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禁忌语言

  • 朱砂佩戴禁忌幼儿

      不会吧,我们这会给幼儿带的,防惊厥辟邪。

  • 对幼儿进行渗透语言教育时教师需注意什么

      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阐述“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现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想谈谈如何将语言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一、在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晨间活动中的谈话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爱讲话的小朋友总是倾听别人的讲话,爱讲话的小朋友就喜欢夸夸其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早上晨间活动的时间,重点指导。《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作为教师,首先要亲近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和老师之间没有拘束感, 敢于说话。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发幼儿说话的愿望。如晨间活动的时候,我们根据幼儿来园的不统一性,分别和孩子交流,“昨天晚饭后你和爸爸妈妈都到哪里玩了?”“有没有开心的事情想告诉老师?”“来幼儿园的路上你发现了什么?”等,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是老师问一句他们答一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话语渐渐的多了,有时候不用老师问, 他们都能愉快的来告诉我们,告诉同伴,针对那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孩子,教师有目的性的和他们谈话,聊天,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这样每个孩子的语言都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发展。   (二)生活中的谈话   在我们的一日生活活动中,为了避免等待现象,“律动”越来越多的填充了孩子的时间, 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的重复的做着各种手指游戏,或者看着动画片视频, 虽然看似没闲着, 实际上孩子也是在那等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尝试,在加餐、吃饭前洗完手的孩子回到座位上引导孩子和同伴说说话,讲讲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收获或者自己的疑问等等,利用这个简单的回顾,教师有针对性的和孩子进行一些谈话互动,鼓励幼儿在常规秩序井然的情况下,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在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项课程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提示, 帮助幼儿更多的运用语言进行讲述,促进幼儿想说、敢说、愿说,从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以前我在组织音乐活动中单纯的引导幼儿记住歌词, 尝试初步的创编歌词及动作,在音乐欣赏中教师的引导语言多,讲的多,幼儿听的多,说的少。通过学习, 我们认识到了课程的整合性,知道了不同课程的共通性, 因此我尝试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如:在歌词的分析上,我通过展示课件及图片,让幼儿创造性的说出歌词内容,在音乐欣赏中,我们通过给幼儿展示一段音乐,让幼儿尽情的想象“在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它的意境讲述出来?”在这样的活动中, 我们给幼儿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让幼儿的思绪尽情的飘扬,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教师作为倾听者记录孩子想象的轨迹。   (二)在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爱画、爱玩、特别爱制作,当他们的一幅幅漂亮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时候, 他们也自豪和骄傲, 他们也渴望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的忽视就是让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讲评,原因一是活动的时间不太够,教师匆忙讲评完作品;二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弱, 教师包办代替。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语言的发展。为了弥补这种状况, 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1、重视幼儿自己作品的讲述。 在每一次的美术活动或美工活动结束后,我都会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要求幼儿能清楚的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画的?这幅画有什么含义?   2、学会正确评价他人的作品。 在生活活动中,我们尝试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如:她的作品为什么好?还在哪里?你从这幅画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等等? 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孩子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述和评析, 从而达到能大胆讲述及评价作品,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即培养了孩子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在科学领域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知科学乐趣的同时还要引导幼儿把科学实践过程和获取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孩子通过探究、思考、尝试,在活动中有了深入了解和深刻体验,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他们各抒己见,互相争论,与同伴进行着语言的交流和分享,在老师的启发下把探究过程和发现经过梳理并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表达出来,思维清晰,逻辑性也很强。   三、在区角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好的活动区应该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即具有教学价值又保持游戏性质。因此活动区活动也是我们一日活动的重点。   以往的活动区游戏中,我注重的是幼儿的玩, 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在区中玩起来,会不会玩, 教师的指导也仅限于“你应该怎么样?”“你是怎么做的?”很简单的引导, 在不断的学习中, 我们也意识到区域活动应该有目标,而不是单纯的玩,区域之间应该有互动, 而不是各区域的封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体性, 而不是被动性, 而这些在区域活动中都是和幼儿语言交流分不开的。因此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给幼儿大胆讲话的机会。以前我在组织区角活动的时候,规则都是老师说小朋友听,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幼儿觉得规则不合理出现不配合的情况, 于是现在我们每新增一个活动区或投放新的活动区材料的时候,先请全班幼儿一起讨论:如何玩这个活动区,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遵守什么样的秩序,全班幼儿集思广益,然后分组说出自己的意见,全班讨论后决定哪个最合理就采纳哪一个建议, 这样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   2、教师多一些启发式的提问。“问题千千万,在于一个问?”,在活动区游戏中, 教师提问至关重要, 简单的一句话就有了活动的目标。 如对积木区的幼儿说:“你想去积木区玩什么?想想你搭建的高楼是什么样子的?你准备和谁一起用什么样的积木来拼插?”这样孩子在玩的时候就会按照自己的预定方案进行搭建,同时他们也会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创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交流分享。   3、区域间语言的交流。我发现孩子在玩区角游戏的时候,一般都是自己小组的幼儿一边玩一边说话,很少有区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教师先抛出问题, 引导幼儿:“家里来客人了, 我们赶紧去超市买点东西吧?”通过教师的引导, 幼儿慢慢的进入了角色,在游戏中能大方的进行语言的对话和交流。   4、 活动区的讲评。   在活动区的结尾,评价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既是本次活动的小结,又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要求, 同时它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一次历练。以往的活动中,教师全盘概括, 幼儿只是用耳朵听,现在我们把机会给了孩子, 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说话”。我们请每一组的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通过孩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和作品的展示, 让孩子们对本次游戏有了很好的总结, 即扩展了幼儿的思维,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让幼儿有话可说。   四.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园的语言能力。   户外体育游戏是孩子们很乐衷的游戏,走出活动室,孩子们象出笼的小鸟,自由的在操场上飞翔。外面的一切都吸引着孩子的兴趣, 他们的小嘴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孩子用恰当的词汇讲讲所看到的东西,增加幼儿的语汇。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活动量大,兴趣高,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先请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进行模仿麻醉后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还可以让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说出自己想的好主意,这样就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活动的特色, 发展了语言。   总之,语言教育在幼儿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 幼儿吃鸡肉有哪些禁忌

