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禁忌语

  • 关于“英语禁忌语”

      英语禁忌语大全[日期:2005-12-0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相当于……部分的话是“非常猥亵的话”,也就是英语的 four-letter word。 这个Do you...?当然会有危险。这是任何国家的人皆同。 如果是个性强的女人, 会当面斥责你“没礼貌!”“无聊!” 可是说这句话的人却说: “But then, I get an awful lot of ..., too.“ (可是而后还能得到……很好的东西哪。) 女性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有的人容许说猥亵的话,有的人会立刻冒火, 也有人虽然做出生气的表情,内心却受到很大的冲击而立刻失去抵抗力。这是因人而异,和国民性不会有很大的关系,英国妇女对这种情形是比较宽容的。 根据《妇女镜报》向二千名英国女性访问的结果, 已婚女性的大部分说“在夫妻间是无妨”,未婚女性的半数回答说“结婚后是无妨”。换句话说, 到了有关系的男女之间就可以说那样的话。 可是,实际上完全是看个人,美丽的金发女郎,自己几乎到了淫荡的程度, 却不准男人使用breast(胸部)的话,也有人只听到Do you...?型的谈话, 就跟着上床的实例。这样的例子估计约有百分之五十比较妥当吧。 建议有勇气的人到欧美时不妨试试看,可是被送往警察局时恕不负责。 对于做不到这种程度的人,建议使用英国绅士们喜欢用的How about...?这个…… 的部分和前面介绍的不同,是什么也没有说,确实是……。一般的用法是: How about dinner? (吃晚饭如何?) How about drinking? (来一杯怎么样?) How about staying with me? (和我一起住如何?) 是用在说“做……如何?”时使用的句子。但据英国绅士喜欢用的How about...? 是说服女性“一起去旅馆?”时使用的话。 How about going to a hotel with me? 为什么不这样明白说出呢?因为说出来后,被对方指责无礼和拒绝, 绅士的面子就丢光了,如果仅是“How about...?”即便是对方生气,也可以借口“我只是说 How about going home now?(该回家了吧?)”逃避,还可反过来说“你不要往坏的方面解释,不能相信我是绅士吗?” 可是在英国说How about...?对方就会了解你的意图了。当然,早晨在办公室这样说是不使用的, 要考虑场所和时间。 夜晚在一起跳舞时, 或在“情人小径”lover’s lane时可轻轻地说。 很顺利地带到目的地后,就需要为达成最后的目标努力, 但不会有女人从开始就说OK立刻脱衣服,(妓女暂且不论)女性是不分中外,即使是Yes 也要说“No”的动物。英国人W.A.Baker曾做以下描述。 女性在开始时说: If you don’t stop it, I’ll tell my mother. (如果你不停止,我要告诉妈妈。) 这样说的女性,在不久后我的手到达--某处时会说: I’ll do it, you’ll only tear them. (我自己来,你会弄痛的。) 这两句话不仅是当英文看,也请品尝其内容。 还有这样的笑话: Stop saying “Stop!“ or I will stop. (不要说“停止!”否则我真的停止不干。) 如果真的停止就扫兴了。 欧美的人一般想法是在达成目的之前应该说一些追求的话,如果是默默地进行,那是rape(强奸)。开始让一个日常会话都不好的外国人说一些罗曼蒂克的话, 也是强人所难。 因此建议不断地说I love you.。即使不是真爱对方也要说这句话,固然与欧美人的夸大性有关,但love本身也有原因。 love有用心“爱”和用身体“爱”两种意思,心里面根本没有想到爱, 但在床上正进行中的男女,是在love,在性行为中如果说“Love me! ”应该解释为“我还要!” successful lover可以译做“成功的情人”, 也可以指“达成性行为的男人”。 在一本小说中,阳痿的男人对他的情人说“我已经不是successful lover”, 虽然是情侣但已经不是lover了。 