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给台风起名字

  • 梦见台风

      首先台风还分两种:有水,没水   有水:恭喜你要发财了。但不要发横财(那个巴掌)   没水:你要担心一下手上是否会有伤,(死了很多人)   我略懂一些,但是还得请你安心做人,毕竟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台风取名是根据什么?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如去年第13号台风“杜鹃”,其编号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发生的第13个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O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浏览台风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们熟悉的杜鹃花:前一段在我国登陆的“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台风命名表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00年台风委员会第33届会议上作出的,该表从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参考资料:[

  • 台风的名字是谁起的?

      国际上统一的台风命名法是由台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简介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 台风 ( 热带风暴 )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我国就有六、七个之多。 在有国际统一的命名规则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我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 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道中也常用关岛 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 世界气象组织 ( WMO )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由来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 澳大利亚 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 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 WMO )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

  • 台风为什么会引发洪水?

      台风是热带洋面上生成的一种强烈大气漩涡(低压系统),气压上升猛烈,因此有旺盛的降水云系发展,能带来一日100——300mm的特大暴雨。台风在登录以后,其风力会迅速减弱,但降水强度仍要维持一段时间,深入内陆后,往往就由于长时间的降水而引发洪涝,遇到山地则引发滑坡、泥石流,山洪暴发。所以,台风灾害中的伤亡人员大多是由于其降水引发的洪涝所致,如05年“碧利斯”进入湖南境内后,给郴州带来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

  • 为什么一刮台风就会下雨

      台风是围绕低气压中心猛烈旋转的热带大气旋涡。当它登陆后,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响,风力便大大减範,中心气压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风仍然围绕着低气压中心吹刮着,来自海洋上高温高湿的空气仍然在上升和凝结,不断制造出雨滴来。如果潮湿空气遇到大山,山的迎风坡还会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结,那里的暴雨就更凶猛了。

  •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取的?

      台风的名字由来:   《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一文,文中论及“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作者认为: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作为寒潮大风或非台风性大风的统称。   关于“台风”的来历,有两类说法。第一类是“转音说”,包括三种:   1、由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   2、由闽南话“风台”演变而来;   3、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根据希腊史诗《神权史》中的人物泰丰Typhoon命名。   第二类是“源地说”,由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风北上的路径要冲,很多台风都是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大陆的,所以称为台风。“台风”是音译词,英文中typhoon是根据中文粤语发音toi fong音译至英文,再进入普通话词汇中的。   typhoon在美语中指发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热带暴风。若追溯其语源,也许很少有单词能像typhoon一样表明汉语、阿拉伯语、东印度语和希腊语的多国语言背景。   希腊单词typhon既是风神的姓名又是意为“旋风,台风”的普通名词,被借入到阿拉伯语(就象在中世纪时许多希腊语单词进入阿拉伯语一样,那时,阿拉伯人的学问保存了古典的风格,同时在把它传向欧洲时又有所扩充)。   Tufan,希腊语的阿拉伯语形式,传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语言,11世纪时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来。这样,阿拉伯语单词的衍生,从印度语言进入英语(最早记载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tufan的形式出现于英语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风暴。   在中国,给了热带风暴的另一个单词台风。汉语单词的广东语形式toi fung同我们的阿拉伯语借用词相近,最早以tuffoon的形式于1699年载入英语,各种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变成了typhoon。   

