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肖姓的名人

  • 历史上姓葛的名人

      葛 龚: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 玄: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三国吴道士,曾从左慈学道,并入深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葛 洪: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 邲: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 密: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中进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号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副班长一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 优:北京市人,当代名伶,葛存壮之子。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濮州鄄城(今属山东省)人,五代十国名将。其心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黄巢,后从朱温,曾于阵前浴血奋战救助朱温,频战克敌,战功显赫,累任衮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太子太师、检校太师等高职,并封陈留郡王。   葛起耕:丹阳人,宋代诗人。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自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诗人。字无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立方:丹阳人,宋代诗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丹阳人,宋代词人。绍圣年间进士,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徵奇: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纵28厘米,横28厘米,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陕西大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羽,擢升直隶沧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士达: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诗古文。著有《从戎日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字鹏起。清代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团结从夕)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顿丘郡: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龙的名人有哪些

      龙伯高(前1年——公元88年),名述,京兆(今西安市)人。是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乱,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庄宗即位,召拜司门员外郎。敏父咸式,年七十馀,而其祖父年九十馀,皆在邺,敏乃求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丁母忧,去职。赵在礼反,逼敏起视事。   龙章,宋代的画家,善画虎兔。著有。《圣宋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     龙仁夫(1253—1335),字观复,号麟洲,永新(今属江西)人。博究经史,以道自任。宋亡,负海内重名,举为江浙行者儒学副提举,未赴。曾主持江浙行省贡举。后任陕西儒学提举。晚年寓居黄州。文集不传,诗文与同郡刘岳申、刘诜齐名,而文“尤奇逸流丽”。所作散见于元代文献中。《皇元风雅·前集》卷二选人其诗六首,以《陈平章席上题琵琵亭》最有名,《隐居通议》等书说此诗为讥讽南宋降将吕文焕而作。   龙启瑞(1814~1858年),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是清代音韵学家、文字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也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字辑五,号翰臣(一说是字)。道光二十一年(一八四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为侍讲。出任湖北学政。治古文辞宗桐城,工书能篆、籀,善画山水,袁爽秋有题其山水画册七古。花鸟亦佳。但颇自矜重,故流传者少。卒年四十五。     龙燮,字理侯,号石楼、改庵,又号雷岸、桂崖,晚号琼花主人,江南望江县(今属安徽)人。据《燮公年谱》记载,龙燮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正月十七日(1640.2.8),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1697.9.25)。康熙中,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左迁大理寺评事。官至中允。燮有诗名,与王士祯、庞皑等唱和。亦工词曲,所作《琼花梦》传奇,《芙蓉城》杂剧,颇称于时。除了剧作两种,尚有《和苏诗》三集,今存有康熙刻本和抄本。为其诗文作序者,皆一时名家,如赵士麟、王士禛、田雯为其作序时,分别是吏、户、刑部侍郎,皆是享誉当时的名公大臣,足见其诗文之

  • 历史上姓葛的名人有哪些

      葛姓名人   葛天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首领,在位期间人民安康,被后人尊为乐神。部落驻地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一带,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   葛伯:夏朝时葛国国君。夏末,商汤居亳(今河南商丘),与葛国(今河南宁陵北)相邻,商汤以葛伯不祭祖神、冤杀儿童为名,伐灭葛国,自此开始灭夏战争。   葛平:男,汉族,著名配音演员,曾给蓝猫配音。   葛菲:女,汉族,江苏羽毛球世界冠军。   葛从娥:女,汉族,1980年生,山东青岛人,女诗人。其作品多为七言和五言律诗。风格自谋而成,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情感为主,有“现代版李清照”之称。主题代表作有《晨醒》、《观海》、《秋叶三首》、《春归》、《思乡客》、《雪松》、《窗灯临月》、《夏晨》、《戏蝶》、《柳》等上百首古体诗。

