”的“剂”康熙写错了,但是皇帝是可以写错别字,也可以文句不通顺的,他可以不受规范限制。类似的地方还有,我不都加说明了)下面,康熙还写了满文,是金鸡纳霜的满文译音,然后非常仔细地加以说明:“专治疟疾,用二钱末,酒调服。若轻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后或一钱或八分,连吃二服,可以出根。若不是疟疾,此药用不得。需要认真,万嘱万嘱万嘱!”但是曹寅没有好运气,药送到时,他已经死掉了。要知道这时候康熙跟二立的太子胤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康熙面临许多重大的政治问题,但是他对曹寅这么个江宁织造却关怀备致到了如此程度,可见他们绝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这年九月,康熙二废太子。 康熙五十四年,继承父亲职位的曹顒病死,死时才二十六岁。在现存的内务府奏折里,引用了康熙对曹顒的评价:“曹顒自幼朕看其成长,此子甚可惜!朕在差使内务府包衣之子内,无一人及得他,查其可以办事,亦能执笔编撰,是有文武才的人,在织造上极细心紧慎,朕甚期望。其祖其父,亦曾诚勤。今其业设迁移,则立致分毁。现李煦在此,著内务府大臣等询问李煦,以曹荃之子内必须能养曹之母如生母者,才好。”康熙对曹顒的这个评价,到了雍正、乾隆朝当然还有效。虽然后来曹顒的未亡人马氏还跟着李氏,跟曹頫夫妇在一起生活,但曹頫后来获罪,却也不能去株连她,她和她的儿子,也就是曹顒的儿子,当然应予善待,也就逃脱了被打、被杀、被卖的厄运。这情况反映到小说里,就是不但“钟鸣栊翠寺”,而且“鸡唱稻香村”,当贾府“家亡人散各奔腾”的时候,李纨和贾兰却可以没事儿,别的水都冻成冰了,他们还是水,可以自由流动,最后还能爵禄高登。 康熙朝曹家的事,可以查到不少这样过硬的正史材料,请注意,我在这个地方所引的,都是官方正式档案,绝非野史,其中有的还是康熙本人所写的奏折朱批或官方正式记录的他的话语。 关于马氏在曹顒死前已怀孕,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曹頫在奏折里说:“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根据这个奏折,如果马氏生下一个男孩,那实际年龄,就可能比曹雪芹还大。 说到这里,当然,你立刻也就明白了,曹雪芹他把马氏和曹顒的遗腹子这两个生活原型在艺术升华的过程里,各自矮了一辈来写。马氏化为李纨,年龄大体没变,但曹的遗腹子化为贾兰后,年龄就降到了宝玉之下,与贾环差不多了。而贾珠,全书故事一开始就说他死掉了,徒然只是一个空名,是写小说的一种变通设计,不能胶柱鼓瑟,把他的原型说成是曹。 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我觉得,从创作心理上说,他不愿意照生活真实情况来写,那样写,书里就得说明贾政是过继给贾母的,宝玉也就不是贾母嫡亲的孙子,他不想把自己家族那层微妙甚至尴尬的人际关系如实挪移到小说里去;从小说文本的需要来说,合并某些同类项,避免某些真实生活里过分特殊的个案,可以使艺术形象之间的关系优化,避免许多烦琐而又派生不出意蕴的交代,有利于情节的自然流动,也有利于集中精力刻画好人物性格。 曹雪芹对李纨从原型到艺术形象的升华,基本上是成功的,他在绝大多数情节和细节里,都按照书里所设定的人物关系,来吻合李纨的场景反映,比如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王夫人先抱着宝玉哭,“苦命的儿吓!”后来想起贾珠来,又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接着他就写,听见王夫人哭叫贾珠,别人犹可,惟有李纨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这就写得非常准确。原型人物升华为艺术形象以后,就要按艺术想像所设定的身份来表现。 