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徐的姓氏来源

  • 徐姓的来源

      徐氏源远流长,始于夏朝,是黄帝的嫡系后代。徐氏姓源,出自嬴姓。《元和姓纂》云:“颛顼之后,嬴姓,伯益之子,夏时受封于徐,至偃王为周所灭,以国为氏。”根据考证,徐氏得姓始祖是四千多年前的贤士伯益。伯益是上古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高阳氏的后代,而高阳氏是黄帝裔孙颛顼帝的后嗣。伯益娶妻姚氏,生二子:长曰大廉,失考;次曰若木,夏商时受封于邳郸,为诸侯,生子嬴调,袭父爵。调生子房,房袭父职,以昭其功。伯益佐禹治水有功,相禹七年,公元前2175年,夏启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城址在今安徽泗县北)。徐地方圆五百里,以今之徐州为中心,南至长江,北至山东、河北中南部,西至河南偃城,东至东海。若木在这里建立徐国(今安徽、江苏交界处),传至32世徐偃,为周所灭。周武王时,又封徐偃之子宗为徐子,仍属诸侯国,后灭于吴国。失国后的子孙遂以徐为姓,奉伯益为徐氏受姓之始祖。   徐氏在中华民族新的百家姓中,位居第十一。徐氏的郡望是“东海郡”(现在山东兖州东南),堂号为“东海堂”,也有叫“南州堂”的。常用堂联有:“东海伯益,南州高士”、“东海衣冠第,南闽礼乐家”、“南州高氏、,中山首功”、“东海堂中万派千秋共同注,南州庭上五龙八凤复飞腾”。   秦始王时,若木60世孙徐福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奉命东渡日本。徐福之弟徐该,远走洪州(今江西南昌)隐居。至东汉桓帝时,徐该9世孙徐稚有“南州高士”、“徐孺子”之誉称。稚之子泊,泊生五子:永、盛、奇、峰、攀。唐代徐懋功,系徐盛之后。徐懋功30世孙徐绩(若木96世)生二子:长子秉哲,登进士;次子处仁,任中书仕郎。秉哲之子电发,登进士,电发之子融,亦中进士。世人称徐氏“公孙三进士”。   徐融之子鹤龄(徐稚33世孙),初居广州,后迁江西石城县,为徐氏石城始祖。宋朝末年,传至三六一郎(徐黄),*冯氏,兄弟三人,其二弟移徙南靖(浦城),三弟徐赖三共迁永定合溪,后迁湖雷、坎市等地,一郎黄(徐)偕妻携子,由江西石城经宁化石壁徙居福建汀州府上杭旧县陈东坑(即今蓝田),为徐姓入杭始祖。传至8世徐龙,*杨氏,生二子:长子有传(九一郎),迁本县湖洋坝尾,次子汝荣(九二郎),*吴氏,迁本县临城镇城北村小坪自然村,现已繁衍22代。几百年来,他们固守家园,很少外出营生的。清末民初,18世裔孙徐国华、徐清华同时迁至上杭城关。1949年,19世裔孙徐凤林迁往台湾,定居于台南市。   上杭徐姓,主要聚居地是城关、城北小坪村、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0) 引用 阅读(17) 圈子 编辑 有奖举报   徐氏历史来源 编辑 2006-03-03 22:15:33   历史来源   「徐」源出 ;     一:以国为氏。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之一。夏代至周代,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周初,以今江苏省泗洪县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春秋时为楚国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被吴国吞并。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徐氏为颛顼,皋陶之后。夏禹时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国。从若木至徐偃王共三十二世。徐偃王攻周,被周穆王及造父击败。后又封徐偃王子宗为徐子。春秋时,徐国被吴灭后,徐子的遗族以原国名「徐」为氏。     二:清代满族姓氏舒穆禄氏改为徐氏,如徐元梦,为满洲正白旗人。

