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哪派较有名

  • 程派八卦掌的技击要点

      程派高式八卦掌二十四要是程派高式八卦掌对八卦掌的代表动作——行桩“青龙探爪”的要点归纳,为入门之始,练功之基,乃检验功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体现“八卦味儿”的关键。对应先天掌、后天掌等其它拳式时只有几个对应位置的要点有变化,可称八卦掌动作的准绳。意要静、气要平、头要顶、舌要抵、项要横、眼要随、田要饱、肛要提、肩要沉、肘要坠、胸要含、腰要拧、胯要坐、膝要抱、臂要伸、腿要曲、腕要塌、指要乍、指对肘、肘掩心、足要绷、趾要抠、步要趟、行要稳。 但不能塌腕太过,是为折腕,掌与地面垂直即可。程派八卦掌 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走如风,站如钉,扣摆转换步法清。腰为纛,气为旗,眼观六路手足先。行如龙,坐如虎,动似江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抱六合,勿散乱,气遍身躯得自然。扣摆步,仔细盘,转换进退在腰间。脚打七,手打三,手脚齐进莫迟缓。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挤靠暗顶膝。高不扼,低不拦,迎风接进最为先。数语妙诀掌中要,不用纯功亦枉然。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松肩沉肘,实腹畅胸。滚钻争裹,奇正相生,龙形猴相,虎坐鹰翻。拧旋走转,蹬脚磨胫,曲腿趟泥,足心含空。起平落扣,连环纵横,腰如轴立,手似轮行。指分掌凹,摆肱平肩,桩如山岳,步似水中。火上水下,水重火轻,意如令旗,又似点灯。腹乃气根,气似云行,意动生慧,气行百孔。展放收紧,动静圆撑,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两手互捧如抱婴,含胸拔背似捆绳。抽身长手千斤坠,宛若猿猴摘果形。由静而动周身运,气导血随龙虎奔。腰乃坐纛心为令,扣膝坐步不八丁。定势半鱼步七星,气沉丹田神贯顶。两臀下垂提谷道,二目注视虎口中。程派八卦掌口诀心虚腹实舌上卷,叩齿呼吸换液津。沉肩坠肘向内合,前手食指与眉平。 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全身环节要放松。心情意静内子精,内外轴承法自灵。先由有象求无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转掌就是八卦阵,阴阳变化在其中。软硬兼施明暗劲,刚柔相济是真功。手脚相随腰主动,全身一致整体形。怀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摆似拧绳。后手相随眼平视,上下两手合力撑。紧背空胸头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缩肾提肛丹田气,掩裆曲膝鸡步行。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膝趟泥在水中。进退抽撤连环步,摆扣走转似旋风。 前手一顶如泰山,心神安静意在前。前方万物手招架,真假虚实在里边。二指够眼虎口圆,托掐用法在

  • 尹派八卦掌的三长两短是什么?

      尹派八卦掌,是指八卦门创始人董海川第一个大徒弟掌门人尹福(二代)所传的八卦掌而言。尹福所传的八卦掌掌型,四指并拢扣拇指,直腕沉肘,后人称为牛舌掌、一气贯通掌。走自然步,不大掰大扣,不讲形象,腿法多,以推、托、带、领、搬、扣、批、进八个字而概括。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讲究手、眼、身、步、气力合一,崩弹力多,其敏捷如打闪韧针,讲借劲使劲,以巧破千斤。每个劲都出自于腰,手到步到,走的是圆圈,用的时候是个圆球,这就是尹派八卦掌的独特风格。   这是相关的所有资料了。

  • 武当八卦掌在整个南派功夫中算实力怎样的

      武当的道士只是修炼丹道,即通常所说炼丹成仙,武当的道士本来是不练武的。八卦掌一般强悍的是程廷华的程派八卦掌,张占魁的形意八卦掌,尹福的尹派八卦掌,这几家八卦掌的功夫都很不错,尤其是程派八卦掌名家辈出,就第一代创始人程廷华的功夫就很不得了,第二代出现了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之后的程有功与程有龙的武艺也是有目共睹的,因为程有龙、孙禄堂是清末民初的人,因此他们的传记应是真实可信的

