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社取名

  • 如何给书法班取名?

      墨林苑 一支支竖起的毛笔就像是一片树林 也很有意境

  • 美术社怎么取名好?

      千石 呵呵

  • 书法班取名

      中华书法由汉至唐,其笔法莫不以中锋为宗,点线之间体现出高浑、遒劲之概,而为后学所推崇。至宋以后,渐以偏锋替代或夹杂中锋而行,故多以姿秀婉丽为容,渐失质朴、古拙之貌。   锋华书道苑 或者 风华书道苑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 斋字的繁体书法

      [斋、字]标准繁体写法。   如图所示:

  • 什么样的对联书法才是好作品

      这是一篇论文,解释如下:     写对联,印章不能随便盖   谈起对联书法的发展历史,刘一闻介绍,对联书法主要出现和发展时期是清代,因为文字狱,使很多原本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纷纷转向文字研究和小学研究,而这些原本研究文字的人也渐渐对文字本身的美产生了兴趣。对联形式很独特,又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渐渐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形式。   对联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秦汉时用于驱鬼的“桃符”,鲍贤伦介绍,从文献上看,至少明太祖时期民间写对联、贴对联已经蔚然成风,现在明代对联还存在一些实物,但以清代为主。从桃符到对联的发展,也可看到对联负载的民俗因素逐渐被文人所雅化,在这个过程中,文人学者的实践起了很大作用。   对联看起来简单,但在创作上要求很高。刘一闻对对联创作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工人文化宫办画展征稿,只能写毛泽东诗词和鲁迅诗词,我打算写毛主席诗里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写着写着发现,一幅字写到下面没有上面写得好,写了下联又觉得比上联写得好,于是反复重写,把家里的纸都写完了,还特地去朵云轩买了三张宣纸写,到最后仍然觉得不满意。那以后,我决定,要把对联写好。”   从此以后,刘一闻开始注意上海的书法家前辈们如何写对联,看老先生们怎么叠纸,怎么用笔。刘一闻也透露了一个写对联书法的“小窍门”:他当年去潘学顾家中看他写字,那时老先生们家中都不富裕,写字的案子很小,而且,在这张案子上又要吃饭、烫衣服,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了才能写字。也因为案子小,每次潘学顾在创作对联时,都把两张纸叠在一块写。当时,刘一闻的案子也不大,也学着潘先生的方法创作,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这样做有个好处,在书写过程中可以顾及对联中用笔章法的呼应。”   刘一闻作品   在鲍贤伦看来,写对联是学习书法艺术创作最简单的方式。“现在对联样式花样百出,但我觉得,写对联最方便的书体还是正书,也就是篆、隶、楷,草书最麻烦。因为对联字与字间的大小、间距都有讲究,两边对得太好不行,对的不好又别扭。相比下,正书更容易把握,但在正的情况下,也要试探下'边境’,在书写中寻找一种动感。”   鲍贤伦作品   说到如今对联书法存在的问题,两位书法家都不约同的感觉到,“印章”的问题最为普遍。“我在参与全国性的书法评选活动时,经常看到一幅作品密密麻麻盖满了印章,对于这样的作品,我心里面是拒绝的,真正懂的人不会这么做。”刘一闻讲了一个故事,有次,他在谢稚柳家里,正好有位客人捧着一幅画作来拜访,还说此人作品十分有名。谢稚柳说,“打开看一下”,没想到,他打开画面一角就立刻卷起来了,对客人说,可以把画拿走了。客人好奇缘由,谢稚柳说,“印章都不会用,怎么能把画画得好。”可见打印章是很难的事情。“我请教过谢先生,印章怎么盖才妥,他说,要看情况,最忌讳是看到有空的地方就盖印章。就像下棋一样,一子得体,满盘皆活。盖一个够了就不要第二个,盖了两三个不够可以继续盖第四第五个。盖的不恰当,反而糟蹋了画面。”刘一闻说。   作不成对联,宁写古人的”好联“   对联从民俗走到书斋,随着书法艺术的繁荣逐渐扩大。刘一闻和鲍贤伦的对联书法都属于有个性的“文人字”,他们的作品在章法、字形、字体塑造甚至文辞内容选取上都有不同的追求和志趣。本次对话的学术主持刘恒指出,对联里包含的人文“雅”的东西不可丢掉,这些需要通过作者的文化修养去体现。对对联书法艺术和文辞内容的共同阅读,才构成对联的完整欣赏。   然而,如今对联中”文“和”书“的脱离非常严重。鲍贤伦提出,”文“”书“关系涉及到传统书法在现在的生存状态,尽管现在提倡书法家自作诗自作联,是一种希望回到”文书合一“状态的愿望。但成为优秀的文章和诗人并不容易,不少“自作诗”“自作联”错漏百出,文辞拙劣,损害了书法原本的美感。“我认为书法家学写诗有好处,但除非自己写得确实好,不要轻易落笔。其实,不如做一些古人集句,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书写,既体现自己的书法特点,也能表达个人的追求志趣。”   刘一闻也觉得,形式和内容统一的确有难度,”自作联“不是想当然。”如果自己做不成联语,宁可找古人好的联语。明代有些句子像大白话,很亲切自如,大家都可能看懂。像'有时沦茗思来客,或者看花不在家’,只要留心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

