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姓的来源

  • 方姓的来源?

      姓氏起源     “方”出自姬姓,以字为氏。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8代孙帝榆罔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自古方姓出英雄   各位乡亲父老,我看要在你们广东找出一条英雄好汉,恐怕很难的噢。你放屁。来者(胆敢)何人?我你都不认识?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无敌神拳,方世玉是也。   相传在很久以前,广东出了一位英雄叫方世玉。如今方姓在广东分布很广,而且自古以来方姓的确出了许多英雄豪杰,那么方姓人家的祖先究竟是谁呢。   方姓是中国百家姓中得姓较早的一个,而且是少数天子御赐的姓氏之一。正如银幕上那个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形象--方世玉一样,纵观方姓两千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方姓不愧为英雄辈出。方姓始祖方叔就是一位朝廷功臣。方叔姓姬,名袁,字方叔。他曾奉周宣王之命,南征荆蛮,平息叛乱,为周室的复兴立下大功。周宣王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赐他的子孙以方为姓。   方姓起源的另一种说法。是炎帝将一块被命名为方山的地方封给他的第九代孙雷,雷的子孙也就以地名为姓,姓方了。   这里是东莞市厚街镇河田村,明朝初年,方姓人家的祖先就来到这里。   方葵枝:从禹州到河南光州固始这个地方,我们河田的祖先是方叔的后人,在福建莆田,从莆田一路发展,发展到第九代,来到这里发展,现在发展到第三十代。   在广东,方世玉的名字家喻户晓。而提起明朝著名爱国学者方孝儒,全国各地的方姓后裔都会骄傲的说,他是我们方姓人氏的榜样。方孝儒曾深受朝廷器重,凡国家大政,都要征求他的意见。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篡位,召方孝儒起草即位诏书。因遭到愤然拒绝,而将方孝儒磔于市,并诛斩十族,死者多达870余人。由于方孝儒性格正直忠烈,人称正学先生。每年,方氏后人都会进行祭祖活动。来祭奠这位的方姓英雄。   方葵枝:我们的祖先从河南到福建,从福建莆田到河田。所以我们就叫河田,不要忘记河南和福建两个地方,不要忘记老祖宗。   早在唐代,河南的部分方姓就已经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明清时期,方氏家族日渐昌盛。方氏后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勤劳,日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像河田村抗日英雄方玉书老先生的家,就是祖居了600多年的明朝建筑。如今方老先生一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方葵枝:方老先生,像这位方老先生家里面,现在是几代人?四代同堂。这位是您的?妈妈。您的老母亲。今年多大岁数啊?九十七岁了。您今年多大岁数了?七十七岁。   其实,不仅是河田村的方姓来自于福建,台湾的方姓也多半是从福建迁移而至的。方姓入台时间较早,多半是在明末清初作为头几批开垦台湾的先民登上宝岛的。方姓是台湾第49大姓,他们遍布于全省各个角落。其中台南的方姓最多,嘉义、台北两地也是方姓的聚居地。   自古方姓出英雄,闻名于海峡两岸的方氏名人不胜枚举。在方孝儒之前,还有宋代与水泊梁山宋江齐名的南方农民起义领袖方腊。他为中国反封建历史书写了不灭的功绩。近现代还有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从古至今,方姓以其忠烈英勇的气概闻名于世。从始祖......余下全文>>

