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八卦如何运用

  • 八卦太极拳的历史演变

      八卦太极拳是一门出现较晚,及八卦掌,杨氏太极拳,形意拳特点为一身的奇特拳术。清末时期武学昌盛,武术门派林立,其中号称为内家派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更是绽放耀眼光彩。正因内家派拳术的兴起,在当时武林中广为流传着『八卦转」圈」,太极画」圆」,形意触」点」』这首歌谣,叙述这三门内家拳种的基本特色「八卦太极」创立后,迫于当时武林环境与此拳的习练难度甚高,一直未曾公开。但董海川与杨露禅二人,深知此拳的武术价值,但在传承者的选择上必须具有相当的条件与基础,所以董海川秘传刘德宽,经获传艺者,大多将此拳视为私房武术,从不轻易示人,亦可视为当时武林风气使然。但在武学的领域内,并无任何一门拳术是十全十美。当时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约同治六年间,对于杨式太极拳的功法与形意拳的用劲颇为赞赏,于是实验性融入太极拳的行功法与小部分的形意劲,试图为八卦掌的习练寻找更佳的途径,于是八卦掌的太极行功法就此诞生,名曰八卦太极掌。此基础建立后,起初只是做为八卦掌的辅助练习方法,主要强调使用太极行功方式来加强练习八卦掌的细微发劲技巧,并以吐纳与太极要诀来配合八卦掌动作修炼内息,强调的仍为八卦掌的转折轻灵与八卦劲培炼,小部分攻式则采取形意发劲法。杨露禅得知后,视为内家派武学观念的大突破,于是与董海川先生交流研究,试图位内家拳融合寻找可行的道路,在杨露禅过世后,董海川仍持续研究,并由形意名家指点发劲。开始将此功法视为综合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三家拳法的一种修炼方式,至此雏形建立,并称之为『八卦太极』。当此拳基础架构建立后,却面临了现实问题。在当时的武林中,门户之见颇重,各派门规森严;例如太极不习八卦,八卦不习形意等现象普遍存在,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制式条件。然而董海川、杨露禅等人深知自家拳法的优劣,论发劲刚猛阴狠,则首推形意拳;论身步法轻灵奇诡,首推八卦掌;论周身松柔走化,则首推太极拳。三家拳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董海川、杨露禅又各以自家绝技闻名江湖,迫于客观环境,无法对自家拳法进行结构性的大改革,故将心愿寄望在连手密创的拳术『八卦太极』上,期待创始出一套兼具三家拳术精华的上乘内家拳术。董海川与杨露禅,深知「八卦太极」,最伟大的部分不只是内家拳术技击菁华的呈现,更是传统武林破除门户之见,连手合作的创举!所当八卦太极拳创立之后,一开始只限于八卦门内择徒秘传,期待经由各代传承者能在这个基础上修润研究,将此拳发展为一套可传千秋的上乘武术!后来历代传承者,皆穷其一生心力,尽力修整验证,将拳法、心法由历代口传心授传承延续,却也形成不立文字的现象,导致现今缺乏数据左证,形成考证困难。所以形成八卦太极拳深藏不漏,秘密传承,未广泛流传的特点。 【说明】ㄧ.此版八卦太极雏型的特色,当时虽然只是八卦掌、太极拳的辅助练习套路,主要是想从理论与技术方面,尝试为太极、八卦、形意三门合一,寻找出可行的途径,试图建构出内家拳学基本技术体系。二.本段历史目前争议颇大,有关质疑第一代关系的部分,经笔者了解后 , 质疑者皆停留在想象推论或者师门流传说法 , 目前尚未见过合理可供左证的新证据 , 故未以采纳 .董海川(1813-1882)杨露禅(1799-1872)郭云深(1820 - 1901) 第二代传承者刘德宽在光绪二十年间,与李存义、夏国勋、程廷华、李魁元、张占魁等人结为金兰之交,彼此武艺交流甚勤,且皆名重一方,尽献生平所学,刘德宽先生并倡议八卦、形意、太极为友好门户,相互交流拳技,互授弟子。并将只流传在八卦门内的八卦太极拳为雏形,进行实验修正,并获得夏国勋全力的支持,于是第二代的八卦太极拳直趟练法诞生,此版八卦太极拳修正后,更显完整!