  • 历史上程姓名人

      程咬金 、程英

  • 历史上姓石的有那些名人

      你可以去翻下中国姓名词典 应该没什么遗漏的了 比如有 石涛、石达开 、石崇 、石泰 、石玉昆 、石芾南 人物简介: 1石涛:清代著名的画家,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 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 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2石达开:清末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天京事变后,回京辅佐 天王,因不被信任,负气出走,转战数省。1863年5月兵败大渡河, 自投清军,6月于成都被杀。 3石崇:西晋时为荆州刺史,以劫夺客商而积财产无数。与贵戚 王恺、羊琇等争为侈糜。八王之乱时,为赵王伦所杀。 4石泰:宋道士,号杏林。遇张伯端(即张紫阳),得授金丹之 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 之为"石杏林"。 5石玉昆:清子弟书演员。擅长《龙图公案》。演唱时自弹三弦自 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 义》等均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6石芾南:清医学家。撰有《医源》,其书总论人身藏府、五行、 阴阳、诊法、用药和内、妇、儿等科。 起源:(1)出自姬姓,石碏后裔。春秋时康叔六世孙卫靖伯孙子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卫桓公二年,其弟州吁骄奢,被桓公撤去将军之职,出奔国外,后领党徒潜回国内,刺死桓公,自立为君。石碏之子厚也参与密谋,被拜为大夫。石碏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立即被抓,后石碏命人杀州吁、石厚于陈,迎立桓公之弟公子晋为国君。厚的儿子骀仲,以祖父字命氏,史称石姓正宗。(2)出自姬姓和子姓。郑国大夫石癸,宋国公子段,字子石,后代都称石氏。(3)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有鲜卑族代北三字乌石兰氏改为单姓石氏;十六国时有张氏、冉氏改为石氏;《北史》载,有娄氏改为石氏者。 堂号:徂徕、平原。 郡望:武威、渤海、平原、上党、河南。

  •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有哪些

      秦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2013】年姓氏排行榜上按人口排名列第74位,按名人数量排名78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79万之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9%。从宋朝至当代激增了16倍之众。宋朝时期秦姓人口11万,名列100之后,明朝时期秦姓人口23万,排名82.宋元明600年间中原与四川秦姓人口因战争与自然灾害减少。在中国的秦姓主要划分为两支,分别为西北的一支和东部及东南部的一支。前一支为颛顼嬴姓的后代,发源地是甘肃省天水的故秦地。自秦朝灭亡以后,其公族便以国名为姓氏,其后裔多居于陕西等地。后一支则为黄帝姬姓的后代,其发源地在今河南范县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秦姓繁衍的主流,而且其从一开始就向陕西省境内及湖北省播迁。在战国时期,秦姓族人北上发展到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先秦时期,秦姓已分布于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地。到了西汉初年,为了清除各地的旧贵族及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刘敬)的建议,迁徙六国贵族的后裔和关东(今陕西省潼关以东的地区)的豪族到关中,从而使之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人口大约有二十万之众,这其中就有山东秦姓的一支豪族迁居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这支秦姓人丁兴旺,官宦众多,故世号逗万石秦氏地,从而成为当地一望族。与此同时,已有秦姓或迁入甘肃、江苏,或迁入四川、北京等地。大约在汉末或三国时期,源自姬姓后裔的秦姓有一支迁入山西,后形成一大郡望,即太原郡。而秦姓南迁始于秦代以前,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连年战乱不断,秦姓便再次南迁。同时,在今甘肃境内又形成一大郡望,即天水郡。魏晋以后,已分布于江南许多地方,以江苏、浙江为主,其中江苏以无锡,浙江以绍兴、宁波最为集中。宋、元、明时期,秦姓有迁至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遍布于全国各地,而且还有不少移居海外,从而使秦姓得以更加广播,枝叶进一步繁茂。   秦姓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姓秦,名冉,字开,春秋末年人。唐代开年间元封逗彭衙伯地,宋封逗新息侯地。   秦非:孔子弟子。姓秦,名非,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汧阳伯地,宋封逗华亭侯地。   秦商:孔子弟子。姓秦,名商,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看)人。唐代开元年间封逗上洛伯地,宋封逗冯翊侯地。   秦开:战国时燕国的一位名将,曾率军打败东胡(匈

  • 历史上姓冯的名人有哪些

      冯梦龙:明末小说家,通经学,善诗文   .冯子材:清末著名的老将军   冯 异:东汉开国名将。   冯如:广东省恩平人。   冯云山:广东省花县人。一名云珊,本名乙龙。

  • 历史上姓郎的名人有那些?

