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能鉴定亲生的吗

  • 血型相同,但非亲生父子,抽血做鉴定会有血缘关系吗?

      能判断非父子关系,但不能判断是父子关系。 简单一点说,A型血的基因有可能是AA、Ai;B型血的基因有可能是BB、Bi;AB型血的基因为AB;O型血的基因为ii。孩子遗传父母各一半的基因, 经过组合,就可能出现Ai、AA 即为A型血, Bi、BB 为B型血, AB为AB型血, ii 为O型血。所以,血型的遗传规律即: A+A→A、O;A+B→A、B、O、AB;A+O →A、O;A+AB→A、B、AB;B+B→B、O;B+O→B、O; B+AB→B、A、AB;O+O→O;O+AB →A、B;AB+AB→A、B、AB 所以,孩子的血型不一定与父母的血型一样。 紧靠血型也难以判断亲子关系。

  • 血型相同但非亲生父子,亲子鉴定会是亲生父子吗?

      是不是亲生父子与血型无关紧要的

  • 亲子鉴定出来看哪里才知道是不是亲生? 比如血型?还是?? 10分

      亲子鉴定目前应用的都是DNA遗传标记,不是血型。所依据的原理是孟德尔遗传定律,即孩子身上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因此,只要比对特定基因座上的基因型即可,比如父亲是11-12,孩子是12-13,则12是父子共有的,这种情况就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如父亲是11-12,孩子是13-14,父子没有共有的基因,这种情况不符合遗传规律。   另外,亲子鉴定是一项严谨的鉴定技术。必须到当地正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社会上很多机构声称能做亲子鉴定,建议谨慎选择。具体可咨询当地司法局,查询当地司法鉴定机构名录。

  • 血型亲子鉴定:用血缘鉴定亲缘关系要注意什么

      血缘鉴定只普通的个人亲子鉴定中鉴定难度稍大的一种,血型亲子鉴定其实验室需要多次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其他注意事项和常规亲子鉴定一样。1.常规的亲生血缘关系鉴定:这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一类亲权关系鉴定,包括父母子三方(又称为三联体)、父子(或母子)双方(又称为二联体)的亲权鉴定。在我鉴定中心,这类鉴定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9999%。2.隔代亲缘关系鉴定:这类鉴定指要确认曾祖父母、祖父母、与曾孙子(曾孙女)、孙子(孙女)之间的亲缘关系。还包括单纯的父系亲缘关系鉴定如要确认曾祖父、祖父、与曾孙子、孙子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单纯的母系亲缘关系鉴定如要确认曾祖母,外祖母,与外孙女,曾外孙女之间的亲缘关系。3.疑难的亲缘关系鉴定:除上述两类外,还有一些比较疑难的亲缘关系鉴定,如父母皆疑(无)的同胞(兄弟、兄妹、姐弟、姐妹)、表兄妹关系的鉴定,叔侄之间、姨和外甥女之间、舅舅与外甥(外甥女)之间的亲缘关系鉴定等。

  • 父母和孩子血型不一样,是否就不是亲生的

      不是,很多的父母和孩子血型不一样。

  • 血型鉴定中,Rh(C)是查什么

      RH阴性C型血 熊猫血啊~阴跟阳有区别 一般Rh(c)为阴性Rh血型系统,其中含有6种抗原,即C、c、D、d、E、e。凡人体血液红细胞含D抗原(又称Rh抗原)为Rh阳性,否则为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随着对Rh血型的不断研究,认为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Rh血型无天然抗体,其抗体多由输血(Rh阴性者被输人Rh阳性血液)或妊娠(Rh阴性母亲孕育着Rh阳性胎儿)免疫生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一旦形成抗体,如再输入Rh阳性血液,可发生严重输血反应。再孕育Rh阳性胎儿可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 如何用A型血鉴定其它血型?

      可以鉴别A,B,AB,O型血。这个自己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去分析。A的两亚型有影响,当用A1血型鉴别A2血型是与鉴别O血型出现的现象是一至的,这是因为A1亚型RBC上有A抗原和A1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而A2型中RBC上只有A抗原,血清中与抗B抗体和抗A1抗体。但中国人A,AB血型以A1,A1B亚型为主,A2,A2B亚型仅占1%。所以你这种方法初筛准确性还是很大的。

  • 血型鉴定抽血需要几毫升

      血型鉴定只需在耳垂上扎一针挤出一滴血就可以验出血型

  • 怎么分辨孩子是不是亲生的?血型看不出来

    要是分辨这些的话 一般不懂的人 会去看长相吧 但是要是看不出来的话 我觉得就请教医学的dna验证吧 这个是最靠谱的办法

  • ABO血型鉴定的举例分析

      通常只用两种抗血清即抗A及抗B血清,就可将群体分为四种血型。根据血型的遗传规律,和临床工作方例起见,配偶间所生子女的血型如下:各种ABO配偶所生子女的血型: 父母血型 子女可能有血型及比例 子女不可能有血型 O、O O A、B、AB O、A O、A (1:3) B、AB O、B O、B (1:3) A、AB O、AB A、B (1:1) O、AB A、A O、A (1:15) B、AB A、B A、B、AB、O (3:3:9:1) — A、AB A、B、AB (4:1:3) O B、B O、B(1:15) A、AB B、AB A、B、AB(1:4:3) O AB、AB A、B、AB(1:1:2)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