  • 姓何的来源

      何姓的起源   姓氏:何 祖宗:韩安 分类:其他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相传黄帝是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因居于姬水之滨,故而改为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人尊为始祖。后周成王(周文王之子)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避难逃亡到江淮一带,当地人因"韩"、"何"音不分,后误写为何,子孙沿用。   2、唐代的"昭武九姓"之一有何氏。隋唐西域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各氏族统称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   3、出自冒姓或赐姓。如汉时有叫何苗的,其本姓朱,冒姓何。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复姓贺拔氏为单姓何氏。五代吐谷浑亦有何氏,吐谷浑亦作吐浑,为鲜卑的一支。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入明,被朝廷赐姓何氏,其后也有以何为姓的。   郡望:   1、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   2、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3、陈 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   4、郫 县:秦时置郡。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何武。   5、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此支何氏,其开基始祖为汝阴(今安徽阜阳)何氏6世孙何比干及平舆(今属河南)汉吏何并。   堂号:   "水部堂":南朝何逊,官尚书水部郎,诗文很有名,著有《何水部集》。   迁徙分布   西汉至两晋时期,何氏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据青山何氏载:     婺源东部的田源何氏,始祖是南唐国师何溥。溥,字令通(公元922—1019),号潜斋,晚号紫霞老人,是唐代益昌县令何易于的第五代孙子,其祖上从庐江迁居河南颍阴县(今属漯河市)。   国师公出仕先任南唐史院编修,后拜国师。国师公因强谏,触犯皇上,贬官为海宁(今休宁)县令。为避新安江水患,令通公率领百姓将县址迁到高处。等到城墙筑好后,令通公见婺源东部的芙蓉峰风景秀丽,即挂印而去,结茅隐居在那儿,享年98岁。著成《铁弹子》、《灵城精义》(明代刘基为此书详细注释,《四库全书》收录)等著作传世。   令通公夫人程氏,卒于金陵。子闰公(公元946—1037),当父亲贬官(公元956年)之后,秉承父命即回河南颍阴。到开宝元年(公元968年),闰公自颍阴往海宁探望父亲,父子欢会于芙蓉峰上。开宝五年(公元972),令通公携闰公之手,东望田源美景,就指导规划,闰公就建房居住下来。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闰公长子何益(字逊之)奉母雷、妻卢氏到婺源,三代聚会,田源之何肇始矣。直系世系如下:令通公生闰公,闰生晦之公显(闰公幼子);显生三公彬;彬生九公义;义生六公乐;乐生十五公叔强;叔强生七公希元;希元生四公士仁;士仁生五公隆;隆生十八公蕙;蕙生 公;......余下全文>>

  • 么姓的来源

      “么”做姓氏读同“腰”在字典里,“么”有很多个读音,作为副词可读为me、mɑ、me、yāo,但作为姓氏则为“yāo”(音同腰)。不少么姓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当自我介绍说姓“yāo”很少有人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还必须进一步解释。这时候“名人效应”会显得格外有效,“我姓yāo,女歌唱家么红的么。”如果仍被追问则只好继续解释: “就是什么的‘么’,它做姓氏时读yāo”。在么姓姓氏网上,“幺”的出现频率极高,甚至可与“么”平分秋色,因为不少么姓人把自己的姓氏写作“幺”,并称“么”“幺”是一回事儿。对此,“中国么氏官方QQ群”的群主么传璋这样说,“应该说‘幺’是个错误,从祖先代代相传的族谱来看就应该是‘么’,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出于方便或者习惯自称为‘幺’,但身份证等重要证件上还都是显示‘么’。身份证件上也显示为‘幺’姓的人有,但是很少。” 么传璋认为造成么、幺混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汉语拼音输入法不够完善,“如果输入yāo的拼音你会发现结果只有‘幺’没有‘么’,而‘么’作为姓氏是应该读yāo的。在篆书里‘么’和‘幺’彼此通用,但作为姓氏,就应该是‘么’。”但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人,他们认为姓氏本为“幺”,只是不知何故后来被写为“么”。幺金禾指出,幺、么姓的写法,在上世纪50年代末文字改革以前,幺、么是可以并用的,“么是幺的俗写(见《辞源》和《康熙字典》)。文字改革以后,在《简化字总表》中,对幺和么作了明确的注解:“么,读me轻声,读yāo的么应作幺”(见《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冠县是山东么姓最大聚集地“QQ群现在有300多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河北唐山和山东冠县是两个么姓人最聚集的地区。”么传璋现在邯郸工作,他的祖籍正是冠县。“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么氏十代孙进士么显名借鉴《孔氏家谱》,首次对冠县《么氏家谱》进行了整理修编,截至2009年《么氏家谱》进行了第十四次续修,共收录了27代,男丁9274人。冠县么姓的人同宗同源,传承非常有序。”么传璋说。么贵娴也来自冠县,据她介绍,冠县东古城镇大约有5000多么姓人,主要集中在南么庄、北么庄、么安堤、李才、正坦等几个村里,其中北么庄规模最大,绝大部分村民都为么姓。“么”未被列入宋版《百家姓》。记者在搜集么姓相关资料是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么姓在全国500个大姓里排名第420位。”但当记者在网上以“中国500大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查得的结果显示:么排名第328位,而幺排名第333位。么传璋说自己也看到过这句话,但认为这个说法有待考证。么传璋没有掌握经过统计后全国么姓人的人口数字,但他认为根据概率加以推算得出的结果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现在姓氏群里有300多人,其中唐山地区最多,占了将近50%;其次是山东,接近40%;分散在其他各地的大约10%。结合2009年冠县地区对么姓男性统计的数字,现在全国的男性么姓人应该有2万多。”么传璋说。如果以么传璋的推测结果为基础,再结合目前大致的男女人口比例,全国么姓人的总人口数应约为3万人,可见其确实是一个稀有姓氏。山东么姓来自山西洪洞  据么传璋介绍,“就现在掌握的文字记载显示,山东地区么姓的最早的祖先是么从善。”元朝末年,频繁的战事和水旱蝗疫酿成了极为严重的灾荒,一时间,“中原之地淹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其中,山东、河南灾情最为严重。明朝建立后为安定局面、维护统治而推出了移民垦荒的战略决策 ,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移民潮由此开始。“先祖么从善,祖籍山西洪洞,就是这个时期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铁条乌鸦窝迁到当时馆陶陶邑的,推......余下全文>>

