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 姓氏郑的起源

      郑姓   一、姓氏源流   郑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郑恒公就成了郑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搐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   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   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 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 叶这个姓氏的起源

      叶姓出自芈姓,先祖是楚国贵族。叶氏的来龙去脉,《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最为清楚:“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同音。《风俗通》:‘楚渖尹戌生诸梁,食於叶,因氏焉。’宋朝为着姓。”     除此之外,《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姓氏考略》等古籍,对叶氏的来源也有同样的记载。     从这些书里我们可以知道,叶姓人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孙渖尹戌在与吴国作战时阵亡,楚庄王封其子渖诸梁於叶(今河南叶县南),为公爵,史称叶公。此后不久,楚国发生了白公胜叛乱,渖诸梁率众平定。其子孙后代因此世袭爵位,统治该地无数年。后来由於诸侯纷争,叶被灭,国人便改姓为叶。     还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数民族的叶姓。南方有个叶调国,有人来中原定居,就用叶作为自己的姓氏。三国时吴国都尉叶雄,就是叶调国子民的后代。     五代十国时闽灭亡后,闽国的王姓皇室为了躲避政敌的追杀,有一部分人取落叶归根之意而改姓了叶。直到今天,在东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方,还成立了王、叶联宗会,以示两姓的部分人曾是一家。     叶姓历史久远,姓氏的读音也发生过变化。早期,叶姓的“叶”字被读作“she”,后来才改读为树叶的“叶”字音。

  • 黄姓氏的起源?

      黄姓总体概述黄-百家姓排行第八,约有人口2899万,占全国人口总数2.23%。     姓氏起源     关于黄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黄姓为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其主根在古黄国(今河南信阳地区潢川县),黄姓起源有三支。   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出自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起源于中国古代南方的蛮族。《新唐书》中有"邕管(在广西境内)蛮有黄姓。唐黄少卿、少高、少温是也。"其实,此支黄氏乃是黄国遗民的后裔。     聚集地(迁徙分布)     黄姓最早的发源地应在金河南省潢川县西部一带。黄国灭于楚之后,黄姓族人散居四方。有地北逃至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今河北境),今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均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又有一支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秦汉之时,黄姓已称盛于长江中游及以北河南、安徽等地。黄姓大举南迁始于西晋末年,因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使黄姓在南方的分布更广泛。与此同时,黄姓已同胡、林、陈、郑、丘、何、曾等八族迁入闽(福建),成为后来入闽的"八大姓氏"之一。经过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不断迁徙和繁衍,黄姓形成了今河南、湖北、四川、江苏、福建、广西等地望族。宋代有黄潜善,其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以梅州居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功入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宋元之际,黄氏称盛于闽粤,至明末清初,开始移居台湾,后来又有不少人播迁至海外。黄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台湾黄姓仅次于陈、林,居第三。是明末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大军而大量入台的。到清代,福建和广东等省来台居住、据荒的人络绎于道。   黄氏有一些人融入壮、瑶、侗、水、布依、蛋等少数民族。唐代以前黄氏已在岭南、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扎根。其中,为蛋民者,居于广州沙南;迁到广西黄洞者,叫黄洞蛮,大多为壮族;融入瑶族者,分布相当广泛,居于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许多县、乡,以广西居多。     堂号   "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江夏堂":后汉黄香,小时死了母亲,他对父亲最孝,夏天用扇子把父亲的席子扇凉,冬天把父亲的被褥暖热。人夸他的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姓堂号还有"思敬"、"逸敦"、"敦睦"、"炽昌"等。"炽昌堂"以黄峭山公外八句诗末"炽昌"二字为名。     历史名人     黄宗羲:明清之际杰出思想家、史学家。所著《明儒学案......余下全文>>

  • 有谁知道 宇(yu) 这个姓氏的起源呢?百家姓里没有,非常感谢.不是 宇文 哦

      1春秋申国国君之后,祖字得姓   2宇文改单姓   翟、戎、安、尉迟、宇文、长孙、呼延、慕容、万俟,这些姓,南北朝之前的古书上是找不到的,这些本来就是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后来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这些部落名称也就成为姓氏。宇文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传说有一个叫普回的头人,在打猎的时候拾到一颗玉玺,上面刻着“皇帝玺”三个字。普回以为是上天神授,于是自己号称宇文氏。当地人称天为“宇”,称君主为“文”,“宇文”就是天子的意思。东晋时宇文氏进入中原,加入汉族队伍。

