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属兔的皇帝

  • 历代皇帝那个姓周

    周姓的有诸侯,但是建立过政权当过皇帝的没有哦

  • 清朝历代皇帝及其皇后名单

      一、努尔哈赤   1.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   2.孝烈武皇后:乌拉那拉·阿巴亥   二、皇太极   1.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   2.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1月27日):大玉儿   三、顺治   1.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荣惠   2.孝康章皇后:佟佳·念锦,   3.孝献皇后:董鄂·乌云珠,世称董鄂妃   四、康熙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芳仪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东珠   3.孝懿仁皇后:佟佳·仙蕊   4.孝恭仁皇后:乌雅·德宛   五、雍正   1.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舒兰   2.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六、乾隆   1.孝贤纯皇后:富察·英琦   2.继皇后:乌拉那拉·景娴   3.孝仪纯皇后:魏佳·小玉   七、嘉庆   1.孝淑睿皇后:喜塔腊·青瑜   2.孝和睿皇后:钮祜禄·绮雪   八、道光   1.孝穆成皇后:钮祜禄·玲儿   2.孝慎成皇后:佟佳·玉琦   3.孝全成皇后:钮祜禄·厂心   4.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雨宁   九、咸丰   1.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2.孝贞显皇后:即慈安皇太后 钮祜禄·瑞芬   3.孝钦显皇后:即慈禧 叶赫那拉·杏贞   十、同治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宝音   十一、光绪   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后 叶赫那拉·静芬   十二、溥仪   孝恪愍皇后:郭布罗·婉容

  • 清朝历代皇帝的姓名?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庙号) 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2年 宣统 华龙陵园

  • 求口袋妖怪游戏历代主角和劲敌的名字

      红绿蓝、皮卡丘版:小智、小茂   金银:小响、阿银   (从水晶版开始可以选男女主角了)   水晶:小响/克丽丝、阿银   心金魂银:小响/琴音、阿银   红蓝绿宝石: 祐树/小遥、小遥/祐树   钻石珍珠白金:小辉/小光、阿驯   黑白:斗也/斗子、黑连 和 白露   黑2白2:共平/小鸣、阿相   XY:卡勒姆/瑟蕾娜

  • 历代以来当官的都有属什么的

      公务员的级别为15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如下:   1.国务院总理:一级   2.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3.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4.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5.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6.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8.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1.科员: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你提到的市长要根据该市的级别(如省会市和县级市是不同的)确定是哪一级

  • 中国传统服饰的历代演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一、秩序井然的服饰——自夏至西周时期 周朝作为最强盛的奴隶制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表现在服饰上,如不同场合要穿戴不同的服饰,有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弔丧服、婚礼服。这些服饰严格区分了天子与官僚、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差别,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响了自商周以来三千年封建社会的服饰文化。从此,服饰开始标识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以便“分贵贱,别等威”。 西周服饰 二、从百花齐放到趋于一致——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战国时期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在服饰上也各显其地方风格与文化风采,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如春申君的3千食客中的上客皆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婢妾均披绮披纱;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鲁国的儒者服长衣、褒袖方履,等等。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的实现,服装风格也逐渐趋于一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形成了正式完备的冠服制度。 三、胡汉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部分崩离析。正是由于战争,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与汉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国服饰文化进入到一个追求时髦、胡汉交融、奇装异服盛行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汉服中的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融合了胡服的特点。同时,受先进的汉文化和风气的影响,北朝各族纷纷推行汉化运动,仰慕汉族衣冠服饰,形成了“群臣皆服汉魏衣”的状况。 四、开放浪漫、异彩纷呈——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造就了独特的开放浪漫风格的唐朝服饰。尤其是唐代的妇女服饰,是历代中的佼佼者。唐代的女装颜色鲜豔,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如在衫、裙之外还有披在肩上的长围巾“帔”。还有特别的短袖半臂衫,套穿在长衫外面。这种装扮使唐朝女装形成袒胸、裸臂、披纱、大袖、长裙等极为开放的风格。 五、质朴保守——宋朝时期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慾”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这种理学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拘谨保守。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另外,两宋时期,边患不断,统治者的软弱无能,官僚队伍和军队的壮大,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为此统治者三令五申,要求服饰简约淡泊,力戒奢侈铺张,从而形成了以后质朴淡雅为宗的一代审美标准。 六、异地胡风——辽金元时期 作为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这时期的服饰既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又有融合的色彩。服饰大多用毛织品并且制作较为简单、实用,易于马上作战射猎。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筒靴。元服则吸收宋服形式,官服款式较特殊为窄袖、盘领、缝掖,独......馀下全文>>

  • 历代名人对《水浒》评论有哪些?