  • 成都哪里有学习形意拳,八卦掌的地方

      现在培训班、学习班教的都不是很正宗了,而且多是普通防身之术,如果想学比较传统的可能在网上问还是不太可靠,多在生活中向人打听吧,找师傅教更靠谱些。

  • 宫氏八卦掌的介绍

      宫氏八卦掌,又称宫氏八卦拳,系董海川八卦掌第三代的结晶。清朝末年,尹福先师、宫宝田先师都是大内高手,长期在宫廷任职并教授八卦掌,所以后来这一派系有“宫廷八卦掌”之别称。

  • 求八卦掌教学视频

      优酷上有,或者在百度打八卦掌教学视频

  • 请问八卦掌有哪些招式阿?

      八卦掌也称为“游身八卦掌”、“龙形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八赴游身掌”等,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   八卦掌招式   ==========   行桩八母掌、八卦游身掌、十天干、单换掌、先天八大掌、八卦穿化掌、八卦龙形掌、乌龙摆尾穿林掌、八蹚缠掌、姜式八卦连环掌、孙禄堂八卦掌、耿德海八卦掌、八卦七星杆、傅式虎拳、豹拳、七星拳、八卦连环腿、阳八卦、阴八卦、龙形八卦掌、八卦推手。   ====   源流   ====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   主要流派   ========   尹派八卦掌——尹福   程派八卦掌——程廷华   梁派八卦掌——梁振甫   史派八卦掌——史计楝   樊派八卦掌——樊志涌   宋派八卦掌——宋长荣、宋永祥   董海川以后,八卦掌主要分为二个重要流派,即程派八卦掌和尹派八卦掌。两者八卦掌的区别在於掌形,尹派所用的为"牛舌掌"(呈五指自然伸展轻轻并拢形状),而程派所用的掌则是"龙爪掌"(拇指和食指大开,其余三指靠拢)。   不过经现代的演化,尹派八卦也把牛舌掌的特质改变了,大部份的八卦掌都采用龙爪掌。   ====   特徵   ====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著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传统八卦掌经许多名师的不断研究,以八卦为理论基础,一圈八步八个掌势,以单换掌为基本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并不固定,习练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现在许多演练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这个传统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灵活性,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避正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发挥掌比拳和勾灵活多变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盖、劈、撞、搬、截、拿等。   ==================   八卦掌的器械主要有:   ==================   