      众所周知,鸡肉的营养可是非常丰富的。鸡肉中含有丰富的牛磺酸,牛磺酸可以增强人的消化能力,起到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乌鸡、火鸡等品种中,牛磺酸的含量更高,比普通鸡肉的滋补作用更强。   其实,不仅是学龄前宝宝可以吃鸡肉,鸡肉也是宝宝辅食的食材之一。鸡肉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且鸡肉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是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此外,鸡肉里还含有铁、锌等大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因此,鸡肉很适合作为宝宝的辅食。   3个部位别给宝宝吃   鸡皮:鸡皮尽管美味,但不利身体健康。一般来说鸡皮中的脂肪较多,胆固醇较高,并且鸡皮中的污染物含量较高。尤其是烤鸡,经过烤制后,鸡皮中的胆固醇被氧化,形成胆固醇氧化产物,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若温度控制不当,还有可能产生致癌物。   鸡脖:这个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体却相对集中,孩子们尽量少吃。吃时最好去掉皮,因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体都集中在颈部的皮下脂肪,这些腺体中有动物体内的毒素、饲料中的激素等。此外,要注意不要把鸡脖骨架内部的气管误食,因为气管要进行气体交换,容易存在细菌。   鸡尖:又称“鸡屁股”、“鸡臀尖”,指鸡屁股上端长尾羽的部位,肉肥嫩。这个部位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细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甚至还有致癌物质,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会沉淀在臀尖内。时间一长,鸡尖就成了贮存病毒、病菌的大仓库。   家长谨记:9种食物不能与鸡肉同吃   1、鸡肉与鲤鱼:鸡肉甘温,鲤鱼甘平。鸡肉补中助阳,鲤鱼下气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鱼类皆含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酶类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鸡肉成分亦极复杂。   2、鸡肉与李子相克,食则拉痢。解救:吃鸡尿白。   3、鸡肉与菊花相克,食则死亡。解救:细辛一钱,川莲五分水煎服。   6、鸡肉与芝麻相克:同食严重会导致死亡。   7、鸡肉与芥末: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8、鸡肉与狗肾相克:会引起痢疾。   9、野鸡与鲫鱼:鲫鱼属甘温,性热,为下气利水,而野鸡甘酸微寒,为补中益气健脾,故两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合。鲫鱼与野鸡肉皆含有各种氨基酸及酶类激素、微量元素等,故两者不宜同煮,因其生化反应较为复杂。

