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是生肖

  • 状元是属什么生肖

      12生肖其中一个

  • 状元探花是什么生肖

      在明、清时期,把考中进士的前三名 称为 :   第一名 :状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生肖排在第一位为 :鼠 (状元)     生肖排在第三位为 :虎 (探花)

  • 状元指生肖

      生肖:龙。

  • 古代状元把名字题在哪个塔上

      大雁塔。古代有雁塔题名一说,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 状元郎猜一动物

      是鸡吗?身穿大红衣了

  • 状元奉旨归故里,猜生肖?

      马   状元奉旨归故里 都是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绿的。

  •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孙的状元有几个。

      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要势的官员。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孙龙光:唐懿宗咸通四年(863)癸未科状元。   孙何:北宋大臣,荆门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孙何十岁识音韵,十五岁撰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尤以文学、经史驰名,与当时著名学者丁谓齐名,历史上合称“孙丁”。相传孙何、丁谓同时参加科举考试,孙何中头名状元‍,而丁谓榜列第四。丁谓颇有点不服气。宋太宗幽默地说:“甲乙丙丁嘛,既然姓丁,中第四名也不冤枉,有什么好怨的!”   孙仅:北宋大臣,孙何的大弟。孙仅少时勤奋好学,在荆门东山书院攻读时,与其兄孙何闻名一时,宋真宗咸平元年中进士,点为甲科状元。兄弟先后中状元,震动荆门地区。   孙暨:河南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人。字号、生卒年不详。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己亥科状元。   孙贤(1423-1478):字舜卿,明代杞县傅屯(今苏木乡傅屯)人,家世失考,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代宗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寰宇通志》,书成,改侍讲学士。   孙继皋(1550-1610):字以德,号柏潭,江苏无锡人。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历任经筵讲官、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礼部转吏部侍郎等职。万历八年充任会试同考官时,提拔魏大中、顾宪成等。   孙承恩(1619-1659年),初名曙,字扶桑,清代苏州府常熟(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人,清朝顺治时期状元。顺治十一年(1654年),以太学生参加顺天府应试,居首荐;次年参加会试,中副榜;后经执友劝督参加戊戌科(1658年)南宫试,并中魁状元及第。   孙毓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溎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孙如仅(1820-1880):字亦何,号松坪,济宁(今山东济宁市)人。咸丰三年(1853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六安寿县)人。清咸丰九年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

  • 马上出击中状元,是什么生肖

    应该是马吧!

  • 就地取材挂灯笼,马上出击中状元是那个生肖

      就地取材挂灯笼,   马上出(击)中状元   是那个生肖 :   击 谐音为 鸡。   生肖 :鸡

  • 十二生肖哪个是状元

    龙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典故是说这是“天意”、“听天由命”,即“天命”。天命对应的年纪是50。生肖是辰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典故中的母亲感动了天上的龙王,命令下了雨。附: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天生聪慧,满腹经纶,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上殿试见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一表人才,便将他招为驸马。“春风得意马蹄疾”,循惯例朱耀宗一身锦绣新贵还乡。临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亲如何含辛茹苦,如何从小将他培养成人,母子俩如何相依为命,请求皇上为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亲树立贞节牌坊。皇上闻言甚喜,准允所奏。 当朱耀宗向娘述说了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后,原本欢天喜地的朱母露出了不安的神色,于是说出了想要嫁给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的想法。毫无思想准备的朱耀宗顿时被击倒了,“扑通”一下跪在孃的面前:“娘,这千万使不得。您改嫁叫儿的脸往哪搁?再说,欺君之罪难免杀身之祸啊。” 正值左右为难、无可奈何之际,朱母不由长叹一声:“听天由命吧。”她随手脱下身上一件罗裙,告诉朱耀宗说:“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干净,一天一夜晒干。如果裙子晒干,我答应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拦了。”这一天,晴空朗日,谁知当夜阴云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终是溼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朱母则认认真真地对儿子说:“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违!”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朱耀宗只得将母亲和恩师的婚事报告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连连称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