  • 书法名称大全

      从来没见过书法名称是什么东西,你提问的不准确

  •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榜书常用词句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   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   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   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   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   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   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   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   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   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   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   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   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书法用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   、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   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   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   写、临、篆   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干支(岁阳、岁阴)   甲子(阏逢困敦)乙丑(旃蒙赤奋若)丙寅(柔兆摄提格)丁卯(强圉单阏)戊辰(箸   雍执徐)已巳(屠维大荒落)庚午(上章敦戕)辛未(重光协洽)壬申(玄难)癸酉(   昭阳作噩)申戌(阏逢阉茂)乙亥(旃蒙大渊献)丙子(柔兆因敦)丁丑(强圉赤奋若   )戌寅(箸雍摄提格)己卯(屠维单阏)庚辰(上章执徐)辛巳(重光大荒落)壬午(   玄敦戕)癸未(昭阳协洽)甲申(阏逢君滩)乙酉(旃蒙作疆)丙戌(柔兆阉茂)丁亥   (强圉大渊献)戊子(箸雍困敦)己丑(屠维赤奋若)庚寅(上章摄提格)辛卯(重光   单阏)壬辰(玄执徐)癸巳(昭阳大荒落)甲午(阏逢敦戕)乙未(旃蒙协洽)丙申(   柔兆君滩)丁酉(强圉作噩)戊戌(箸雍阉茂)已亥(屠维大渊献)庚子(上章困敦)   辛丑(重庄赤奋若)壬寅(玄摄提格)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书法创作用语五百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url=]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   运)[/url]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9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9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9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0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0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102、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0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10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0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0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0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10、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11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13、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11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16、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1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1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2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2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2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32、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34、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3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3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3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3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4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14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4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4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4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14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5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5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5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5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15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15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5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5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6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62、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6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16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6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68、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6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7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7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7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76、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7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17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8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18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8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3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3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3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2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23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4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1、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4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4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4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24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4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48、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24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5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书法创作常用诗词对联   四字联   一轮明月;四壁清风。   山以石峻;海为川归。(集石门颂字)   天下有道;国家将兴。(集四书句)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不攻人短;莫矜己长。   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尺璧非宝;寸阴无价。   当勤精进;但念无常。   竹阴在水;兰气随风。   行仁义事;读圣贤书。   江山入画;意气凌云。   花晨月夕;茶半香初。   求通民情;愿闻己过。(林则徐)   穷不失义;富而无骄。(集四书句)   松风高洁;兰气幽芳。松风煮茗;竹雨淡诗。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斧藻其德;竹柏之怀。(梁同书)   贫不学吝;默无过言。   泪尽数行;诗留千古。(郑燮)   持山作寿;与鹤同侪。(齐白石)   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倚剑天外;射雕云中。   读古人书;友天下士。(包世臣)   勤能补拙;俭以助廉。   虚心为竹;清节而秋。(集景君铭字)   移花得蝶;买石饶云。(郑燮)   欲正人心;引为己任。(胡林翼)   曾三颜四;禹寸陶分。(郑燮)   静观世态;细品人生。   澹泊明志;夙夜在公。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   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   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 好听文艺作文社的名字

