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施的名人

  •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姓方的名人分布

      方储(?—93)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习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迁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江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提学佥事,有《方改亭奏草》。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伯谦(1853年(癸丑年)-1894年),清朝福建侯官县人,字益堂,北洋水师将领。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1880年,在英国学习驾驶军舰。回国后,任济远号管带。1894年,济远号与操江号护送高升号,在丰岛遇日本袭击,方伯谦带军逃回中国。9月17日,在黄海海战再次逃出战场,清政府以怯战之罪处斩方伯谦。   方志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方心芳(1907—1992),生于河南省临颖县。中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我国现代工业微生物学开拓者和应用现代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传统发酵产品的先驱者之一。

  • 历史上姓龙的名人有哪些

      龙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乱,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庄宗即位,召拜司门员外郎。敏父咸式,年七十馀,而其祖父年九十馀,皆在邺,敏乃求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丁母忧,去职。赵在礼反,逼敏起视事。   龙章,宋代的画家,善画虎兔。著有。《圣宋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     龙仁夫(1253—1335),字观复,号麟洲,永新(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皇元风雅·前集》卷二选人其诗六首,以《陈平章席上题琵琵亭》最有名,《隐居通议》等书说此诗为讥讽南宋降将吕文焕而作。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字辑五,号翰臣(一说是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卒年四十五。     龙燮,字理侯,号石楼、改庵,又号雷岸、桂崖,晚号琼花主人,江南望江县(今属安徽)人。据《燮公年谱》记载,龙燮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640.2.8),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1697.9.25)。康熙中,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左迁大理寺评事。官至中允。燮有诗名,与王士祯、庞皑等唱和。亦工词曲,所作《琼花梦》传奇,《芙蓉城》杂剧,颇称于时。除了剧作两种,尚有《和苏诗》三集,今存有康熙刻本和抄本。为其诗文作序者,皆一时名家,如赵士麟、王士禛、田雯为其作序时,分别是吏、户、刑部侍郎,皆是享誉当时的名公大臣,足见其诗文之

  • 世界上的施姓名人有哪些?

      施之常     春秋时鲁国人,为孔门弟子。     施世瑛     字玉华,唐朝安吉人。勇断有才能。隋未天下动乱,世瑛率宗族乡邻子弟,聚粮自守,保卫安宁。后闻高祖起兵,世瑛又率众归附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 仇     沛(今江苏省沛县一带)人,西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他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专治群经的学者,曾经与诸儒杂论五经的同异于石渠阁,雄辩滔滔,一时名声大噪,诏拜仇博士。     施 璘     蓝田(今属陕西省)人,字仲宝,五代时后周画家。善画生竹,为当时绝技,有十幅《竹图》传世。     施 全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义士。初为任殿司小校,闻岳飞被秦桧所杀,悲愤填膺,于是挺身而出,刺杀秦桧,然壮志未酬身先死。     施 惠     字君美。杭州人。约元元贞初前后在世。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王世贞《曲藻》、沈德符《顾曲杂言》、沈自晋《南词新谱》均认为系南戏《拜月亭》作者。王骥德《曲律·杂论》谓“世传《拜月》为施君美作。”吕天成《曲品》则认为:“云此记出施君美笔,亦无的据。”元钟嗣成《录鬼簿》卷下列于“方今已死名公才人,余相知者”项内,云“惠字君美,杭州人。居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公巨目美髯,好谈笑。余尝与赵君卿、陈彦实、颜君常至其家。每承接款,多有高论。诗酒之暇,唯以填词和曲为事。有《古今砌话》,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下附[凌波曲]吊词,但均未提及撰《拜月亭》一事。清张大复《寒山堂曲谱》引注则作:“吴门医隐施惠,字君美着。”与前述杭州施惠不同。而世德堂本《拜月亭记》开场[满江红]有:“自古钱塘物华盛,地灵人杰。昔日化鱼龙之所,势分两浙。”则作者似又可能系杭州人。又《传奇汇考标目》别本第五称:“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并列其所着《拜月亭》、《芙蓉城》、《周小郎月夜戏小乔》三剧(后两剧今未见),不知何剧。故《拜月亭》,尚难定论。另曾与范冰壶等合作《鹔鹴裘》杂剧,亦已佚。散曲存有《一枝花·咏剑》套数。     施 清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文学家。康熙间召试鸿博。笃学嗜古,诗文朴厚,时称雄才,著有《揽云集》、《十三经同解》等。     施 琅     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晋江(今泉州市)人,清代名将。曾任水师提督,台湾省的开拓者,因功封靖海侯。     施之常     字子恒,又称施子,《家语》作子常,春秋末年鲁国人,为孔门七十二弟子之。唐代赠“乘氏伯”,宋封临“濮侯”。     施肩吾     睦州分水(今浙江省桐庐)人,唐元和十年进士,晚年隐于洪州西山(今江西省建新)修道,是西山派道教的创始人,内丹术的倡导者。又是诗人,其诗奇丽。有《西山集》十卷、《西山群仙会真记》等。     施世瑛     安吉(今属浙江省)人,唐代大臣。隋末时聚粮自守,保境安民。后闻高祖起兵,遂率众归附高祖,拜洮州刺史。   施德操:盐官(今浙江省海宁西南)人,南宋学者,人称持正先生。他推崇孟子而排斥佛教,提倡性理之学,指出佛教的人性理论具有片面性。     施耐庵(1296-1370)     原名耳,又名子安,钱塘(一说姑苏)人,迁居兴化(一说淮安),元末明初小说家。元至顺进士。少精敏,擅文章,曾出仕钱塘,又传他曾参加憨士诚军。后弃官归乡,闲门著述,有《水浒》、《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传世。《水浒传》,写北宋未宋江等被逼上梁山起义的事。在民间流行,影响很大。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施宜生     福建省浦城(一作邵武)人,元代书法家,官至翰林学士。工书、法苏轼,自号三住老人。     施兆昂     福建省福清人,明万历年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学问淹博,工诗赋,精书画,有《天尺楼稿》。   施闰章:安徽省宣城人,清代官吏、......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肖的名人?