  • 情境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情境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的区别:   定义区别:   情境式教学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教学方法的区别:   情景教学的方法:   1.利用电教设备创设情境。   如杨杰老师在讲《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在同学们思考如何向妈妈祝贺生日时,利用电脑播放《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歌声蕴涵的那种深沉的爱,那种深情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内心激动不已,产生出强烈的对妈妈的爱。   2.借助板画展示情境。   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精心设计的板画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借助语言入情境。   备课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更紧密,更恰当,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言必能激起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抛锚式教学的的方法:   1.搭建脚手架   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做加法、减速法或进行分与时的换算,此时,教师就会及时地参与教学:他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这经常包括在课本和其它的信息源中发现相关的材料,或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以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了一个杰斯帕的挑战、发现对新技能的需要并懂得何时应这样做以后,教师和学生常常共同提出超出杰斯帕背景的工作范围。如,当学生比较清晰地意识到需要更好地理解小数及其与摩擦力的关系后,他或她就可以提出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学习目标。   许多从事杰斯帕系列教学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处理成功应付各种挑战所必需的复杂概念,常常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例如,一些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和利用图表,以便使学生确定,如何将以“里/分钟”定义的速度转换为“里/小时”定义的速度。有的教师创造了易于操纵的测量工具,用以测量时间和距离。   2.镶嵌式教学   在两个新的杰斯帕的几何历险中,研究人员采用了“镶嵌式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通常,镶嵌式教学时段是历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随着,历险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为解决问题必须获得一些辅助信息,如何使用指南针和指南手册,如何看地形图等。不熟悉这些信息就无法进一步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学习的需要出发组织有关信息的“镶嵌式教学”,以排除学习中的障碍。研究人员主要是把镶嵌式片断作为与镶嵌式数据相类似的材料加以运用的。他们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需要理解镶嵌式教学时段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时,能善于回到相关的教学时段。   3.主动学习   有关研究发现,使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际体验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由影像支持的各种活动。在抛锚式教学的夏洛克项目中,这些活动包括:a)注意影像中建议的有关进一步探索问题的提示部分;b......余下全文>>

  • 那里有面授看手相教学的

      我认识一个大师。一对一面授,需要的话介绍给你。

  • 老人死了幼儿可以来烧香祭拜吗

      梦见对星月烧香拜拜,表示万事大吉。   梦见烧香做礼拜,表示一切平安有福。   身染沉疴的病人梦见向寺庙的女神烧香叩头,表示是祥兆,身体会复原。   梦见烧香的人,表示你的感情已经成熟,你的另一半也很优秀,很受到肯定,在不久之后你们就能共结礼堂。   梦见烧香拜佛,是表示虽然你现在已经碰到了瓶颈,不过在最困难的时候,会有个贵人出来帮你一个大忙,而且还会非常成功。     貌似没坏的诶

  • 有李涵辰八字教学视频吗

      网上有光盘卖。

  • 梦见儿子变成幼儿很可爱

      迷信的说法是,会有财富、仕途上的好运。但我认为这种梦是做梦者对生活的幸福以及前途的光明的快乐的反映,但如果梦中发生了悲惨的事或者明显感到有激动的情绪,就另当别论。

