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肖文化分析

  • 小鸡的中国的生肖鸡的文化

      酉鸡鸡年谈鸡“雄鸡一唱天下白”,鸡、吉谐音,鸡年会多一份喜庆吉祥。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鸡不成宴。”我国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鸡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蓄养鸡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唐代孟浩然就写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佳句。在中国,各民族对鸡均不忌口,八大菜系都有以鸡为主料的招牌菜,菜的名称也饶有趣味:“贵妃鸡”、“宫保鸡丁”、“叫花鸡”……由此可见,在中国,上至皇亲达官,下至庶民弃儿,都可以利用鸡创造出风味独特的菜式,每一道菜式背后还都有一个娓娓动听的传奇故事。鸡在很多神话里还是拯救世人的神物。如《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被蝎子精围困时,二十八宿之一的“昂日星官”下界捉妖,他现出公鸡本相,长鸣两声即令蝎子精当场毙命。汉代奇人东方朔在其所撰的《神异经》里更是夸张地描述了神鸡的威力。东方朔称,大荒东极的扶桑山上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鸣,悉鸣则潮水相应,东方渐明。古人认为,雄鸡守夜不失时、天明早报晓,极具信德,加之头上有冠、足后有距、敌前敢拼、不享独食,兼具文、武、勇、仁、信之德,故冠之以“五德之禽”的美名。除了赋予美名,古人对鸡的偏爱还体现在多处,就连皇帝举行大赦之典时都要以金鸡为仪仗。但逢赦日,则树金鸡于仗南,鸡以黄金饰首,衔七尺长幡,以彩盘承之,场面十分庄严。鸡在今日的中国也仍享有荣光,例如我国发行的生肖邮票《辛酉年》(T.58),画家张汀采用夸张和浪漫的手法,描绘出一只五彩缤纷、英姿勃发的雄鸡,引颈昂立,似一位勇士般,吹响着前进的号角。说文解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鸡,恰似一只头冠、嘴眼、翅尾齐全的公鸡形状,小篆中的“鸡”是一个形声字,“从隹,奚声”。“隹”和鸟原本是一个字,后来分化为两个字,“鸟”用来指长尾的鸟,“隹”用来指短尾的鸟。鸡与民俗百鸡宴——年例是粤西民间过完新年后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已形成粤西特色年例文化。当天,在湛江农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声声唢呐报平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一一亮相。是日,家家户户都会用盘子盛着油光闪亮的白切鸡,集中摆放在一起,远远望去很是壮观。斗鸡庆祥和——早在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民间斗鸡活动就备受尊崇。无论在中原地区还是南方两广地区,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斗鸡盛行不衰。在唐代民间“斗鸡”更加兴盛。民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

  • 中国的生肖文化属于 东方文化么,科学合理么?

      自然是稜方文化,虽然不是所有的东方国家都有生肖的说法,但是像韩国也是有生肖的说法的,置于科学合理的问题,那就不能简单的说了,文化嘛这种东西应该跟科学不能相提并论。

  • 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怎样把中国智慧融入到命运共同体中去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3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2分)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植根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引领中华儿女和国际社会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3分)

  • 根据下面提供有关虎的文化现象,探究其内涵: A.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往往有在虎年生子的愿望 10分

      ①在民间,属“虎”的人被认为具有富贵之相、刚猛矗力、王者霸气。②戴虎帽、穿虎鞋等习俗表达了老百姓借虎的威猛达到趋利避邪、保平安健康的愿望。

  • “和”字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意义?