      张恨水与《水浒传》[/font]   古耜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通俗小说的巨匠,张恨水与中国古典小说关系密切。这并非单指由一百一十多部长篇作品、近三千万言构成的张恨水的小说世界,同中国古典小说之间存在无法切割的文化血缘,是中国小说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赓续与嬗变;同时张恨水笔下的不少作品,都从特定的古典小说著作里,获得了题材、意趣、构思与写法上的启示与滋养,从而呈现出文本意义上的取精用弘和推陈出新。譬如,以言情为经、以社会为纬的《春明外史》,就把《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相关元素嫁接到了一起,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洋洋洒洒九十万言的《金粉世家》,则全面继承了《红楼梦》的精神与格局,难怪它甫一问世,就被研究者称之为“民国《红楼梦》”。而流传甚广的《啼笑因缘》,若干描写让人联想到《好逑传》《儿女英雄传》《老残游记》,就是书名也自觉融进了同《醒世姻缘传》相映照和相区别的意思。至于《八十一梦》借鉴《西游记》和《镜花缘》的手法,来揭露“雾重庆”的社会丑态;《我是孙悟空》戏仿《西游记》的情节,表现对邪恶势力的斗争和反抗,更是多为文学史家所称赏。     在张恨水与中国古典小说异常密切的联系中,《水浒新传》一书,值得人们格外留心和瞩目。这不仅因为张恨水对《水浒传》情有独钟,从14岁起,就反复阅读研究,这种浸入骨髓的热爱和烂熟于心的把握,使得一部《水浒传》在作家那里,很自然地由研读对象转化为写作资源,从而直接催生了两部奇特的文学作品:艺术随笔《水浒人物论赞》和长篇小说《水浒新传》。     《水浒人物论赞》收文凡90篇,其中论“天罡”者33篇(外二篇),论“地煞”者23篇,另有“外篇”32篇,专论王进、武大、郓哥、西门庆、潘金莲直至施耐庵、金圣叹等梁山好汉之外,但与《水浒新传》相关联的人物。这些文字陆续成稿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前后相距十多年。这期间,张恨水“对水浒观感,自不无出入处,但态度始终客观,并持正义感,则相信始终如一。”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文章裒然成集,依旧个性昭彰,精妙屡见。首先,张氏谈《水浒》》人物,立足于社会学和伦理道德的角度,能够尽脱窠臼,独具只眼。譬如,他以王进作比来谈林冲,指出林冲在顶撞了高衙内之后,之所以不能像王进那样远走高飞,说到底还是因为丢不下眼前的晋升阶梯和安逸生活,其中包含的卑躬屈膝、认贼作父的教训,发人深省。当然,张氏也有鲁莽灭裂之处,譬如他对宋江的一再挞伐,全盘否定,就显得理念先行,分析不足,掺进了过多的个人好恶,以致简单、绝对。其次,张氏分析《水浒》人物,善于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每每以简驭繁,见微知著。此外,全书用生动畅达的文言写成,其遣词造句,典雅、隽永,饶有趣味,这对于汉语言在经历“五四”之后,如何扬弃修正,重新强化审美功能,自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水浒新传》创作于1940年,当时,张恨水在大后方重庆,作品则以连载的方式发表于上海的《新闻报》。1941年底,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沦陷,该书的写作和连载一度中断,至1942年夏天,全书六十八回方续写完毕。张恨水借“水浒”故事作小说,出于鼓舞民族精神、配合抗日战争的目的。他说:“我要描写中国男儿在反侵略战争中奋勇抗战的英雄形象。这样对于上海读者,也许略有影响,并且可以逃避敌伪的麻烦。”从这样的目的出发,《水浒新传》上接七十回本《水浒传》的情节,着重写宋江率部投降海州知州张叔夜后,梁山英雄全力抗击金兵入侵的故事。其中董平雄州拒敌,壮烈牺牲;白胜、郁保四面对利诱,以死相拒;顾大嫂、时迁、杨雄隐身燕山,毒死金国元帅,最终宁死不屈;宋江、李逵顽强抗争,自杀殉国等章节,都堪称血气沛然、慷慨悲壮,读后令人回肠荡气。与此同时,作品以锋利泼辣的描写,无情鞭挞了胆小懦弱、明哲保身,甚至寡廉鲜耻、卖国求荣的张邦昌、范琼之流,不少地方直接用“汉奸”一词,来斥责他们的投降主义行径,这可谓义愤填膺,力透纸背。难怪连史学大家陈寅恪在读罢《水浒新传》后,都要留下“梦华一录难重读,莫遣遗民说汴京”的诗句。在艺术表现上,一部《水浒新传》较之它接续的原书,亦有明显的特点。譬如,它删去了《水浒传》中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情节和因素,使书中人物更贴近现实生活;它革新了《水浒传》的叙事方式,强化了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让作品平添了现代意味;它在战争场面的再现上煞费苦心,既巧妙地照应着《水浒传》的风格,又融进了更为真实也更为合理的历史场景,为同类文字的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关于这些袁进先生曾有系统的评说,笔者不再赘述。   转自:中国作家网