从以上的解说可以知道love并不一定是“喜欢”,使用无需内疚,再者, 为弥补自己语学能力的不足,有必要不停地说I love you.。如果想说得更明白时可以用I want you,这样就成为“我要你”的直接说法。 有一首畅销曲歌名叫I need you.。这一句话也很受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需要你”,使用在初见面的场合或许有些唐突, 如果被问到为什么需要,就难以回答了。可是第一次见面时就来电,敢说:“I need you ”的人请大着胆子使用吧。 第四章 其他的禁忌语:闲聊时间④ 上大学有位教我们发音的老外经常拿一则笑谈作为上课时的开场白。他说他还在美国大学时,经常听到一些来自国外的留学生, 尤其是日本来的留学生说的一句话: I rub you. (我抚摸你。) 他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不是“I rub you”,而是: I love you. 的确如此,发音不标准会有很多困扰。如果在不太热识的异性面前,贸然地说出这么一句“I rub you.”来,很有可能换来一个巴掌吧! 我还在美国研究所读书时,也经常听到大学里的男男女女很喜欢说: Love in the afternoon. 每当一听到这句话,就令人想到Audrey Hepburn-Ruston所主演的《午后的恋情》这部电影来。奇怪,何以大学生中经常要说这句话呢?后来我请教一位同学,他哈哈大笑地回答说:“亏你想得出来”。 原来在学生之间所说的并不是“love in the afternoon”,而是: Lab in the afternoon. (下午有实验课。) 是学生们之间相互探询午后课业的一句话。lab是laboratory(实验室)的略称。

  • 汉语禁忌语例子

      语言禁忌?   人们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交流思想,但语言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风俗的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完全同一的效应关系。因此在某种事物需要避忌时,也就包括了从语言上的不提及。"不说"是语言禁忌的一种形式,就是"噤"。《说文解字》释噤曰:"口闭也,从口噤声。"当人们噤言时,可能会用手指,用目视,以摇头,摆手等无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如果这样仍不能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意思时,就不得不用某种变通的说法来暗示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了。这时候,就有了另外一种语言禁忌的形式--避讳。这里,我们所要谈的也正是这一种语言禁忌。避讳,是很富有方言(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避讳的原则,大体上不外乎是出于礼教、吉凶、功利、荣辱,或保密的诸种考虑。语言避讳,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下及平民百姓,上达王公大臣,几乎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违犯这些语言禁忌的人,轻者自己可以破解,重者将导致抄灭九族,所以历来都是民间十分看重的一项禁事。以下,就分别着重于民间语言禁忌的几个方面来谈一些避讳的实际例子。?   1.称谓禁忌?   称谓禁忌亦即名讳方面的避忌。讳始于周,《左传·桓公六年》云:"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孔颖达)〔疏〕:"自殷以往,未有讳法。讳始于周。"《礼记·檀弓》云:"死谥,周道也。"(孔颖达)〔疏〕:"以殷尚质,不讳名故也:又殷以上有生号仍为死后之称,更无别谥。尧、舜、禹、汤之例是也。周则死后别立谥,故总云周道也。"可见,自周朝开始,人们有了讳避称谓的习俗。当时,是在人死后,开始讳称他的名字。《礼记·檀弓》云:"卒哭而讳。"如必称死者的名字时,应称其讳,即其神名。