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

  • 我国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以什么为动力,以什么为目标

      积极倡导建设"一带一路"以及构建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背景: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第一次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达沃斯和日内瓦发表两场重要演讲,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在新的历史航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准世界跳动脉搏,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课题,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发展历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2月9日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词,以及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

  • 人类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

      人类的未来——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谈起     人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给予特别关注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机器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程度。这意味着,或许有一天,智能机器会比人类更聪明。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伴随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正在以每18个月增长一倍的速度提高,虽然目前计算机的复杂程度还比不上蚯蚓的大脑,但是到本世纪中叶,计算机的智能将超出人类的理解能力。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认为,如果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能够在人体中活动并使人类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同样复杂的电子线路也可以使计算机以智能化的方式采取行动。提出穆尔定律的英特尔公司名誉董事长穆尔先生认为“硅智能将发展到很难将计算机和人区分开的程度。”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绝对不是人类大脑依靠学习、益智食品和生物进化可以相比的。这就意味着或许有一天,智能机器会比人类更聪明。   机器比人更聪明?     1997年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著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事件轰动了世界。在此之后,认为智能机器将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     人们对于机器的智能超过人类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人类残暴地虐侍同类和更低等的生命形式,令人类自己都为之发指。   人类的自我改造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使用非自然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与此同时,人类也在有意无意地使用人工的方法改造人类自身。人自我改造在以往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     人类目前的医学水平距离再造一个新人还相去甚远。但是在某些前沿领域如克隆技术和换头术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了这种倾向。这些技术同时引发了人们超出医学范畴的关于人类本质的深层思考。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于精神方面的某些东西(意识、思维、心理、欲望),而非躯体的物质组成。本质是功能、目的,而非材料或手段。   人的精神也是人脑中的某种物质存在形式,因此也能够成为人类的自我改造对象。在科学技术发展到足够水平时,人类也将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改造。另外,智能机器也非单纯的智力机器,当人们将第一台智能机器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时,就必须要赋予他欲望、心理、情感、道德等等精神方面的东西。实际上到了最后,人类的自我改造和生产机器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改造     一、对感觉的改造     能够倾听星光和

  • 什么是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   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各国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   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促进世界范围内投资和贸易发展,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   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 怎么理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倡导建设"一带一路"以及构建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和内涵

      人类生存共同体,对于所有生存在其中的人类个体及其不断维持生存的各种生存活动与努力,始终都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不断持续、普遍、深远的产生、形成着多方面、多层次、多环节的各种影响与作用。基于此,只能相互依存的持续生活在人类生存共同体之中的一切人类,在必须同样不断面对、应对、承受各种变动、变化不息的生存便利与艰难险阻的全部现实生活之中,基于人类共有的生存目的、生命本质、生存本能、生存需要、生存意愿、生存方式、生存利益、生存机遇、生存条件、生存基础、生存困扰、生存艰难、生存风险、生存竞争、生存认知、生存判断、生存取舍、生存成效、生存前景、生存的可能性与可持续性;以及为一切人类同样都必须依循、尊从、顺应、适应的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自然就会无可选择、不离不弃的只得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安危与共、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共同拥有荣则俱荣、损则俱损、兴则俱兴、毁则俱毁的同一生存命运。为此,人类生存共同体,自然就由之不依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同时成为了人类必须赖以维持生存的命运共同体,并同步的相应具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拥有的一切成分、要素、结构、特征、品质、效用与形态。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激活发展动力而制定的重大发展方略,虽然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提出,但与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对理念高度契合,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价值意义。第一,创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必将引发理论、制度、文化、技术等各领域创新,也将是一场终结西方“元叙事”,建立“中国话语权”的变革。通过打破西方价值体系垄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文明互鉴共存,推进全球秩序和国际规则的创新发展。第二,协调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第二大经济体,既与新兴市场国家有着相似的改善民生的诉求,又面临与发达国家相似的转型升级的困境。由此,中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既要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又要积极寻找共性话题,增进与发达国家的协调沟通。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

  •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调查

      我们人类发展到现在,特别是科的发展上快,使全球化更近了,地球好象变小了,所以更多的普通人都以识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了,于荣具荣,遇毁具毁的情况非常明显了,OK

  • 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区域共同体的区别

      区别:   *   利益共同体是因为利益(包括经济与非经济利益)联合在一起的共同体。   *   命运共同体是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根本利益)联合在一起的共同体。   *   区域共同体是因为地理上接近而形成的共同体。   *   任何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可以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心理利益等等。     衍生知识点——利益共同体的应用   守业者和创业者成为利益共同体,使用股权激励方式,让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让经理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这样能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经邦的理解是,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 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强化政治投入,既有效应对现实挑战,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安全治理,从而把握好标本兼治方向;强化国家责任,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实现日常预防和危机应对双管齐下,从而构筑严密持久防线;强化国际合作,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为核心,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作用,协调、整合全球核安全资源,从而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强化核安全文化,弘扬法治意识、忧患意识、自律意识、协作意识,做好核安全知识普及,从而营造共建共享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