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夏姓名人

  • 历史上姓何的名人有

      三国的何进,三国何晏!曹操的女婿哦民国时期的何香凝,国民党将军何键、何应沣,何为,作家,《樊伊玲》   何景明,明朝,哲学家,蒋介石最崇拜的人,蒋死后把台北的一个山改名景明山,然后葬于山上。   何晏,战国时期可以媲美潘安的美男子澳门总督何厚华,梁祝作曲何占豪,何振梁 老先生何咏健广东十大富翁之一 贪官 何申还有快乐大本营的何炅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夏姓的名人?

      夏育 卫国名震遐迩的勇士,据说他力举千钧,能生拔牛尾。 夏无且 在荆轲谋刺秦王之时的侍医,由于"以药囊捉荆轲",而名登《史记》的“刺客传”。 夏贺良 (?—前5)西汉重平(今河北吴桥南)人。甘忠可****。哀帝时,任待诏,谓汉家气运已衰,需改元易号。哀帝采其建议,以建平二年(前5)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借此欺骗人民,企图挽救西汉垂危的统治。不久以“反道惑众”罪,被杀。 夏勤 东汉人,历仕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太守、司徒等职,以才干见称。 夏恭 恭 东汉光武帝时备受人敬仰的学者 夏承皓 (956—1004):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葊。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北宋真宗太平兴国初(即公元976年-983年)上平晋策,补右禁卫。宋真宗景德甲辰元年(即公元1004年)契丹内寇,公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于河朔,力战虏骑,卒于阵,褒赠崇仪使。以子竦贵赠封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封魏国公。北宋仁宗天圣癸亥元年(公元1023年)奉诏招魂,御葬河南汴梁祥府县东,敕建旌忠香火院。北宋仁宗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复奉敕建芙蓉祠于长庆里(今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长庆村小白水东南)以祀。事实详《宋史》、《江西省志》、《九江府志》、《德安县志》及秘书堂《夏氏宗谱》。 夏竦(985—1051):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文学家。夏承皓次子,派名文乔,字子乔,行(hang)第十。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夏执中 宜春(今江西省宜春)人,宋代节度使,以贤扬名。据传朝廷举庆礼,人皆争献珍奇,执中独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进之。 夏原吉 湖广湘阴(今属湖南省)人,明朝大臣,为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户部尚书,主持财政27年,支应无误,在详定赋役,清仓场,广屯种,修水利等方面均有政绩。 夏昶 昆山(今江苏省昆山)人,明代著名画家。他不仅善绘画,而且善书能诗;其诗词清丽,书工正楷,其画擅长写竹石,当时推为第一,有传“仲昭一个竹,江南十锭金”。宋代以后,是夏姓在文学领域里最为光辉的时期。 夏言 江西省贵溪人,明嘉靖年间作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旋首辅执政,两度为相。 夏寅 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明代学者,官至浙江参政。其“君子三惜”说被传为名言。 夏燮 安徽省当涂人,清代史学家。其不满清政府卖国行径,强烈抗议外

  • 历史上有哪些姓夏的名人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现代的名人   夏凡 夏川结衣 夏于乔 夏雨 夏炎 夏韶声 夏梦

  • 古代和现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夏朝国王有:夏禹、夏启、夏太康、夏仲康、夏 相、夏少康、夏 杼、夏 槐、夏 泄、夏不降、夏 扃、夏 廑、夏孔甲、夏皋、夏 发、夏 桀(共十六位)。   历代宰相有:秦代夏说、宋代夏竦、明代夏言、夏原吉。   春秋时陈国大夫:夏区夫   魏国猛士夏育;   秦国负责秦始皇的保健,以药囊提荆轲的夏无且。   拯救摇摇欲坠的汉朝的夏贺良,著名学者夏恭,   汉武帝时阳城内史夏宽,零陵太守夏勤。   南朝时有夏赤松。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画家夏圭。   晋代杰出画家:夏 瞻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