  • 求宁姓氏的起源…要求详细情况…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 “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   起源: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八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寻根溯源 宁姓来源有四:1、春秋时卫大夫宁俞之后。2、出自姬姓。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姓氏考略》所载,文王之子卫康叔之后有卫成公,成公封其子季〓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子孙以邑为氏(实与①相矛盾,宁俞为卫成公时忠臣,成公不可能把一地封于两人,与古制不符)。3、出自嬴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宁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以谥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清满洲八旗姓宁古塔氏、宁佳氏等均有改为宁姓者;今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宁俞。即宁武子,春秋时卫国人,卫文公、成公时大夫。成公无道为晋所攻,失国奔楚、陈,卒为晋侯所执。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卒保其身,而济其君。孔子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因宁俞机智果敢,忠心耿耿,故后世宁姓尊宁俞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宁姓发源于春秋时卫国之宁邑,得姓不久,便风光显赫,见诸史册者有宁俞(宁武子)及其子宁相,宁殖(宁惠子)及其子宁喜(宁悼子),宁速(宁庄子)等均为卫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卫国大夫宁跪,这样宁跪子孙和秦厂公之支庶便在陕西相融合,另宁戚仕于齐,子孙便落籍山东。战国时,有周威王师、赵国中牟(今属河南)人宁越,秦时有魏(今河北临漳)人宁昌,东阳(今安徽天长)人宁君,西汉时有东平亢父(今山东济宁)人宁寿,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宁成,东汉有朝歌(今河南淇县)人宁季,广汉(今属四川)人宁叔。这些史实表明,在两汉时宁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等黄河中下游省份,并有进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晋南北朝时,宁姓曾繁盛于今山东济南一带,故后世宁姓有以济南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这一时期的宁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样,有避乱南迁进入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连祖国西南端的广西也有了宁姓人家的足迹。隋唐两代,宁姓名人再次多见于史册,一改魏晋南北朝时期沉顿的局面,使宁姓发展呈现新局面。两宋以后,宁姓人南迁者渐渐多起来,并逐渐播迁于广东、福建。明初,山西宁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宁姓进入山海关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广西之宁姓入迁云贵。张献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宁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河北、河南之宁姓随闯关东的风潮进入辽宁、吉林等地,并有闽粤沿海之宁姓入居台湾,山西之宁姓入迁内蒙,陕西之宁姓进入甘肃。如今,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吉林、陕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宁姓约占全国汉族宁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郡望堂号 宁姓在长期的繁......余下全文>>

  • 连姓的姓氏起源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30位。根据台湾在2007年的统计,连姓排名为第73位,是少数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家姓中的台湾首一百个姓氏。2008年来自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的资料表明:连姓在全国有54万,排名所有姓氏的第190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坝头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山东省临沂市白彦地区为山东省连氏家族最大的聚居地。   连(lián 连)姓源出有:1 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 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 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 百家姓中的“符”姓氏的起源~

    符姓,出自姬姓,起源于琅琊,始祖符雅公。 在我国众多姓氏之中,有竹字头的“符”氏,也有草字头的“苻”氏,这两个姓氏,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必须加以考究的划分开来——符氏,根据《姓纂》所记载的:“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邪”,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苻氏,依照《晋书苻洪载记》的记载,则是由蒲氏更改,算起来是夏禹姒姓后裔。前者,得姓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后者,则始见于距今约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时期。 【姓氏来源】①《元和姓 》纂记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琅琊。”②“姓氏急救篇”上说:“符氏,鲁顷公之孙雅,为秦符玺令,因氏焉。” 以上文献说明,符氏得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所谓符,是古代朝中传达命令、调遣名将所用的凭证,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种形状,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君王的使者和被调遣者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检验真假。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灭掉以后,末代君王鲁顷公有个孙子叫雅,在秦国担任符玺令,便以符为姓。秦统一中国后,将吾祖雅公封地琅琊,故符姓发源地应为琅琊(根据学者考证,在今山东省南部,即诸城以南、郯城以北,以后逐渐变迁,定格为现今的临沂市,与中国显赫家族王氏同出自此地,为古琅琊六大望族之一)。他们的子孙,目前遍布世界各地。 姓氏来源另说:憨水之战失败后,苻坚后人为免被追杀,改姓为符。因此,现部分符姓实际是苻姓的后裔。只是未见记载,无从考证。 【历史名人】东汉有符干仁、学者符融。后晋有符蒙,官至礼部侍郎。唐代有符令奇,辅国大将军符LIN,官吏,监察御史、诗人符载。北宋初有大将符彦卿,字冠侯,他的父亲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封魏王。宋代有中奉大夫符授。明代有广西按察司佥事符验。清代有诗人符曾。 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东南)人符存审在后晋王朝上的飞黄腾达。根据史载,符存审是当时晋主李克用的义儿,曾经被赐姓为李,光采无比。而实际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中,从庄宗破樑军,赶走辽兵,大败刘酃,前后大小一百馀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当时的另一大将周德威齐名。以百战百胜的辉煌功绩,此后符存审不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一辈子,而且,也为后世子孙打开了平步青云的大门,使得符氏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 【宗祠堂号】琅琊堂。出自战国时期的符氏家族。西汉至隋唐他们一直在山东省的诸城、临沂、胶南等地繁衍为望族。这些地方,过去属琅琊军郡境内,所以,散布于各地放的符氏人家,为了纪念祖先的出处,世代沿用“琅琊”堂名。至唐代,符璘被封为义阳王,故海南各支堂号为“义阳堂”。 【楹联】龙门授业,蔚然太学之英(符融);虎翼沉机,卓尔登坛之将(符存审)。 符确坚——广东(今海南)文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历任军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新四军直属总兵站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6年后,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二十三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起,任第三十一军政治委员。1955 年9月 , 被授予少将军衔。 符名潮——广东(今海南)文昌人,内分泌医生符......馀下全文>>

