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谚语关于天气

  • 求有天气的谚语和含义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 有关天气的谚语

      有关天气的谚语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激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占冬十日。   4......余下全文>>

  • 天气谚语有哪些?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蚂蚁垒窝要下雨。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痠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棉花云,雨快淋。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泥鳅静,天气晴。 泥鳅跳,雨来到。 扑地烟,雨连天。 青蛙叫,大雨到。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干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 3、春佔冬十日。 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 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 6、二八好行船。 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 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 9、春稻十八难。 10、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 11、三月半,寒得勿会 足百 田岸。 12、四月初八太子尿。 13、五月走山 14、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 15、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16、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 17、六月十九三盘新。 18、六月无善北。 19、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 20、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 21、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 22、西北雨,连落三下哺。 23、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 24、七月厚台风。 25、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 26、七月半,秋风返一半。 27、八月初关雨门。 28、八月飐,无人知。 29、八月十五,关门闩户。 30、秋西北,半瞑沃。 31、一阵秋雨一阵冷。 3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 33、十月小阳春。 34、冬无三天雨。 35、十二月南风现报。 36、(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7、未惊蛰先耳真 雷,四十九日乌。 38、春分豆仔伸。 39、清明亥雨,寒死虎母。 40、立夏小满,潭窟都满。 41、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 42、立秋处暑,热死老鼠。 43、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 44、白露台,无人知。 45、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46、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 47、大寒小寒,无内自寒。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溼,西风干。 ......馀下全文>>

  • 谚语20条

      亲爱的楼主:   您好!   您想知道谚语的是吧?   其实谚语有很多的。我就回答部分啦!谢谢!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民间谚语: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天才出于勤奋,知识来自实践。   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到一世穷。   冻死懒人,饿死馋人。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要脸,树要皮。   一个篱笆十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齐,泰山移。   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人人是圣人,人多出韩信。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浇花浇根,交人交心。   是亲三分向,是灰热起土。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邻居好,赛金宝。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真金不怕火炼,脚正不怕鞋歪。   身正不怕影子斜。   打铁先要自身硬。   无风树畅响,无虱不痒痒。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纸里包不住火,眼里揉不得沙。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见利不要命,钻头不顾腚。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心不死。   人不伤心不落泪。   好汉不提当年勇。   哪壶不开提哪壶。   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一问三不知,神仙怪不得。   一毛不拔。   一回生,两回熟。   三锥子扎不出血来。   先小人,后君子。   刀子嘴,豆腐心。   光打雷,不下雨。   不怕慢,就怕站。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杀人偿命,伤人处刑。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月无常圆,人无长寿。   花有谢时,筵有散时。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心急喝不得热黏粥。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   有钱难买后悔药。   有钱难买回头看。   光棍不吃眼前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手难绣没线花。   井水不犯河水。   远水不解近渴。   打着灯笼没处找。   瞎猫碰上死老鼠。   染坊里拿不出白布来。   鸡窝里飞不出凤凰来。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先尝后买,才知好歹。   黑字落在白纸上,钉子砸在木头里。   马前不磕头,马后去作揖。   软的欺,硬的怕,见了老虎就跪下。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看人下菜碟。   只讲过五关,不讲走麦城。   坐山观虎斗,倚桥看水......余下全文>>

  • 关于马的谚语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措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   人要炼,马要骑。   人是衣裳马是鞍。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千里骡马一处年。   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   马上摔死英雄汉,河中淹死会水人。   马不打不奔,人不激不发。   马至滩,不加鞭。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屁拍在马腿上。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有财同享,有马同骑。   任它狗儿怎么叫,不怕马儿走正道。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梨。   走马有个前蹄失,急水也有回头浪。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捶。   战马栓在槽头上要掉膘,刀抢放在仓库里会生锈。   肥了骡子瘦了马。   临崖勒马收缰晚。   看不起骡子买不起马。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马。   望山走倒马。   惯骑马的惯跌交。   骑马坐船三分险。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八匹马拉不开:难分难解   半天云里跑马:露马脚   背着马桶出差:走到哪儿臭到哪儿   跛子骑瞎马:各有所长   长颈鹿进马群:高出了头   长袍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陈世美做附马:喜新厌旧   城隍爷的马:样子货   城头上跑马:远兜运转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戴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刀马旦不会刀枪:待有虚名   刀马理不会刀枪:笨蛋(旦)   盗马贼披袈裟:嫁祸于人   毒蛇的牙齿马蜂针:全是窜   风马牛:不相及   河马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黑瞎子舔马蜂窝: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头   横过马路:左顾右盼   猴子骑马:一跃而上   狐狸打马蜂:不懂得死活