  • 历史上魏姓的名人

      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先祖为庶人,与周同姓,因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毕,于是以毕为姓。到毕万时,事晋献公,伐霍、耿,魏等国有功,封于魏,遂又以魏为姓。   魏颗:春秋时代晋国魏犨的儿子,为人明礼敦厚,任晋国将军之职。有一次秦桓公派遣了一位勇猛善战,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将军出师对抗,两军大战之下,结果出乎意料,魏颗在辅氏地方打败了秦师,虏获了秦国猛将杜回,为晋国立了战功。为了奖励魏颗的这次功劳,晋景公把令狐之地赏给他做了封邑。魏颗的儿子魏颉就以封邑为姓,称令狐氏。   魏绛:即魏庄子,魏犨之子,春秋时晋国卿。晋文公时,魏氏列为大夫,徙于霍(今山西省霍州)人。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59年)。晋悼公元年(公元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   魏 斯:战国初魏国的建立者,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其在位期间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使魏国日益强大,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魏 冉:战国时期楚国人,曾在秦任将军,后被拜相,封于穰(今河南省邓县),号穰侯。   魏相:济阳定陶(今山东省定陶东北)人,西汉丞相,宣帝时被封为高平侯,历任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其主张整顿吏治,考核实效。   魏延: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曾随刘备于蜀,以勇猛闻名,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后被封为南郑侯。   魏 舒:西晋任城樊(今山东省济宁)人,晋武帝时为司徒,其人能断大事,为时人所推崇。   魏 收: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州西)人,北齐史学家。北魏时曾任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以才学闻名于世。曾编撰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   魏徵:馆陶(今属河北省)人,唐代名臣,政治家,相太宗,曾任谏议大夫,敢于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为太宗所器重,其博学多才,文采飞扬,著有《群书治要》等书。   魏 胜:字彦威(1120-1164),淮阳军宿迁(今属江苏省)人,南宋抗金名将。出身于农家,早年曾为弓箭手。胆略过人,骁勇善憨。   魏源:原名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晚年任高邮知州。近代著名思想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他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变革。魏源不以诗名,但他的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鸦片战争时期的许多名篇,感情炽烈,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他还有许多山水诗写得气象雄伟,瑰丽悦目,有的还具哲理意味。魏源的诗风格遒劲,激越奔放,但律诗用典较多,显得费解,韵味不足。著有《古微堂诗集》和《清夜斋诗稿》。   魏 叔:山东寿光籍。清朝乾隆时期官至引龙侯。后代现居寿光侯镇黄桥。有一支在东北吉林扶余五家站镇,黑龙江省鸡西市。   魏无忌:魏国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他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   魏伯阳:东汉时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省)人,炼丹术家,著有《参同契》三卷,把“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参照会同契合为一,为我国思想史重要著作。   魏了翁:四川省蒲江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所著《鹤山全集》强调“正心、养心”,推崇朱熹学说。   魏良辅: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邓的名人,姓邓的名人有哪些

      一:邓禹,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大将 二:邓世昌,清致远管带 三:邓艾,三国时魏国大将 著名成语:期期艾艾 由此而生 四:邓芝,蜀国名臣,负责蜀后期连吴抗

  • 历史上姓杨的名人有谁?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璟: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昺(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杨琏:明代东林党代表人物,正直士大夫。    杨鹤:明末崇祯时将领,任职三边总督。    杨遇春:清朝前期戍边名将。

  • 历史上姓金名人的有哪些

      金日磾(jin mì 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秺(dú)侯。昭帝即位后,他担起了辅佐少主的重任,鞠躬尽瘁,死后被封为敬侯,陪葬茂陵。金日磾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子孙后代因忠孝显名,七世不衰,历130多年,为巩固西汉政权,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 古代姓夏的名人都有谁?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夏姓名人146名,重要人物有:     夏朝国王有:夏禹、夏启、夏太康、夏仲康、夏 相、夏少康、夏 杼、夏 槐、夏 泄、夏不降、夏 扃、夏 廑、夏孔甲、夏皋、夏 发、夏 桀(共十六位)。     历代宰相有:秦代夏说、宋代夏竦、明代夏言、夏原吉。     春秋时陈国大夫:夏区夫     魏国猛士夏育;     秦国负责秦始皇的保健,以药囊提荆轲的夏无且。     拯救摇摇欲坠的汉朝的夏贺良,著名学者夏恭,     汉武帝时阳城内史夏宽,零陵太守夏勤。     南朝时有夏赤松。     南   宋“四大家”之一的画家夏圭。     晋代杰出画家:夏 瞻     唐代 中书令兼尚书令:夏 昱     宋代文学家、诗人:夏元鼎     元代教育家:夏友兰     元代作家:夏庭芝     元代著名画家:夏 迪     明代著名画家:夏 昶、夏 霖、夏白眼、夏 鼎、夏仲昭     清代文学家、诗人:夏敬渠、夏 燮、     清朝出版家夏瑞芳、画家夏之鼎、戏曲家夏伦。