  • 成姓的姓氏来源

      成 郕成(郕)氏有两支,一支源于姬姓,周初,周文王嫡七子,姬叔武,封地郕国(今山东省宁阳县汶上县北部一带)。伯爵,谓郕叔武。郕叔武的后代以成为氏。一支源于芈姓,西周末年的战国时代,楚国君芈熊仪尊号若敖,他的庶出子孙称为若敖氏。到楚成王芈熊恽(又名髡、頵)时,有名将成得臣,是若敖的儿子斗伯比的第三子,以父字称为成氏。成得臣善于治军统兵,作战勇猛,为楚国立过很多战功,一直做到楚国令尹。后来由于他久胜而刚愎自用,在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中,被晋军打败,楚王知道后怒而不饶,派使者上前线,成得臣因羞愧而拨剑自刎,等楚王听从人劝告,念其勇武及往日功勋,想饶其败军之罪时,但在使者再到军中时,成得臣已自刎了。他的儿子成大心也是楚国名将。成(chéng)姓源出有: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弟的封地郕,属于以国名为氏。姬姓氏族以郕地之名为姓氏的,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几乎同时的分支,在姓氏形成上独一无二:⑴.起源于今山东宁阳。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与《辞源》记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周文王第七子叔武于郕(今山东宁阳),叔武在郕建立了郕国。文公三传至僖公。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不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前706年,齐僖公又在郑国公子忽帮助下打败狄戎,但是因赠送礼物给各盟国时,鲁、郑交恶,于前702年,齐国在郑国要求下联郑伐鲁。前699年,又应宋国要求,联合宋、卫、燕三国讨伐郑国,齐国遂形成一个小霸之局面。到了僖公之子襄公在位时,国力更强。在前690年,降服纪国。前686年,齐国又与鲁国讨伐郕国,郕国国君看到鲁国同姓相残,竟联合外姓讨伐自家人,一气之下,遂使郕国降齐。被齐襄公姜诸儿厚礼受降,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后有的去邑为成氏,史称成氏正宗。⑵.起源于今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几乎在与叔武封地的同时,周武王又将另一个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个郕邑(今河南范县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邑建立了郕国。季戴郕国没有叔武的郕国命运好,早在叔武的郕国灭亡三十二年前的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这个郕国即被卫宣公姬晋所灭,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其中就有人去邑为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成氏族人大多尊奉成叔武为得姓始祖。 源于容成氏,出自远古帝王容成氏世系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姓氏词典》中引《新纂氏族笺释》注释:“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后派生出容成氏族,即传说中的大容氏“生”容氏。在典籍《庄子·胠箧》中记载:“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后世所明确记载的容成氏,当以大禹为主要代表,是源出姒姓的一支族人,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名人辈出,其后裔子孙分衍多多,姓氏繁复,但最早的成氏、容氏、庸氏,当出此族源。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君主若敖之子成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千家姓查源》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君主若敖有个儿子名叫熊成虎,是楚国大夫。在熊成虎的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成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匈奴族,出自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北凉录》中的记载,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南匈奴屠格部族多次被大将军卫青击败,俘虏被送入中原地区分散居住,其中即有按汉俗改汉姓为成氏者,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余下全文>>

  • 徐姓的来源是什么

      徐姓出自徐若木。若木被赐在徐国,除了若木这一支,还有徐国的国民,很多人都改姓徐。   还有一支是秦姓改来的,秦桧的族人不耻秦桧作为,举族改姓徐。   其他的就是一些民族融合时少数民族改来的   起源就是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 姓氏徐的由来

      徐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第一源流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 姓徐的在姓氏排名第几??

      1李   2王   3张   4刘   5陈   6杨   7赵   8黄   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曹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这是新排行榜! 老的百家姓就不用说了吧

  • 肖的姓氏来源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

  • 姓氏“徐”的历史和由来?

      详细资料十几万字,无法贴上(百度限制回答在一万字以内),请您详细阅读下面的资料,抱歉!   叮bs.lnd.com.cn/...=71103

  • 魏这个姓氏的来源是什么?

      魏姓才华杰出 功名显赫光彩     读过《史记》的人,一定会对书中那些姓魏的杰出人物,印象深刻。姓魏的人,在漫长的春秋和魏国时代,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出色人物,而他们,正是后来魏姓人的祖先。魏,岂不是一个显赫而光彩,足以傲视群伦的姓氏?     魏姓光彩的起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由此可见,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来是毕国的人,传到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时候,到晋国做了官,食采于“魏”这个地方,他的历代子孙并且都是晋国的高官,后来权势日隆,到了魏斯的时候,乾脆与韩、赵两家同时瓜分晋国,自成为一个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春秋与战国的分野,就在此时。战国时代,魏国并被列为“七雄”之一,他们当时叱咤一时,不难想见。     战国时魏国的位置,大致是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因此,魏姓的最初发源地应该就在这儿,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各地。现在,在河北省和山西省,魏家仍然是当地的望族。     谈起魏家早期的光荣历史,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得完的,因此,只好举几个比较著名的例子,简单来说明魏姓祖先的杰出才华与显赫事功了。   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魏姓先人,可能要算是春秋时代的魏武子,也叫魏 ,当时,魏家仍然是晋国的大夫,还没有独当一面。而这位魏 ,却被“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倚为股肱之臣,为魏家以后的飞黄腾达,铺设了平坦的大道。魏 有两个儿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结束春秋时代,揭开战国之幕的魏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魏文侯。魏国是在他的手里,一跃而列为诸侯,并且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举足轻重。据《史记》的记载,他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结果四方的贤士都向他投归,他的声名也因而大噪,他并且曾派乐羊攻陷中山,派西门豹守邺,从此河内称治,为魏国奠定了强盛的基础。     战国时代,魏国在群雄争立的混乱局面中,仍晃∪灰倭ⅲ?潦尤郝祝?盖?昀慈巳硕贾??男帕昃??褪堑笔蔽杭业慕艹鲎拥堋?     魏征,则是人们所熟悉的唐代名臣,他是唐太宗的谏议大夫,唐太宗在位的那些年,是汉族声威最为远播的时期,不过,被四夷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对于这位敢犯颜直谏的大臣,却显得有点敬惮。魏征的文才也非常好,曾经撰写《隋书本纪列传》,还撰有《类礼》二十卷,十分受到唐太宗的重视,曾命藏之秘府,奉为国宝。

  • 管姓氏的来源?

