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樊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 古代姓陈名人

      古代姓陈名人有   1、 陈叔宝 南陈的亡国之君。   2、陈胜 陈胜起义   3 陈子昂 唐朝诗人   4 陈圆圆 古代美女   5 陈群 魏国司空   6 陈庆之 南朝梁将领7 陈友谅 元末起义军首领

  • 姓樊的名人有谁

      樊哙: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名将。从沛公攻秦,屡先登有功。沛公自咸阳还军坝上,在鸿门能脱险而归,哙力为最。及高祖初定天下,累迁左丞相,封舞阳侯。樊仲华:新野(今属河南),东汉官吏。少与刘秀游,光武即位,征为侍御史,累迁郡太守。  樊英:鲁阳(今河南鲁山)人,东汉学者。习京氏易,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著易章句,世名樊氏学。官至光禄大夫。  樊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名医,华佗弟子。擅针灸,主张可深刺,一反当时胸、背、腹不可过四分之二说。  樊逊:河东北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北朝北齐哲学家。幼时好学,专心典籍。初为县主簿,后诏入秘府刊定书籍,时有“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樊逊字)”之说。累官至员外散骑侍郎。  樊叔略:陈留(今河南开封)人,隋代名臣。西魏中授都督,北周时,封清乡县公,拜汴州刺史,入隋,为晋安定公,迁相州。政绩卓著,有歌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后拜司农卿。  樊兴: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唐代名将。从唐太宗李世民征战四方,积功封营国公。贞观中,讨陵州獠,击吐谷浑,迁左监国大将军,封襄城郡公。后拜检校右武侯将军。樊宗师: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官吏、学者。历进谏议大夫。力学多通,作文力求古奇,至不可句读。  樊敬:郓城(今属山东)人,明朝名将。洪武年间进士,督饷征安南(今越南)、攻沙漠,数有功;扶真定,镇济宁,终刑部左侍郎。  樊镇:河南考城(今民权)人,明代官吏。洪武进士,博通经史,性刚直,授监察御史,振肃风,有政绩,累官山西右布政使。  樊玉衡:黄冈(今属湖北)人,明代官吏、学者。由推官擢御史,性强敢直言,累官至刑部主事、太常少卿。著有《智品》。其子维城、维甫俱有名于当时,樊维城著有《盐邑志林》,樊维甫著有《西霞集》、《三易衍符》、《天机密铃》等。  樊梦斗:河北文安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隐居桐柏山,著有《驻槎诗集》。  樊镇:通州(今北京通县)人,清代学者、道士。号煮石山人,主白马庙,工诗文、书画。著有《来鹤山房诗集》、《群玉篇》。  樊圻: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清代画家。金陵八家之一,山水、人物、画卉,无不精妙。其兄樊沂及其子樊云均为当时画家。  樊钟秀:河南宝丰人,民国时军阀。曾被孙中山任命为建国豫军总司令。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原大战,任阎冯联军邓宝珊部副总司令,不久在蒋空军轰炸许昌时阵亡。  樊迟:(前515-?),字子迟,亦称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齐国人,一说是鲁国人。他是一个农民,在其未拜孔子为师之前,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业、辩惑”等,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他学业上成就不大,但有勇武精神,但他不愧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为“益都侯”。 樊哙:沛(今江苏沛县)人,汉初名将。从沛公攻秦,屡先登有功。沛公自咸阳还军坝上,在鸿门能脱险而归,哙力为最。及高祖初定天下,累迁左丞相,封舞阳侯。 樊於期:音读(wū jī) 。樊於期原为秦将,因得罪于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至燕国投奔太子丹,“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如此高价悬赏,似乎应该是个具相当分量的角色,然而之前却没有见其行事记载,于是许多学者认为应该就是另一个秦将桓齮,音同而通假,必是燕人口音有所变异而见诸史册为不同。 ......余下全文>>

  • 古代陈姓的名人

      陈胜,大泽乡起义的领袖   陈寿,三国志作者   陈霸先,南朝陈开国皇帝陈子昂,唐朝诗人   陈圆圆,明末清初名妓

  • 姓杨的古代名人的故事50字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

  • 古代姓史的名人有谁,姓柯的呢

      明末名将史可法 元代书画家柯九思     求采纳

  • 姓尚的古代名人有谁?