这种人死后称其讳,而不称其原名的习俗,是要将一个人的阳世与阴世区别开来,使得鬼神不能知晓他的原名,因而不能危害与其原名有着许多联系的阳世间的所有事物。周朝讳事初兴,并不完善。到了秦汉时代,避讳缺席渐臻完备。《史记·秦始皇纪》中已有"秦俗多忌讳之禁"的记载。且,不但人死后讳名,生前也要讳名了。这可能与当时用名字实施巫术的风习兴盛有关。俗以为默念仇人的名字,或是书写某人的姓名就可实施黑巫术,将其人致于死地。最初的避讳是在上层社会、权威人士之间实行,后来流行于民间,影响到各家各户,成为一种民间惯习。?   中国人向有尊祖敬宗的习俗,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汉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布依族、藏族等许多民族的祖先崇拜习俗中都有这一类禁忌事项。鄂伦春族认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对祖先的不尊,恐触怒了祖先而降灾于子孙。对于长辈,也不敢直呼其名,甚至不能把长辈的名字告诉别人,否则,认为家中会生下没有骨节的孩子来。如果有什么物件与长辈的名字相同,要把物件改一下名称,改一个说法。否则,就要折寿早夭。汉族不论说写,都忌言及祖先、长辈的名字。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名"谈",所以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李谈"改为"李同";六朝时,有人为避家讳"桐"字,把梧桐树改称作白铁树;清朝刘温叟,因其父名"岳",竟终身不听"乐"。可见历代家讳之严。直至现时,子女仍然禁忌直呼长辈的名字,更不能叫长辈的乳名,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讳。尤其忌讳的是,晚辈的名字绝对不能与长辈的名字相同,或者有谐音字、同音字。否则,认为不尊长,是"欺祖"的行为。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应以辈份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叫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等等。这类称谓可明示辈份关系,也含有尊敬的意思。不但家族内长幼辈之间是如此,师徒关系长幼辈之间也是如此。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不但晚辈忌呼长辈名字,即使是同辈人之间,称呼时也有所忌讳。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宜呼其名。一般常以兄、弟、姐、妹、先生、女士、同志、师傅等等相称。在必须问到对方名字时,还要客气地说"请问尊讳","阁下名讳是什么"等等。鄂伦春族夫妻间也不能互相叫名字。崩龙族凡结婚生过孩子后,别人就不再直呼其名,而是按其子女的名字,称为"某某他爹"、"某某他妈"。汉族也有类似的习俗。甚至一结婚,一成家,就改了称呼。妻子叫丈夫"外头的"、"掌柜的"、"当家的";丈夫称妻子为"屋里的"、"做饭的"、"内当家的"。再不然就是互相认"哎"、"嗯"来招呼,一般很少再直呼其名。外人称呼他们,也是"某某的男人"、"某某的女人","某某的老头"、"某某的老婆"。虽然这样说着麻烦,而且也指出了另一个人的名字,但因为所说的不是其本人的名字,所以也算是做到了没有直呼其名,因而是不犯忌讳的。?   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忌讳也很多。避忌与祖先、长辈之名同字、同音之外,还要考虑命相克妨,比如,命中缺金,忌讳以火或火旁字命名。总之,命相八字不得以相克之字命名。小孩儿又有小名,据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云:"幼小之名谓之小名。长则更名,而以小名为讳。"至今此仍盛行不衰。俗以为,称人小名,是对人的不尊重;或者还会被鬼神听去;使魂被鬼摄去,所以避忌。但历来也有不少人以小名作大名,一生不改者。