可谓集太极、八卦、形意三家拳术概念之大成!在功架外型上,以走八卦步、行太极架、拳发形意为主要外观,与当时的普遍流传的太极拳术大异其趣!并正名曰「八卦太极拳」。以上所述为八卦太极拳第二代代表人物,以刘德宽、夏国勋、程廷华为主。此版八卦太极拳特色,强调招式有形有意、以肢带躯、劲走稍节、步走八卦步等独特行功法;套路中以单招习练为主,招式间更重视实际技击的应用层面!刘德宽(1826―1911)程廷华(1848-1900)夏国勋(不详) 在传承第三代的过程中,因为程廷华于中年时期,于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中壮烈牺牲;夏国勋为人低调谦逊,不掠杨家之风。故在传承第三代上,是以刘德宽扮演着传承主轴。刘德宽再传李元智(中央国术馆专家教授)、吴俊山(中央国术馆专家教授);夏国勋则悯于故人之情,传授程海亭八卦太极拳。直到民国1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由于李元智先生与吴俊山先生,同为中央国术馆专家教授。二人受立馆精神感召,决心贡献一己所学,破除武林藏技恶习,力图振兴中国武术,避免绝技失传。于是开始对自家数门武技进行标准化、系统化教学编撰,其中一门正是八卦太极拳。李元智、吴俊山二人,喜于八卦太极拳的武术健身、技击价值;另思,善此技者寥寥无几,且向来秘藏,更遑论公开推广。于是二人开始苦心再次对八卦太极拳进行第三代更细微的修正,并精编成八卦太极拳的标准套路。至此吴俊山,李元智先生并另外制定『太极行功』,『八卦归一剑』与『盘手』,并将此体系定名曰『八卦太极』。第三代八卦太极拳套路确立后,中央国术馆深知此拳法的武术价值,于是将八卦太极拳列为馆内学生必修科目,并只限于馆内传授!由李元智先生负责馆内教学,订于每日早上为学生必练项目。后因此拳难度颇高,李元智在每天带拳时,发现众多学生产生严重的学习障碍或是含糊带过的现象,根本无法习得该拳的精华,于是退而求其次,将原套路招式、次序不变情形下,将高难度动作做大幅度简化,再次改编为145式简易八卦太极,虽名简易,难度亦是甚高。 至于另一支脉陈海亭,对于此拳想法保守,从不轻易示人;所以当时主要流传下来的八卦太极拳145式,为中央国术馆版本(吴俊山为标准套路版本,李元智为简易套路版本)。此为八卦太极拳第三代代表人物,以吴俊山、李元智、程海亭为主。【说明】此版(中央国术馆版)的特色,在于吴俊山先生精于八卦掌,于是将直趟练法,调整为八卦方位练法,使得八卦味更浓;而李元智先生则精于擒拿,摔跤,八极拳与八卦掌,亦强化了八卦太极拳中发劲的表现与招式应用。此版更为强调八卦方位转折、招式合应用。【注释】吴俊山先生曾言收藏了武当太极八卦归一剑谱,此谱为宋唯一传授于李景林(前中央国术馆副馆长),以八卦八宗:推、托、代、领、搬、扣、刁、钻为主。根据此剑谱,另创八卦归一剑法。程海亭(1872-?)吴俊山(中央国术馆史注为1901年生,经查与事实有所出入,生年应约1887年左右) 李元智(1903-1972) 吴俊山先生在八卦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为傅淑云女士、何福生先生、张文广先生。李元智先生在八卦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为赵福林先生。程海亭在八卦太极拳的主要传人为郭铸山先生、蒋馨山先生(蒋先生授徒颇众,其衣钵在津另有传承。至今,天津市区尚存正宗八卦太极)。八卦太极拳至此已历经三代的修润,体系发展完备!可惜当时环境,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许多习八卦太极拳者迫于现实或是懈怠,无法持续不辍。加上此拳动作复杂,难学难精,行拳过程艰辛,若是中断习练则难以再恢复,另善此技者寡,也难以寻找对象交流研习,所以一经荒废,形同遗忘。八卦太极拳在近代武术史上,自1972年李元智先生过世后,就被认定失传(天津地区,蒋馨山一脉八卦太极尚有流传)。大陆地区历经长时间的重大浩劫,中国武术遭受严重摧残打压,致使武术传承残缺不全或失传者众!