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人最终命运

  • 红楼梦里所有人最后的命运

      主要人物   黛玉死了   宝玉出家了   宝钗守寡了   元春死了   迎春死了   探春远嫁   惜春出家了   湘云沦落卖唱女   巧姐被卖了   袭人嫁了   凤姐死了   鸳鸯死了   香菱死了   晴雯死了   可卿死了

  •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最终命运如何?

      史家好象与贾家案子有些关系,王家因为王子腾死了,其他人败家,所以没落了,薛家因为薛蟠杀了人被判了刑,把钱花没啦。后来还判了流放。[

  • 红楼梦里谁是胆汁质的人

    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例如王熙凤。

  •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命运

      王熙凤----《红楼梦》中人物,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 “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 水浒传20各主要人物怎样出场和最终命运

      宋江   宋江形象分析   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里边的每一个英雄好汉,基本上只有一个绰号。宋江却有四个绰号: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而他每一个绰号,都表现了他在这个方面的特点,也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水浒传》第18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住,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如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作及时雨。   呼保义 第四个绰号就是“呼保义”。呼保义这个词,一直到今天,大家都无法把它解释清楚。有一种解释说,保义是南宋时候武官的一个称呼,叫保义郎。另外一种解释,说“保”,就是保持的保;“义”就是忠义的义,“保义”即保持忠义,呼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那样叫他。大体上说,呼保义这个词实际上讲的是宋江对待国家的态度,对待朝廷的态度,对待皇帝的态度。   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水浒传》第18回宋江刚出场的时候,就对他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他是世代务农,世世代代种地,守一些田园过活。自幼攻读经史,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所从事的职业。他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所以从他的家境出身以及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职业,我们可以判断,他的家境出身使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他的职业养成他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的习惯,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这是我们对宋江的第一个角度的理解。   对宋江的第二个角度的理解:   第二,宋江到底是仗义的英雄?还是国家的忠臣?我们可以从他上梁山之前和上梁山之后的几件事来分析一下。上梁山之前,他为了自己的心腹兄弟,私放晁盖。并且为了怕事情暴露,杀死阎婆惜。从这些事情上来说,我们可以说宋江是一个仗义的英雄。那么上梁山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义军的首领,他领导梁山兄弟的几次战役,都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和组织才能。而在受招安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忠臣。他把梁山的堂名由原来的“替天行道”改为“顺天护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忠臣才有的行为。所以说无论我们以怎样的主观情感对宋江或褒或贬,或爱或恨,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林冲   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晁盖   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传说邻村西溪村闹鬼,村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大怒,就去西溪村独自将青石宝塔夺了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称“托塔天王”。   吴用   字学究,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   与托塔天王晁盖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受招安后,佐宋江、卢俊义征伐辽国、田虎、王庆和方腊等,功绩卓著。授武节将军,武胜军承宣使。后因见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当道,恐刑戮及身,遂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   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书中所言“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人称黑旋风。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卢俊义被吴用诓走之后,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贾氏勾搭成奸,霸占了卢的家财,又将燕青赶走。卢俊义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发卢俊义私通梁山、题藏头反诗之事。卢俊义被下狱,李买通了董超、薛霸,要他们二人杀了卢俊义。当董、薛正要下手之际,燕青赶来将二人射死。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节上东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师师。燕青吹得一口好箫,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宋徽宗,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后,燕青预感长此不会有好结果,便独自离去,功成身退。   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有时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天雄星豹子头林 冲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为山寨五虎将之一。其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天暗星青面兽杨 志 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托塔天王晁 盖 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   天机星智多星吴 用 郓城县人,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财主家门馆教授。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   天魁星呼保义宋 江 郓城县宋家村人,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为人仗义疏财, 有组织和指挥能力;有浓厚忠君思想。在家大孝,人唤孝义黑三郎,江湖上唤作山东及时雨。精通刀笔,纯熟吏道,曾任郓城县押司,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晁盖身亡后任梁山寨寨主。梁山泊总兵二都头之一。   天伤星行者武 松 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抚拳成人。景阳岗打虎后任阳谷县都头,后因斗杀西门庆、潘金莲刺配孟州,又因血溅都监府逃至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从为兄报仇开始,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的一个。   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张青之妻,人唤母夜叉,学得父亲本事,在十字坡与丈夫经营黑店。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四店打听消息、邀请来宾八头领之一。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 宗 吴用至友,江州两院押牢节级,通道术,腿缚两个甲马,日行八百里,夜行一千里,人称神行太保。江州劫法场后上梁山,为山寨总探声息头领。   天杀星黑旋风李 逵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流亡他乡,在江州做小牢子。大闹江州后救出宋江、戴宗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其性格特点:和鲁智深同样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先比又有些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地贼星鼓上蚤时 迁 高唐州人,流落蓟州,做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吃了官司为杨雄所救。三打祝家庄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四头领之一。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 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纲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 冲(豹子头) 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 逵(黑旋风) 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 江(及时雨)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 志(青面兽) 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找了半天就这些