      1. 顺应人心,天下和平   《周易·咸卦·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按照这种理解,没有战争并不等于就是和平,如同人体没有疾病并不等于就是健康一样只有作为国家的领导者能够感动普天之下的人心,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是民本主义,即:国以民为本。所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虞夏书·五子之歌》)。那么,怎样才能感动人心而做到本固邦宁呢?其一,是发展经济,使人民富裕起来,民富才能国强。《周易·系辞传下》曰:“天志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住。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以仁爱之心博施济众,才能保得政权稳固;使人民获得财富,方能产生凝聚力以聚敛民心。其二,是不伤民财、不拢民安,使百姓安居乐业。所谓“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系辞传上》)其三,与人民共甘苦,“吉凶与民同患”。(《周易·系辞传上》)平时能够使人民衣食无忧、生活安定,战时能够以人民的喜悦与否为依据来做出决定。这样,国家需要出力的时候,人民就会不辞辛劳乃至舍生忘死。所谓“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周易·兑彖传》)其中,“说”与“悦”通。其四,执法如山,公正严明。所谓“明罚敕法”(《周易· 嗑·象传》)、“刑罚清而民服”(《周易·豫·象传》)如此等等。古人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周书·酒诰》)“监”与“鉴”(镜子)通。意思是:人不要从水中看自己,应当从民情中看自己。儒家的亚圣孟子,曾将民本主义发展到了顶峰,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一国之君,能够顺乎天时、应乎民心,可称之为明君。否则,就是昏君。明君治国,会赢得天下太平。昏君误国,会招致天下大乱。在君主时代,恢复天下太平的办法,就是进行社会革命。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革·彖传》)当代世界,已经进入和正在进入民主时代。中国古代所说的“民主”,如《尚书·周书·多方》中所谓“天惟时求民主”的民主,指的是民之主。西学东渐以来,在德莫克拉西(democracy)意义上的民主,指的是民做主。就国家领导人的历史更替而言,前者靠的是暴力革命,后者用的是和平普选。从暴力革命到和平选举,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然而,“得民心者得天下”,始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法则就世界范围而言,也应当是如此。从以强凌弱到

  • 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汉族占绝大多数。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族。故汉民族的姓氏渊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渊源。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样产生、发展的?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等众多社会科学。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姓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   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氏。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余下全文>>

  •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特点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望大家见教: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 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建国前,繁文缛节较多,封建迷信严重。腊八过后,择吉日扫灰。腊月二十三日辞灶之后,开始忙年,做大枣饽饽等。二十九日“封门”,贴春联、窗花、过门笺、挂宗谱。三十日晨,供盛饭。下午,上祖坟“送吊子”,请先祖回家过年。门口置“拴马桩”,院内横铺秫秸。晚十时左右,接灶、请神、撒陈(在正间地上撒麦秧)。半夜“发子”,拜先祖,敬诸神,鸣鞭炮。全家自幼至长,依序叩拜,长者受拜后须分压岁钱。然后喝辞岁酒,吃更年饺子。黎明,本族或近邻相互拜年。初一晨,吃“钱饺子”。初三日黎明送神。节间,亲友互相探拜。农村请媳妇、请女婿,共贺新春。建国后,礼节相沿,迷信活动有所废除,80年代又有所复燃。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霄节,也叫“上元节”、“灯节”。家家用胡萝卜灌蜡油做灯,送至祖坟及院中角落。晚上有放礼花之俗,儿童燃放“解闷”。节间“闹元霄”,耍秧歌、舞龙灯,热闹非凡。   二月二 俗谓小龙抬头。男子多于此日理发。农家炒豆,称“蝎子豆”,意防毒虫。打“五谷囤”(用草木灰撒成几个相套的圆圈,内撒五谷杂粮),祈求有个好年景。旧有前往土地庙祭土地神之俗,今已废。   清明节 祭扫先人坟墓,添土压纸。建国后,机关、学校等于此日祭扫烈士墓。旧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禁火冷食,并有打秋千之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吃粽子和熟鸡蛋。儿童以五彩线系脚脖、手腕。晨“拉露水”,采艾悬于门户之上,以避瘟疫。新媳妇“送端午”,从娘家带粽子分送婆家亲邻。   六月六 旧俗吃炒面,曝衣书。新婿到丈人家“现新”。   七月七 旧称“乞巧节”。招远过此节是七月初六,俗云:“招远人性子急,拿着初六当初七”。节间做“巧饼”,儿童以线穿之,称“穿小果子”。旧时妇女生“巧芽”(以五谷杂粮生芽),供奉姐姐(织女),乞求织女赐给巧手。   七月十五 旧称中元节,又为鬼节,挂灯为鬼魂照路。此日晚间,挂宗谱、供先祖、吃饺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亲友以月饼、烧鸡等礼物馈赠。晚,宴饮赏月,分食月饼。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秋祭,上坟添土,拜扫先墓。   冬至 俗称过冬,亦有挂宗谱供先祖之俗。中午吃包子,晚上吃饺子。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喝“腊八粥”,憋“腊八蒜”。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辞灶,又称过小年。蒸粘糕,供糖瓜,焚烧灶神像。   公历节日 除传统节日外,一些纪念性的公历节日渐为县民接受,但活动范围、深广程度不同。主要有元旦、妇女节、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党的生日、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植树节等。