  • 历史上姓唐的名人有哪些

      名人:   唐昧(?-前301),战国时楚将。昧一作蔑。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攻楚方城,他率楚军夹沘水列阵,相持六月,后在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被杀,楚失去宛、叶以北地。见《吕氏春秋·处方》、《史记·楚世家》等。   唐蒙,西汉臣。汉武帝时任番阳令。王恢击东粤,奉命出使南粤,因知夜郎与南粤有道可通,遂上书建议开通夜郎,武帝许之,被任为中郎将,前往夜郎,以厚礼招致夜郎侯多同归汉。还报,汉以其地设犍为郡,并发巴蜀卒开辟道路,自僰道通指牁牂江。   唐慎微,北宋医学家。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后迁居成都。字审元。世业医。终身不仕。大观中,曾将《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两书合并,收辑经史百家文献内所载方药,并博采民间单方、草药,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总结了宋以前药物学成就,为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的蓝本。   唐棣(1296-1364),元代画家。字子华,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秀才出身,任吴江(今属江苏)令;一说为休宁(今属安徽)令,官至部郎。工画山水,曾经赵孟頫指教,其师法郭熙。擅于布置厂殿景物,得清森华润之致。并为元宫嘉熙殿作壁画。现存世作品有《霜浦归渔》、《秋山行旅》、《村人聚饮》等图。   唐赛儿,明初山东农民起义首领。蒲台(治今山东滨县南)人。林三妻。永乐十八年(1420)率众起义,以益都卸石棚寨为根据地,攻占莒、即墨,围安丘。明成祖派总兵官柳升帅都指挥刘忠前往镇压。忠战死。义军后被卫青击败,不知所终。   唐寅(1470-1523),明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江苏苏州)人。少从周臣学画,“性颖利”(《明史》)。会试因涉科场舞弊案被黜,遂漫游名山大川,致力于绘画。放浪不羁,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擅画山水,取法宋元百家。笔墨灵秀,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擅画花鸟、人物,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征明、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能诗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顺之(1507-1560),明文学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江苏常州)人。《明史》载其“生有异禀,稍长,洽贯群籍”。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曾以郎中居浙江御倭,以功升为右佥都御史。学术精深,知晓天文、地理、兵法、音乐、数学等。崇尚唐宋散文,被称为“唐宋派”,主张诗文要有继承和发展,直抒思想,不落俗套。有《荆川集》。   唐甄(1630-1704),清思想家。字铸万,号圃亭,初名大陶,四川达州(四川达县)人。顺治举人。《清史稿》载其知山西长子县,“下车即导民树桑,……民利赖焉”。未几夺归。炊烟屡绝,食树叶,“衣败絮”,仍“著述不辍”。学宗王阳明理学,但反对“空谈心性,不讲事功”。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忠孝仁义诸道德皆可致人于死地。主张发展生产,富国利民。有《潜书》等。   唐英(1682-约1755),清戏曲作家、陶瓷家。奉天(今辽宁)人,隶汉军正白旗。字隽公、叔子,号蜗寄居士。擅作戏曲,能诗工书,善画山水人物。雍正时,任驻景德镇瓷厂协理官。乾隆初,迁九江关监督,仍掌窑务,所督造之瓷器享有盛名,有“唐窑”之称。后又任广州关监督。著有传奇、杂剧《转天心》、《面缸笑》、《十字坡》等十七种,合为《古柏堂传奇》,另有笔记《陶人心语》。   唐廷枢(1832-1892),清买办资本家。字景星,广东香山(广东中山)人。香港英教会学堂肄业。初任上海海关总翻译,后任英怡和洋行总买办,主办轮船公司及丝茶会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