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谁属羊

  • 历史上属羊的女人有哪些

      慈禧太后 其他的著名人物     古代最有名的:   曹操   李世民   岳飞     近代有:   曾国藩1811;   李鸿章1823;   慈禧太后1835;   袁世凯1859;   光绪帝1871;   载沣1883;   汪精卫1883;     ======================   属羊人总的来说,能力、才具都很强,但总是时运不济,结果是累死英雄,看江山换主无可流连

  • 属羊的历史人物都有哪些人

      唐太宗(599——649年)唐朝皇帝李世民   努尔哈赤(1559——1626年)建州女真首领,后金的建立者   曹操(155——220年)东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司马懿(179——251年),三国时魏国大臣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岳飞(1103——1142年)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河南汤阴人。   曾国藩(1811——1872年)清朝大臣,湘军首领。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穆彰阿的门生。原任京官,1852年奉诏在湖南办团练,创建湘军,造战船,建水师。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大臣,杰出的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共二百九十四卷。   李鸿章(1823--1901年)清末大臣,洋务派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   蔡和森生于一八九五年三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镶蓝旗,生于一八三五年道光十五年岁次乙未生肖属羊十月初十亥时。

  • 历史上属羊的女名人有哪些

      慈禧太后 其他的著名人物   古代最有名的:   曹操   李世民   岳飞   近代有:   曾国藩1811;   李鸿章1823;   慈禧太后1835;   袁世凯1859;   光绪帝1871;   载沣1883;   汪精卫1883;   ======================   属羊人总的来说,能力、才具都很强,但总是时运不济,结果是累死英雄,看江山换主无可流连   李世民其实活得也不幸福   杀兄弟,逼迫老爸,和儿子的关系也没处理好   兢兢业业作了十几年,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也没享什么福     求采纳!   参考zhidao.baidu.com/...EkwjL_

  • 瓜子的历史

      向日葵的驯化、传布和在华的普及葵花或向日葵也起源于美洲大陆。具体的起源地大概是在北美今美国地区,现在美国仍有野生向日葵。不过南美秘鲁人认为他们那里也是向日葵的故乡,故今天还把它定为国花。所以,向日葵的起源驯化、人工栽培也可能是在美洲各文明中心独立进行的,如北美、墨西哥、秘鲁等地。种植在马德里植物园,作为花卉观赏。16世纪末,向日葵作为观赏植物已传遍欧洲。17世纪末,欧人才采摘向日葵花盘上的嫩花朵,加上佐料做凉拌生菜吃,并把籽粒采来作咖啡粉代用品和鸟饲料。1716年英国人A.布尼安首次从种子中提取油脂成功,获得了《向日葵油提取法》专利。18世纪初向日葵从荷兰传人俄国。】9世纪初,俄国沃罗列兹省比留奇区间列克塞耶夫卡村的农奴波卡略瓦首次把它引人大田种植。1829年,波氏从葵花子仁中榨取得到油;1833年,首座葵花子榨油坊在阿列克塞耶夫卡村建成投产。到19世纪中叶,由俄国人育成的各种盛产油的向日葵栽培品种又从俄国回传人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再例如,北宋梅尧臣《葵花》诗曰:“此心生不背朝阳,肯信众草能翳之”。苏辙《葵花》诗也曰:“葵花已开阑,结子压枝重”。南宋刘克庄诗《葵》曰:“生长古墙阴,……不改向阳心”。有的著述把上引诗文中的葵花、葵也都释为向日葵。按以上所说,中国早就有了向日葵,中国也是向日葵的起源地原产地之一。这就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加以辨析。我认为,问题其实很简单,不必使用繁复的文献学训诂学考证,也无需使用旷日持久的植物栽培观察试验.便能予以解决。只记载了葵花向阳或葵藿向阳并不能说明向日葵也原产于中国。因为许多植物的花都有向阳性,葵也有好几种,其花也有向阳性。只有记录了人们食用其种子,才能说明向日葵也原产于中国。因为难以想象:人们既已了解熟悉栽培了向日葵,却又不把它的种子用于禽畜的饲料,进而用于人类的食物。那样的话就不可理喻。可食用其果实的记载明以前从来都没有,所以就只能说明那些“葵藿”“葵花”“葵”不是今日之向日葵。所以也就无法证实中国也是向日葵的原产的起源地之一。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1498年达.伽马首航印度,1521年麦哲伦从西欧航行到美洲再航行到菲律宾。从此海道大通,世界连成一体。向日葵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由南洋传人中国。明万历年间赵岖著《植品》卷二提到,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传人了向日葵。今日植物学家把向日葵归人菊科葵属。由上可知,王

