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节还是看气

  • 什么是24节气 都包括什么

      每十五天一个节气,这就叫24节气,农业算法,一年是365天,就是这样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海明,古语,立下,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鹭,秋分,寒露,寒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24节气的谚语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反了春,冻断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丹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   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进灶,雪就到.   猪衔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布谷布谷,种禾割麦.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春东风,雨祖宗。   春无三日晴   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见春天,有雨到秋天。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雷打秋,冬半收。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立冬先封地,风雨受人忌。   雨夹雪、下不歇。   雪花好

  • 起大运的节是24节气吗?

      第四十七课   排大运   《星命集成》说的很明白,星宫但以限为凭,子平命以运为说。这里的“运”是指大运。小运是后人加的,有人喜欢用它,有的人不用。   大运的排法是从月柱开头,遵循“阳男阴女顺排,阴男阳女逆排”的原则。什么是“阳男阴女”呢?年柱天干是甲丙戊庚壬的称为阳命,阳年出生的男人简称“阳男”。同理,阴年出生的女命即为“阴女”,这两种人的大运,要从月柱开始顺排。   比如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乙为阴干,此属阴女,大运从戊寅之后排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根据多少需要,向后排列出的就是大运干支。假设他是乾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则是阴年生的男命,当逆排大运,如是就从戊寅之前一柱开始逆排,丁丑,丙子,乙亥,甲戌等,大运排多少个干支,也是根据你的需要。天干地支都逆着往前排,便是这个“阴男”命造的大运。   接下来就是确定起大运的岁数。前面讲过,在起八字过程中,确定出生月份是根据节气来的。立春之后至惊蜇,大约三十天为正月,惊蜇以后清明以前为二月等等(其它略)。我们称立春为正月节,惊蜇为二月节,清明为三月节,后面月份的节都要十分清楚地记住。起大运岁数是从出生那天向前或向后数到交下个节的那天(具体要精确到时辰)止。这就要先确定顺排还是逆排,顺排大运的八字,要从生日那天顺数至下一个交节日,逆排大运的八字则要逆数至上一个交节日。实际上就是看生日离排大运的节令还有多少天。然后再三天折合一岁,有几岁就是几岁起大运。(按“三天折合一岁”计算,不难发现,一个时辰折合十天)。比如: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是生于2005年正月十三的十二点,因为是顺排大运,所以从出生日要顺数至二月节(惊蜇),即从正月十三的午时起顺数到正月二十五戌时止,共有12天零4个时辰。按三天折成一岁,一个时辰折合为10天计算,命主当是4岁零40天开始上大运。再计算出初次上大运及以后交换大运的时间。(因为一个月约为三十天,所以大运的每一柱管十年。例如下列形式:   坤造:乙酉 戊寅 丙子 甲午   大运: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等等   4岁 14 24 34 44 54 64   2009年 19年 29年39年49年59年69年   现在有很多四柱排盘软件,虽然可以让电脑排盘,但初入门者必须懂得排大运和起大运岁数的道理。   限法:(略)   作业:   1、男命生于公历:1955年3月18日11时30分,农历:乙未年[砂中金]二月廿五日   惊蛰:1955年03月06日16时32分 清明:1955年04月05日21时39分    请算出起运岁数,查万年历排出八字、纳音、大运,交换大运时间(精确到岁)、交换运年限。   2、认真算一算自己到底是几岁零几天上大运?下一步运的交节日是哪一天,哪个时辰?   3、坤造:庚子戊寅壬辰丁未,98年在哪步限运,为什么会下岗做生意?用限运法试断一下,98、99、00、01、02这五年中哪两年的财运较好?     参考文献:择自我的《易经四柱入门》

  •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从24节气的什么开始计算的?为什么?