成年人又忌讳别人给自己起外号、绰号,俗话说:"地怕走斜道,人怕起绰号。"《礼记·内则》云:"凡名字,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这其中,命名忌以日月、忌以国均是避讳神圣的意思,恐有冒犯。郑玄注云,"终使易讳"。忌以隐疾,是忌讳用身上的残疾、痣疤等命名,否则,将难以治愈。郑玄〔注〕云,"讳衣中之疾,难为医也。"不敢与世子同名,是出于宗法观念的考虑,对世子的尊重。但若先于世子出生的,亦可不改。?   旧社会,有权势的官宦和皇帝还把自己的名讳强令形成法度。例如,州官田登,因避讳登(灯)字,竟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留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典故。历代皇帝更是借此禁俗大耍威风。秦始皇姓瀛名政,为避讳"政"字,就改"正月"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这一类禁忌很多,唐宋期间,讳制已经极盛。元朝法典中"回避字样"竟多达一百六十个,再加上"随音旁避"的嫌名嫌字,就更多不胜数了。明清讳禁之严,可谓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为文字狱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动辄因此而被杀头的事经常发生。避讳的方式有换字、避音、空字、缺笔等等。避讳最初是有一些规律的,如《礼记·曲礼》云:"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妇讳不出门。"等等。然而汉以后,随着讳忌的日益发展,这些"讳法"、"讳律"也就逐渐被突破了。这些虽是属于制度方面的事,但因起之于民间俗信,又直接涉及到民间语言禁忌,所以也概略地提一下,以便说明问题。?   由于民间有浓重的地方观念和民族自尊观念,所以在地域和民族称谓方面存在着一些带有轻蔑、歧视意味的贬称或讳称。例如,中国有"南蛮子"、"北侉子"的说法。就是北南地域中人对异域人的蔑称、贬称。据说畲族人忌讳外人称他们为"畲客",更不能称他们为"畲客儿"、"畲客婆"。他们以为这是对他们的极大侮辱。只能称他们为"畲民"或称为"畲族人"。过去,他们自称为"小姓人",称汉民为"大姓人",或自称"我边人",称汉民为"你边人"。这是民族的惯习,应当尊重;苗族忌讳外人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别人称他们为"亲家";彝族人最忌恨别人叫他们"老彝胞"和"蛮子",认为这样称呼是对他们的最大侮辱。旧时,(开封)满族过节时,长辈要给小辈九十九个钱。其中含有"多而忌满"的意思,也是怕触犯了自己族名的威严。?   以上所谈到的称谓禁忌大都与民俗礼法有关,是关乎某种尊卑、上下秩序的俗礼。当然,如果追溯其原始的禁忌观念,也多是基于吉凶方面的考虑。这方面的例子还有我们在前文"命名、认干亲忌"中所提到的那些。不过,如今这方面的许多称谓禁忌已经惯习化、传统化,人们只是习以为常地避开了某种称谓,而按另一种称谓去说而已,其中的吉凶意识大转化为表层的礼貌意识,或者说人们只记住了什么是可行的,而不再去注意那些已经不可行的禁事,更不愿再去追究那些不可行的禁事的原始意义了。?   〖BT3〗2.岁数、属相禁忌?   人的名字要避讳,人的岁数、属相也有所避讳。中原一带最普遍的岁数忌讳是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一百岁等等。据《北平风俗类征·语言》引《朔经》云:"燕人讳言四十五,人或问之,不曰'去年四十四岁',则曰'明年四十六岁',不知何所谓也。"又据河南、河北一些调查资料表明,讳言四十五岁的由来是与包公陈州放粮有关。传说包公陈州放粮这年是四十五岁,中途遇盗,乔装王八(妓行鳖腿一类的角色),逃出险地,幸免遇难;又有传说为,当年包公设计捉拿赵王。因赵王好淫,包公诈言身死,密嘱夫人与前来哭祭吊唁的赵王调情,骗取其上方宝剑然后一举将赵王拿获铡死。这些传说虽不一定确切,然而从传说中可以看出,忌言四十五岁,实际上是与遇险、假死、当王八等凶祸不吉之事相关的。这些事中任何一点都足以形成民间的禁忌习俗。