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特点

  • 壮族的服饰有什么特征

      民族美及古典美,还带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 壮族有什么特点?

      其实壮族的特点是不少的,虽然跟岭南的汉族相比,壮族的特点被认为不明显。 按照民俗文库之二《壮族风俗志》(梁庭望编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的说法,“壮族民俗和一般民俗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实用性、传承性以及封建性、原始性和神秘性等特征,但古越人的独特文化,岭西的自然环境,壮族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使它具有自己的个性。首先,壮人的风俗与古越人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在语言、文学、生活习俗上可以看到越族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加上五岭的峰峦,在一定程度上挡住了中央王朝等级制度的辐射,使壮族习俗产生另一特点,即封建性相对减少。例如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大的发言权。再就是地区性的差别较大,某一风俗在壮族各支系各地区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使壮族风俗具有多样性,这大概与地理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壮族风俗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它的内向性和某种程度的隐蔽性。这是因为它的深层结构(特别是心理民俗和语言民俗)具有相对的稳固性,而表层结构则比较松散,易于游移。所以初到壮族地区的人,表面上很难一下子形成通常到其他民族地区容易形成的,由五颜六色的服装、特殊的行为所造成的强烈印象。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但是,当其他民族的钉到壮族村寨一段时期,就会发现这个民族特殊的心理素质。” 这段话中,我最欣赏的一句就是:“壮族通常是用其他民族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交的,所以容易造成无民族特点的假象。” 不过,路漫贝侬提出的命题是:“壮族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我上面引用的这一段文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壮族的衣饰、饮食、居住、婚育、丧葬、信仰、禁忌、医药、交通贸易、社会组织、文学艺术等均有自己的特点,但“最鲜明”的特点,就现阶段而言我认为应当是壮族的语言,它虽然不能用于区别布依族与壮族,但它却能直截了当地区别汉族与壮族(指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我想,这就够了,我们常常面对的只是壮族与岭南汉族的区别问题,“壮族说壮语”这一特点足以区分壮族与岭南汉族。

  • 壮族在饮食,服饰,习俗上各有什么特点 要简短点的

      以前是有蓝色或黑色土制服装,现在少了 ;比如现在那坡的黑衣壮範是其中代表。   大部分人习俗上跟汉族一样,但有部分地区不过清明节,而是过“三月三”   壮族人好客 热情 不排外

  • 壮族有哪些习俗?