  • 怎样避免语言禁忌现象

      语言禁忌,是很富有地方方言或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 禁忌的原则,大体是出于吉凶、礼教、功利、荣辱等诸种考虑, 其具体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凶语即不吉利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忌讳听到凶语的, 惟恐这些字眼会招致凶祸的真正来临。然而在人际交往中, 经常要表达不祥的内容,这便更改用另一些褒义或中性词代替, 这种变通的表述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反义语来替换不吉的词语,谓“讨口彩”, 此法在禁忌语中极普遍。戏院里的太平门, 原意为万一发生了火灾好让观众逃走,说“太平” 乃失火事故之反义。吴地习俗,行船忌说“住”,“箸”与“住” 同音,故改称“筷儿”,取“快”音,现普通话及广州话的“筷子” ,即由此而来。广州人把“气死我”叫做“激生我”,“笑死我” 叫做“笑生我”;“杠”和“降”同音,故把“竹杠”称为“竹升” ,“空”与“凶”谐音,便把“空”说成“吉”,“空屋出租” 成了“吉屋出租”。吴语中忌“药”字。药为治病之物, 言之恐一直缠身,于己不利,便将“吃中药”改说成“吃茶”。 旧时江西流行说喝药为喝好茶;称一种消积食、去风寒的中药为“ 午时茶”,一般饮用的茶水叫做“茶叶茶”。 广东的客家人忌说开药方,而改言“开丹底”。 二是用有关或相近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浙江一带,小孩肥胖,忌说“ 壮”,因本地猪肥叫壮,要以“个头好”,“补胚好”代胖的意思。 人有病,最忌说“生病”,要说“不新鲜”、“懒意’、“ 着力过了”等。人死了,其家人忌说“死”,要说“老了”、“ 好了”、“过辈了”等。小孩夭亡,也忌说“死”,要说“ 逃出去了”、“转去了”。婴儿出生,忌说“生了”,因生有陌生、 生疏之意,要说“领了”。许多地方忌“虎”,遇“虎”时改用“ 猫”代称。如温州把“老虎”改叫“大猫”;长沙将“腐正街” 改为“猫正街”,“腐乳”称为“猫乳”,因“腐”和“虎”音同。 北方人干脆称“老虎”为“大虫”,小说《水浒》里即如此。 此忌讳心理发展至顶点,竟连姓氏也不免其扰,姓虎的自念作“猫” 。江苏及浙江杭嘉湖地区的蚕农,忌说“温”字,养蚕怕瘟,于是“ 温度表”要说成“寒暑表”;忌说“亮”字,因“亮蚕”为蚕病,“ 天亮了”则说成“天开眼了”;“酱油”要说“颜色”,因“酱” 音同“僵”,忌僵蚕;“笋”要改说“萝卜”,因“笋”音同“伸” ,忌蚕僵死伸直。 三是用比喻来代替不吉的词语。“崩”、“崩殂”、“贺崩”及“ 山陵崩”等用来指帝王之死的词语。“崩”之本义为山陵倒塌, 把这个词转用到帝王之死上来, 显然是在向人们喻示帝王是江山的顶梁巨柱,他们一旦死去, 便如同山崩地裂,大地陆沉,仿佛整个世界都要随之毁灭, 因此帝王君王之死绝不可等闲视之。再如湖南临湘早上忌说“龙” 字,因“灯笼”的“笼”与“龙”音同,故而把“灯笼”比喻为“ 亮壳里”。上海郊县恋人通常忌言“梨”、 “伞”,而将它们比喻为“圆果”、“竖笠”,是避讳“离散” 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士兵打仗受伤叫“挂彩”,南方则叫“带花” ,皆为受伤后扎了绷带的比喻。 四是用假托文辞来代替。如古代汉语称帝王之死为“晏驾”, 意即他不出朝,只因他的本驾出来晚了。佛教僧尼之死为“圆寂”, 意即他们完全沉浸于念经中去了。称有封邑的人臣之死为“捐馆舍” ,是说他不住,只因他抛却了自家馆舍到别处去了。 士大夫的死被称为“弃堂帐”,意即他放弃了自己的职业, 到别处谋生去了。 对凶祸词语的忌讳跟人的思想意识有关。解放后, 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封建迷信思想逐步破除, 这方面的禁忌语越来越少。温州旧时称“老虎”为“大猫”, 但后来的“老虎钳”、“台虎钳”、“老虎灶”等均不再忌“虎”, 并且“老虎”、“大猫”已并用。上海郊县原称“伞”为“竖笠”,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其为何物了。对于现在仍流行的禁忌语, 我们不必刻意去加以更换。语言之约定俗成, 有些已通行而又不碍思想交流的词语,诸如“筷子”之类, 倘若一定要加以“正名”,反而令人难以接受。 在所有的凶语中,除死亡及疾病的字眼最为令人恐惧、忌讳外, 还有就是些破财词语。因为财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命运, 生活的贫富,所以民间很看重此事,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 也时时处处警防着破财。