      历史名人   尚可喜   尚 衡   尚结赞   尚小云   尚可孤   尚君长   尚让   尚道长   尚野   尚达   尚之信   现代名人   尚可尚可喜,字震阳,祖籍山西,后至辽东。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生于辽宁海城。少年随父从军,为明朝戍守边关。父亲战死后,继承父业。19岁领兵作战,驻防在海上。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党同伐异,争权夺利,生性耿直的尚可喜遭到奸人陷害。1643年率部起义,弃明投金,因战功显赫,部队被封为“天助兵”。不久,尚可喜晋升为总兵官,继而被封为智顺王。随清军入关作战,行军3万里,足迹遍及10余个省,征战70余次,为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加封为平南王,很快又被加封为平南亲王,镇守广东达20余年。尚可喜一生戎马,九死一生效忠清廷,历太宗、世祖、圣祖三朝,功勋卓著,为清朝完成统一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康熙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1676年),尚可喜在广州忧愤成疾而死,时年73岁。为纪念他的功绩,清朝政府特意为他建造宗祠、寝园并拨付巨资、田产,封谥号为平南敬亲王。有史学家评价说:纵观尚可喜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叱咤风云。尚可喜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其中,最令尚可喜感动、尊敬的便是康熙帝。而让尚可喜最痛恨的帝王便是崇祯,最令尚可喜鄙视的同僚便是吴三桂。明朝崇祯初年,辽东已经大部分落入后金手中,只有沿海一带还在防守。作为海防将领,尚可喜曾不止一次上书崇祯,要求其重贤臣、远小人,为救大明朝于水火而勤政,可崇祯不但依然故我,纵情淫乐,还受奸臣挑唆迫害尚可喜。万念俱灰的尚可喜见大明气数已尽,毅然转戈投诚清廷以事明主,从此开始了他与大清王朝风雨同舟的33载春秋。此后,他深得皇太极、顺治、康熙的重用。尤其是与康熙之间更是“情同父子,谊若手足”。因为“勇而善谋”,加之得到了康熙的赏识,至去世前夕,尚可喜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尚可喜一生中最鄙视的人便是吴三桂。在尚可喜晚年,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清王朝江山岌岌可危,驻守广东的尚可喜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坚决痛击叛军。在援军未到之际,他几次准备在兵败时“举火自焚”或“上吊自杀”,誓死抗击吴三桂叛军。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已病入膏肓,临终时,他叫家人搀着遥拜北方:“不能杀贼,死有余辜。”   康熙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尚可喜因病辞世,康熙闻讯,特遣国子监前往致祭,并御赐祭典、祭文,赐谥号为敬。可以说,这是历朝政府对大臣的最高礼遇。今天,后人们在尚可喜的故乡海城参观其陵园时,该会有一种不同的心境吧。   尚 衡:明朝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曾上疏谏止造佛塔,有"臣可无此身,陛下不可有此过"之语。   尚结赞:唐代吐蕃大相。极有才略,伏兵御寇,屡立战功。   尚小云:尚小云系七房 之隆公后裔   尚小云(1899—1976),原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省南宫县,后迁居京师。汉军旗籍人,为清平南王后裔。祖父尚志铨,曾任清远县令。父尚元照,在光绪年间充那王府总管。1905年其父病故,家无收项,生计渐窘,他与三弟尚富霞同投李春福(李洪春之父)门下学戏。工京剧老生。1909年李继良(清末太监李莲英之侄)、薛固久(艺名“十二红”,梆子生角)、孙佩亭(艺名“十三红”,梆子生角)在北京创立三乐班科(1913年更名“正乐杜”),尚小云兄弟经李春福介绍入三乐坐科。取名尚三锡、尚三霞,与芙蓉草(赵桐珊)、白牡丹(荀慧生)、王三黑、沈三玉、赵三凤、庞三秃等为同科学友。   尚小云纪念网址:......余下全文>>

