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姓人口数量

  • 游姓人口数量

      目前姓氏人口排名第161位,81万

  • 王姓人口数量2015年

      2015年最新百家姓排名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 何姓人口数量

    1000

  • 给姓霍的女孩取一个生命力强的,健康成长的名字

    芳苓:香草名。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在取名的时候,既需要美好的意境,也需要名字发音好听,才能让人容易记住。例如说“悦月”一名,“悦”字寓意高兴,甚有祝愿孩子快乐的美好愿望,而“月”代表月亮,更有美好的意境。两者结合甚是巧妙。另外两字同音(读起来甚有温柔善美的感觉,便让人一听则铭记在心。

  • 1、宋姓的起源2、历史上的宋姓名人3、宋姓人口数量

      源起商代,国号宋,国君微子启,为帝乙长子,宋国封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子民以国为姓,为宋氏。   一、 姓氏源流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令河南商丘。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至宋悼公时,宋国衰落而东迁于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从商王武丁封宋算起,子姓宋氏起源的历史至少有3 200年,国灭后普遍使用宋氏的时间也有近2 300年。   第二支源出外族的改姓。宋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五代时才始有外族基因的流入,即五代时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的宋氏,北宋时西北的西夏国的党项族的宋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嵩佳氏族后来的全部改姓宋,组成宋姓的这三支均出自少数民族。唐宋以来,外来民族的不断加入并同化,宋氏家族变得庞大起来。   微子墓:在微山岛西部的凤凰台上,高10米、宽约8米。墓前有石碑四块,虽经风雨剥蚀,斑苔苍苍,碑文仍依稀可辨。当中主碑为汉丞相匡衡所立“殷微子墓”四大字属南昌尉梅福篆书。碑额上的“仁参箕比”四字系侍中般伯所题。   二、 迁徙分布   在商、周、春秋、战国一千多年中,宋氏一直活跃在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汉晋南北朝时,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唐宋时期,宋氏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宋姓总人口的19.4,占陕西总人口的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秦川、冀豫两个中心的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七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宋姓人口净减少了33万,是中国常见姓氏中减少人口最多的姓氏。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力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自然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总宋姓人口的17.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15.3)、浙江(13.5),这三省的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25。宋、元、明600余年,宋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南方宋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北南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宋姓的人口已达972万,为全国第二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1。从明朝至今近600年中宋姓人口由54万激增到近972万,近18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宋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宋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四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黑龙江、安徽、江苏、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4。山东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5,为宋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6。全国形成了鲁冀豫、四川、黑龙江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在这近600年间,宋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西南、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当代宋姓的分布频率 宋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东部、江苏北部、黑龙江、辽宁大连地区、四川成都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宋姓人口达到3.3人以上,有的地区高达7人以上。宋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5.2.4A)表明:密度最高的(3.3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9,宋姓人口大约214万;2.2-3.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9.8,宋姓人口大约249万;1.1-2.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4.3,宋姓人口大约356万;0.1一1.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0,宋姓人口大约146万;不足0.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1,宋姓人口大约7万。宋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宋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5.2.4B)表明:宋姓在华北、四川和东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宋姓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东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4以上,有的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5.6;山东西部、晋冀豫、陕甘宁大部、苏皖鄂川大部、辽宁、吉林西部、内蒙古中和东部,宋姓频率在0.7一1.4,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8;云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台湾东南部、青海东部,宋姓频率在0.35一0.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4;宋姓在其他地区的频率不足0.3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频率不足0.1的地区占了28。 血型分布特征 宋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305万,占31.3;A型276万,占28.4;B型297万,占30.6;AB型94万,占9.7。宋姓总人口972万。 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北东南、四川成都地区、黑龙江、辽宁大部、吉林是宋姓常见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4.7,宋姓463万,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47.6。O型142万,A型130万,B型144万,AB型47万。 华北大部、四川其他地区、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陕甘宁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4.3,宋姓356万,约占总宋姓人口的36.6。O型112万,A型102万,B型109万,AB型33万。其他地区为宋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61,宋姓153万,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5.8。O型51万,A型44万,B型44万,AB型14万。 三、 郡望堂号【堂号】 宋氏的堂号主要有"玉德堂"。宋朝时期,宋祁和胞弟宋痒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至兵部尚书,著《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或"大宋"、"小宋"。   【郡望】   宋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西河郡、广平郡、敦煌郡、河南郡、弘农郡、扶风郡、乐陵郡、江夏郡等。其中,西河、广平、敦煌、河南、扶风为古代宋氏五大郡望。   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京兆郡,下辖十二县。三国时魏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此支宋氏,为后汉侍中宋弘之族所在。