虽然八卦太极拳在传承上曾经有一定数量的人曾经习练过,但经过长时间的空白,目前所传套路脱节严重或是零碎残缺,绝非真正的八卦太极拳。山东地区现存正宗的八卦太极拳为郭祝山一脉。郭铸山为程海亭学生,因程海亭在北京替父报仇打死俄国拳师,被清政府通缉一直躲在李存义的义子郭铸山家中生活,对郭铸山感恩於是教他八卦掌和八卦太极拳,清政府灭亡後,程海亭的案子不了了之,程海亭出於对郭的感激,带他到父亲的坟前磕头拜师,从此郭铸山成为程廷华的学生,郭铸山自30年代以来做生意往返于济南天津,因在北京击败孙禄堂一举成名,後一直在济南教拳,并在山东国术馆担任武术顾问,尤其49年以後学徒众多,一直到67年去世。郭铸山精通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各种内家拳,但尤其推崇八卦太极拳。他认为八卦太极拳的养生和技击作用都十分明显,是个连起势都打人的拳法。郭铸山传张万英,乔洪儒,辛学儒。张万英传王明星。现在八卦太极拳在济南地区汉族民间有多处练习,皆由郭铸山所传。济南地区现以王明星所练八卦太极拳功法最为正宗,2006年齐鲁电视台曾为王明星所演练八卦太极拳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专访,可见其对八卦太极拳十分推崇。吴俊山先生高徒,傅淑云女士在台湾期间,向来秘藏八卦太极拳并无教授,更不轻易示人完整套路;另李元智先生高徒,赵福林先生也未曾公开发表过八卦太极拳,导致八卦太极拳一直被相关单位认定已经失传。期间,傅淑云女士基于私谊交好,仅与赵福林先生彼此切磋交流,共同深研八卦太极拳精义!当国术有关单位进行武术调查时,遍寻不着八卦太极拳的标准套路传承者;或有寻到曾经习练过但却已遗忘者;甚至有更多以八卦太极拳为名,自行天马行空、别出心裁,杜攥出奇形怪状的套路招式而认定失传!直到接触傅淑云女士后方知,八卦太极拳尚有传人存世,经过严谨验证后,证实八卦太极拳的标准套路、心法与练法,尚完整流传于台湾。于是中央国术馆60周年庆时,曾发表书面说明,证实八卦太极拳标准套路与练法在大陆地区已确定全部失传,唯一会完整标准套路的只有台湾傅淑云女士。八卦太极拳另一位传人赵福林先生,艺出少林,协同傅淑云女士,对八卦太极拳进行第四代的修整,将用法特质相同的招式进行研修整合而集成,更正为四十八式版本并另创八卦太极枪,特色在套路招式行进,无一动作重复。第四代八卦太极拳的代表性人物,以傅淑云、赵福林、郭铸山为主。【说明】此版特色除了招式更正为48式外,更强化了太极拳成分的比重。【注释】1.原傅淑云女士与赵福林先生为避免先贤绝学失传二人之后,有意至美国刊印标准八卦太极央馆版套路,后因事务繁忙延宕,不料傅淑云女士于2004年初猝然仙逝,令人扼腕。2.傅淑云女士并未教授八卦太极拳,第四代传承以赵福林先生为主轴 。3.傅淑云女士。(唯一获颁爵位的东方武术家、美国终生成就奖、进军奥运成就奖、国术荣誉十段) 赵福林先生(武当百杰,马来西亚武盟当代大师荣誉)郭铸山(1901-1967)傅淑云(1915-2004)赵福林(1927)第五代赵福林先生一生致力於武术推广,学生众多。在八卦太极第五代传承者以景国华、谢早金、李维平(李元智之女)、赤川裕实、栗崎佳子、木村则行、禚执政、李奕贤、许轩纶等人为主。而郭铸山先生则传八卦太极拳于张万英、乔鸿儒,以上为八卦太极第五代传人。景国华谢早金禚执政李奕贤许轩纶张万英乔鸿儒乔鸿儒传谭桂昌、包民业、徐亮等弟子。谭桂昌是乔鸿儒的入室大弟子,谭桂昌再传众弟子,主要有田道新、刘邦垚(中国台湾)、金地、王祖梅(女)、郭福禄、孙明皓、杨克、刘一霖、高嘉鑫、包立鹏、陈留稳、刘华、李豪男、闫虹(女)、孙延坊、孙泽艺、高继钊、郭彧、陈金华(女)、王少杰、宋永涛、安昕羽(女)等人。习练八卦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美容美体。八卦太极拳讲究呼吸的引导、吐纳,注重精气神的修炼,一方面锻炼肌肉、舒筋活络,另一方面通过呼吸与肢体的相互配合,起到对内脏的按摩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张万英传王明星王明星弟子较多,包括陈茂林,薄汉奇,杨名,翟讯,黄明,金鹏等。