  • 古代姓冯的有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  冯梦龙   冯梦龙:〖FengMenglong〗(1574—1646)明末小说家。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为崇祯间贡生,官寿宁(今福建省寿宁县)知县。他通经学,善诗文,尤工小说、词曲。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有《桂枝儿》、《山歌》、《平妖传》、《新列国志》等;还有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墨憨斋定本传奇》。本人创作有《双雄记》传奇小说;著论有《智囊》、《古今谭概》等多种。   冯道   冯 道:五代时历任四朝宰相,在相位20余年。他在后唐任宰相期间,倡议由田敏等人在国子监监校定《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印,至后周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至此始。   冯异   冯 异:东汉开国名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东)人。初属王莽,更始元年(23年)归刘秀。随刘秀巡抚河北,提出广施恩德、笼络人心的建议。攻破王郎后,封应侯。同年,破铁胫农民军于北平(今河北省满城北),收降匈奴于林闟顿王。冬,拜孟津将军,统魏郡、河内郡兵驻黄河北岸,与河内太守寇恂合力防备洛阳更始军。二年夏,乘洛阳守将李轶不与争锋之机,率兵北攻天井关(今山西省晋城南),得二城;南夺成皋(今河南省荥阳西北)以东13县,收降10余万人。复渡河击斩更始所署河内太守武勃,歼5000人。东汉王朝建立,封阳夏侯。建武二年(26年)冬,替代邓禹西征。三年,经崤底之战,大破赤眉军。又击破延岑等割据武装,平定关中。四年,击败公孙述所遣数万兵于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屡次挫败公孙述进窥关中的企图。六年,汉军陇西之战受挫后,冯异受命进军栒邑(今旬邑北)。此时,隗嚣部将行巡率兵亦欲乘胜攻取驰邑。冯异力排众议,率兵抢先占领栒邑,然后偃旗息鼓,待行巡军至,突然出击而获胜,北地豪强武装势力闻风归降。先后领北地太守、安定太守事,平定上郡(治肤施,今榆林东南)、北地(郡治马领,今甘肃省庆阳西北)、安定(郡治今镇原东南)等地。九年行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西)太守事。十年夏,与诸将共攻落门(今武山洛门),病卒军中。 冯异长于谋略,号令严整,用兵进止有序;为人谦让,诸将会聚论功之时,冯异常独自避于树下,故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冯 嫽   冯 嫽: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公元前101年,随汉解优公主远

  • 姓周的古代名人的名字和名言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 。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名言名句   1、   既生瑜,何生亮!   2、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   4、   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5、   将者贵在知敌虚实,而后避实而击虚。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 号元公,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江南东道南康军刑狱。儒家理学思想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名言名句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   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4、   争名逐利千绳缚,度水登山万事休。   5、   思则睿,睿作圣。   周墀   进士。长史学,属辞高古。武宗(在位:840-846)时官中书门下平章事,终尚书右仆射。工小篆,见称一时,字画颇佳。尝舆崔球、张次宗、孔温业等校雠经籍刊于石。《唐书本传、郑覃传书小史》

  • 古代刘姓名人有谁啊?

      汉太上皇帝刘煓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孝惠皇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汉孝景皇帝刘启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汉孝昭皇帝刘弗陵   海昏侯刘贺   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shì]   汉统宗孝成皇帝刘骜[ào]   汉孝哀皇帝刘欣   汉元宗孝平皇帝刘衍[kàn]   汉定安公刘婴   汉淮阳王刘玄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汉肃宗孝章皇帝刘炟[dá]   汉穆宗孝和皇帝刘肇[zhào]   汉孝殇皇帝刘隆   汉孝德皇帝刘庆(清河孝王)   汉恭宗孝安皇帝刘祜[hù]   汉北乡侯刘懿(济北惠王刘寿次子)   汉敬宗孝顺皇帝刘保   汉孝冲皇帝刘炳[bǐng]   汉孝质皇帝刘缵[zuǎn]   汉孝穆皇帝刘开(河间孝王)   汉孝崇皇帝刘翼(蠡吾县侯)   汉威宗孝桓皇帝刘志   汉孝元皇帝刘淑(解渎亭侯)   汉孝仁皇帝刘苌(解渎亭侯)   汉孝灵皇帝刘宏   汉东海怀王刘辨   汉孝献皇帝刘协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   蜀汉孝怀皇帝刘禅   夏元皇帝刘训儿(追封)   夏景皇帝刘武(追封)   夏宣皇帝刘豹子(追封)   夏太祖桓皇帝刘卫辰(追封)   南宋孝穆皇帝刘翘(追封)   南宋高祖武皇帝刘裕   南宋营阳王刘义符   南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   南宋前废帝刘劭   南宋世祖孝武皇帝刘骏   南宋后废帝刘子业   南宋晋安王刘子勋   南宋太宗明皇帝刘彧[Yù]   南宋苍梧王刘昱   南宋顺皇帝刘准   后汉文祖明元皇帝刘湍(追封)   后汉德祖恭僖皇帝刘昂(追封)   后汉翼祖昭献皇帝刘僎(追封)   后汉显祖章圣皇帝刘琠(追封)   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   后汉隐皇帝刘承祐   后汉世祖神武皇帝刘旻   后汉睿宗孝和皇帝刘钧   南汉太祖文帝皇帝刘安仁   南汉代祖圣武皇帝皇帝刘谦   南汉列祖襄皇帝刘隐   南汉高祖天皇大帝皇帝刘龑(yǎn)   南汉殇皇帝刘玢   南汉中宗明孝皇帝刘晟   南汉惠皇帝刘鋹

  • 古代有哪一些姓樑的,出名的名人?

    梁启超。明末戊戌变法主要人物之一。其他两位元首分别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不好意思只想到一个,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