但是,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文本里,还是留下了不止一处的痕迹,漏出李纨身上的马氏影子。第四十五回中,李纨带着小姐们找王熙凤去,让她出任诗社监察,王熙凤是个聪明人,立即道破她们的意图:“那里是请我作监察御使,分明是叫我作个进钱的铜商!”李纨说她一句“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她就不依不饶,且听听她是怎么说的:“亏你是个大嫂子呢!……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王熙凤的话还没完,咱们先分析这几句。在那样的封建大家庭里,总账房给每个人发放的月银,是严格按照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来规定数额的。按书里李纨的地位,无非是荣国府里的一个大儿媳妇,就算她守寡,优待一点,怎么就会到头来跟贾母、王夫人一个等级,月银竟比同辈的王熙凤多出了四倍呢!显然,写到这里时,曹雪芹他是按真实生活里的马氏的待遇来写的,马氏本是家庭第一夫人,后来情况变化,让位于王夫人原型,她的月银数量当然不能降低。好,再听王熙凤接下来怎么说:“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两银子……”这种在封建大家族里,经济上占据“上上分儿”的分配位置,一个儿媳妇再怎么说也是说不通的,但是,如果这写的是马氏在曹家,她守寡后享受上上分儿待遇,那就顺理成章。 马氏的结局 马氏一生的悲惨处,还不仅是守寡,因为李氏还在,她得对李氏尽媳妇孝道,留在李氏身边,但是自己失去了夫人地位,眼睁睁看着曹顒的妻子过继来后取代了她女主人的位置,那该是多么难受的滋味!雍正六年曹頫被治罪,抄家时也许能将她除外,没抄走她的私房银子,但是李氏还没死,她也还是不能离开。雍正没有对曹家斩尽杀绝,很可能是顾忌到他父亲对曹寅、曹顒都有非常明确的赞语,对二位的遗孀也就不便因曹頫而不略予善待。康熙对曹頫没留下什么赞语,惩治曹頫雍正不必手软,但鉴于曹頫的家属中有李氏和马氏,他在将曹頫抄家逮京问罪后,还指示在北京少留房屋,以资养赡。后来有人考证出,位于北京蒜市口附近的一所十九间半的小院,就是容纳曹頫一家,包括李氏和马氏在内一度居住的地方。到了乾隆元年,曹頫得到宽免重回内务府任职,他家境况又有好转,应该是又从那里搬到了比较高级的住宅中。 那么真实生活里的马氏,一定积谷防饥,也就是拼命地积攒银钱,以防将来自己老了没有收入。而既然曹有赡养她这个寡嫂的义务,她的待遇不变,那么她就尽量不动自己的积蓄,一起过日子时,是只进不出。 关于曹家的史料,康熙朝相当丰富,雍正朝随时间递减,但也还有。到乾隆朝,特别是“弘皙逆案”以后,竟几乎化为了零。有人说,根本查不到档案记载,你说曹家被这个政治事件株连有什么依据?那么,我也要问,他家如果没有那个时候的一次灾难性巨变,怎么连族谱家谱都没有了?哪一个家族会好端端地自己毁掉家族的记载呢?从曹寅到曹雪芹,不过三代而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真实生活里的马氏和她的儿子,对曹頫夫妇及其子女,以及所连带的那些亲戚,比如曹頫妻子的内侄女,内侄女的女儿什么的,肯定没有什么真感情可言。曹頫一再地惹事,虽说雍、乾两朝皇帝对马氏母子还能区别对待,没让他们落到一起被打、被杀、被卖的地步,事过之后,他们对那些曹家的人避之不及,又哪里有心去救助? 马氏如果想救助曹家的人,她的救助能力,就体现在她还有私房银子这一点上。假若曹夫人的内侄女的女儿家破后被其狠毒的亲戚卖到娼门,其他救助的人虽可出力,却缺少银钱去将其赎出,于是求到被赦免的马氏母子跟前,他们母子二人呢,就可能非常地冷漠,一毛不拔。马氏会推脱说自己并没什么积蓄,爱莫能助,而她的儿子呢,就很可能是使奸耍猾,用谎言骗局将求助人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