      凡 “肖”氏 都将族谱直接 写在 “萧”氏的族谱上 。 本为一家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 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 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余下全文>>

  • 历史上的齐姓名人

      齐明 东周   齐恭 晋   齐天觉 宋代齐召南 清   齐季若 唐   齐唐 宋   齐泰 明   齐已 唐末

  • 历史上姓高的名人有哪些?

      高元、高奔戎、高渠弥 高元是历史上最早的一位高姓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时燕人,擅长击筑,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到易水送行,他击筑,荆轲和歌。后因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不中被杀。   高 柴:今山东省人,春秋时齐国人。孔子品学兼优的七十二弟子之一。   高 洋:今河北景县人,执掌东魏政权多年的高欢之子,代东魏建北齐。北齐共历六帝,执政二十八年。   高长恭:又名高孝瓘,他勇武善战,常阀大败敌军。武义高强的将领,是北齐大将,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是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封为兰陵王。据《北齐书》讲,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应是有英雄气概之美男,是中国古代四大俊男(嵇康、周瑜、高长恭、杨华)之一。   高 颎: 今河北景县人,隋朝第一谋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典》对他评说:“隋氏资储遍于天下,人俗康阜,颎之力焉。功规萧、葛,道亚伊、吕,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高季兴:字贻孙,中国五代十国时南平的创建者.   高适:唐朝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其“边塞诗”以描写边塞风光、士兵生活、人民疾苦为内容。代表作有《燕歌行》。   高 琼:宋代亳州蒙城人,通晓军政,勇猛仗义,其后人许多成为军事将领,高琼一族被一度赞为“高家将”。   高 兴:元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人。出身农家,元武宗时官至河南行省左丞相。   高 启: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学识渊博,擅长诗赋,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士”,其著作被后人汇编为《高太史全集》。   高 武:明嘉靖年间人,所传针灸之术在中国医学上占重要地位。   高翔:今江苏扬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山水,画梅风格疏秀,亦能画像。   高鹗:清代文学家,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者。   高拱:嘉靖四十五年(1566)入阁、参机务,隆庆元年(1567)辞官。三年再起,以内阁大学士掌吏部,五年任首辅。六年六月去职。高拱是明中叶有才干的政治家之一。   高仙芝:唐代高丽族人,精于骑射,官至鸿胪卿、假御史中丞、右御林大将军等职。   高怀德:今河北正定西南人,宋初将领。以忠厚倜傥、威武勇敢著称。   高皇后:今安徽蒙城人,宋英宗之皇后。哲宗时她起用司马光,废止王安石变法措施,共执政九年。   高汝砺:金右丞相,封寿国公。现山西省应县人。曾对纸钞的推行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对金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人正直。   高克恭: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山,其先回鹘(维吾尔族),籍贯大同(今属山西省),居于燕京(今北京市),晚年寓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官至刑部尚书。善书画,《云横秀岭》、《墨竹石坡》为其代表作。与赵孟頫齐名,时人有“南有赵魏北有高”之称。   高则诚:今浙江省永嘉人。元代著名戏曲家,所著南戏剧本《琵琶记》流传甚广。   高文秀:今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凤翰:清代胶州(今属山东)人,著名书画家。著有《湖海集》、《南阜集》、《归云集》等作品。   高攀龙:江苏省无锡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当朝大儒,曾与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   顾”。   高一功:明末米脂(今属陕西)人,随李自成。   高文秀:今山东省人,元代戏曲作家。有“小汉卿”的美称。   高斗魁:清代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以医术精湛名噪一时,著有《医学心法》、《四明医案》、《吹毛篇》等医学著作。   高友玑:字肃政,号南屏道人,温州市乐清北白象镇人,事母至孝,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追赠太子少保。在进......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宇文的名人有哪些