  • 生肖文化知多少的反思

      1、认知目标   通过课件展示及老师讲解,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排列顺序以及相关成语、谜语、传说故事等知识,感受生肖文化。   2、能力目标   学习完本节课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根据出生年月推算出相对应的生肖属相;能够讲述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故事;能够说出有关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语。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生肖文化,交流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谜语和故事等。   2、了解更多有关生肖的知识。   3、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及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 云南民族文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碰撞,曾经激起过无数绚丽的火花,为中华文化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不仅在中华文化史上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诸多领域出现了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程序,开创了中国各民族文 化全面交流融合的新局面,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贡献。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间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在中国王朝序列中,尽管该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对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初步探索。 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程序 13世纪初,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西夏、金、大理、吐蕃、南宋等政权,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空前统一,形成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有利环境。 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地区所形成的“夏夷”之说,强调“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思想,对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形成障碍。例如在史学领域极具影响的“正闰”说,主张“四夷不得正统”,将北方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与“窃国”、“篡国”者并列,纳入非“正统”序列,事实上对其他民族政治文化形成排斥。由于元朝亦属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的合法性,需要努力扭转这一传统观念。在编纂《辽》、《宋》、《金》史时,三史都总裁官、中书右丞相脱脱力排众议,“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议者遂息。”这一举措结束了自辽朝灭亡后200多年的“正统”之辩,同时也在中国史学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肯定了各民族政权的合法地位。其意义正如韩儒林先生所总结的那样:“这一决定确定了三史以平等看待的基本原则,它符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客观实际,也符合辽、金、宋三朝互不相属的历史状况,因而是正确的,所以脱脱对三史的贡献不能忽视。” 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元朝统治者实施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使古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蒙古族文字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沿用至今;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第一部用本民族文字撰写的历史着作《蒙古祕史》诞生;在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元朝政府官员的民族成份最为复杂;元朝也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王朝;《辽史》、《宋史》和《金史》,是廿四史中仅有的、由多民族史家共同编修的史籍,也在中国史学史上首开一朝官修三朝历史之先河,为后世储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原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得到广泛传播,儒家经典着作被翻译成蒙古文出版,漠北、云南等偏远地区首次出现了传授儒家文化的学校;中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机构——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蒙古、契丹、女真和色目人中间湧现出一大批汉文着述家;西域各民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社会流传,藏传佛教在中原得以传播,海南黎族的木棉种植和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业的发展;在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各民族间的交融也进入又一个高潮期,契丹、女真、党项等民族悄然融入到蒙古族、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之中,而一个全新的民族——回回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对于元朝各种文化和谐并存的局面,中世纪欧洲“四大旅行家”之一的鄂多利克,曾感慨地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奇蹟”。 由此可见,元朝的建立,打破了此前历史上出现过的人为的文化遮蔽现象,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得到......馀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