  • 太极拳好,还是八卦好

      看你性格 性格不急不躁的 练太极和八卦都好   太极拳练练总不会错,八卦掌没人教的话练入门都难

  • 怎么运用八卦来算事情

      用八卦占卜的好像是梅花易数。很多占卜,很少会用八卦的卦辞去算的。梅花易数虽然用卦,但是看的更多的是卦象,用万物类象。

  • 24式太极拳各招的名字

      第一式 起势 Commencing form ,Qishi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Part the Wild Horse's Mane on Both Side ,Zuoyouyemafenzong   第三式 白鹤亮翅 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Baiheliangchi   第四式 左右搂膝拗步 Brush Knee and Twist Step on Both Side ,Zuoyoulouqiaobu   第五式 手挥琵琶 Play Pipa,Shouhuipipa   第六式 倒卷肱 Repulse Monkey,Daojuanhong   第七式 左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zuolanquewei   第八式 右揽雀尾 Grasp the Bird's Tail,youlanquewei   第九式 单鞭 Single Whip ,Danbian   第十式 云手 Wave Hands Like Clou0ds,Yunshou   第十一式 单鞭 Single Whip ,Danbian   第十二式 高探马 High Pat on Horse ,Gaotanma   第十三式 右蹬脚 Kick with Right Heel ,Youdengjiao   第十四式 双峰贯耳 Strike Opponent's Ears with Both Fists,Shuanfengguaner   第十五式 转身左蹬脚 Turn and Kick with Left Heel,Zhuanshenzuodengjiao   第十六式 左下独立式 Snake Creeps Down,Zuoxiadulishi   第十七式 右下独立式 Snake Creeps Down ,Youxiadulishi   第十八式 左右穿梭 Jade Lady Weaves Shuttles ,zuoyouchuansuo   第十九式 海底针 Needle at Sea Bottom ,haidizhen   第二十式 闪通臂 Flash the Arm ,shantongbi   第二十一式 转身搬拦捶 Turn, Deflect Downward, Parry and Punch,zhuanshenbanlanchui   第二十二式 如封似闭 Appar0ent Close up,rufengsibi   第二十三式 十字手 Cross Hands ,shizishou   第二十四式 收势 Closing Form ,shoushi

  • 武当秘传太极拳 全部视频下载

      在56网或土豆网网上都有,陈师行和他师傅的版本都有。

  • 风水在建筑的运用

      风水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     建筑设计要真正符合风水理念首先必须要在规划阶段进行总体设计。     1、整体布局必须要有明显的主轴线及主要标志建筑;   2、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土地资源,如对原有山水的充分利用与改造,小区环境必须要藏风聚气;   3、对于原有格局不足的补救(如利用本身楼盘的设计对龙虎的补救及山家的补救,增加人工湖、河流   等);   4、尽量减少本身楼盘间的尖角冲射、天斩煞等的影响;   5、座家尽量不要设计置厕所;   6、尽量避免出现黑房;   7、厕所门尽量不要正对房门、大门;   8、尽量避免经由厨房进入厕所;   9、套间内设计力求方正;   10、不要出现楼房底部偷空做湖(斩脚煞)。

  • 八卦掌和太极拳对垒哪个厉害?