  • 武姓的来源

      1、出自姬姓。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2、据《世本》所载,"出夏臣武罗",其后子孙也称武氏。 3、出自子姓。(1)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汉代武班即是。(2)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4、又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5、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武安氏和武疆氏。(1)为秦大将白起之后。战国时,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2)为周顷王之孙姬满的后裔。因姬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因而以地为氏,称武疆氏。 6、出自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 二、迁徙分布 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省,其后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断繁衍,并迅速向邻近的山东及江苏等省迁徙。至汉时,山东武氏一直是一个兴旺、显赫的家族。出自此地的武姓,后大举地繁衍至今河南、安徽、山西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武姓大举南迁成为江苏一大望族。其中在北方有一支武氏迁入今山西。唐代出了一个武则天,使武姓达到极为昌盛的时期,遍及全国。 三、郡望堂号 【堂号】: " 鬻薪堂":鬻薪是卖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气味,家里很穷,以卖柴为生。晋祖镇守弁门,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卖柴,对他的相貌很惊讶,又见他担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帐下当了侯虞。后来作战时行德被契丹俘虏,他杀了契丹的官,占据了河阳,不久归顺了汉,当了河阳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武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郡望】: 1、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进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2、沛郡: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地。东汉时改为国。 四、历史名人 武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创办范泉书院,亲自讲学。治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著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授堂诗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武祺:元朝

  • 姓石的来源?

      一、三大来源:   1、出自姬姓,为石碏之后裔。春秋时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封为公后,儿子叫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公孙在这里不是姓),字石,又称石碏,是卫国的贤臣。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十几年后,州吁领着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了密谋,被拜为大夫。后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暗中给陈桓公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海敢即图之。"所以,州吁到陈国后,立即被抓了起来,后来,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然后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春秋》称赞石碏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   ★封为公后,儿子叫作公子,孙子叫作公孙。公孙在这里不是姓。   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姬姓)大夫石癸,宋国(子姓)公子段,字子石,他们的后代都称为石氏。   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据《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 贺姓的起源,贺姓祖先,天下贺姓是一家吗?

      基本上天下各姓的同姓都不是一家子,贺姓也不例外分会稽贺氏,鲜卑贺氏和其它少数民族贺氏。会稽贺氏来源有二:一是源于姬姓,为吴王僚之子庆忌之后。《会稽先贤传》记载,唐中期以前官谱所载,不少贺氏家谱如北宋词人贺铸家谱也如此记载;二是源于姜姓,为齐相国庆封之后。唐中期后姓氏书籍如《元和姓纂》所载,部分贺氏家谱所载。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姓贺氏,此乃鲜卑贺氏之起源。鲜卑贺氏现在也已经汉化为汉族。另外还有其它几十个少数民族也有姓贺的。

