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历史射手榜

  • 巴萨历史射手榜

      巴塞罗那历史总射手榜前101。塞萨尔, 235球, 250场比赛时已经打进175球2。库巴拉, 196球, 250场比赛时已经打进190球3。里瓦尔多, 128球, 一共参加235场4。马丁, 124球, 一共参加142场5。雷克萨奇, 122球, 250场比赛时已经打进73球6。克鲁伊维特,121球,一共参加249场7。埃斯克拉, 118球, 一共参加190场8。斯托伊奇科夫, 117球, 250场比赛时已经打进117球9。巴索拉, 112球, 250场比赛时已经打进99球10。E。马丁内斯 111球, 一共参加162场比赛巴塞罗那历史欧洲赛场射手榜1。里瓦尔多 31球2。埃瓦里斯托 27球3.恩里克 27球4。克鲁伊维特 26球5。雷克萨奇 25球

  • 国足历史射手榜

      国家队A级比赛:   1、郝海东--41球 (1992-2004 )   2、柳海光--36球 (1983-1990 )   3、马 林--33球 (1984-1990)   4、 李 辉--28球 (1983-1988 ST)   5、宿茂臻 --26球 (1992-2002 ST)   6、李金羽--23球 (1996- 2010) 7、左树声--23球(1979-1985 )   8、黎 兵--20球(1991-2001 )   9、赵达裕--19球(1982-1986 ) 10、范志毅--19球 (1992-2002 ) 11、麦 超--19球 (1986-1992 )   12、古广明--15球(1979-1985 )   13、贾秀全--14球 (1983-1992 )   14、谢育新--13球 (1987-1996 ) 15、郑智——13球   16、彭伟国--12球 (1992-2000 ) 17、黄向东--12球 (1977-1983 ) 18、马明宇--12球 (1996-2002 )   19、高洪波--11球(1992-1997 ) 20、杨 晨--11球(1998-2004 )   21、祁 宏--11球 (1998-2004 )

  • 皇马历史射手榜?

      皇家马德里历史射手榜   球员 进球数   1. 劳尔 323   2. 迪斯蒂法诺 308   3. 桑迪亚纳 290   4. 普斯卡什 238   5. 乌戈·桑切斯 208   6. 亨托 179   7. 皮里 171   8.布特拉格诺 171   9. 阿曼西奥 155   10. 米歇尔 130

  • 维吾尔语的历史

      古代维吾尔语古代维吾尔语是公元8世纪后形成的维吾尔民族的共同的书面语言。古代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遏逻禄语支,其文献书籍以《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和众多的吐鲁番及敦煌文献为代表。 现代维语现代维吾尔语是现代维吾尔民族使用的语言。现代维吾尔语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三个方言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现代维吾尔语书面标准语是在乌鲁木齐土语音位系统为代表的中心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多次规范,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即规范的书面语)成为现代维吾尔人使用的统一语言。发展历程 古代维语起先用突厥字母拼写,后来用粟特文改进的回鹘字母来拼写,之后用阿拉伯字母的古代维吾尔文来拼写(哈卡尼亚文),再后来用阿拉伯字母的察合台文,公元9-10世纪后,改用阿拉伯字母的维吾尔文来拼写。新中国成立后,曾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1970年代, 中国国务院曾为新疆的维吾尔族创制拉丁字母的维吾尔文字。现代维吾尔文的改革最近的一次是在1983年,使用的文字是阿拉伯字母的书写体系。现行维吾尔文有8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自右向左横写。用来书写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即业经规范的书面语。每个字母按出现在词首、词中、词末的位置有不同的形式。有些字母只有单式和末式。有些字母所带的符号除作独立形式和词首形式的标志外,还起隔音的作用。32个字母实际共有126种写法。词根上的语音变化、附加成分与词干在元音和辅音上的和谐都在文字上有所反映,同一个词根往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同一个附加成分往往有几种变体。维吾尔语分中心、和田、罗布三个方言,而罗布方言由于人口不断减少,正步入衰亡。维吾尔民族在5世纪到10世纪和15世纪到16世纪使用过粟特字母,8世纪曾用过古突厥字母,10世纪-18世纪曾经广泛用过回鹘文字母。当伊斯兰教传入后,改用阿拉伯字母至今,现成老维文(维文缩写为UEY,UyghurErebYéziqi)。1949年中国共产党曾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但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于1959年流产。1959年冬天,中国国务院为新疆的维族创制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拉丁字母维吾尔文字,简称新维文(维文缩写为UPNY,UyghurPinyinYéziqi)。198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档No.XH-1982-283),自治区又恢复使用阿拉伯字母的老维文,并对其进一步完善。为了规范维文拉丁转写,以及在

  • 音乐中有首歌名不知道名字求教大神们!歌词唱的是“米有米有米有米有我只要米有米有米有米有”好像是粤语

      你说的是不是7538?