  • 红楼梦里一共写了几次梦的场景?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梦之多、之好、之活,恐怕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中也是很突出的。   那么,《红楼梦》究竟写了多少梦?有人做了精细的统计,发现一共写了大大小小32个梦,前80回一共写了20个梦,后40回一共写了12个梦。书中写梦最长的首推第5回,作者着力描述主人公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交代大观圆12个美人的今后命运;而最短的要数第13回贾宝玉再梦幻里听见在梦幻里听见有人叫秦氏死了和第89回林黛玉睡眠之中经常听到丫头们喊薛宝钗“宝二奶奶”。   《红楼梦》写梦幻的手法变幻无常,个个奇特:有时候你会看不出,以为是真实生活事情,结果它是写梦——假若不认真思考,就容易“受骗上当”;有时候虽写梦,却通篇不写一个“梦”字,假若不仔仔细细地阅读,不会发觉作者是在写梦;当然,大部分是直观地写梦,从大处着眼,采用不同的方式切中要害。   《红楼梦》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上看,起步于梦,止步于梦,梦一个接着一个。实际上,曹雪芹是想用梦来隐晦地折射他要表达的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楼梦》就是由这些奇特而美丽的梦组成

  • 为什么红楼梦里的贾敏嫁给了林如海?

    林家绝不是普通官宦人家。问题中的举例其实可以算是两家人风格的差异。贾家地处京都,是四大家族之一,皇亲国戚,在吃穿用度上当然特别得气派,也特别得奢侈。林家位于江南,更讲究的是生活的意境,并不追求物质上的豪华。 此外,第一,黛玉“见得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不凡”不见得是与自家的仆人相比,这恰恰说明黛玉有品味。 第二,佣人的数量和“质量” 黛玉是去投靠外祖母,又不是搬家,当时也没说常住不走了,何必兴师动众带上一群佣人长途跋涉。 第三,黛玉送礼 这个一方面显出黛玉的品味,送“纸笔等物”而不是脂粉首饰之类;另一方面她父母双亡,经济大权不会落到她一小姑娘手上,家族中一定另有人在控制。而且和宝钗没有可比性,薛家是皇商,林家再怎么有钱也不会被作者拿去和皇商作比较。 第四,紫鹃的玩笑 宝玉发疯不是黛玉吃不到补品,而是她要回家吧?有关有没有钱买补品是要看林家家族里的人的态度的,同为孤儿的史家小姐湘云就被她的叔叔婶婶牢牢地管着。 第五,黛玉的服饰 服饰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对林黛玉自身的描写就体现出了她的性格,没有必要都要写到服饰。就算要写她的服饰,也应该是飘逸洒脱,而不会用描写王熙凤和贾宝玉等人服饰的华丽的、体现经济状况的词汇。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红楼梦里既然已经有了木石前盟为何又有金玉良缘