  • 台风来了为什么会下雨咧

      台风初生时期在海洋上,到登陆我国时已是成熟期阶段。成熟期台风的几何形态基本上是一个水平直径约为500公里至1000公里、高约12公里至14公里的反时针旋转(在北半球)的空气柱。   通常可以将台风看作一台巨型“热机”。在这巨大空气柱上部大约距地面12公里至14公里处,空气向四周近水平地大量流出,又有低层空气近水平地大量向内流入;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这气柱内的空气强烈上升。在上升运动过程中,大量空气从气压较大的低空迅速地、近于绝热地上升到气压较小的高空,使空气膨胀冷却,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大量潜热被释放出来,使这巨型气柱整体尤其是中上部温度升高,相当于在台风上空维持了一个高压区,由此驱动这个“热机”。   在这“热机”中,工作物质是水,包含水汽、雨滴、冰粒、过冷水滴等。当低层气流进入这巨型“热机”后,在上面所述的上升运动中凝结成小水滴,再通过碰并等云雾物理过程,合并成足够大的可以降落的大水滴,下降成雨。在降暴雨时很不均匀,常常呈现为“雨团”群的形式。通常,雨团的水平直径约10公里到数十公里(不一定呈圆形),它与同样大小范围的低空水平气流系统(称为中尺度系统)相关联,有很强的降雨。   在台风暴雨期间,可生成多个中尺度雨团。根据1960年至1991年影响广东的39例特大暴雨统计表明,特大暴雨主要是由台风范围内中尺度强对流云团影响造成的。这种云团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云顶温度-80℃,水平范围直径100公里,生命史为5小时以上的云区。对于可以看作是巨型“热机”的台风,水汽提供了台风的能源,直接影响降雨量。台风中心进入大陆以后,如果仍有大量水汽从海洋上源源不断向台风区输入,易形成台风暴雨。例如,1969年8月大西洋飓风Camile深入陆地后,仍有一条很宽厚的云带从南方海上伸展进飓风,结果在美国产生了空前的特大暴雨,5小时雨量达787.4毫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登陆北上如果遇到西风带的低压槽,由于低压槽前及附近有较强的上升运动,可使两者在靠近或部分合并时有增强的上升气流,并且在西风槽的后部常有低空冷空气伴随着移到台风西半部,强迫台风带来的暖湿空气上升,这就更加强上升运动,促使暴雨形成。山地是台风暴雨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台风的强风沿山坡向上运动,具有相当强的上升速度,促使暴雨发生。1992年8月登陆福建的9216号台风,在山脉迎风坡地区降水增幅显著,24

  • 怎么起名字

      1....符合八字命理五行     2....不要上三辈同音同字   3....用字易写易懂     4....不可连想用字起外号.及用字不良意义

  • 房屋被台风刮倒证明

      这个可以去村委会开证明的(应该是农村吧,城镇多商品房,被风刮倒不太可能)   村委会在核实实际情况后,会给证明的   盖上章签上名后这就是一份有效的证明了   望采纳谢谢

  • 台风取名莲花是啥意思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是具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的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的天气尺度的涡旋的统称,除了台风,它还包括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超强台风。   热带气旋命名表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讨论通过,相关的业务程序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执行。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来自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每个成员各贡献10个名字。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所以台风的命名并不是具有极大的任意性的。     亚太地区台风命名有原则   西北太平洋(赤道以北、100°E到180°E的海域)及南海海域(约105°E-118°E,4°N-21°N.)热带气旋的命名有以下几个原则:每个英文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国的认可;中文译名由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协商统一确定。   对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热带气旋,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列表中删去(此名字成为某个灾害特别严重的热带气旋的专有命名),也可以因为其他原因申请删除名字。每年的台风委员会届会将审议台风命名表,将用新的命名代替已删去的命名。     △台风蔷薇(2008年第15号超强台风)   以树木花果为名:亲和与威力同在   上图是2008年在我国台湾宜兰县附近登陆的台风,虽命名为“蔷薇”但你可别小看它,它可是是2008年第15号超强台风,大有“心有猛虎”的架势。今年的“莲花”台风也是以花为名,威力也不容小觑。“灿鸿”也并不像网友们认为的是一个帅小伙的名字,它其实是大叶桂,来源于老挝,三台风之一的“浪卡”是菠萝蜜,来源于马来西亚,也是瓜果树木的名字。树木花果的名字在台风命名表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台风以花木为名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比如有叫“杨柳”、“榕树”、“榴莲”、“山竹”等,还有一些我们不熟悉的花果树木例如“凯萨娜(奇南沉香)”、“利奇马(蛋黄果)”、“莫兰蒂(娑罗双属树木)”等等。这些听起来或美丽、或香甜、或高大的名称让我们对于台风这个会对生活造成各种不便的天气现象也有了亲切的感觉。     △台风龙王(2005年第19号超强台风)   以神话星座为名: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