  • 欧冠总射手榜(历史排行)

      答:若以包含资格赛进球来排名:排名 球员 总进球数 总出场数 进球效力球队   1 劳尔 64 125 皇马   2 范尼 60 80 埃因霍温、曼联、皇马   3 舍甫琴科 56 105 基辅迪纳摩、AC米兰、切尔西   4 亨利 51 109 摩纳哥、阿森纳、巴塞罗那   5 斯蒂法诺 49 58 皇马   6 因扎吉 46 75 尤文图斯、AC米兰   6 尤西比奥 46 64 本菲卡   8 皮耶罗 44 90 尤文图斯   9 莫伦特斯 39 100 皇马、摩纳哥、利物浦、瓦伦西亚   10 普斯卡斯 36 41 布达佩斯汉维特、皇马 若以不包含资格赛进球来排名:排名 球员 总进球数 总出场数 进球效力球队

  • 鲁尼为曼联进了多少球,还有最新的曼联历史射手榜

      第一名:博比查尔顿,出场758场,进249球   第二名:丹尼斯劳,出场404场,进237球   第三名:杰克罗利,出场424场,进211球   鲁尼目前出场共282次,进球131个!

  • 日历的历史

      日历从古到今,有三种说法:1.历书之类。2.今指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一年一本﹐每日一页﹐逐日揭去。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摆在桌上的。3.史官按日记载朝政事务的册子,是史官纂修国史的依据。月历常会配以图像作为装饰,月份牌就是月历的其中一种装饰画。挂历和台历就是由日历发展来的,但是这不过近百年的历史。至于日历从何时出现的,谁也说不清,只是据史料记载,大约在1100年前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已经在使用日历了。当时的日历又称皇历,不仅记录着日期,而且是编修国史的重要资料。那时候的日历把一年分为12册,按每月的天数来确定每册的页数,并将月份和日期写在每一页上,然后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暂时保管,待太监在每日的空页上记下皇帝的言行并在每月月终交皇帝过目,批准后,送史官存档。史官再将日历的内容与朝廷,国内各地区的大事结合起来,经提炼,润色后,记录下来,便成为国史。以后,由于日历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就逐渐地进入了不少在朝大官的家庭,经过一番变动,编制成自家的日历。再往后,随着日历向大众化,家庭化的发展,人们也就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供记事用的的大片空白。 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如今通行的日历,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手机应用、电子台历,通常都会载有公历、农历和干支历这三种历法。农历的由来日历会以大字显示当日日期,并有当日的节气、运情等预测。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至于月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日历的品种增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但仍旧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局。干支历的由来其形成有一个过程,它由纪日开始。干支纪日早在中国商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已采用十二地支纪月,而十二地支加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至今,一直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地支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干支历日趋完整。 干支历以立春为岁首,年长即回归年,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即寅月、卯月、辰月等),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自古以来,干支历一直为中国官方和民间所普通认识,应用于天文、风水、命理、选择术和中医等学科上,并为历朝官方历书(即黄历)所记载。 以清朝官修史书《清实录》为例,书中的干支纪年均以立春为分割点:如中华书局影印《清实录》之第十七册,乾隆实录之第九册,第573页,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实录》的记载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见清代《红楼梦》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这里更是明确地指出干支历在纪年纪月时的转换点。而农历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 由于民国后使用了公历,不少民众包括极个别所谓专家在历法知识上的欠缺,所以两者常被混淆。实际上不能因为历书中同时记载这两种历法就认为农历就是干支历,倘若再过数百年,岂不公历都包括农历?......余下全文>>

  • 米国_级动物是什么

      兽类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 濒危动物 (6张) 有种)、长臂猿(所有种)、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豹、虎、雪豹、儒艮、白暨豚、亚洲象、黑麂、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金丝猴(所有种)、云豹、中华白海豚、野骆驼、麋鹿、扭角羚、马来熊   肠鳃类   多鳃孔舌形虫   两栖爬行动物   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