      郎(Lá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大夫、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之后,以地为氏氏。根据《元和姓纂》上的记载,春秋初年,鲁懿公的孙子费伯在鲁国为大夫,私自占据了郎城(即今天的山东省鱼县东北),他的子孙以邑名为氏,而姓了郎。从这段记载,更可以看出“费、郎一家”的一段渊源,因为,郎姓的始祖是费伯,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郎为氏,有的却仍然沿用原来的费姓,3000年前他们本是一家人。   2、出自南匈奴亦有郎氏。根据《姓氏考略》上记载,郎姓的另一支郎氏出自少数民族,南匈奴亦有郎氏。   3、出自纽祜禄氏(女奚烈氏),为满族八大汉化姓氏之一中有郎氏。郎氏满族宗族是由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冠用的汉字姓,他们冠用汉字姓的最初时间据其氏族谱所载为清代乾隆年间。郎姓姓氏是由纽祜禄满语niohe,汉译为狼而演变为郎,用作姓氏的。这一姓氏,是满语的汉译姓氏。纽祜禄,“原系满语地名,因以为氏”。氏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在清一代,纽祜禄氏氏族成员,“仕官难以枚举”,清朝开国元勋额亦都,即是纽祜禄氏的氏族成员。纽祜禄氏宗族,是先期进入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由原始居住地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来到佛阿拉地区。其中,史料记载中的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金代,纽祜禄氏的姓氏为女奚烈氏,据《金史·国语》记载:“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满洲源流考》中记有:“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记载中可见,今日郎姓的姓氏,在历史上没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样,发生过诸多的变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汉译为郎姓。远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记载,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胜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门,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于女奚烈宗族庞大,朝廷对女奚烈宗族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辽东满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变为纽祜禄氏,再由纽祜禄氏汉译冠姓,冠用了郎姓这一姓氏。   得姓始祖:费伯。关于郎姓的姓源,据《姓纂》上面记载:“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居之,子孙氏焉。”第一个以郎为姓的人,是大约3000年以前的鲁懿公的孙子费伯,他原来姓费,迁到郎城(今山东省鱼县东北)居住之后,子孙才以邑为氏,纷纷改姓了郎。从这段记载,更可以看出“费、郎一家”的一段渊源,因为,郎姓的始祖是费伯,后来他的子孙有的以郎为氏,有的却仍然沿用原来的费姓,顶000年前他们本是一家人。故郎氏后人奉费伯为郎姓的得姨始祖。   名人有:郎士元,郎朗,郎平,郎咸平,郎昆,郎祖筠

  • 历史上吕姓名人有哪些

      1、吕 尚:(生卒年待考),字子牙,东海人,又名姜尚,是商末姜族的首领,周初齐国的始祖。周武王伐商时为军师,立了战功,被封在齐国。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简化政治制度,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使齐国成为西周的重要封国。民间称为姜太公。     2、吕不韦:(公元?~前135年),战国末期秦国丞相。春秋战国时期,秦王赢政封吕不韦为相国、文信侯,称之为“仲父”。吕不韦做了相国后,招揽门客三千多人,让他们博采众家之长着书立说,然后把他们着的书汇集起来,起名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共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包括了古今中外之事,天地万物之化。书刚一写成,吕不韦就把它悬挂在咸阳城门,请当时的诸侯、游士、宾客修改,并且在城门上挂着一千两金子,如果有人看后能增加或减少字的话,就把这一千两金子赏给他。结果十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能增减一个字。其实,并不是这本书简练和完美到不能增减一字的地步,而是当时的人们害怕吕不韦的权势,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罢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字千金”,用为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具有极高的价值。     3、吕 公:(生卒年待考),齐国始祖吕尚后裔,单父人(今山东东单)。汉高祖刘邦岳父。吕公当时与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关系很好,为躲避仇家纠缠,举家自单父迁居沛县。吕公有相人之术,其长女名吕雉,他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沛县县令曾为其子求婚,但遭到吕公婉言谢绝。在一次沛令举行的酒宴上,吕公与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相遇。吕公见刘邦气度非凡,因而特别敬重他。吕公又见刘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对刘邦说:“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我相过的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愿你多多自爱!”不久,由吕公作主,将女儿吕雉嫁与刘邦,她就是后来的吕后。吕公之妻吕媪对吕公将女儿嫁与刘邦之事非常生气,怒冲冲地说:“你平素总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寻常,应该嫁与贵人。而今为何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打发了?”吕公一笑:“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子一女。传说有一次,她带两个孩子在田中劳作,一个过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吕雉见老人饿了,就又给他做了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给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又给其一子一女相面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是因为这个男孩子的缘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贵之相。”吕公后来被刘邦封为临泗侯,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也跟随刘邦参加了楚汉战争,因功分别受封为周吕侯和建成侯。     4、吕 雉:(公元前291~前180年),女,名雉,字娥妁,吕皇后(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妻,今山东省单县南)人。着名西汉初期女政治家。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早年,其父吕公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了两年的人质。公元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吕后为人有谋略,汉朝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刘盈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汉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崩,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控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雉,武则天,慈禧)的第一个。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详问刘邦身后的人事安排......余下全文>>

  • 历史上姓随的名人

      随清娱:西汉时太史公司马迁的侍妾。传说唐朝时,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叫随清娱,自称司马迁之侍妾,迁遇难后忧伤致死,随清娱之名遂传后世。传说,司马迁开始写《史记》的时候,随清娱便陪着他走览了诸多的名山大川,考察了无数的古代战抚,收集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当司马迁受宫刑之后,随清娱强忍心中苦楚,留在了他的身边,比平时尽可能多地关心和抚慰他。在之后的几年间,随清娱一直鼓励他、支持他,才使他从极大的悲愤和屈辱中抬起头来,成就五十万言之煌煌巨著——《史记》。司马迁四十八岁受难,死于五十六岁,终了还是“有怨言,下狱死”。他因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他的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他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韩城南边、黄河西岸、梁山东簏的高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