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至今仍有此俗流行。岁数忌言七十三、八十四,据说与孔孟二圣的终年有关。传说孔子是七十三岁死的,孟子是八十四岁死的。因此人们以为这两个岁数是人生的一大关口,连圣人都难以逃避的,一般人更不用提,所以都很忌讳。俗语中有"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窝刺","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等等一些说法。此俗流行于中原一带,其他地区也习见,至今不衰。岁数又忌称言"百岁"。百岁常常用来指人寿之极限,如"百年和好"、"百年之后"等等都是暗指寿限之极的,所以若要问到某个人的岁数时,是忌讳说百岁的。真正是一百岁整,也要只说是九十九岁。否则,不吉。山东一些地区还有说百岁是驴、刺猬等动物的。关于岁数的禁忌,各地还有一些特别的说法。例如山东一带,男人又忌说四十一岁,传说四十一妨妻,不知是根据什么说的。然而到了这一年,则必须跳过去,多说一岁。台湾忌讳岁数逢九。以为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九十九岁等等为厄关,恐有病灾伤亡祸事发生。可能与九是最大的吉数,过此则必转而为凶的信仰心理有关。?   因属相可以标明一个人的年龄,且又指代自我的本命,所以俗间有忌言属相的禁事。旧时,艺人进宫唱戏除了记住当天宫中的"忌字"外,还要记住皇上、太后、皇妃等人的名讳、属相的忌字。否则,就要受责罚。清太后慈禧是属羊的,因而讳忌唱戏时提到羊字。连剧目、台词都要改。像《变羊记》、《牧羊圈》、《苏武牧羊》等都不能演,《女起解》中"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也要改成"鱼儿落网,有去无还"。据《清稗类抄》云:"盐城有何姓者,其家主人自以子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可见此种视属相为本命忌言及的习俗是有着广泛的民间信仰基础的。?   〖BT3〗3.凶祸词语禁忌?   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畏惧心理,因而禁忌提到凶祸一类的字眼,惟恐因此而致凶祸的真正来临。?   死亡是人们最恐惧、最忌讳的了。所以"死"字是不能提及的。《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从贵贱、尊卑方面对死事的异称,是某种等级观念的表现,然而也含有对"死"字的避忌意义,除了社会底层的百姓外,其他人均以改称避之。后世人士庶阶层也极力想要摆脱、避开"死"字的不吉阴影,士大夫阶级又称"死"为"疾终"、"溘逝"、"物故"、"厌世"、"弃养"、"捐馆舍"、"弃堂帐"、"启手足"、"迁神"、"迁化"等等;庶民百姓也把"死"称作"卒"、"没"、"下世"、"谢世"、"逝世"、"升天"、"老了"、"不在了"、"丢了"、"走了"等等。如今在战场上为国家和民族而战死的人,也被称作是"捐躯"、"牺牲"、"光荣了"等等。以这些满含褒义的赞词来讳避开那个"死"字。鄂温克族老人死了,不许说"死了",而要说"成佛"了。小孩死了,也不许说"死了",而要说"少活了"。回族忌说"死"字,要用"无常"、"殁"等代替。其他各族及各种宗教中都有许多字词是用来代替"死"字的。如果认真统计一下,恐怕不下百八十种。产生这种语言情形的原因,恐怕不能不说是与人们讳言"死"字有关的。民间平日说话为了避忌"死"字,广州一带,还把"气死我"说成"激生我";把"笑死我"说成"笑生我"。就连与"死"字同音的字也都要避开。有些地方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把姓"史"的史念成"吏",把姓施的"施",念成"胜(生)"。还有的连"四"、"十"等字音也避忌,因其与"死"字相谐。台湾医院里就没有四号楼或第四号病房;连军舰的编号也忌讳用"4"。据香港《大公报》披露,台湾90年代初计划建造的八艘军舰,顺序编号,却有意回避了"4"字。没有"1102"和"1104"号。因为前者4个数字加起来是"4",后者明显含有"4"而不被采用。公共汽车也没有四路,机车牌照的尾数也没有"94",因"94"台语与"辗死"同音。其他四月忌婚嫁,送礼应酬忌   送四百元等等也都是出于这类语言禁忌。?   