  •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   勾吴时期(商-周)   上海(嘉定、闵行、奉贤)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泰伯奔吴的时候。商末(公元前十二世纪)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偕弟仲雍,东奔江南,筑城立国,自号“勾吴”,开创了吴国历史。吴灭后,上海地区入越;越王无彊大败于楚,后成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申城时期(周-唐)   春申君名叫黄歇(——公元前238年),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著名政治家、军 春申君——黄歇   事家,官至楚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被楚王分封到原来吴国的地方。《越绝书》记载他在吴地(今天苏州一带)兴修水利,当地人对他很尊重。春申君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称作“黄歇浦”,也就是今天的“黄浦江”。在今天上海西南地区,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市镇,又称为“申城”。这是上海地区建城的开始。 秦灭楚以后,在申城设立了海盐县,归会稽郡管辖。后来海盐县治几经变迁,申城也几经兴废。到了三国时期,海盐县北部的华亭镇(今松江区)逐渐开始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海盐县北部重镇。这样,上海地区的发展从原来的申城转移到了华亭镇,并逐渐地稳定了下来。晋时松江(吴淞江)居民创造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又因江流入海处称“渎”,松江下游一带被称“扈渎”,后又改“扈”为“沪”。沪,也成了华亭地区的地名之一。东晋永嘉南渡,晋室南迁,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到了隋朝的时候,华亭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集散中心,初具城市规模。终于在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刺史赵居贞上书,奏请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华亭县(今松江)。   华亭城时期(唐-元)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易中心由青龙镇转移到华亭县东北地区的上海浦,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上海镇逐渐取代了青龙镇,成为华亭县最大的市镇之一。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镇为中心,析华亭县部分,建“上海县”,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上海市区建城的开始。华亭、上海两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成为元代上海地区的双子城。   双子城时期(明-清)   明宣德五年(1430年)应天巡抚驻苏州,管辖南直隶(江苏和安徽全境),上海县归南直隶松江府管 松江府全境图(清嘉庆)   辖。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 松江府地区,成了明代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兴旺。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称。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上海县归江南省松江府。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江苏省和安徽省,从清朝前期开始,上海属江苏省(巡抚驻苏州)下辖的苏松太道的松江府。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由云台山(连云港)移来,江海关总监由驻南京的两江总督兼任。在清代初期,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逐渐超过松江府的华亭县。因此,雍正八年(1730年)设苏松道(相当于今天副省级),驻松江府上海县,雍正九年建道署于大东门内,乾隆六年(1741年)改道名为苏松太道。一般全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或称苏松太仓道,因驻地在上海县并兼理江海关,又简称为上海道、沪道、江海关道、关道。   十里洋场时期(清末)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辟为五 旧上海主体:租界与华界划分图   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居留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应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要求,在租界内设江海北关(“新关”、“洋关”),办理向外轮征收关税等事,由江苏省苏松太道兼管。咸丰三年(1853),英人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强占江海关。次年,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驻沪领事签订协定,允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掌管江海关。同年七月,少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外国侵略者直接管理中国海关恶例。太平天国战争期间,1855年小刀会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上海的战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行政与司法管辖权外的租界。此后,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黄浦、静安和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主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黄浦、徐汇两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法租界;长宁则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而闸北和南市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互不相连。开埠后的上海迅速成为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远东第一都市”、“魔都”。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为时至今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旧都市时期(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新势力尚且稚嫩,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无序混乱。上海的租界却如国中之国独享平和,甚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速度。1912年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阶段。民国初,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1922年7月23号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引发全国性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开始了国共分裂。 1928年 典雅浦西,万国建筑   4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与金融中心。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迁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大部分精锐),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全国1/3兵员),但最终装备占优的日军仍然击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上海除租界外全部地区。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斗争 。淞沪会战期间,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今虹口、杨浦)作为日军防区和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公共租界中区及西区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新的条约,放弃在华租界,标志着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复存在。1945年上海光复,到1949年5月,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1949年5月28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历史综述   鸦片战争后上 上海行政划分图   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租界以南的华界被称为南市,同时,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1914年,上海改城为市,蒲松镇也改为蒲松市,另设闸北市、洋泾市,合称19市乡。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1930年又改特别市为市,辖吴淞、引翔、闸北、法华、沪南、塘桥等17个区,全市面积527.5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苏南、苏北行暑,后由 上海市中心扩大图   江苏省管辖。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撤消新成、江宁设立静安区;撤消提篮桥区、榆林区并分别并入虹口、杨浦两区;析上海县置闵行区,析宝山县置吴淞区,次年又撤消浦东县。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 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合设新的闵行区。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奉贤县和南汇县撤县建区。上海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设立新的黄浦区。时至今日,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1个县,共109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661个居民委员会和1704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