  • 姓氏陈的起源和发展史

      源流一   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重华的后裔。舜,也称虞舜,姚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 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源流二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公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陈国在妫满死后,其子孙有以国名为氏,就是陈氏。除陈完这一支主系之外,在陈国内乱至亡国期间,还有三支陈国公族后裔避居他乡,亦以国名为氏姓陈。   除了胡公满的子孙陈完这一支主系外,还有三支:一是陈哀公之子陈留,避居陈留郡;二是陈湣公之长子陈衍,避居阳武户牍乡或颍川;三是迁居固始,源于陈湣公次子陈温之后陈琏,其后因无子,便以颖川陈寔为嗣子,遂融入颖川陈氏。     源流三   少数民族陈姓,韩国朝鲜族陈氏:全部来自中国,本贯有130多个,但现存不到10个,主要是:江陵陈氏、广东陈氏、南海陈氏、德昌陈氏、罗州陈氏、骊阳陈氏、骊州陈氏、临波陈氏、梁山陈氏、三陟陈氏、神光陈氏、福州陈氏、杨州陈氏, 这些陈氏的祖上都是从中国迁过去的。除梁山、广东本贯外全部是骊阳本贯的分支。骊阳陈氏是中国宋朝陈诱东渡后的子孙,梁山陈氏是明太祖时陈普才的后代,明朝末年又增添了东援将领陈磷的后孙,即广东陈氏。韩国的陈氏和中国朝鲜族陈氏实际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被同化而形成的。     源流四   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隋朝时期有一个叫陈永贵的将军,原来是陇右地区(泛指陇山以西地区,在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地带)的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杨坚的宠信,官至柱国,领兰、利二州总管,封北郡陈公,陈永贵便以封号中的陈字作为自己的姓氏。   明朝统一全国后,朱元璋为笼络已经降明的蒙古贵族,往往赐给汉姓汉名,如恰恰赐名陈守忠,哈哈赐名陈元等。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国王黎季厘寒流笔大多移居中国,其子改姓名陈澄,官至工部尚书。     其它源流说   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孙遏父(又称阏父)投附了周国,担任陶正一职,他制陶的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欢心。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封先贤遗民时,把遏父的儿子妫满封于陈(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国号陈,荣为侯爵,奉守着帝舜的宗祀,并将大女儿太姬嫁给他为妻。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所以又被称为胡公满。他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就是陈氏。   陈姓起源及其家族历史变迁   陈字,

  • 申姓氏起源

      山东临沂的“申”姓人主要来自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而入,但也有部分“申”姓人来自其他地方迁徙而至。   一.姓氏渊源:   1、源于姜姓,出自周朝周宣王时给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记载,商朝末期,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省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期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   2、源于姜姓,出自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后裔的居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留在大河一带未迁走的伯夷、叔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进攻周朝,后被秦国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   3、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人吕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该申地在今上海市一带,今黄埔江当年就叫申江(后来战国时期楚公子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此地,申江改为春申江),称为申吕。申吕建立申国,为伯爵,称申伯吕。后被楚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也是申氏。   4、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云南永昌军民府(今云南保山)土同知改汉字单姓申氏,称申保。   清朝满洲八旗姓申佳氏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云南彝族阿牛氏,均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今满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均有改汉字单姓申氏者。   二、申氏始祖:伯夷。   名允,商朝末期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君长子,炎帝逝世后。父亲死时,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嗣君,弟兄互让,相偕去周,投奔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西伯侯逝世后,周武王举兵伐纣,他和叔齐叩马而谏,以为父丧用兵,是不孝、不仁。周武王严辞拒之,后经牧野之战,商纣自焚,商王朝土崩瓦解。伯夷和叔齐避逃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居周王朝。周成王即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在申地建立申国。春秋初期,申国被楚文王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申氏。他们尊伯夷为申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申敏三:文定公九世祖配郭氏,一娘元至正年间卜葬吴县吴山二都一啚灵严乡东果字圩之墓,生子二:申官保,申善才。是为江苏申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申氏发祥于今河南南阳一带。   春秋初期,申国很快就被强大的楚国吞并了,伯夷的后人很可能国为氏而姓申。据许多学者判断,先秦时代的楚国,有很多姓申的人士,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春秋战国期间,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骊、申蒯、申枨、申叔仪等,这些名人分布于鲁、郑、楚、韩、晋、吴等国,表明当时申氏人已分布于今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   西汉时期,申氏名人依旧甚多,如有栎阳人(今江苏溧阳)申砀,苍梧人(今广西苍梧)申朔等,表明此际已有申氏族人入居祖国南端——广西。此期至东汉,东海人见诸史册的申氏有申咸、申转、申君,为后期申氏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末期,有申仪入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氏历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申氏的发展。   隋、唐之际,申氏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   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申氏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氏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余下全文>>

