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三顾茅庐打一生肖

  • 刘玄德三顾茅庐现代文概括300字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 刘玄德三顾茅庐原文翻译三十七至三十八回

      【原文】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译文】   当初,琅琊(治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寄居于襄阳(治今湖北襄阳)隆中,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人并不赞许他,惟有颍川人徐庶与崔州平认为确实如此。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原文】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夺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有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刘备在荆州,向襄阳人司马徽寻访人才。司马徽说:“儒生与庸俗之辈,怎能认清当前政治形势?只有俊杰才能认清政治形势。这里就有‘伏龙’和‘凤雏’。”刘备忙问是谁。司马徽回答说:“诸葛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和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徐庶在新野(今河南新野)会见刘备,刘备对他很器重。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刘备说:“请您与他一同来。”徐庶说:“这位先生,只可去拜访,不可让他屈驾前来。将军应当屈驾亲自去探望他。”刘备于是前往拜会诸葛亮,共去了三趟,才见到。于是,让别人避开,说道:“汉朝颓败,奸臣窃权。我不自量力,想向天下展示大义,但智谋短浅,遂遭挫败,直到现在,一事无成。然而志向依然,并不灰心。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今曹操以拥有百万大军,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实在难与他争高低。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代,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为他尽力。对他只可交朋友互相援助,不能当敌人算计他。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北面据有汉水、沔水作屏障,南面直到南海尽头,富于财利,东方连接吴郡(治今江苏苏州),西方通往巴郡(今重庆市)、蜀郡(今四川成都)。这是大有可为的地区,而当地主人(指刘表)不能守护。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您的吧!益州(今四川、云南一带地区)边塞险要,土地肥沃,一望千里,是‘天府之国’。刘璋糊涂懦弱,张鲁在他北面虎视眈眈。当地百姓富庶,政府财力雄厚,但刘璋不知道珍惜爱护。有智慧和才能的人,希望得到英明的首领。将军既是皇家后代,信誉仁义,四海闻名。若能跨有荆州、益州,据守险要地形,安抚团结戎、越等少数民族,与孙权缔结盟好,对内修明政治,对外静观时局变化,等待时机。这样,霸主业绩定可成功,汉室复兴指日可待。”刘备兴奋地说:“太好了!”于是与诸葛亮的情谊,日益密切。关羽、张飞不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如鱼得水。希望诸位不要再多说了。”关羽、张飞这才罢休

  • 司马微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概括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再去请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三顾茅庐或三顾草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至十三年(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3]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后人将其更名为《隆中对》)。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 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和诸葛亮各是什么样的人

      刘备是一个 虚心求贤,谦虚懂礼,有雄心壮志的人。   诸葛亮则是一个 智谋广远,有安邦定国之能的贤才。

  • 秦朝为什么是水德,汉朝为什么是土德?

      其理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主生,表示被自然控制中的人互助生成的关系,所以五行相生;洛书主克,表示人能制约自然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控制关系,所以五行相克。因此,人类大同社会以前,社会形式和结构的更替必以克为主。抚   史书记载:   黄帝是土德,夏朝就是木德,商就是金德,周自然就是火德,秦朝就是水德。   汉初续秦水德,汉武帝应土德,刘秀开国始应火德。   三国鼎立,其实就是水土火三拨人争来打去。   魏是土德,那么晋就应该是金德,因为土生金。   隋朝只认准了北周木德,木生火,隋应火德。   唐李渊起兵。隋应火德,唐于是就顺了土,武则天把国号改为“周”,说是火德。   宋乃是从后周而出,后周属木德,木生火,宋为火德。契丹族生于辽水,就是水德。金朝金章宗定土德。   元朝攻灭金朝的,金属土德,五行相生,土生金,所以元是金德。   明朝属火德,“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是“三重火”。   清朝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以三个水德毙掉明朝的三个火德。   民国建立,袁大头称帝,年号洪宪。奉了火德,登基那天还拿红油漆把紫禁城涂了个遍。林语堂说民国qingtianbairi尚青,该应木德。袁世凯系非正统,抛开不提。   如此看来的话,继续往下推演,五行相生,木生火,火德尚赤,无怪十几年后全国河山一片红了。

  • 三顾茅庐(解释一生肖)

    龙?因为卧龙?

  • 韦德塔罗牌价格

      40多块,不贵

  • 德的五行是?

      德字的五行属火。   简体 繁体 简体笔画 繁体笔画 姓名学笔画 五行 偏旁部首 拼音   德 德 15 15 15 火 彳 dé

  • 青岛 德平路的由来;德平路是怎样命名的

      青岛的街道大都是以地名命名的,并且都是县级单位以上的地名,德平路也不例外,她虽然现在是个乡镇,隶属德州市临邑县,但在1956年以前德平一直是个县级单位,而德平路早在德平撤县划镇以前就有了,所以一直沿用到现在。   德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像三国时期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德平人,现在的德平东关还有祢衡井,还有唐朝诗人孟郊也德平人,他的代表作《游子吟》广为流传,还有现在的单田芳,朱明瑛也都是德平人,唐朝的黄庭坚也曾在德平任职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详情可去德平吧问问。

  • 三顾茅庐猜一个生肖

      我猜是生肖“猪”   ---------------------------------------------   三顾茅庐请的是诸葛亮,“诸”谐音“猪”,   所以你懂的。(*^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