      首先谈三人间的关系,贾宝玉、林黛玉是表兄妹,书中第三回林黛玉因母亲病故少年时代就投奔外祖母家,跟贾宝玉两小无猜。而薛宝钗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小姐,第八回到贾家的。因为薛宝钗身上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引起“金玉良缘”之说:薛宝钗有金锁,对子为:“不弃不离,芳龄永继。” 贾宝玉衔玉而降,其玉正面有字曰:“通灵宝玉”付对子:“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为一对。因而薛宝钗一到贾家就开始了三角恋爱之争。紧接着第九回贾宝玉上学来辞林黛玉,林黛玉就问:“你怎么不去辞你宝姐姐来呢?”   在书中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有这么一段林黛玉嫌贾宝玉疏远自己而亲近薛宝钗,比较清楚地表明了这个问题:   宝玉听了,忙上前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僭先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姐妹,论亲戚也比你远。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从小一处长大的,他是才来的,岂有为他远你的呢?”黛玉啐到道:“我难道叫你远他?我成了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你难道就知道你的心就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书中第二十二回、第二十六回、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第三十回、第三十二回,林黛玉都为“金玉”跟贾宝玉争执。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仙女演唱的《红楼梦》曲的第二首《终生误》中不仅暗示了三人之间的三角之争,而且也预示着三人的命运和恋爱悲剧结局: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曲中第一句说人们都认为贾宝玉和薛宝钗是金玉良缘。这正对应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认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灵通”中的内容。曲中第二句说贾宝玉不认金玉良缘,只念他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这处伏笔在书中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尚未投胎凡间的贾宝玉是大荒山无际崖青埂峰下女娲炼石补天遗下的一块顽石。到警幻仙子的赤霞宫中当了神瑛侍者,看到灵河岸边三生石畔为干渴所困的林黛玉仙界化身“绛珠仙草”,而以甘露溉而救之,铸成这段“木石前盟”。也便有人世间林黛玉以泪还报贾宝玉的“还泪”之说。曲中第三、四句用谐音法点出贾宝玉最终是与薛宝钗结合,只能思念早逝的意中人林黛玉。曲中第五、六句用典故说贾宝玉有象孟光那贤惠的妻子薛宝钗,仍感到终生遗憾。   紧接《终生误》曲的第三首《枉凝眉》曲同样预示了上述结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 冬,春流到夏。   贾宝玉不认金玉良缘,只念木石前盟有性格的取舍,好恶的抉择。然而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成为梦境,他的结局应与甄士隐一样在林黛玉泪尽,贾家败落……三劫之后遁入空门,回大荒山无际崖青埂峰下当顽石是也。

  •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是谁?判词是什么?它暗示了她们最后的命运是什么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其一:黛玉宝钗。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其二:元春。 :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其三: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其四:湘云。 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 其五:妙玉。 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污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洁。 其六:迎春。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有欲啖之意。其下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梦黄梁。 其七:惜春。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 堪破三春景不常,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秀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其八:凤姐。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可哀。 ? 其十:李纨。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十一:秦可卿。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慢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 为什么红楼梦里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了卿卿性命”?

      真是头一回见到不给悬赏分的。不过没关系,谁让我是红迷呢。王熙凤治家太有一套了,但她自以为聪明,秦可卿死前托梦给她,让她别为眼前的世俗繁华的假象迷惑,终归贾府要败得,还告诉她让她置办一些后路,以防将来败落时这些子弟好有个着落,能然续香火。结果王熙凤不听话,将放给那些婆子丫鬟小姐的月钱拿去放贷,然后可以私吞那些盈利。后来抄家的时候在王熙凤屋子里翻出来海了去的钱物。王熙凤把钱看得太重了,心里特别纠结,钱没了,她也没活头了。最后就病死了。   这答案满意不?绝对不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