  • 信姓的来源

      信姓始祖为信陵魏无忌。信姓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风俗通 姓氏篇》。其姓源自信陵君魏无忌之后。据《风俗通义>>记载,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之后裔,有以祖先封号中的信字作为氏者。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信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内蒙、山西等地。

  • 林姓的来源

      1、林姓出自子姓,血缘始祖相传源自国神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氏逃难到今天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2、林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姬姓,是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儿子姬开,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林”为姓。因起源于今河南洛阳一带,林姓家谱中就称为河南林。   3、此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将鲜卑族等原先鼎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其他少数民族中有满族的林佳氏和布萨氏也都有改姓林。   总体上看,林姓的发源地还是今天的河南卫辉以北地区,那里的比干庙是众多林姓子孙前去祭祖的圣地。   史载:殷商太师比干被商王朝纣王所害,正夫人妫(陈)氏甫孕三月,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字长恩(林氏受姓始祖);周武王牧野大战败商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旌表比干忠烈,徵觅其后嗣,命闳夭给比干在朝歌南汲境内(今卫辉)封墓,夫人携泉归周。因泉生于长林石室,周武王封比干垄,垄为国神,赐姓林名坚。念林坚乃商汤之后先王之胄,且能远避纣乱而不绝其世,乃拜坚为大夫,食邑清河。后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户,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故林氏总堂号为西河堂。   林姓的发源地是今天的河南卫辉以北地区,那里的比干庙是众多林姓子孙前去祭祖的圣地。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33081.html?wtp=tt#1

  • 全国有多少人姓贺

      85   在2006年按照人数多少排的《新百家姓》中,“贺”排在第85位。     前100位如下:   王1 李2 张3 刘4 陈5   杨6 黄7 赵8 吴9 周10   徐11孙12马13朱14胡15   郭16何17高18林19罗20   郑21梁22谢23宋24唐25   许26韩27冯28邓29曹30   彭31曾32肖33田34董35   袁36潘37于38蒋39蔡40   余41杜42叶43程44苏45   魏46吕47丁48任49沈50   姚51卢52姜53崔54钟55   谭56陆57汪58范59金60   石61廖62贾63夏64韦65   付66方67白68邹69孟70   熊71秦72邱73江74尹75   薛76闫77段78雷79侯80   龙81史82陶83黎84贺85   顾86毛87郝88龚89邵90   万91钱92严93覃94武95   戴96莫97孔98向99汤100     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贺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8%。   贺丹分布很广,湖南、山西较为集中,二省贺姓约占全国汉族贺姓人口的31%。

  • 胥姓的来源是什么

      胥姓来源有三种说法。   * 源流一     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相传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擅长农业生产,并以凤为图腾。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其后代以胥作为姓氏并世代相传。也有人认为赫胥氏是传说中的帝王名,据《庄子·马蹄》记载:“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也有资料记载:“赫胥,上古帝王也。亦言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据《续通考·同性异派》载:“赫胥氏后亦为胥氏,故曰赫胥,盖炎帝也。”   * 源流二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按《通志氏族略》所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胥臣源出何姓何处没说),他的后代以父字为姓,世代相传姓胥。一般以为胥姓为晋大夫胥臣之后,是今天胥姓的一个主要来源。《左传》载:东周(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晋文公(重耳)流亡时始祖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后以使命过冀,见冀缺锄草农具,其妻赠送之,相待如宾,乃举于文公。[4]  晋国楚国城濮之战,胥姓始祖蒙马虎皮溃楚军。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胥臣死后,周倾王4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主帅赵盾削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厉公,胥童遂被杀害,后人中为避仇杀,一支以祖父名字为改"胥"为"童",称童姓(《通志氏族略》)。   * 源流三     关于胥姓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认为胥姓来自华胥氏。《春秋世谱》载:“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据相关资料考证,华胥氏乃为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据说,华胥氏生活在五帝之前,是燧人氏的女儿。相传,华胥氏曾去一个叫雷泽的地方游玩,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那是人头龙身之雷神的脚印。华胥氏好奇地踩了那个脚印一下,结果立刻感到全身震颤,回到家后就怀孕了,不久生下了伏羲,她的后人也就以胥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