      一、姓氏渊源:   1、系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及《广韵》所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周朝,封其三弟叔鲜,史称管叔在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建立了管国,让他与蔡叔度一起管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就由周公旦主持朝政。管叔和蔡叔认为周公旦的统治不利于周王朝,于是联合武庚起兵发动了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息。管叔于是被杀,管叔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以前他的封地名“管”作为姓氏,称管氏。   2、系自姬姓,为周穆王之后,以邑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所载,周穆王时,将其庶子分封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其后世子孙以邑为氏。周穆王之后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后来在齐国作了宰相,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的后代也姓管,称为管氏。   3、出自他族改姓。   锡伯族瓜尔佳氏,汉姓为管。   傣族管氏,祖先原为汉族,明朝初期跟随林渶元帅攻打廲川王国(三征廲川),最后留守西南边疆,和当地的傣族通婚,逐渐变成傣族。   二、得姓始祖:管仲。   名夷吾,卒谥敬,亦名敬仲。颖上人(今安徽),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乃周穆王之后。管仲原辅佐公子纠,并用箭射杀公子小白,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才逃过一劫,后公子小白回国即位,即齐桓公。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管仲感恩戴德,辅佐齐桓公实施改革,他通过通货积财,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叔因叛乱被杀,身败名裂,而管仲声名显赫,德才兼备,又使穆王支庶之管氏扬名天下,故管氏子孙尊管仲为管氏的得姓始祖。   三、各支始祖:   管重和:管仲的第六十一世孙,元至正十七年由江苏常州郡毗陵(驿)(今常州市武进区)迁南通如东县掘港场。是为如东县掘港镇宾山管氏始祖。   管 进、管文正:是族旧籍山阳,宋靖康之乱徙苏州城东之东河,为苏州管氏始祖。始迁祖为进五世孙文正,明成化间迁邑之平江里龙潭上,又治宅于管家园。为吴县管氏始祖。   管新涵:元末自括苍龙泉州前东浦迁至黄岩新桥。为黄岩新桥管氏始祖。   管 御:北宋仁宗时自青州渡淮,先寓维扬,后徙洪州,元丰二年其子管炬卜居丹阳东永济乡之管山,后裔遂奉其为始迁祖。为丹阳管氏始祖。   管天龙、管思舜、管文绰:北宋时居浙江,五世祖管思舜迁溧阳,为溧阳管氏始祖。管思舜子管文绰,号西溪,南宋绍定间再迁邑之奉安黄雀花墩下,是为本支始迁之祖。西溪管氏始祖。   管 葵:宋末元初自浙之龙泉石马迁广丰齐川。齐川管氏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管氏主源两支,抑或文王之后,抑或穆王之后,两支均自姬姓,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在西周众多诸侯国中,管国立国早,消亡亦早,管叔鲜被诛,其子孙风流云散,到异地去栖生,时齐鲁富庶,多数子孙播迁山东,亦有南徙安徽、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一带者。春秋时,管氏名人除管仲外,亦有同时代的管至父,亦为齐国人。可见此际管氏仍主要繁衍于山东。   西汉时见于史册之管氏有高祖妃管夫人,李陵军侯管敢,燕令管少卿,管氏郡望平原应在秦汉之际形成。东汉时农民军首领管亥,亦为齐人,中常侍管霸,顿丘人(今河南清丰)管伯,可见此际已有管氏在河南落籍。另东汉初年,有曾任山东副都军务的管思藏自豫章之带源徙居闽地宁阳招贤里羊岗坝(今福建宁化水茜张坊村)。三国时,北海郡朱虚人(今山东临朐)管宁,避居辽东三十多年,有子孙留居当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社会动荡,管氏避乱有西去秦陇,南及潇湘者。据《管氏宗谱》载:“齐鲁有管仲后裔,秦陇有管纯后裔,湖湘有管修后裔,辽东有管宁后裔。”南北朝时亦有管氏避居江南,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管崇即为晋陵郡人(今江苏常州)。   唐宋之际......余下全文>>

  • 铁姓氏的来源

      铁姓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中商朝遗民居地铁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历史上的铁姓名人很多,比如:铁铉、铁保、铁瑛等等。铁姓宗祠通用对联“名扬蕊榜;忠著旃常”中上联典指宋代人铁南仲,下联则说明代河南邓州人铁铉。     铁丘,为古代丘名,春秋时期属于卫国之地,其丘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北四里。住在铁丘的商朝王公后人以地名为姓氏,称铁丘氏,后分衍省文简化为铁氏、丘氏。     郡望      淮南郡: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省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堂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