  • “覃”姓氏的起源及典故

      覃(Qín)姓氏有四种出源:   1、据《姓氏考略》载,“夏有地名覃怀,居者以地为氏为覃氏。”。“覃怀”是地名,夏代时的称谓,今河南温县周围为覃怀,底绩是覃怀之地的最底部。《禹贡》云:“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左传》云:“覃怀,近河地名。”“衡”是称其重量,漳是河流之意,“衡漳”就是黄河称起的地方。《左传覃怀注疏》云:“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善覃怀二字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河南温县周围,夏称覃地,秦汉称河内郡,唐宋称怀州,元以后称怀庆府。覃怀底绩是这块方的底部,即今温县北平皋村,也是汉代以前的古地邢丘。“覃怀”字意来自甲骨文中的解释。考古学家罗振玉说:“覃像酒盈樽,(古代的酒壶)。郭沫若和陈梦说,“覃”字上面的“西”字,是酒壶的盖,西下的“曰”是酒壶的大肚,“十”字底部为尖状,插入地中便于存放。这些历史大家考析的覃字,正是古代覃怀地区的形貌。覃怀地区,西与北是太岳山脉,南与东是万里黄河。在今邢台、安阳一带为“西”处,在今焦作、沁阳一带为“曰”处,在今温县北平皋为“十”的下底处。北平皋四面环水,中为突起高地,黄河过此后,开始东北去,故称底尖部。此地有一部落叫覃怀氏,其后以部落名为姓,称为覃怀氏,后简改为覃(Tán 音谭)姓,称为覃氏。   2、出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复姓皇覃氏所简改。据《姓氏考略》载,夏有皇覃氏部落,其后亦简改为覃氏(Qín 音秦)。相传覃元先(南梁南海人,即今广东省南海人,相传是皇覃氏之后人)义勇隶属。   3、出自姒姓,源自春秋时谭氏为避难所简改为覃氏(Tán 音谭)。谭姓源自春秋时代是以国为氏。根据《万姓统谱》、《谭氏家谱序》等文献记载,谭姓家族的祖先本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周朝初年大封先圣之后时,把他们封于谭国,爵位为子爵,后为齐国的附庸国,到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诸侯,就于周庄王五十四年,即公元前683年,将谭国吞并了,当时谭国的主人谭子奔到莒国去避难,失去祖国的谭国公族后裔就“以国为氏” 而姓了谭(见《谭氏家谱序》)。覃姓为谭姓避祸去言字为覃姓(见《万姓统谱》)。故谭与覃应为一家。   4、出自曋姓,为巴人曋氏所改,覃(qin 音秦)姓为土家族最大姓氏之一。土家族覃姓以鄂西南山区腹地长阳、招徕河最为集中,据《覃姓族谱》称:招徕河是覃姓圣地。覃是早期巴人四姓之一,有学者考证,“覃氏源于曋姓”,这证明早期巴人四姓,曾居住在招徕河流域。[2-4] [5-6]   得姓始祖     伯益。覃姓的始祖是有竹氏的伯益,生活在虞舜时期协助大禹治水。当时,温地竹林茂密,生活在此的族群,有一支以竹为图腾称有竹氏,首领是伯益,住在今北平皋处。此地周围今日仍然竹林丛生,晋代有“竹林七贤”在此地活动。当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后,伯益开始协助他治理济河、沁河和黄河。其后,伯益携族人向东,随大禹往东至兖州地治水,今河南浚县有覃氏族人数千人,是伯益族人留居下来的,他们以祖地“覃”为姓氏。伯益族人一直随大禹治水迁徙,最后到了江南的会稽(今浙江绍兴),其族人散居到各地。但是,他们不忘自己的祖地,均以覃怀地名为氏,在各地产生了覃的姓氏。另外,在周代期间,有竹氏迁出外地的有称孤竹氏,一支被封在今山东的章丘、历城一带建谭国,后谭国被齐国所灭,在逃亡中去“言”字边以覃为氏,《姓篡》中说:“覃本谭氏,避难改。”故覃氏后人奉伯益为覃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