  • 八卦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学无止境,哪里来的最高境界,只不过是需要个目标而已。我是练形意的,形意八卦乃一家。个人体会,形意拳最基础的是五行、十二形,最高境界也是五行、十二形。佛家讲“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三重境界。先贤孙禄堂公融太极、形意、八卦唯一,创出孙氏太极。禄堂公总结其武学经验为:??形意拳术之道,勿拘于形式,亦不可专务于形式,二者皆非正道。先师云: “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悟会。故练拳术者,不可以练偏僻奇异之形式,而身为其所拘,亦不对以练散乱无章之拳术,而不能通其道。”所以练拳术者,先要求明师得良友,心思会悟,身体力行,日日习练,不可间断,方能有得也。不如是,混混沌沌一生,茫然无所知也。俗语云: “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世人皆云拳术道理深远不好求,实则不然。 《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天地之间.万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为一小天地,亦天地间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阴阳,即天地之阴阳也,万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大学注云: “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易注云: “远在六合以外,近在一身之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天地之大,六合之远,万物之理,莫不在我一身之中。”其拳始言一理,即形意拳中之太极三体式之起点也。中散为万事,即阴阳五行十二形,以至各形之理,无微不至也。末复合为一理者.各形之理,总而合之,内外如一也。放之则弥六合者,即身体形式伸展,内中神气放开,圆满无缺也。高者如同极于天也,远者如至六合之外也,卷之则退藏于密者,即神气缩至于丹田,至虚至无之意义也。远取诸物者,譬如蛇之—物,曲屈天矫,来去如风,吾欲取其意也。近取诸身者,苦练蛇形.须研究共形,是五行拳中(即劈、崩、钻、炮、横也),何行合化而生出此形之劲也。劲者即内中神气贯通之气包。所以要看此形之行动.头尾身,伸缩盘旋,三节一气,无一毫之勉强也。物之性能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柔者,如同丝带相似,刚者,缠住别物之体,如钢丝相似。再将物之形式动作,灵活曲折刚柔之理,而意合之,再自己身体力行而效之,功久自然得着此物之形式性能,与我之性能合而为一矣。此形之性能,格物通了,再格物他形之性能,十二形之理亦然,以至于万形之理。只要一动一静.骤然视见,与我之意相感,忽觉与我身中之道相合,即可仿效此物之动作,而运用之。所以练拳术者,宜虚心博问,不可自是。余昔年与人相较枪拳之时,即败于人之手,然而又借此他胜我之法术,而得明我所练之道理也。是故拳术即道理,道理即拳术,天地万物无不可效法也,即世人亦无不可作我之师与友也。所以余幼年练拳术,件情异常刚愎,总觉己高于人。自拜郭云深先生为师教授形意拳术,得着门径,又得先生循循善诱,自己用功,昼夜不断,又得良友相助,忽然豁然明悟.心阔似海。回思昔日所练所行,诸事皆非,自觉心中愧悔,毛发悚惧,自此而知古人云: “求圣求贤在于己,功名富贵在于命。”练拳术者,关于人之一生祸福,后学者不可不知也。自此以后不敢言己之长,议人之短,知道理之无穷。俗云: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心中战战兢兢.须臾不敢离此道理,一生亦不敢骄矜于人也。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八卦掌与形意拳相比哪个实用

      形意拳理论     1. 两仪说:   两仪歌曰:“鹰熊竞志,取法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两仪者,拳中鹰熊之势,防守进取之理也。前人见有鹰熊竞志,因取法为拳,防守像熊为阴,进取像鹰为阳。名为形意者,像其形而思其意也。   2. 三节说:   所谓三节,即是梢节、中节、根节。以人的整体而言,头为梢节,躯干和上肢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以上肢而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其运动规律为“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3. 四梢说:   人有血、肉、筋、骨,其末端曰梢,盖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爪为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① 血梢:恕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催敌不难。   ② 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③ 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惚。   ④ 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4. 五行说:   五行拳包括劈、崩、钻、炮、横五拳,前人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结合中医理论形成的形意拳内与五脏相合,外与五官相配的理论。五行与五拳、五脏、五官相配的原理是:金在五脏为肺,在拳为劈拳,在五官为鼻(鼻通于肺);木在五脏为肝,在拳为崩拳,在五官为目(目通于肝);水在五脏为肾,在拳为钻拳,在五官为耳(耳通于肾);火在五脏为心,在拳为炮拳,在五官为舌(舌通于心);土在五脏为脾,在拳为横拳,在五官则为人中(人中通脾)。所以在五行拳中有谓:劈拳顺则肺气充,崩拳顺则肝气舒,钻拳顺则肾气足,炮拳顺则心气壮,横拳顺则脾气健。   5. 六合说:   形意拳讲求“六合”六合者,鸡、龙、熊、鹰、虎、雷,六形合为一体,表现为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雷声。六合还包括“内三合”和“外三合”,其中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之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此为外三合。   6. 七拳说:   七拳实指人体头、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的用法。形意拳廖有:“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中央;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他意,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上胸膛,起手

  • 八卦掌的技法讲究

      掌型有仰掌、俯掌、竖掌、抱掌、穿掌、劈掌、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掌法主要有: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沾连粘随。削砸劈挎,缠挑刁钻。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