      原来我们学校(初中高中合校4000人)语文组办着一个【文曲】刊物。16开本的印刷杂志。内容主要是刊载学生的好作文,也介绍一些语文知识。月刊。不收钱,只是给作者一份刊登自己文章的文曲。每个班发5本。每位老师发一本。学校图书馆存档5本。往外面的兄弟学校各发5本(目的是交流与扩大我们学校的知名度)。这么一来,学校每个月的开销约3000元。太大。学生的稿件互相批改再由老师定音。由于好的稿件上不来,且因老师负担太重,只好逐渐改成了一学期出两期,后来又改成了一学期出一期。就这么一直坚持了十几年,直到现在。其实,发给班里,看劲儿也不大,都忙着自己的作业。有的学生看见刊登了别人的就内心嫉妒了。你看完了也不传给我,自己藏起来。啊哈哈,看来要干好一件事情,实在也不容易。   以上是题外话。   你们的社团可真多呀。可以发动同学老师起名字来的亲切些。也可以不起名字,就叫你说的音乐社等等就很好(音乐,这个字眼其实是古代的,挺文雅的)。   如用四个字的名字,那音乐社可叫【天籁之音】;书画社【寄情山水】;文学社【阅微草堂】;舞蹈社【天女下凡】或【青春荡漾】;等等。三个字也不错:“走,咱到【小天鹅】去”——指的是舞蹈社。   其实,名字与商标很相似。鸵鸟墨水,鸵鸟与墨水,哪跟哪呀!但是叫惯了就知道了也就叫开啦。所以,我们还可以一律用宋词。这个社叫【临江仙】,那个社叫【清平乐】,【点绛唇】,【虞美人】,【渔家傲】,【水龙吟】,【谢池春】,【瑞龙吟】,【鹧鸪天】,【玉蝴蝶】,【汉宫春】,【柳梢青】,【踏莎行】(莎,此为莎草,读音suo)。等等。多有意思呀。