关于"死"事,民间还相信不能儿戏,据清·袁枚《续新齐谐》云,有谦语成谶的实例。其文说曾有两位好友,一人病剧,另一人往视,随口说道:吾辈均老,不知谁先作古人。病者拱手相让,说,还是您为先吧。当时只是习于谦让,谁知探病者果然回去后便死了。由于这一类事情,使得人们不敢在"死"事方面戏言。惟恐弄假成真,更忌讳有意以死亡事咒人。如果无意间说出"死"、"丧"等字,要作喷嚏状或连唾几口唾液,以破解之。?   平时与死亡、丧葬相关的事,也忌讳提及,以免引起不好的联想。比如民间忌讳说"棺材",要说成"财(材)"、"寿材"、"寿器"等等。殡葬时棺材进门要说"官(棺)也来,财(材)也来,财丁(材钉)两旺一齐来"等等吉语,以破不祥。?   为了防止凶祸的事情发生,民间在语言方面还忌讳说出与凶祸直接或者间接有关的词语。比如太平天国用干支纪年,却因讳言"丑"字,而改"丑"为"好";讳言"害"字,而改"亥"为"开";讳言"冇"字,而改"卯"为"荣"。广州一带,旧时因为方言"空"与"凶"同音,所以把"空屋招租"改成"吉屋招租"。乘船的人,忌讳说"住"、"翻",所以称"箸"为"筷",称"帆布"为"抹布"。其它"沉"、"停"、"破"、"漏"之类的话语也都在禁言之列。平时人们忌说"眉毛倒了",是忌讳"倒霉"之意。忌言"梨"、"伞",而称"圆果"、"竖笠",是避讳"离散"的意思。忌言"苦瓜"而称"凉瓜",是要避开苦难之"苦"字。忌言"吃药",而称"吃好茶",是忌讳"生病"之意。香港探望病人和亲友时,忌讳送剑兰、茉莉、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意为日后难相见了)谐音;"茉莉"和"没利"、"末利"谐音;"梅"与"霉"谐音,故被视为"倒霉"、"不吉利"的花卉。特别不适宜送给病人和从商的亲友。这一切都是避凶求吉的语言禁忌现象,民间称之为"讨口彩"。?   冲犯禁忌语常于人生仪礼或生活经历的关键时刻存在。《淮南子·说山》云:"祭之日而言狗生,取(娶)妇夕而言衰麻,置酒之日而言上冢,渡江河而言阳侯之波。"高诱注曰:"皆所不宜。阳陵国侯溺死,其神能为大波,为人作害,因号阳侯之波,舟人所不欲言。"俗间又有地名冲犯的禁忌,以为某些地名有凶厄的意义,或者能够冲犯自己的本命,因而忌讳提及或者忌讳过往、居住于此地。《三国演义》中凤雏死于"落凤坡"的传说,便是基于这一俗信禁忌而形成的例证。河南林县有"失阵村"的传说,因其名不吉,商客、军伍向不进驻,后改为"石阵村"。又有杨家营与郎垒村,毗邻相望,久不往来。皆因"杨"与"羊"谐音,"郎"与"狼"谐音,杨家营人恐与郎垒村人往来会被冲破克伤自己的本命。至今两村通婚仍有忌讳。这一类的例子也很多,举不胜举,也属语言禁忌的一个侧面。?   民间以为睡眠时灵魂会暂时离开肉体,直到清晨灵魂回到体内,人们才醒转过来。因此,清晨有许多禁忌,如不许讲龙、虎、鬼、梦等等词语。据说不管是有意无意,说了这些字词,这一日便会遇凶厄、不吉利。早晨最忌说"梦"字,又忌讳对人讲说自己睡眠时所做的梦,所谓"朝勿讲梦,夜勿讲鬼"。无非是惧怕谈论鬼魂事,招致祸殃。?   有些数字在民间也有吉凶的分别,因而也有宜忌。数字的单双有吉凶的感应性质,一般喜事忌单喜双,凶事忌双喜单,这是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反映。然而,人们又常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或许是人们常常不能如愿以偿,故而总结出了这样一条俗谚。各地在种种场合下单数、双数的忌讳又有这样那样的差别。结合种种具体情况,还有许多数字方面的禁忌,我们在本书其他章节中已谈到过,这里就不多说了。需要补充说明的只是数字吉凶禁忌的不一致性。比如民间通常是以"三、六、九"为吉祥数字的象征的。然而也有以此三数为凶的。例如广东潮州人言语间就讳说"三"字。否则,祸不可测。故当地人称三点钟为两点六十分。湖北天、沔一带,人们以为"六"是不吉利的,做菜(特别是吃鸡蛋)、送礼物等数目绝对不能是"六"。当地人读"六"为"禄"音。因而"六"有"满禄",即"死"的意思,所以忌讳。并由此而演化生发出许多骂人的话,如"六点"(即钟表的"半转",有"差火"、不成人的意思。跟"二百五"、"半吊"的意思差不多)等等。畲族某些集居地禁忌书写"九"字。遇"九"字一律改写作"仸"。据说与畲族祖先为神犬的神话传说有关。"