      做 糍 粑   解放前、后,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村民凡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婚嫁喜事等兴做糍粑。糍粑作小吃或礼品送人。   糍粑,系用上等糯米经浸泡,蒸熟后,将其倒入粑粑坎(石头凿成)里(如图)两人用木锤来回、上下地舂(锤),舂至无饭粒后,将其绞放在抹有食油(防粘桌)的桌面上,根据大小需要,捏成粑粑团,用手按压整理成碗口大的圆饼。糍粑可以保存十几天不会变质,食时将其在碳火上烘烤片刻,回软后即可拌糖拌菜或素食。糍粑还可以切成颗粒状的糍粑丁煮糖水食或泡水回软后用油煎的别有风味的佐餐。   舂 墙   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农村的住房多是泥舂的泥墙房,如今恐怕很多人只留在模糊的记忆中了。   舂墙的工具(如图)有:墙板、墙锤、墙铲、钩担、练板、泥箕、吊尺、水平尺、泥筛等。   舂墙时,先将墙板放在预先打好的地基上面,安好地龙天龙,把墙板扎好,即可往板内倒泥,倒一层舂紧一层,舂好一板,卸下墙板,再用细泥把墙两边补平,使其平整。   染 衣   旧时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因经济条件所限,人们穿着较为简单,穿的衣服有自己织的“家机布”缝的,有买“大鹏白”做的。这些都是白布,易脏,其他颜色的穿久了易褪色,所以都喜欢染一染使它翻新,像刚缝制的一样,因而家家户户都种蓝靛自制燃料。   自制蓝靛染土白布也是农村壮族妇女的传统手艺。妇女大多种蓝靛,春种夏收,投入大水缸,浸至水变蓝色且起泡沫,捞渣留水,投入适量石灰,用竹笼(猪仔笼)在缸中上下抖动百次左右,使水溶成淀液,待沉淀后弃水即成染料。   染布:先将有碱性的草木烧成灰,滤水盛入大缸(如图),投适量蓝靛搅匀,过数天,然后反复投布,反复晾晒若干次,染至蓝黑色(理想为准),最后用大石板将布滚压滑溜便可裁衣。   补 锅   旧时,桂中地区村民,烹、煮、炒、焗、煲的炊具都是生铁铸造的,使用久了都会损坏和破裂,丢掉又可惜,买新的又花钱。因此,很多人把它补一补,再用上几年,既省钱又方便,所以农村就有了补锅这个行业。   当时来补锅师傅多是外地来的,他们能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串村走寨,风餐露宿,每到一处村寨,选择一处空地做临时工场立即作业。   补锅工具有:一只小风箱、一只熔铸炉、一些铁枝、铁钳、废锅片、熔化杯、少许木炭等等(如图)。摆好工具后,由一伙计到村头巷尾去叫喊:补锅啊!谁家有烂锅拿来补啊!补锅……   经这么一喊,有烂锅的人,纷纷拿到工场,一时间,小小的工场就推满各种烂锅。   补锅开始,先将木炭和碎锅片放入熔化炉里,点火,拉动风箱鼓风,加热熔化铁片使其成为液态铁水。再在铁锅的烂处清理缺口。用钢匙从熔化杯里舀出一勺铁水,倒在用草灰铺垫的隔垫片上,将铁水从锅底的烂处下面压上,另一只手用隔垫从上面按下,铁珠在缝口处挤压扁平,封住了缺口,最后刷层泥浆,如缝口大,可连续操作。收劳务费按用勺铁水多少而定的。   童 趣   城里的儿童不一定了解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各有其乐;当今的农村儿童不一定了解旧时农村儿童的乐趣,其实当年也其乐无穷。以玩具为例,提起玩具,现在的人定会想:商店出售的洋娃娃、小狗小猫、小火车、小飞机、滑板滑轮车,还有遥控的飞机、坦克……变形金刚等等。   现要说的是过去孩子们就地取材,自作自制、自娱自乐的土玩具。这些玩具有竹制、纸制的等等(如图)。各种各样,品种多极了。现刊发文图,想让成年人回想少年的童趣,唤起熟悉的回忆,让广大村民和当今的农村儿童了解社会昨天和今天的变迁。   套 鸟   套鸟是桂中地区上林、忻城、来宾等地旧时儿童们爱玩的一种乐趣。每套住一只鸟,既好玩又得食,真是高兴又快活。   套鸟的套子有:竹桩、竹弓、竹筛、树勾、踩棍、诱饵(谷子或玉米)等(如图)。   装套时将竹弓板回,用踩棍别住套绳,在踩棍下放置一串诱饵,靠近竹桩的一段套绳打上一个“猪脚套”(活套子),平放在诱饵上,小鸟远远见套架上有谷穗,便飞来觅食,当降落时踩在踩棍上,踩棍跌落,竹弓迅速弹出,觅食的小鸟还未反应过来,脚已被猪脚套套住了。   除了套鸟外,还有一种成年人玩的套鸟法,不同的是不同诱饵引诱贪食者,而是学雌鸟的叫声,专套那些争风吃醋的好斗者。当然,现在提倡爱鸟、护鸟,这些只是童年的回忆。

  • 壮族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

      已解决问题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壮族的风俗礼仪? [ 标签:壮族 风俗,壮族,礼仪 ] ` 衮.犊孓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08-08-04 10:32 满意答案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余下全文>>

  •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余下全文>>

  • 壮族的民族习俗是什么?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梗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 阿昌族服饰特点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颜色跟是鲜艳无比。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   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阿昌族服饰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功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 服饰和图腾一番。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纽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时的阿昌族妇女,全身银光闪闪,风采万千。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 蒙古族饮食习俗和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鄂尔多斯的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时喜欢穿布料衣服,逢年过节或喜庆一般都穿织锦镶边的绸缎衣服。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内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帽顶缀缨子,帽带为丝质,男女都可以戴。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饰特点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範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处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 壮族过啥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