  • 书法美好心愿的春联?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去岁曾究千里目 鲲鹏展翅乾坤大 国正华年花烂熳   今年更上一层楼 桃李争春天地宽 人逢盛世寿增添   新春共饮团圆酒 日月有情迎港返 一枝红杏沾春雨   海峡同浇统一花 山川无恙盼台归 两贴春联喷墨香   猪年大有诗千首 树沐阳光欣致富 岁岁年丰添美满   鼠岁丰登酒一船 花承雨露庆发家 家家幸福庆团圆   两岸三通金光道 雪里梅花霜里菊 贺岁红联增喜气   一元复始艳阳天 炉中宝剑火中钢 迎春白李报春和   原野雪消千里绿 九州瑞气迎春到 绿满川原山滴翠   神州光泽万家春 四海祥云降福来 春回大地路飘香   九州雨顺千山绿 且把桃符纪盛世 岁月峥嵘须搏拼   六合风调万户丰 常将竹叶报平安 年华潇洒莫蹉跎   春酒一杯歌两制 四面青山披锦绣 水水山山处处画   神州十亿盼三通 三江绿水涌春波 家家户户年年丰   春光永驻军人府 粮海棉山丰几载 举国江山俱似画   日照长辉烈士家 桃红柳绿又一年 满天春色最宜人   潇潇春雨润桃李 柳绿栎红新岁月 春风万里山山绿   处处园丁育栋梁 莺歌燕舞艳阳天 旭日一轮处处红   庭前绿竹迎风舞 果熟粮丰呈富岁 大地春风温我宅   座上嘉宾对酒歌 花红柳绿饰新楼 中天日丽到吾家   天地无私千里绿 千秋日月千秋亮 绿柳迎春歌富岁   家门有德万年红 一代风骚一代歌 红梅破雪兆丰年   红日东风常送暖 红纸春联夸美景 风和日丽春常驻   青山绿水总宜人 动人小调唱丰年 人寿年丰福永存   青山不老国增艳 向阳村舍春光媚 全家畅饮丰收酒   碧水长流年更丰 和睦人家幸福多 合府同观彩电屏   点点梅花乐淑气 翠柏苍松皆旧貌 一窗明月一窗竹   声声鸡唱祝平安 红墙碧瓦尽新楼 满室图书满室馨   白粉围墙客疑问 种树栽茶山聚宝 风和日丽花常放   红墙瓦屋燕迷归 放鱼养蟹水藏金 吏正官清民自安   春种人人用科技 春暖神州百卉艳 放开改革阳春曲   冬来户户过丰年 官清大地万民安 两制三通白雪歌   兴邦有法千般好 翠柏苍松兆福寿 国兴特色三江暖   为政无私万里春 金樽檀板庆新春 日灿神州万里春   朝霞灿灿三春景 龙飞凤舞升平世 善政和风指海峡   旭日彤彤九域天 柳绿桃红艳丽春 红心桃李报春晖   特色福州富四海 美酒红灯歌盛世 和风吹绿江南柳   小康岁月乐千家 银筝铜鼓报新春 春雨催开塞北花   春风时雨花千树 日丽三湘春骀荡 春风吹柳千枝绿   子孝孙贤福满门 龙腾四水岁峥嵘 时雨浇苗万亩新   春风终解千山雪 政策拓开平坦路 处处管弦歌盛世   海浪长调两岸心 春风吹暖小康家 家家诗酒贺新年   锦绣前程冲碧汉 嫣红姹紫三春早 百业齐兴酬壮志   辉煌大业耀寰球 康乐富强四季欢 千帆竞发显雄心   鹊闹枝头传喜讯 春风一笑花千树 时逢盛世心花艳   梅开窗外报新春 紫燕三歌柳万条 春到人间气象新   泼墨挥毫歌盛世 长治久安兴国计 敬老爱幼家庭暖   树碑立传颂雄才 少生优育利民生 倡廉戒奢事业兴   喜庆丰收结硕果 国泰民安环宇庆 雄心不与年华去   笑谈致富出人才 家和人寿满园春 壮志宜随春意来   兴邦有策家家富 日映桃花红烂熳 春风得意山河丽   治国无私处处春 风来江水绿参差 政策英明大地新   改革迎来千载福 万里河山添锦绣 杨柳春风人满意   东风绣出万家春 满园桃李竞芳菲 桃花雨露地生辉   自学成才诚可贵 喜政策放宽尺度 点点梅花迎淑气   勤劳致富最光荣 看吾曹大展经纶 声声鸟语闹春光   大圣载功辞腊去 门迎旭日财源广 绿水青山堪入画   金鸡报晓唤春回 户纳春风吉庆多 红梅白雪共迎春   一派山河呈锦绣 丰衣足食人人乐 喜庆丰收歌大治   万家灯火乐升平 绿野青畴处处春 笑迎开放乐长安   新岁早商兴国计 屠苏酒祝千年福 甲第千庄盈瑞气   雄心争作弄潮人 大有歌欢猴岁丰 戌春万户纳祥光   洞庭自有千重浪 三峡冰消舟放胆 几行柳绿山川秀   世上今逢万里潮 五湖水暖鸭知春 一树梅红天地春   枝头梅绽新春丽 山经春雨清如洗 春潮涌起千江雪   海角龙腾伟业兴 柳坐东风翠欲流 