  • 康姓人口数量有多少 5分

    92.康220 万 以下给出人口排名在前300位的姓,排名第一的是姓李的,2006年初的人口有9200万,现在可能达到了1亿人,排在第300位的是姓满的,人口是14万,没有在名单中的姓,那么人口数是少于14万。 注意:前面的是名次,后面的是人口,单位:万 第1—100名 01.李9200 02.王9000 03.张8500 04.刘6700 05.陈5800 06.杨4000 07.黄3100 08.孙2600 09.周2500 10.吴2400 11.徐1900 12.赵1800 13.朱1500 14.马1500 15.胡1400 16.郭1400 17.林1300 18.何1300 19.高1200 20.樑1100 21.郑1100 22.罗1000 23.宋900 24.谢900 25.唐780 26.韩760 27.曹730 28.许730 29.邓730 30.萧730 31.冯700 32.曾680 33.程660 34.蔡650 35.彭640 36.潘620 37.袁620 38.于600 39.董590 40.馀580 41.苏580 42.叶580 43.吕570 44.魏570 45.蒋540 46.田520 47.杜520 48.丁470 49.沈470 50.姜460 51.范460 52.江450 53.傅450 54.锺440 55.卢440 56.汪430 57.戴430 58.崔420 59.任420 60.陆420 61.廖420 62.姚410 63.方410 64.金380 65.邱(丘)380 66.夏370 67.谭370 68.韦370 69.贾370 70.邹360 71.石360 72.熊360 73.孟330 74.秦320 75.阎310 76.薛310 77.侯300 78.雷300 79.白280 80.龙280 81.段270 82.郝270 83.孔270 84.邵270 85.史250 86.毛250 87.常240 88.万240 89.顾230 90.赖230 91.武220 92.康220 93.贺220 94.严220 95.尹220 96.钱220 97.施210 98.牛200 99.洪200 100.龚200 ②第101—200名 101.汤200 102.陶200 103.黎200 104.温190 105.莫190 106.易170 107.樊170 108.乔170 109.文170 110.安170 111.殷170 112.颜170 113.庄160 114.章150 115.鲁150 116.倪140 117.庞140 118.邢140 119.俞140 120.翟140 121.蓝140 122.聂140 123.齐140 124.向140 125.申140 126.葛140 127.柴135 128.伍130 129.覃130 130.骆118 131.关117 132.焦115 133.柳114 134.欧113 135.祝111 136.纪110 137.尚102 138.毕99 139.耿99 140.芦98 141.左97 142.季96 143.管95 144.符94 145.辛90 146.苗89 147.詹89 148.曲88 149.欧阳88 150.靳88 151.祁86 152.路85 153.涂85 154.兰84 155.甘84 1......馀下全文>>

  • 百家姓中宋的来源,分布在哪里,人口数量

      宋姓     更多图片(13张)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近100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4位大姓。     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     中文名:宋姓   外文名:Song   类 型:中华姓氏   郡 望:河南郡、广平郡、西河郡等   堂 号:河南堂、拱微堂、玉德堂等   姓氏始祖:宋微子   古代名人:宋钘、宋庠、宋祁、宋应星等   近现代名人:宋嘉树、宋教仁、宋楚瑜、宋祖英   宋姓起源地:商丘   分享   历史发展     主要源流   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     “宋”汉字演变   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姬宋,字子公,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     3、源于改姓而来:     1)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     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姓位列我国《百家姓》第118位。如今宋姓分布广泛,全国的宋姓人口总数已达972万,为全国第22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1%。其中在山东省所占比例较高,约占全国汉族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宋姓约占全国宋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谢谢。

