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杨志的角度写智取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杨志后来的故事

      杨志看丢了生辰纲,想自尽,又没忍心,独自走了,和鲁智深一起在二龙山落草,再后来就一起入了梁山,生辰纲那里是杨志的重头戏,后面就没具体写什么了。吴用他后来一直在梁山效力,做那里的军师,至于他最后的结局,我确定了再回答你

  • 以吴用的角度写智取生辰纲(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 例文之一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水浒传后感 例文之二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例文之三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虽然说现在仍离内行很远,不料却也看出一点门道。 鲁达何以成五台山和尚? 俗话说不在高,有仙则名。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台山的和尚当然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的,何况象鲁达这样有命案在身凶犯?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至于他如何做了名山古刹的大和尚,不细心看还未必看得明白。 鲁达三拳打死郑屠之后便 亡命天涯,一日,在代州雁门县的十字街头正好遇上了他曾搭救过的金老,金老的女儿嫁给了雁门的大财主赵员外,赵员外既然取金老的女儿,鲁达自然成了他的大恩人,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赵员外和五台山的关系非同一般,寺里的智真长老是他的弟兄,而且他祖上便曾舍钱在寺里,是寺里的大施主。赵员外还曾向寺里买了一个名额,寺里曾许过愿让他剃度一僧。于是,赵员外就把这名额给了鲁达,有了名额还不够,赵员外还向寺里缴纳一笔"集资费",那集资费便是赵员外带鲁达上山见智真长老时特意准备的一担"段匹礼物"。如果没有赵员外的一个名额和一担集资费,鲁达便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了五台山山门,更不会成为后来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了。 例文之四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 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 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 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 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 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 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 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 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 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 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例文之五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例文之六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不好意思 你要的每章读后感找不到 下面还有一些 希望能帮到你

  • 以晁盖的角度写<智取生辰纲>

      打听到杨志会帮梁中书送生辰纲之后,我-刘唐 动了心.我便找到了“三阮”等商议对策。我们认为送生辰纲是夏日炎炎的时候,比较容易成功。又接着分析了所经路线的地形.决定在黄泥岗智取.这一天,烈日当空,我们一行八人埋伏在树林里,等待着杨志等人的到来.我们装扮成商人,忽然远一点的地方有了动静,便出去瞧瞧.在交谈间,晁盖,吴用发现他们的行为语言等不象市井小民,认为他们送的正是生辰纲.依计行事,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放入了蒙汗药.他们进入了我们设下的陷阱之后,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高高兴兴的下山.

  • 智取生辰纲之后的故事是什么?关于杨志的。 要求准确,备考用的,模棱两可的答案就不要放上来了,感谢!

      离开黄泥冈后,杨志开始了在黑社会的日子,这彻底背离了他年少时的梦想,也是他一生中最暗淡的一段时光,没有成绩、没有朋友、没有追求,只有郁闷。在跑路途中,杨志结识了豪杰鲁智深,两人一道黑掉了二龙山的老大,占了二龙山,开始安心落草为寇。此时,梁山的晁天王也黑掉了梁山的老大王伦,与官府数次交锋,名气如日中天。在一次与官府的战斗中,他们并肩战斗,杨志和鲁智深也就顺理成章地在梁山入了伙儿。在晁盖主持的接风宴会上,提起生辰纲一事,台面上大家是一笑而过,然而,天天看到让自己理想破灭的智取生辰纲的八位兄弟,杨志是何滋味?怕是只有天知道了!