海域探来万斛珠   雪爱梅花人爱雪 和风舞动门前柳 正是江南逢化雨   春回大地我回春 喜雨催开苑里花 只缘冀北送春风   海岛春融花竞放 八方财富八方景 政策摧春春财旺   南天日暖鸟争鸣 十里春风十里街 科学赐福福满门   室内声屏观世界 千帆竞发风和顺 禹地花明春柳绿   楼前竹柏写人生 万马争驰路康庄 尧天日丽晓霞丹   爆竹声声春讯早 硕果累累辞旧岁 风卷雪花辞腊去   桃符处处岁时新 歌声阵阵庆新年 香随梅蕊送春来   春满神州苏万物 旭日寿星赠五福 四面春山悬画卷   文昌艺苑谱千篇 东风彩笔绘三春 三江碧水涌诗涛   元日有杯皆进酒 春风荡荡河山秀 邦基永固农为本   春来无处不飞花 旭晶瞳瞳大地新 国运长兴教领先   希望工程播希望 两制策启千秋业 一身正气好公仆   文明国度创文明 五星旗开一统天 满腹才华作栋梁   大地时时腾紫瑞 瑞雪纷飞丰稳岁 春风绿染千山秀   春风处处醉芳菲 香梅大放富饶春 善政辉昭万户新   四面青山看画展 抒心赏岁时一序 军民团结家家乐   三溪碧水听诗吟 纵目看歌舞万家 党政清廉户户欢   春临玉宇繁花艳 翻腾稻菽千重浪 美酒欢心杯起舞   福到门庭喜气盈 笑绽工商万朵花 春风得意笔生花   春风吹绿千枝柳 芳草多情人益寿 一家和睦一家福   时雨催红万树花 鸣禽得意世升平 四季平安四季春   江山永因人民福 屋满春风春满屋 柳绿花繁春早到   泽国长安大地春 门盈喜气喜盈门 猪多肥足岁丰盈   一言九鼎山河动 猪肥膘厚财恒足 五岳红梅开盛世   万户千村日月新 家富人勤寿永康 九州瑞雪兆丰年   天上月明千里共 喜看五湖添秀色 勤俭持身境福禄   人间春色九州同 欣闻三峡放高歌 辛劳致富享吉祥   刚尝盛世开怀酒 物换星移辞腊去 强国安邦明法制   又赋春风得意诗 风和日丽送春来 富民兴业在官廉   风回山野波争舞 尊师重教兴伟业 窗前细雨传春讯   春到人间花怒开 富国强民谱新章 枝上黄鹂送好音   江山似画莺啼序 山河有幸花争放 新春喜饮丰收酒   岁月如诗蝶恋花 天地无私春又归 佳节乐吟改革诗   春来处处绿成海 两手茧花芳岁月 商业繁荣迎客笑   花放枝枝红到楼 一身农艺富山乡 药都珍草祝人康   惠民应遵千章法 彩龙起舞迎春到 花发三春春汛早   兴国须读三卷书 金凤腾飞报喜来 楫击四海海潮高   淑气千重山水秀 紫笋破冰辞旧岁 白雪纷飞梅吐艳   春光万里画图新 红梅得意闹新春 红霞绮丽岁争荣   莺梭织出添花锦 一腔热血开新宇 人寿年丰歌盛世   燕剪裁来特色春 满面春风步小康 山欢水笑庆新春   小康生活蕊中蜜 绿柳千条征淑气 北国冰封笼大地   大富前程锦上花 红梅万点缀新春 南疆雪化始新春   万里和风吹柳绿 丽日驱寒梅早放 玉树暖迎沧海日   九州春色映桃红 春风送暖柳先舒 珠花光动锦城春   花随春到遍天下 只因一夜春风到 虎踞龙盘雄宇宙   福同岁至满人间 顿教满园瑞草喧 山青水秀壮乾坤   春风轻拂千山绿 风前始觉苍松劲 凤啭高梧迎百福   旭日东升万里红 雪后方知翠柏贞 燕翔华厦乐三春   衣丰食足原为福 华堂福降千家乐 钢花飞舞迎新岁

  • 书法名章,3字的和4字的有什么区别?

      印纹刻人姓名,表字或号。基本不是有意进行三字和四字的区别,形成三字和四字的印章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原因。     古人刻印,由于习惯、章法等的需要,形成了约定成俗的独特的规则,即:   1.名章印要加“印”字,如两个字的名字加“印”字,就成了三字章;三个字的名字加“印”字,就成了四字章。   2.古人一般除名字外还有字号,刻字号印章时无“印”字。   如两个字的字号无“印”字,就是二字章;三个字的字号无“印”字,就是三字章,等等。   字印自唐宋后始以朱文二字为正格,也有于姓下加“氏”字的,单姓氏的成为二字印,复姓的成为三字印。现代人也有刻笔名的,也属此类。   3.为了印面的布局和构图的需要,采取的变通的方法形成了字数不等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