犬"与"九"形近,故忌之。由此可知,语言禁忌的吉凶观念是因时、因地、因民族、因行业等等因素所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BT3〗4.破财词语禁忌?   旧时,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爱拱手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因为财运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民间很看重此事,时时处处惦念着发财,也时时处处提防着破财。?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要祭典财神,民间有串胡同卖财神画像的。财神画像忌讳买卖,要说"送"、"请"。串胡同的,带着许多财神画像,挨门喊:"送财神爷来了。"一般人家,都赶紧出来,到门口回话:"好好,来,我们家请一张。"如不想买的,也不能说"不要",更不能撵送财神的,只说"已经有了"。否则,财神爷会怪罪的,假如财神真的不来了,这家就要破财的。香港人过年从不说"新年快乐",平时写信也不用"祝您快乐"。因为"快乐"与"快落"(失败、破产的意思)听、说起来都容易混淆,是犯忌讳的词语。所以,一般香港人过年见面时总说:"恭喜发财"、"新年发财"、"万事如意"等。?   香港酒家饭馆的伙计及掌勺师傅最忌讳说"炒菜"、"炒饭"因为"炒"字在香港有"解雇"(炒鱿鱼)的意思,不吉利。当然香港的菜馆、酒家也有不少带"炒"字的菜饭,而菜谱上写的则是"爆××"、"干煎××"、"炸××"、"滑××"或"肉饭"、"叉烧饭"等,以此来避"炒"字讳。?   河南一带做饭时,忌讳说出"少"、"没"、"光"、"不够"、"烂"、"完了"等等不吉利的字眼。以为说了这些字,饭食就会真的缺少、没有了。这也是一种担心破财的禁忌心理反映。如果问"年糕还有吧",没有的话,要回答"满了",不能直说"没了"。饺子烂在锅里了,也不能说"烂了",要说"挣了",挣是"赚钱"的意思。尤其是过年过节,计较得更厉害。包饺子时连数数都犯忌讳,因为数数本身就包括了"怕少"的意思。俗认为,饺子包好了越数越少,所以忌讳数数。放鞭炮拟声也忌说"砰砰砰",只能说"叭叭叭",因为在河南方言中,"砰"音谐"崩",有"砸锅"、"事情办糟了"的意思。而"叭"音谐"发",则有"发财"、"发家"的意思。所以有此忌讳。?   广东一带,旧时赌博的风气很浓,因此民间特别忌讳"输"字。有一种中秋夜所卖的木鱼书,被叫卖者呼为"月光赢",便是忌讳"书"与"输"字谐音的。又因广东方言"丝"与"输"的读音相同,所以把"丝瓜"改称作"胜瓜"。又因为"干"犯了"输得干干净净"的忌讳。所以便把"干"改为"润","润"取时时润色之意,显得有油水,所以是发财的象征。于是"猪肝"被说成了"猪润","鸡肝"被说成了"鸡润";"豆腐干"被说成了"豆润"……广州旧时商行里为了发财,为了账目上多进少支,特别忌讳支出的"支"字。为此把长衣(长衫)的读音"长支"改称作"长进",以求只"进"不"支"。香港对中、老年人忌讳称"伯父"、"伯母"。因为"伯父"、"伯母"与"百无"谐音,就是"一无所有"的意思。所以,在香港,无论商人、公职人员或是普通家庭妇女都忌讳这种称呼,而是称"伯伯"、"伯娘"。四川一带,旧时忌讳说"舌"字,因为"舌"谐音"蚀本"、"蚀财"的"蚀"字。为此,便把"猪舌"称作"猪招财","牛舌"称为"牛招财"了。江浙一带,逢年过节,要书写"招财进宝"和"和气生财"等字样,贴在门首。因为"财"字的偏旁"贝"字谐音"违背"的"背"字,惟恐因此而"背运"、"失财",所以就把"财"的偏旁"贝"字有意写成"见"字。以为如此,便可时时处处见财,大吉大利了。河南驻马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确山,"确"在当地方言中有"坑"、"骗"、"砸锅"、"糟糕"的意思,因此,生意人都忌讳称其为确山,而要改称为"顺山",以求吉祥,避免破财。   总之,这一类有关财运衰败的语言禁忌很多,都是为了避防破财倒运的。说明社会中人对于谋求生计的艰难有着深切的体会。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使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神灵的护佑,特别是财神,他们绝对不敢得罪。