  • 堪舆术的堪舆历史

      始于东汉东汉初,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中,始见载堪舆术专著,有谓《堪舆金匮》十四卷,与言阴阳五行、时令日辰、灾应诸书同列五行家类,为当时数术六种之一。班固评五行家之流: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又在《数术略》末总说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窥其意,《堪舆金匮》作为其时堪舆家专著之一,奥旨不外与《史记》所述者同。据《后汉书·王景传》载,与班团同时代的水利专家王景,曾以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于蓍龟,而众书杂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由此可见,堪舆之术确如司马迁和班固评述,乃由汉以前占卜之术传承分化而来。堪舆一词的释义,东汉许慎曾谓:堪,天道;舆,地道测堪舆是谓天地之道。许慎此语,出自唐代初颜师古引注《汉书·艺文志》之《堪舆金匮》十四卷条下。稍后,李善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之句也引了许慎此语。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堪,地突也,舆,车舆也,并没有堪舆一词的联绵解释。颜师古和李善所引许慎语,很可能是出自唐初尚传世未佚的许慎注《淮南子》所涉堪舆句(参见《隋书·经籍志》)。而综观《淮南子》、《史记》、《甘泉赋》、《汉书·艺文志》所涉堪舆,解释为天地之道,是说得通的。许慎之后,有郑玄注《周礼》,提及堪舆,是术书之名。其解《春官宗伯第三 》所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注谓: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犹界也。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娜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气为象。按郑玄说,汉以前即有《堪舆晰书》,后代所作《堪舆》以十二次论分野,尚存可言古者。郑说后出《堪舆》,即或班固谓堪舆家之《堪舆金匮》。而其术尚宗古代占星之法,即将木星或谓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轨道,等分为十二,称之十二次,又对应于地上之郡国,即所谓分野,视各天区星象变异而预兆对应地域世道吉凶。盛行于汉代从有关史实看,堪舆术在汉代甚为流行,占卜日辰吉凶是其主要内容,多属无稽迷信。对此,当时的有识之士,曾予非议或批判。如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曾指出,其时流行于世的《堪舆历》,历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汉末应动《风俗通》提到,其时《堪舆》书云:上朔会客必有斗争。应助以事实批驳此说荒谬:按,刘君阳为南阳牧,尝上朔盛撰,了无斗者。后至三国时,魏人张晏曾有释义云:堪舆,天地总名。语出颜师古引注《汉书·扬雄传》之《甘泉赋》,也出李善引注《文选》中扬雄《甘泉赋》堪舆句。此说与许慎释堪舆为天地之道稍有出入而已,堪舆综观《淮南子》、《甘泉赋》、《日者传》、《堪舆金匾》、《后汉书·王景传》各所涉堪舆之语,及郑玄、王充、应劭等提及的《堪舆》,以此解释,也是说得通的。堪舆一词释义与相度风水直接联系,就所知,最早出自三国时魏人孟康。曾谓: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见于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中《甘泉赋》堪舆句所引述者。堪舆精要寻龙点穴杨公风水原则,先是峦头寻龙点穴,寻龙过程中要结合认金龙,察血脉,起天心、配雌雄、定山向,最后才是紫白挨星取运,以明作用时机。挨星之所以“最为贵”,是因为它能预测一坟一宅,发于何时,败于何时的真正「天机」。龙穴......余下全文>>