      北周政权就是宇文家族的。历史上姓宇文的名人,这一时期最多。   宇文泰,北周政权的奠基者,于高欢起名。   宇文觉,北周建立者,宇文泰第三子。   宇文毓,北周第二个皇帝。   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前面两个皇帝都被宇文护毒死。   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北周第三个皇帝。宇文邕杀死宇文护,夺回权力,是北周明君。

  • 从古至今,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那些?

      王陵:西汉与周勃等齐名的政治家,曾反对吕氏专权 王昭君:汉元帝时北嫁匈奴的著名“和番”美女 王政君:王莽之姑,汉元帝之妻,在她糊涂的庇荫下王莽夺取了汉朝天下 王凤:王政君兄弟,汉成帝时实际统治者,王莽伯父 王莽:西汉王朝的终结者,新王朝的建立者,古代空想社会主义者 王匡:绿林军首领,推翻王莽统治的主力军 王霸:汉光武帝之大将 王朗:东汉末年大官僚,三国演义中传说他被诸葛亮骂死 王祥:中国著名孝子,魏晋时期名士 王览:王祥之弟,琅邪王氏始祖 王衍:西晋时清谈政客,清谈误国导致西晋分崩离析 王导:东晋王朝建立功臣,扶助司马睿偏安江南,王氏势力之大达到“王与马共天下”的程度; 王敦:王导之堂兄,东晋初期军阀,反叛朝廷窘迫而死 王羲之:著名书法家和政治家 王献之:王羲之子,著名书法家

  • 历史上姓孙的名人有哪些?

      孙权,孙叔敖,孙策,孙坚,孙良,文学家孙楚,春秋时齐人孙武的《兵法》13篇是世界上第一本军事理论著作,其后代孙膑有《孙膑兵法》存世。还有吏者师“孙叔敖”。三国时吴国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在江东称霸一方,建吴称帝59年。魏国的名将孙良。西晋有“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官至御史大夫的孙康。唐代有名医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立。五代有词人孙光宪,宋有词人孙兴宪、著名工匠总管孙威和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有经学家孙星衍、孙冶让,诗人孙原湘。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更是影响深远弗一位伟人。

  • 历史上姓慈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名人   慈氏(生卒年待考),著名弥勒菩萨。在唐朝时期僧人义净所译、慧沼所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疏》中这样述说:“慈氏,梵音梅呾丽曳,此云慈氏。或云那,即慈姓中生,或本性行慈。或云曳尼,即女声中。”   慈云桂   慈云桂(1917 04.05 - 1990 07.21),出生于安徽桐城(出生地今属枞阳县)。 计算机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亿次级巨型计算机系统。 在我国计算机从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历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7月,慈云桂毕业于湖南大学机电系,8月被保送到昆明西南联大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做研究生,潜心于微波理论与雷达技术的研究。1946年1月至7月,他被选派赴英国考察雷达技术,同年8月分配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无线电实验室的创建工作。1948年9月慈云桂与其桐城学友琚书琴结为伉俪。1950年4月,慈云桂服从国家建设需要,赴大连高等海校任副教授,1953年任雷达通讯系副主任。1954年11月,慈云桂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系任雷达教研室主任,1955年3月任系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任长沙工学院计算研究所所长。1979年7月,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慈云桂任副校长,兼计算机系主任和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1月慈云桂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1989年7月改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顾问。他曾任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组组长、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评委、国家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学位评审组评委、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计算机学科评委、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名誉教授。他是中国电子学会名誉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三届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美国IEEE协会高级会员、《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电子学报》和《计算机学报》的编委,以及荷兰FGCS(未来计算机系统)杂志的国际编委和《科技导报》的中国编委。慈云桂教授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理论的教学和计算机研制工作,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研究所的创始人。先后主持研制出26种型号的大、中、小型计算机,并开展了智能计算机的研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50年代在大连高等海校获两次发明奖,并获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哈尔滨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