  • 天气还是很冷了哦哦

      这个时候天气不太理想说不定春节就会迎来晴好天气,今年是暖冬大家忍耐过完三九四九天,好天气在后面,加油

  • 和小寒有关的谚语有哪些?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求采纳

  • 关于看书的八字谚语

    关于看书的八字谚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古人是如何看天气

      在夏商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需求,让天气预报成为刚需。不过,当时没有气象科学,人们光靠抬头看天和占卜来观测和预报天气。当然,预报准确率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了古人们的看天经验。《诗经》中《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雱,雨雪盛大;喈,风疾。霏,雨雪纷飞。意思是说寒冷北风吹到、风大,带来的雨雪也大。   经验是古人进行天气预报的主要依据。远在汉代,就已经有利用琴弦感应湿度的原理预测晴雨的事例了。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一书中也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他还谈到,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时光悠悠过了几千年,天气预报并没有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实证科学,但是人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在深入。其间,宋朝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公元1076年某一县城发生龙卷风的情况,是东亚关于龙卷风方面的最早记录,他阐述了彩虹形成的原因,记载了“球形闪电”。《梦溪笔谈》也记录了沈括成功预报降雨的个例。   明朝郑和下西洋反映了古人对天气认识的加深,他在航行中开始主动利用风能。   时光回溯到三百多年前,我国才出现了连续的气象记录和专门从事气象工作的部门——“钦天监”。钦天监设立于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类似现在的政府气象部门。他们统一制作了测雨器,并且令直隶地区(相当于今天的省),逐日记录晴雨,观测雨、雪、风、雷等天气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面气象观测网。靠这个观测网,京都(即北京)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晴雨录》。这成为中国现存档案中,年代连续最长的雨量观测资料,可以说是中国气象走向定量化的一个标志。   依靠连续科学的观测记录,天气预报终于有希望走出蒙昧的旧时代,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小步。

  • 关于气候的谚语

      1、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2、雷响惊蛰前,一个月不见天。   3、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4、春分后落雪米,百廿日后见风水。   5、春雷早,台风多。   6、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7、雷响立夏,无水洗犁耙。   8、雨打芒种头,河鱼眼泪流;雨打芒种脚,河潭刮三刮。   9、黄梅迷雾,雨在半路。   10、夏至西南风,久雨落满潭。   11、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12、夏至大滥(大雨或久雨),黄鱼当饭,棉花烂了成片坛。   13、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14、小暑一声雷,重新做黄梅;小暑起西北,鲤鱼飞上层(兆水涝)。   15、立夏起东风,小满、芒种、夏至满(指多雨)。   16、小满无雨晴得猛。   17、芒种不落雨,二日半做大水。   18、夏至寒,多雨水。   19、夏至落大雨,八月做大水;夏至无大雨,八月无大水。   20、小暑多晴天,大暑多雨天。   21、大暑不落到立秋,立秋不落到处暑;处暑无雨白露枉来临(兆晴旱)。   22、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23、伏里不热,九里不冷。   24、小暑银雨,大暑金雨。   25、吃了重午粽,还要冻三冻。   26、五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27、六月不响雷,十六个酿禾雨作一堆;早稻挑不归,晚稻晒成灰。   28、淘浪(夏沿海阵雨)淘,有米没有柴。   29、日暖夜寒,海水也干(兆夏旱)。   30、红云盖顶,找地安艇(兆台风)。   31、西风转西北,搓绳缚茅屋(兆台风)。   32、台风靠雷压,压一日,保一日。   33、六月怕尽,七月怕半,八月怕初(指台风易登陆时节)。   34、立秋响雷公,今后怕台风。   35、立秋闻雷,百日见霜。   36、夏至响空雷,早稻挑归,晚稻成灰。   37、立秋勿落要秋旱。   38、六月立秋赶紧收(台风来早);七月立秋慢慢收(台风来迟)。处暑勿雾,晴到白露。   39、处暑晴,霜雪早来临;处暑雨,霜雪迟半月。   40、白露日落雨,一滴雨,一枚虫。   41、霜降不降,有四十九日沆(兆久雨)。   42、七月秋霖(小阵雨)八月乌(阴天)种田儿郎好唱歌。   43、立冬无雨一冬晴。   44、冬至红,年边滃(湿烂);冬至乌,年边疏(少雨)。   45、冬至挂虹,一个月雨蒙蒙。   46、雨夹雪,落勿歇。   47、腊月暖,六月旱;腊月寒,六月水。   48、冬暖要防春寒。   49、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50、立冬发雾冬至雨。   51、大寒小寒要春梅。   52、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53、大麦不过夏;小麦不过满(夏指立夏,满指小满)。   54、芒种前后,夜当日走。   55、五月挂虹,瓜果没种。   56、棉花立了秋。大小一齐揪。   57、白露白露,一箩番茹一箩芋。   58、白露白茫茫(晚稻扬花),寒露黄沙沙(晚稻成熟)。   59、晚稻不吃寒露水,小麦不听交夏雷(交夏即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