      四十多年与六七十年的修为、经验又岂可同日而语?要比就的等级差不多的。董海川与杨璐禅 清光绪年间,直隶广西府永年县南关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投师陈长兴,经十八年苦练学会太极神拳。后经刑部侍郎武汝清推荐,进京到瑞王府授艺。一时间京城武林高手纷纷寻上门来比试,却总是败北而去。杨露禅由此名声大噪,人称“杨无敌”。   这事惊动了深居内宫的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董海川几次想登门拜访杨露禅,又恐有失体面。一日,他再也忍不住了,便派徒弟执请柬邀杨露禅小酌。   这天上午,董海川准备停当,静候杨露禅前来。但杨露禅直到中午还未露面。   董海川平日有午休习惯,当他静了下来睡眼朦胧,忽觉人影一闪,他一睁眼,但见桌上摆着一个装潢十分考究的礼品花篮,内装“稻香村”各式糕点一份,“杏花村”老窖好酒四瓶,红色缎带上用金字写着“杨露禅拜上”,花篮下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拳师小憩,露禅不敢打扰,权且告退。失礼!”   董海川心中一惊:好个杨露禅,我刚一眯眼你就给我来这一招,真乃武林高手也!可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难道我董海川想见你一面都不肯赏脸吗?好!明日我原礼奉还。   第二天,杨露禅晨练完毕,大门便被人拍响。他开门一看,街上悄无一人,便觉被人戏弄。忽觉门前树上有个人影一闪。杨露禅拧身一纵上了门楼,只见四面房脊披露,白色一片,并无半点脚痕。不禁心里一动:来无踪去无迹,此乃上乘之轻功也!   他忙飘身下房。进得大厅,见迎门桌上稳稳当当放着一个礼品花篮,竟是昨日自己送董海川的那个。花篮下也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太极名师杨露禅,送礼进府不见面。有礼无人不算‘理’,今日隐身把‘礼’还!董海川。”   杨露禅正在聚精会神看纸条,次子杨班侯进得厅来伸过头一看,大怒道:“好个八卦董,如此狂妄!”他一把提过花篮说:“爹,八卦董用心不善,让孩儿去治治他!”说罢推门而去。   杨班侯初生牛犊不怕虎,风风火火来到董府门外大声吼道:“董老拳师,接礼来呀!”隔着门楼便把花篮向院里投去。   谁知花篮刚飞上门楼,便被董海川一个“燕子抄水”轻轻接住。董海川大声道:“班侯来送,我定收下,请!”   杨班侯见董海川身手不凡,也提身飞腿上房,谁料到脚未贴瓦垅,便被宗师轻轻用手一托,隔着一层院落请到客厅太师椅上。   杨班侯羞得面红耳赤,坐在太师椅上直发愣。   董海川不语,进内院拿出一个羊皮匣子,客气地说:“有来无往非礼也,请你带回一件薄礼给令尊大人。”   杨班侯回到家来,杨露禅打开匣子一看,里面装的是一件薄如蝉翼的杭纺真丝大衫,并有一纸条写道:“送此应时衣,请君莫嫌弃!”   杨露禅抬眼望着窗外,心想此时正值三九隆冬滴水成冰,送这薄衫不是明摆着要看我的内功如何吗?他于是脱掉皮袍换上真丝大衫,穿北海,走前门,进天坛,逛天桥,什么地方人多就往什么地方去。迎面北风“呼呼”刮着,可杨露禅光头上却热气蒸腾,脸似三月桃花红润,谁离他近了就象挨近一个大火盆。这件真丝大衫他直穿了二十七天才换下来。这可闹翻了北京城,武林中谁见了不竖大拇指!   一晃春去夏来。三伏天里董海川也收到杨露禅捎来的一个羊皮匣子,内装一件关东二寸厚的白板老羊皮袄,梨花笺上写着:“隆冬送衣人情重,三夏还裘意更浓。想见庐山真面目,冷暖相宜各不同!”   董海川自然不甘认输,当下就穿上这老羊皮袄,整整过了一个三伏。有时还手把一壶老烧酒,对着烈日自斟自酌呢!   三伏过后,董海川给杨露禅捎去一封信:“弟恨无亲睹金面之机,今备小酌,请下临寒舍。弟愿聆听赐教!”   ......余下全文>>

  • 太极拳和八卦拳的区别在什么方面

      太极拳最早被称为十三势,属于中国道家的拳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对应八个卦象称为八门,进退顾盼定对应五行称为五步,八门五步共称为十三势。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的一种;   八卦拳属少林体系拳术,套路共分二十四路,分为上八卦、中八卦、下八卦,上、中、下八卦各分八路。拳趟路为直线一来一回,动作刚猛,朴实无华,强攻硬进,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也是内家拳的一种;   而周易这种,个人以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四象中,四象生八卦,此八卦为先天之卦,周易之意在于周而易之,即不变中循环变化,六十四卦根据先天八卦而来,此为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无论太极拳,八卦拳,周易,皆是以八卦先天为体,先天之理相同;而后天应用不同。它们都是用法不同,但出发点是相同的,拳法追求以武入道,后者追求以术入道,皆是追求后天返先天,即把刚才所说的从繁归于一,一归于无,在神明后,殊途同归,万发自然,好比爬山的路不同,而到山顶以后景色相同;又好比是一个球,球面上有无数个点,而圆心只有一个。   个人是太极拳爱好者,通过我自己的经验,内家拳一类,一般是用意不用力,而且内家拳,学习容易,练精很难。如果要强身健体,太极拳建议杨式太极拳老架,没有比较剧烈的动作,拳架套路有简入繁,就是需要极大耐心,要下功夫,呵呵。   最后祝您能有所进步。

  • 太极图的起源,不是太极拳是那个图案

      太极图是太极拳是那个图案。   太极图,有很多种,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据传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后天太极图》、《八卦图》、《河图》以及《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后天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著《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周敦颐“一方面从陈抟派易学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并与新的解释,另一方面继承了汉唐以来义理学派的传统······成为宋明道学家解易的先驱。”

  • 如果我同时练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那么彼此会不会有冲突?

      求三大内家拳内功心法,看来你是高手啊,提供一下吧。大家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