  • 历代台湾的名字

      夏禹 岛夷   商 岱屿员屿   周 雕题 秦 瀛洲   西汉 东鳀鳀   三国 夷洲 隋 流求   宋毗舍邪   明嘉靖前 东番   明嘉靖后 台湾     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湾”等,至明代万历年间始有“台湾”之称。

  • 中国历代皇帝属相

    朱棣(鼠) 刘备(牛) 秦始皇(虎) 乾隆皇帝(兔) 朱元璋(龙) 刘邦(蛇) 成吉思汗(马) 李世民(羊) 武则天(猴) 杨坚(鸡) 孙权(狗) 赵匡胤(猪) 中国古代从秦始皇赢政开始到清宣统皇帝溥仪止,共经历了约350帝,其中目前已知生年的有约291帝,按照人数从多到少排列及代表人物如下: 兔:共计34帝,佔11.7%,其中代表人物有:东汉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文帝曹丕;夏景帝李元昊;清乾隆皇帝弘历;清咸丰皇帝奕詝。 马:共计28帝,佔9.6%,其中代表人物有: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清康熙帝玄烨;清雍正帝胤禛;清宣统帝溥仪。 龙:共计28帝,佔9.6%,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极;清嘉庆帝颙琰;清同治帝载淳。 猪:共计26帝,佔8.9%,汉文帝刘恒;汉后帝刘禅;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明万历帝朱翊钧;明崇祯帝朱由检。 虎:共计26帝,佔8.9%,秦始皇赢政;清顺治帝福临;清道光帝冕宁。 牛:共计24帝,佔8.2%,汉景帝刘启;蜀汉昭烈帝刘备;隋炀帝杨广。 猴:共计23帝,佔7.9%,汉武帝刘彻;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羊:共计22帝,佔7.6%,秦二世胡亥;唐太宗李世民;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光绪帝载湉。 狗:共计20帝,佔6.9%,吴大帝孙权;唐高祖李渊;宋仁宗赵祯;宋徽宗赵佶。 鸡:共计20帝,佔6.9%,南北朝后主陈叔宝;隋文帝杨坚;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 蛇:共计20帝,佔6.9%,汉高祖刘邦;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柴荣;明建文帝朱允炆。 鼠:共计20帝,佔6.9%,新帝王莽;唐高宗李治;五代十国后晋高祖石敬瑭;明成祖朱棣。

  • 乾隆皇帝的儿子哪个当皇帝?

      15子嘉庆帝嘉庆帝(1760-1820年,1796-1820年在位)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满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布明年正月初一禅位,颙琰于是于次年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宣宗。第三子敦恪亲王绵恺。穿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