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八字名言

  • 诚信经营的八字名言

      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   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5、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 八字诚信格言

      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2]对人以诚,人不欺我;3]对事以诚,事无不成。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民无信不立。——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6、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12、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3、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8、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19、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0、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2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23、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24、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28、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9、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30、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3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2、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33、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3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35、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36、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3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3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3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4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4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     4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王安石     43、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4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46、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4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48、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9、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50、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5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余下全文>>

  • 《论语》中有关“诚信”的记述

      论语·学而篇 学而篇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原文】   1·7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   【注释】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1·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还是”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评析】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原文】   1·12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 关于矛盾的名言

      *   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想,做我们所应该做的。   *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   眼泪是悲哀的解药,会淌眼泪的人一定是懂得这句话的意义的!   *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   在命运的网里,人们的努力是不一定有怎样多的成效如所预期。可是这命运观又和自然派的命运论有些不同。这命运观里很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   *   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   *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当是春晖,给别人以温暖。在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如此。朋友之间,待之以诚,肝胆相照,不就是相互照耀,相互温暖吗?   *   处女的理想,和少妇的现实,总是矛盾的。   *   我觉得消除苦痛的唯一的方法是在从根本上消灭痛苦的来源。如果想借一件旁的东西以为慰安而仍让痛苦之根存在,那就好像是喝酒图一个醉,暂时把苦痛忘却而已。   *   近来感觉到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地方可以说话。我心里的话太多了,可是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让我痛痛快快对他说一场。 近来使我十二万分痛苦的,便是我还有记忆,不能把过去的事,完全忘记。这些“回忆”的毒蛇,吮吸我的血液,把我弄成神经衰弱。 近来我更加看不起我自己,因为我还有所谓“希望”。有时我甚至于有梦想。我做了不少的白日梦:我又有知心的朋友了,又可以心口如一,真心的笑了,而且,天翻地覆一个大变动,把过去的我深深埋葬,一个新生的我在光天化日之下有说有笑, 并且也有适宜于我的工作。 我万分不解,为什么我还敢有这样非分之想,还敢有这样不怕羞的想望。难道我还能打破重重魔障,挽救自己么。   *   能把希望放在将来的人,终是有福的。   *   终是败给了现实,爱你,但又不敢爱你, 不愿爱你。   *   不怕敌人强。只怕自己阵线发生裂痕。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谁的名言

      《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指说话算数。   示例:大丈夫~,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   近义词: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金玉不移、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用法:主谓式;作分句;用于人   示例:明·徐田臣《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   近义词:驷不及舌   反义词:蜗行牛步

  • 关于老子的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赞同

  • 关于缘分的名言?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很难得啊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史记*邹阳鲁仲连列传》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Shi经.小雅.伐木>> 莫道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有关习惯的名言

      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还有一个谚语:播送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 我们是工艺师,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公司取名“匠心”求八字名言,后句是匠心独妙,前句指点

      物艺两存,匠心独妙。物艺皆藏,匠心独妙。朴实蕴华,匠心独炒。神态飞扬,…………古典灿今…………一辈建盏…………建康一盏,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