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要祭财神。若有卖财神画像的童子挨门喊:“ 送财神爷来了。”一般人家,都赶紧出来,到门口回话:“好好, 来我们家请一张。”如不想买的,也不能说“不要”, 更不能撵送财神,只说“已有了”。有人来送柴(财神)时, 忌回答“不要”,若不想买,可回答“已有”。春节为一年之首, 民间以为得罪财神,神仙便整年都不临门。期间, 如果小孩说了冒犯财神的话,大人即说:“童言无忌”, 以解除不祥。 广州人好经商,忌说“舌”,因和“蚀本”的“蚀”同音,故把“ 舌”叫做“月利”,“猪舌”叫“猪月利”,取其“利”字。 在南昌,猪舌叫招财,温州叫猪口赚,意义更明确。广东人, 特别忌讳“输”字,避说:“通书”(黄历)而说“通胜”,因“ 书”与“输”同音;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呼为“ 月光赢”,原因亦如此。又因广东方言“丝”与“输”的读音相同, 所以把“丝瓜”改称“胜瓜”。还因“干”有“干枯”之意, 所以便把“干”改言“润”,取时时润色之意,显得有油水, 为发财的象征。于是“猪肝”被说成了“猪润”,“鸡肝”被说成“ 鸡润”,“豆腐干”被说成“豆润”等等,不一而足。江浙一带, 逢年过节,要书写“招财进宝”、“和气生财”等字样,贴在门首。 因“财”字偏旁“贝”字与“背运”的“背”谐音,惟恐因此而“ 失财”、“败财”,所以就把“财”的偏旁“贝”字有意写成“见” 字,以表时时处处发财、见财的心愿。 河南驻马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确山,“确”在当地方言中含“坑”、 “骗”、“糟糕”的意思,因此,生意人都忌讳称其为确山, 而改称为“顺山”,以求发财顺利。 做生意皆有冒险性,生意人最怕倒闭破产。 旧社会人们生活动荡不安,货源及销路皆无保障, 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财神的护佑, 因而这一类有关财运衰败的语言禁忌很多。它们有一共同点, 即不仅避开了不吉的词语,而且改凶为吉,力求通过语言上的变通、 调整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个最为吉祥的理想效果。 在汉族民间,通常认为涉及到性行为及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亵渎语, 说出来有伤大雅,有教养的人都羞于启齿。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 要用“下部”、“阴部”等来代替。说到性行为时,也要用“办事” 、“房事”、“同床”、“夫妻生活”等素雅词语代替, 甚至连容易引起生殖部位联想的“拉屎”,也在忌讳之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改称“大便”、“大解”、“解手”、“上厕所” ,文言叫“如厕”等等,还有妇女之月经,人们也不喜欢直说。 在解放了的中国,妇女把这叫做“例假”—— 这个新词倒记录了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因为建国后我们的工厂实行劳动保护,妇女遇到月经来潮时, 如有需要,允许请几天假,工资照发,所以称为“例假”。 汉族广大地区都禁忌以龟相称。龟俗称“王八”,若骂人为“ 龟儿子”、“王八”、“乌龟”,必定引起对方恼怒而拳脚相加。 乌龟者,老婆有外遇也。这对中国男子来说是莫大的耻辱。龟, 在以前是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的神物,人多视为祥瑞, 不但不讳龟,

  • 渔家除了语言禁忌外,还有哪些行为禁忌

      言和 行都是有规矩的。言的方面,“翻” “破”“碎”“扣”“完了”等词是最被避 讳的。“帆”要称作“篷”,而“帆船”则叫做“风船”,将“破了”“碎了”叫做 “笑了 ”“挣了”,“翻过来”和“扣过 来”要说成“划过来”等。行的方面, 船上的坐、站和走都有规矩。在船 上,坐的时候不能坐在船头和坐拴缆绳的木柱,走的时候不能蹦跳,动作 要轻缓,也不可以背手走路。渔夫吃鱼时,不说“翻”鱼而说 “转一转”鱼。至于鱼骨,不说鱼骨而说“鱼爽”。有人上门探访送行之时 不说“慢行”而说“顺行”,“顺行”表示 顺风行进之意。船上打翻东西称“打 沏”,打倒物件称“打碍”,总之,忌说 死、慢、倒、翻等不吉利语言。另外还有一些禁忌,不可以在船头大小便,吃完饭的时候,筷子不可以横放在碗上,做饭用的锅勺盆等用 具不可以扣着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