  • 黎氏调查的结论林姓的来源,历史上黎姓的名人,黎姓的人口数量黎姓九真郡

      1姓氏源流   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   出自帝尧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义》等所载,商代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另一说,颛顼时期,“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   2名人   黎斡 黎干公 黎錞 黎明 黎宿 黎贯 黎淳 黎恂 黎简 黎景熙 黎靖德 黎子云 黎公真 黎遂球 黎民怀 黎维柞 黎庶昌 黎元洪 黎民伟 四大天王的黎明   3人口   当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万,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广东居住了黎姓总人口的29%,为黎姓第一大省。   4九真郡   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 袁字的来源、人口数量和分布地区

    一、出自妫姓,为帝舜之后,其始祖是袁涛涂。 关于袁姓之由来,唐代林宝所着《元和姓纂》认为出自“妫姓,舜后陈胡公满之后。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恬,悟生仲牛甫。甫七代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宣仲涛涂,以王父字为氏。字或作‘爰’、‘辕’,其实一也。”南宋人郑樵将袁姓列入“以字为:氏”类,其《通志·氏族略》载:“袁氏,亦作‘辕’,亦作‘爰’,妫姓,舜后陈胡公之裔。胡公生申公,申公生靖伯,18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世为陈上卿。”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相传,早在人类的洪荒时代,黄帝作为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他有子昌意,昌意有子高阳。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高阳继承帝位,这就是颛顼帝。颛顼的儿子穷蝉时失去帝位,家道中落。穷蝉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桥牛,桥牛子瞽叟,都地位卑微,只是普通百姓。瞽叟子有虞氏舜,名叫重华,冀州人。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多种手艺,又在负夏赶集做过小生意。舜的父亲瞽叟瞎了眼睛,舜的母亲死后,瞽叟续絃娶了后妻生了象。瞽叟心不向善,喜欢后妻所生儿子。他的后妻也讨厌舜,象在父母的宠爱下,变得狂傲骄纵。他们都虐待舜,甚至想置他于死地。而舜每到大难临头时,都能逢凶化吉。事后,他顺从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友善,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 舜20岁时,有孝顺之名。30岁时,主持中原部落联盟事务的陶唐氏帝尧,已在位70年,年事已高,就向四方诸侯领袖让贤。四方诸侯领袖觉得他们德行不高,难担重任。尧就让他们尽量推荐贤人。四位向尧推荐虞舜,尧说:“我听说过此人,他到底怎么样呢?”四位都说:“他是盲人的儿子,父亲心不向善,母亲言不及义,弟弟倨傲无礼,他却能够和睦孝顺,把一个家庭处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差错。”帝尧答应试试他。 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观察他怎样治家;又使9个儿子与舜共处,观察他怎样处世。舜住在妫水转湾处,家居行为认真不苟,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身份高贵而骄傲,侍奉舜的亲人,能遵守为妇之道;尧的9个儿子也都更加友爱。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能让出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上的人能让出自己的住所;在黄河岸边做陶器,黄河沿岸出产的陶器没有粗制滥造的。一年之后,他所在的地方成了村落,两年后便成城邑,三年便成都市。尧于是赏给舜细葛布衣和琴,又为他建筑仓库,送给他牛羊。瞽叟和象并不因舜成为帝尧的贵婿而有所收敛,仍然想法设法谋害他,以夺取其家产。可是舜都巧妙地摆脱了灾:难,仍然孝顺瞽叟,友爱弟弟。尧对舜十分满意,就让他用心宣扬五种伦理,这五种伦理都为人民所乐为。尧又使舜担任各种公职,他把事务都处理得井然有序;使他在国都四门接待宾客,四方的宾客如归,一片和睦,从诸侯国远道而来的宾客都肃然起敬;尧又使舜进入原始山林川泽之地,在暴风雷雨中,舜能够不迷失方向。尧经过3年之久的考察,认为舜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足以讬付天下,就着意栽培他。20年后他从帝位上退下来,使舜代行天子之事,巡视天下。舜30岁时被重用,替尧办事20年,50岁时代行政事。8年后尧去世,舜为尧守丧 3年。 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能把天下交给他,于是一反常道,传给了舜。尧在世时权衡了很久,这样说道:“把天下传给舜,天下便都可得到好处,只有丹朱痛苦;传给丹朱,天下便都痛苦,只是丹朱得到好处。总不能拿全天下的痛苦,去造福一个人。”帝尧三年丧过后,舜为了要让位给丹朱,走避到南河的南方。诸侯来朝见天子的,不去朝见丹朱而去朝见舜;打官司的,不去找丹朱,而去找舜;歌颂政德的,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舜说:“这......馀下全文>>

  • 求五行属火读音为wei的字,女孩用,父亲姓“强” 想读音为“蔷薇” 万分谢谢!