  • 满姓的历史名人

      1996年推出单曲《懂你》,并以此成名,1998年推出首张专辑《让你的天空最美》1999年推出第二张专辑《望乡》,2000年签约SonyMusic2001年推出专辑。他朴实健康,有男人味。他的歌曲抒情动人,是典型的主流情歌人物。2009年5月19日因涉嫌聚众吸毒被警方逮捕,09年6月3日拘留期满获释,在6月8日中午12点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节目向公众道歉。 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于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宗开舜裔;望出山阳。——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满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侯封昌邑;诗受匡衡。——李文郑撰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魏昌邑人满宠,字伯字,曾跟随曹操作战,文帝即位,他又在江陵打败吴军,官伏波将军,封昌邑侯。后历官征东将军、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置产业,家无余财。下联典指西汉颍川人满昌,字君都,曾跟从匡衡学《齐诗》,官至詹事。受诗高士;赐谷表清。——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汉·满昌从匡衡受齐诗。下联典指三国魏·满宠,景初年间任太尉,家无余财,明帝赐钱谷以表其清节。 父子一邑侯;祖孙两将军。——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满宠、满伟父子二人都曾封为昌邑侯。下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及其孙大将军掾满长武。昌邑人。 河清海宴昌国运;东走西奔为人民。——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满姓的望族居住地“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立志刚方,著风猷于太尉;清标朗映,炼冰玉之尚书。——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魏满宠,从太祖力战有功,后迁太尉。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风范长留。下联典指晋满奋,满宠之孙,体量通雅,元康中仕沿书令。无财相臣,赐钱谷以旌清节;畏风校尉,侍琉璃而有寒容。——佚名撰满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三国时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字伯宁,昌邑人。从太祖力战有功,文帝即位,破吴于江陵,拜伏波将军,历封昌邑侯。后拜征东将军,时孙权岁来合肥,宠屡击退之。景初中,以年老征还。迁太尉。宠立志刚毅勇而有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卒谥景。下联典指晋代尚书令满奋的事典。满奋,昌邑人。体量通雅,官至司隶校尉。

  • 凤鸣山的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炼丹著作《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魏伯阳曾炼丹于此山。魏伯阳,名翱,自号云牙子,东汉上虞丰惠人,生卒年份不详,正史上也无记载。据晋代葛洪所撰的《神仙传》,魏伯阳出生于高门缙绅之家,性好道术,闲居养性,不肯仕宦,世人多不知道他的来历。 魏伯阳晚年基本上是在此山中的一个洞穴中度过的。洞谓凤鸣洞,后人又称它为伯阳洞。原是由一方巨石裂隙而成的。洞顶开天,基上有条千古之藤,干粗成树,枝叶严蔽,藤枝漫山,既遮洞天,又覆山脊。藤下有一股泉流,淙淙垂入洞底,激起一片珠烟,掀起阵阵雾风,不由人顿起一种荒远、落寞之感。清代诗人褚维厚观瀑后写诗曰:白日忽风雨,洞中别有天。两山空一隙,百道落飞泉。怒起喧如鼓,抛空散作烟。桃源何处觅,到此亦神仙。 据传,东汉末期,在道家与道教史上,曾产生过两个划时代的人物,一是魏伯阳,一是张道陵。张道陵后来构成了道术传统的世系,宋、元以后,一直成为江西龙虎山正乙派张天师的世家,与山东曲阜的孔子世家互相并陈。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以学术思想造成一二千年世家的系统,也就是这么两家,可谓是世界文化史是的一大奇迹。而魏伯阳却代表了上古传统文化中的隐士精神——神仙,还记得这位神仙曾经留下过一部《周易参同契》,是他在这个洞穴中反复炼丹、反复实践而写成的。这部书被世界科学界认定为“世界化学科学领域中的‘第一本这方面的著作’”,被大海彼岸的日本人尊之为圣。《周易参同契》还被选进了读书人的课本之中,作为科学的范本来读。 对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有几朝几代的人,竭尽毕生精力,从各个领域研究摸索过它,其结果都是毫无头绪。宋代理学大儒朱熹,便自称他的一生,对于这部书的研究,是以失败告终的。可是他还是不甘心,为了避免阳儒暗道的嫌疑,继而化名崆峒道士邹诉,注过《周易参同契》。今人周士一教授,曾于1984年应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之邀,赴英国与老外共同研究,整整花了两个年头,才算完成了《英译,〈周易参同契〉》初稿本。可见外国科学界人士,对于我们的这位神仙是无上的崇敬。 魏伯阳著这部书的目的,说确切一点,是为了说明修炼丹道的原理与方法,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和原理。为了整理自古以来的传承,证明认为的修炼可以升华而成神仙的传统学术,他不动声色地借《周易》的“理、象、数”,和周、秦、两汉用在天文物理学上的原理与原则的五行、干支之学,以及道家老子传统的形上、形下的玄学远离,