      天干地支计算时间   1,天干地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如1864年为农历甲子年,60年后的1924年同为农历甲子年;1865年为农历乙丑年,1925年同为农历乙丑年,依次类推。   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干支纪年是以立春作为一年即岁次的开始,是为岁首,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开始。例如,1984年大致是岁次甲子年,但严格来讲,当时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1)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2)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X=天干 N=地支   Y=0-5的自然数   A=0-4的自然数   Z=X+10Y   ZXiu改Y与A使Z=N+12A或 Z=N成立,则Z为要查询的干枝年份。例如:用该公式来解癸酉年份,则Z为10。   2,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农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大致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大致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大致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大致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大致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60个月合5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农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有歌诀为证: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下表是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月地支 节气时间段 中气 近似农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推算实例:2004年大致是农历甲申年。那次甲申年自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起,至2005年2月4日1时43分立春止。这里的时刻是东经120度标准时。   丙寅月,2004年2月4日19时56分立春~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   丁卯月,2004年3月5日13时56分惊蛰~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   戊辰月,2004年4月4日18时43分清明~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   己巳月,2004年5月5日12时2分立夏~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   庚午月,2004年6月5日16时14分芒种~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   辛未月,2004年7月7日2时31分小暑~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   壬申月,2004年8月7日12时20分立秋~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   癸酉月,2004年9月7日15时13分白露~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   甲戌月,2004年10月8日6时49分寒露~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   乙亥月,2004年11月7日9时59分立冬~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   丙子月,2004年12月7日2时49分大雪~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   丁丑月,2005年1月5日14时3分小寒~2005年2月4日1时43分大寒   3,天干地支纪日   干支纪日,60日大致合2个月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确定的文献指出干支纪日始于鲁隐公三年夏历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   因为儒略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4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5日,所以4年1461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20日,合8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儒略历月日日期会反复一次循环。(公元4年本来应为闰年,但因为公元前45年开始实施儒略历后,“每隔3年”加一次闰日被误为“每3年”加一次闰日,所以罗马皇帝屋大维下令前5年、前1年、4年停闰以修正错误置闰。)   因为格里历的平年有365日,而每4年一次,公元年能被100但非400整除,闰年有366日,平均一年365.2425日,所以400年146097日和一甲子的60日,最小公倍数是2921940日,合8000年。这就是说,每8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若没有遇到能被100但非400整除的公元年,会反复一次循环,但整体而言,假设未来从不改格里历,每8000年,干支纪日对应的格里历月日日期才会反复一次完整的循环。1912年2月18日,合农历壬子年正月初一,以及9912年2月18日,都是“甲子日”。   4,天干地支纪时   干支纪时,60时辰合5日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所以遇到甲或己之日,0时到1时是甲子时,但23时到24时是丙子时。晚子时又称子夜或夜子。日上起时亦有歌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下表列出日天干和时辰地支构成的时辰干支,以北京时间(UTC+8)为准:   时辰地支 北京时间(UTC+8) 甲或己日 乙或庚日 丙或辛日 丁或壬日 戊或癸日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   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   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   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   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 24节气 都是那些?每个节气有几天?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顶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立冬(11月7-8日交节)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 24节气每个节气的意义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节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骸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   大寒:天气冷到极点,到了天寒低冻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 关于24节气诗歌关于律诗类

    (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甦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閒。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閒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馀下全文>>

  • 24节气的来由和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余下全文>>

  • 财官有气是什么意思,八字中

      一般讲财官有气是指地支有根,有源,比如火是财,那有木就是有源头

  • 八字 丁已 己酉 乙酉 庚辰 是化气格吗?

      三气周瑜,大战马超周瑜乘势到南郡,与曹仁交战,中曹操之计而重伤。诸葛亮坐收渔利,夺下南郡。不久又陆续攻占荆襄诸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计,诱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以此为饵扣押刘备。赵云受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计谋。次年刘备逃回荆州,周瑜追至,中诸葛亮之计,更为荆州士兵取笑,箭创复发。回柴桑后定下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再次为诸葛亮识破。回柴桑后性命垂危,高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诸葛亮又去吊孝,打破两方之间的尴尬,并为刘备寻得副军师庞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