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画汉字取名

  • 适合女孩取名的第三声的汉字

      雪 文 玉 梅

  • 有美好寓意的汉字罕见(不为取名)

      有一个字我觉得不错,就是不稀有   令,意思是快乐

  • 取名,关于太阳,阳光,光明的汉字

      1.杲(gao3):明亮   2.昀(yun2):日光   3.昉(fang3):明亮   4.昱(yu2):明亮/照耀   5.晟(sheng4):光明/兴盛   6.晃:明亮/闪耀   7.晖:阳光   8.晢(zhe2):明亮   9.晶   10.暄(xuan1):阳光温暖   11.曜:阳光/照耀   12.曦:阳光(清晨)

  • 用于人名的汉字《大全》

      1、仝:tong 仅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同”。   2、氾:fan 用于姓氏人名   3、邨:cun 用于姓氏人名   4、吒:zha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咤”。   5、?:xin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用“欣”   6、飏:yang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用“扬”。   7、升:sheng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升”。   8、迳:jing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径”。   9、乃:nai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乃”。   10、钜:ju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巨”   11、秘:mi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秘”。   12、叚:xia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   13、升:sheng 用于姓氏人名、地名。其他意义用“升”。   14、绩:ji 用于姓氏人名。   15、菉:lu 用于姓氏人名。   16、砦:zhai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寨”。   17、堃: kun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坤”。   18、喆:zhe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哲”。   19、苏:su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苏”。   20、淼:miao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渺”。   21、犇:ben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奔”。   22、睿:rui 用于姓氏人名。   23、甯:ning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宁”。   24、缐: xian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线”。   25、锺:zhong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钟”。   26、賸:sheng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胜”。   27、麴:qu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曲”。   28、蒙:meng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蒙”。功   29、溪:xi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溪”。   30、厘:xi 用于姓氏人名。   31、瓌:gui 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瑰”。   32、龢:he用于姓氏人名。其他意义同“和”。

  • 有关于汉字的来历

      一、关于汉字的来历最被认可的仓颉造字的说法,具体解释如下:   仓颉造字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皇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特别喜欢观察身边和周围的事物,他也非常爱动脑筋或者是想问题。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这就是汉字的来历。   二、关于汉字的来历的补充解释:   1、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2、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3、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

  • 常用的3000汉字有哪些

      上网查“一级常用汉字”和“二级常用汉字”,十分方便快捷。

  • 十五画的汉字有哪些?

      钡惭惨掺掺婵鋋厂冲厨锄赐醋摧锋敷锆刽刿缄剑节靓剧锒锂劈铺请趣髯锐傻陕赏审实蚀驶熟数摔谁驷艘琐腿陷腺锌绪缊噪帜陟挚皱嘱幢谆踪葆标槽郴葱稻蒂樊橄稿葛赓巩广瑰郭槲缉赍稽挤稷价驾稼俭翦贱箭僵桨娇胶儆阄驹踞慷靠课抠宽款葵楼面模耦葩篇葡悭庆穷茕枢葶葳苇妩贤箱萱样仪谊毅莹媵樟箴醉罢褒褓暴辈奔陛编褊饼部漕醇滴范蝠驸赋腹缑盥虢憨汉颌褐浒沪麾慧浆涟凛漏履落玛码卖满慢漫猫蝥貌霉魅缅缈庙摸摩漠墨慕暮沤盘赔喷郫翩漂魄憩渗霆万逶嬉饷霄勰写漩演漾漪颍渔漳涨震皑层彻齿除褚辍逮弹德敌董陡缎饵缓践瑾进阆乐黎厉练谅辆寮撂刘搂鲁逯戮虑轮论骆鼐脑闹馁辇驽挪僻热踏踢褪腰瑶熠熨暂摘獐账辄阵鸩征诤质驻辎鞍磁磋嶝墩堕废坟糊峤崂磊嶙碾欧殴怄磐确豌纬诿卫慰娴鸦养叶亿逸影慵忧邮缘院阅增徵.

  •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

  • 十五划的汉字有哪些

      如果起名字用,简写字与算命用笔画是不同的,慎重啊。   [

  • 汉字有多少

      现代汉字改革   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结构复杂、难读、难写、难记,难以掌握。从50年代开始,在“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我们对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括起来,主要做了整理汉字字形、精简汉字字数、减少汉字笔画三个方面的工作。   整理汉字字形 汉字字形混乱,同一个字,印刷体和手写体不同,给学习和使用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965年1月,国家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了6196字。这个表为这些汉字规定了标准字形,包括字形结构、笔画数目和书写笔顺三部分内容。新旧字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字形减少笔画   2.新字形连接笔画   3.新字形改变笔形   4.新字形伸长笔画   5.新字形缩短笔画   6.新字形改变结构   改变字形的目的是便于书写,比较新旧字形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字的规范写法。   精简汉字字数 汉字不但字形混乱,字数也太多。从1955年开始,国家通过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共精简了1100多个汉字。   1.整理异体字。即在一组异体字中确定一个为标准字,其他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异体字废除。1955年12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收异体字810组,被精简的异体字共1055个。整理异体字的原则是从俗、从简,具体说,保留应用较广的,废除较生僻的,如保留“泪”,废除“泪”;保留便于书写的,废除书写不便的,如保留“峰”;废除“峯”保留笔画较少的,废除笔画较多的,如保留“凶”,废除“凶”等。确定标准字,废除异体字,减少了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困难和负担。   2.归并同音字。是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代替原来的几个同音字,如“只、只、只”归并为“只”,“余、馀”归并为“余”等。在《简化字总表》中,用这种同音归并的方法共精简了102个字。   减少汉字笔画1956年,国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简化了2264个繁体字,其简化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省去原字的一部分:   号—号 奋—奋   妇—妇 务—务   习—习 丽—丽   2.改换原字的偏旁:   肮—肮 衬—衬   愿—愿 优—优   猫—猫 种—种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繁难部分:   刘—对 归—归   学—学 对—对   变—变 赵—赵   4.变楷书的连绵笔形为楷书的点画   韦—韦 书—书   为— 齐—齐   专—   5.用简单的同音字代替:   后—后丑—丑   谷—谷里—里   斗—斗只—只   6.另造新字:如:“尘、体、蚕、马、惊、众等”。   7.用简化偏旁或单字适当类推。如由另造新字“马”,类推出“冯、驾、驯、骑、驻”等;“言”简化为“讠”,类推出“语、说、话、辩、论”等简化字。这种类推出来的简化字共1754个,占简化字总数(2238个)的三分之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