  • 属羊于属羊的为什么老吵架

      这于属相没有关系,属相是中国独有的产物,外国人吵架找什么原因呢,要互相担待、互相包容,一切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的。

  • 贝多芬的历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编辑本段]贝多芬生平简介   公元1770年12月16日~公元1827年3月26日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享有“伟大的乐圣”之称。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市,祖籍佛兰德。   其祖父及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候。酗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   他十一岁辍学,十三岁任宫廷乐队(指挥为内费)习管键琴手,十四岁任宫廷第二管风琴师,十八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   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适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   他虽然没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   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   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 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   并受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的地位。   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 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   病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而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   他于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 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   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02年到1815年间有时被称为是贝多芬创作生活的中期。在这期间,他的失聪症在不断加剧,从此便深居简出。他那日渐严重的失聪症使人们形成了他是一个厌世者的错误印象。他曾同好几个妙龄少女有过海誓山盟,但最终却似乎都在不幸中结束。他终生未娶。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 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   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歌上。   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来。   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贝多芬从小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他的处女作是在1783年发表的。他年轻时访问过维也纳,在那儿结识了莫扎特,不过他们的交往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1792年,贝多芬返回维也纳,在一段时期里求教于海顿(享有“交响乐之父”之称的德国作曲家)——当时维也纳首屈一指的作曲家(“音乐神童”莫扎特在此年去逝。   贝多芬在维也纳——当时世界音乐之都度过余生。

  • 黄的历史起源

      中国古代黄色是高贵的颜色,后来变作贬义是受本文影响。十九世纪末英国的低俗小说往往用黄色封皮,后来黄色就有了色情之义。我们经常用“黄色”来指称带有明显色情意味的的东西,对此大家已经约定俗成。一样事物只要被冠以“黄色”二字,往往就是“扫”和“打”的对象。而在中国古代,黄色却是极其高贵的色彩,是皇家御用的,平民百姓还不准用。中间的变化转换,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1894年,英国创刊了一家杂志,名字就叫《黄杂志》,一批有世纪末文艺倾向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画家等,围绕该杂志形成一个被称为“颓废派”的文艺集团。他们的作品,有时带有一点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秽。然而第二年4月3日,当时极负盛名的英国剧作家王尔德(O.Wilde),因同性恋的罪名遭到逮捕。而逮捕他时的一个小插曲,使得《杂志》名声大受损害。当时报纸上说,王尔德在被捕时胁下还夹了一本《黄杂志》,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杂志和王尔德同样是不名誉的,第二天就有人到《黄杂志》的出版商门前示威,用石头将橱窗玻璃砸得粉碎。其实王尔德被捕那天,胁下夹的书是法国作家比尔·路易的小说《爱神》,碰巧这本小说和当时法国的许多廉价小说一样,也是黄封面的。这种小说称为“yellowback”,也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黄杂志》也好,“yellowback”也好,都使得“黄色”与性、色情、恶俗等等概念发生了联系。但就在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报业,则另有一番“黄色”景象。当时纽约的《世界报》和《日报》,为了发行量而展开疯狂竞争。先是J.普利策买下了《世界报》,用绘声绘色、耸人听闻的报道和对政治腐败的攻击,赢得了全美报纸的最大发行量。1895年矿业巨头之子W.R.赫斯特买下了《世界报》的对手《日报》,他所采用的手段更是变本加厉,甚至把专为《星期日世界报》画极受读者欢迎的连环漫画《黄色小子》的画家也挖了过来。当时两报广泛采用通栏大字标题、彩色连环画、大量图片等等手法,竭力迎合读者。这段时期被称为“黄色新闻”时期。这就是西方的“黄色”──色情也好,媚俗也好,都被认为是低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