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喝雄黄酒

  • 端午节给自己老婆喝雄黄酒,看看会不会现形

      端阳采撷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这首诗中的端午习俗有: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船、插艾叶、喝雄黄酒、佩戴香囊、踏青等。

  •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来历?对人体有无害?

      www.ybxmf.com/...page=1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流传了数千年的民谣便是对端午习俗的总结。不过在端午的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赛龙船外,我国民间还有饮雄黄酒、悬艾草、簪菖蒲、挂钟馗、戴香包等多为祛邪健身习俗。   戴香包,各地都有。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人们熟悉《白蛇传》的白娘子,就是因为经不起许仙的劝诱,喝了雄黄酒才显露了原形的。其实早在《抱朴子·登涉》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这个记载被美国人W·爱伯哈德拿去,在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就这段记载作了如下说明:“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俩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在远古时代,广成子其人既是巫师又是医生,可见香包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要说香包先说雄黄和雄黄酒。雄黄许多地方都盛产,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况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   --------------------------------------------------------------------------------------------------------------   sohu.easytour.com.cn/travel/Colligate/17079.aspx   端午节习俗之 喝雄黄酒驱邪消疫   雄黄酒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还是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仿效,希......余下全文>>

  •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绩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为何要挂艾草

    一、端午节主要有以下习俗: 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簷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7、贴葫芦花 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8、点雄黄酒 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破解,驱邪避害。 二、端午节中挂艾草是为了驱瘴避邪,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为什么五月五日成为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也纪念屈原。   满意请采纳

  • 端午节的午是什么意思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 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名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鸡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佩香囊 吃粽子、咸蛋 悬艾叶菖蒲以及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 农历端午节是什么星座

      具体哪一年端午节出生的或者阳历生日是多少   星座是按出生那年的阳历(新历,公历)生日划分的   下面是星座日期划分表,把阳历生日对照下面的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星座啦   白羊座 ( 03/21 - 04/20 )   金牛座 ( 04/21 - 05/20)   双子座 ( 05/21 - 06/21)   巨蟹座 ( 06/22- 07/22)   狮子座 ( 07/23 - 08/22)   处女座 ( 08/23 - 09/22)   天秤座 ( 09/23 - 10/23)   天蝎座 ( 10/24 - 11/22)   射手座 ( 11/23 - 12/21)   魔羯座 ( 12/22 - 01/19)   水瓶座 ( 01/ 20- 02/18)   双鱼座 ( 02/19- 03/20)

  • 端午节十二生肖与什么有关系

      我国不少地区有过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惯,端午节这天的中午和晚上,把雄黄放到酒中饮服,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据说可消毒杀虫,防范蛇、虫、蜈蚣所伤。其实这样做很危险。雄黄的主要成分为硫化坤,是提炼砒霜(雄黄以红黄色状如鸡冠者质较纯粹,如为白色结晶或碾碎时外红中白者,均为含有砒霜之明征)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如果把雄黄酒加热后饮服,则危险性更大。雄黄中毒的主要症状为上吐下泻。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可用防已9克,或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蛇类最怕雄黄,所以小青当然会担心现原形了。

  • 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习俗,a,挂香包 b插艾蒿 c,喝雄黄酒 d,登高采菊

      D登高采菊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登高采菊是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