      伟wěi,亻6伪wěi,亻6   位wèi,亻7倭wō,亻10   伟wěi,亻11偎wēi,亻11   伪wěi,亻11伪wěi,亻14   儰wěi,亻17卫wèi,卩3   危wēi,厄6厃wēi,厂4   叞wèi,又10味wèi,口8   唯wéi,口11喂wèi,口12   喡wéi,口12喴wēi,口12   囗wéi,囗3囲wéi,囗7   围wéi,囗7围wéi,囗12   圩wéi,xū,土6墛wei,土14   壝wéi,土18委wěi,wēi,女8   威wēi,女9娓wěi,女10   媁wéi,女12媙wēi,女12   媦wèi,女12嬒huì,女16   寪wěi,宀15尉wèi,yù,寸11   尾wěi,yǐ,尸7峗wéi,山9   峞wéi,山9崣wěi,山11   崴wǎi,wēi,山12嵔wēi,山12   嵬wéi,山12嶉wěi,山14   嶶wei,山16巍wēi,山20   帏wéi,巾7帷wéi,巾11   帏wéi,巾12廆guī,huì,wěi,广12   汇huì,彑13徫wěi,彳12   微wēi,彳13徻huì,彳16   惟wéi,忄11愄wēi,忄12   愇wěi,忄12慰wèi,心15   懀wèi,忄16捤wei,扌10   揋wēi,扌12揻wēi,扌12   撱wěi,扌14斖wěi,文24   暐wěi,日13未wèi,木5   桅wéi,木10梶wěi,木11   椲wěi,木13椳wēi,木13   楲wēi,木13欈wéi,木22   沩wéi,氵7洈wéi,氵9   洧wěi,氵9浘wěi,氵10   涠wéi,氵10渨wěi,氵12   渭wèi,氵12湋wéi,氵12   沩wéi,氵12溦wēi,氵13   溾āi,氵12潍wéi,氵14   沩wéi,氵15涠wéi,氵15   濊huì,氵16潍wéi,氵17   濻wěi,氵17瀢wěi,氵18   炜huī,wěi,火8为wéi,灬9   烓wēi,火10炜wěi,火13   煟wèi,火13煨wēi,火13   熨yù,yùn,火15熭wèi,火15   燰wēi,火17为wéi,爫12   犚wèi,牛15犩wéi,牛21   猗yī,犭11猥wěi,犭12   猬wèi,犭12玮wěi,王8   琟wéi,王12玮wěi,王13   畏wèi,田9痏wěi,疒11   痿wěi,疒13癓wēi,疒18   眭suī,目11矀wéi,目18   硊wěi,石11硙wèi,石11   碨wèi,石14磈kuǐ,石14   磑wèi,石15立lì,立5   维wéi,糹14緭wèi,糹15纬wěi,糹15纬wěi,纟7   维wéi,纟11罻wèi,罒16   胃wèi,月9腲wěi,月13   艉wěi,舟13芕suī,艹6   芛wěi,艹7芟shān,艹7   苇wěi,艹7苿wèi,艹8   荱wěi,艹10荽sui,艹10   菋wèi,艹11萎wěi,艹11   苇wěi,艹12葨wēi,艹12   葳wēi,艹12蒍wěi,艹12   蓶wéi,艹14蔚wèi,yù,艹14   蔿wěi,艹15薇wēi,艹16   薉huì,艹16薳wěi,艹16   薶mái,艹17藯wèi,艹18   蘤huā,艹20蘶wèi,艹20   蜲wēi,虫14蜼wèi,虫14   蝛wēi,虫15猬wèi,虫15   螱wèi,虫17卫wèi,行15   衞wèi,行褽wèi,衣17   覣wēi,见15覹wéi,见20   觹xī,角19詴wēi,言13   诿wěi,言15谓wèi,言16   讆wèi,言22讏wèi,言23   诿wěi,讠10谓wèi,讠11   贀yì,贝18踓wěi,足15   躗wèi,足22躛wèi,足23   軎wèi,车10轊wèi,车18   违wéi,辶7逶wēi......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