  • 鲁智深、林冲、杨志、智取生辰纲的七星、武松、宋江是如何走上造反道路的?【求详解……】

      鲁智深帮金氏父女出气去教训镇关西的时候不小心打死了他,出家了、、、做和尚了还在四处游荡。。。被高俅通缉的情况下上梁山泊了   林冲是他妻子梅高俅干儿子调戏- -然后得罪了他,于是经过一点点拨转到了梁山泊   杨志松的深沉刚被劫、、、、无奈就上梁山了   智取生辰纲的七星是因为搞到了生辰纲干坏事了不得不上梁山

  •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中,好汉配合的过程是什么

      一、杨志等人押送生辰纲:①时间:农历五月中旬   ②地点:往黄泥岗的路途   ③主要人物:杨志(语言特点:生硬、粗鲁、急躁、谨慎、小心)   ④与其他人的矛盾:军健:非打即骂   虞侯:喝、骂   老都管:顶撞、不尊重   二、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 杨志如何丢了生辰纲

      杨志出身世家,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的后人。但在《水浒》中,杨志是个运气差到家的人。在花石纲事件中,正如高俅所言“…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在杨志卖刀东京杀死泼皮牛二之后,被发配到大名府,好在留守梁中书以前在东京认识杨志,提拔他做了提辖,并委以重任---给蔡京送生辰纲,而且梁中书许诺事成之后“我写书呈,重重保你,受道诰命回来”。   生辰纲押送失败的首要原因其实是在梁中书身上。梁中书大胆启用杨志这样一个有前科的人押送生辰纲无疑是敢于使用人才的表现,但梁中书将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交给杨志毕竟有点儿放心不下,于是才找理由派蔡京府中的老都管和两个虞候随行,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虽然杨志力争获得了整个队伍的指挥权,但仍有掣肘之人。正如唐朝时的宦官监军制度,关键时候是会起相反作用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一点梁中书没有把握住,为生辰纲埋下了祸根。   我们看到,运送生辰纲的队伍是不团结的,而杨志虽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却不善于做团结工作。对士兵非打即骂,既忽略他们的苦累,也没有象古代的名将那样与他们同甘共苦,所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畅杨志”;对老都管和两个虞候,杨志也一直没有处理好关系,虽然没有打骂,但没有尊重他们的面子,杨志以社会经验丰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而自负,而老都管依仗的是太师府的权势,也看不起杨志“…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草芥子大小的官职…”。   这样一支不团结的队伍,焉能完成押送生辰纲的重任?况且还有那么多惦记生辰纲的好汉们。   其实,杨志们的失败从一出大名府就开始了!

  • 根据“杨志卖刀”和“智取生辰纲”品惜杨志

      杨志时刻以杨家后代自居,强烈的名门意识使他立志发奋有为,光宗耀祖。杨志是要和林冲刀光剑影的博杀中出场的,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11回,正当林冲为心胸狭隘的王伦所逼,“投名状”的期限到了最后一天时,杨志出场了,他挺着朴刀,大叫如雷:“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哪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这一声大喝不仅道出了他粗豪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他思想深处的阶级烙印,紧接着是他那给人印象深刻的洋溢着出身优越感的“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的开场白,从这里可以窥见杨志醉心仕途,想“博个封妻荫子”的思想面貌。杨志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他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坚决不肯入伙,为的是“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自以为高贵的血统和急于建功立业的抱负的难以实现形成了杨志孤独的性格。他精明能干,既不求人帮助也不屑让人接近自己,在一些行动中,他主要考虑的是与别人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不与他人协同,处于与别人的隔绝甚至于对立中。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汉药的计策。

  • 以吴用的角度来写智取生辰纲

      吴用先同晁盖,刘唐,公孙胜,阮氏兄弟共七人扮做枣商,巧遇杨志,让押送生辰纲的扬志一行人消除戒心,然后让白日鼠白胜扮做挑酒的汉子,他们七人先吃一桶,引得杨志身旁人口渴难奈,不听杨志的劝告,凑钱买酒,而刘唐装做上了隐,用瓢舀另一只桶里的酒,白胜假装生气去夺,刘却跑向松林,吴用便在松林取出蒙汗药,撒在瓢里,跑到桶前还想舀一瓢,白胜却劈手夺住,瓢便掉进桶里,待杨志身旁人买酒喝时,药已撒进桶里,而他们却没有任何疑心,稀里糊涂地喝完酒,感觉四肢无力,吴用一行人便趁机夺走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有什么性格特征?

      1、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2、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3、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4、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5、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   杨志   杨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曾任殿帅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后在东京谋求复职不果,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提拔为管军提辖使,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