因为他们不愿经受贫困的折磨,不愿让生活的财路断绝。正因为如此,这一类语言禁忌还有一个特点,即不仅仅停留在避开不吉的词语不说这一点上,而且还要改凶为吉,力求通过语言上的变通、调整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一个最为吉祥的理想效果。?   〖BT3〗5.亵渎词语禁忌?   民间的荣辱观也促使一些带有亵渎意味的词语成为禁忌。?   民间通常以为涉及到性行为和性器官的词语是一种亵渎语,一般所谓"有教养的"或者"老实本分的"人都羞于启齿。在不得不说到性器官时,要用"那个"、"下部"、"阴部"等来代替。说到性行为时,也要用"办事"、"房事"、"同床"、"夫妻生活"、"男女关系"、"偷鸡摸狗"、"寻花问柳"等等委婉词语来代替。甚至连容易引起生殖部位联想的"拉屎"、"撒尿"、"上厕所"、"月经"等等也都在忌讳之列,一般要改为"出恭"、"解手"、"方便方便"、"如厕"、"上一号"、"例假"等等。骂人时,常以生殖器或性行为来羞辱对方,说明人们相信这一类词语具有诅咒力,能够毁伤仇人的灵魂或者肉体。从另一方面来看,在没有仇人在场,或不想诅咒什么人时,这一类词语就是应当避忌的了。《清稗类抄》云:"北人骂人之辞,辄有蛋字,曰浑蛋,曰吵蛋,曰倒蛋,曰黄巴(王八)蛋,故于肴馔之蛋字,辄避之。鸡蛋曰鸡子儿,皮蛋曰松花,炒蛋曰摊黄菜,溜蛋曰溜黄菜,煮整蛋使熟曰卧果儿,蛋花汤曰木犀汤。木犀,桂花也,蛋花也色黄如桂花也。蛋糕曰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而独于茶叶所煮之鸡蛋,则不之讳,曰茶鸡蛋。"这里讳言"蛋"字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骂人之辞。而只所以用"蛋"来骂人,是因为蛋指睾丸,是男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因而它有亵渎人、诅咒人的作用。山东一带喜称"二哥",忌称"大哥",据说是与"武松"的传说有关。武松排行老二,长得高大魁梧,因在景阳冈上打死一只猛虎而被民间称为"打虎英雄";武松的哥哥武老大却长得矮小丑陋。但光是这些还不足以形成忌称"大哥"的禁忌,主要的恐怕还在于武老大的媳妇和西门庆勾搭成奸一点上。人们忌称"大哥"实际上是怕像武老大一样,成为一个"妻子和人乱搞的"人。这种人,民间又称作"王   八"、"乌龟"。龟,在唐宋以前是与龙、凤、麟合称为"四灵"的神物,人多视为祥瑞,并不见有什么忌讳。以龟命名的人也有不少,如李龟年、陆龟蒙等等。元代以后,开始用龟来羞辱娼妓之夫或妻子外淫之夫。据说是因为龟不能性交,纵牝者与蛇交之故。现在这种忌讳仍然流行,若骂人为"龟儿子"、"王八",其必勃然大怒。民间忌言"醋",称"醋"为"忌讳",也与性行为有所牵连,因为俗常是把情场上爱嫉妒的人说成是"爱吃醋"的。实际上,不但非正常的性行为会形成某种语言上的禁忌,就是正常的性关系也会形成某种语言上的禁忌,例如,民间嫁女忌说"嫁"而要说"出门"或"成人",怀孕、生孩子不说怀孕、生孩子,而说"有了"、"添喜"等等。都是尽量避免引起性行为联想的一种委婉词语,而委婉词语的基础仍然是禁忌。?   除了以上与性器官、性行为有关的一些语言禁忌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带有亵渎性质的语言禁忌。例如"兔"、"狗"、"驴"、"牛"等畜类常常被用来咒骂人,因而平时便忌讳在人前说到这些动物,尤其不能和人相提并论,否则,会伤害别人,引起斗殴纠纷。与和尚、道士说话,更不能说出"驴"和"牛"字,因为和尚最忌被骂作"秃驴",道士最忌被咒作"牛鼻子"。有生理缺陷的人,也讳忌当面嘲笑他的缺陷,这也是对人不尊重的亵渎行为。如当着秃头的人忌言秃,当着跛腿的人忌言瘸等等。民间一般都喜少恶老,湖南一带,无论老幼都以"芽里"相称。虽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例外。若称其为"老人家",则要生气的。现时代,青年女子喜瘦忌胖,若言其瘦,则喜以为是称赞其身材苗条,长得漂亮;若说其胖,则满脸不悦,以为是挖苦她体形难看,长得不美。类似此种禁忌也是很多的,各地不一,举不胜举。总起来一点,凡属于对人不尊重、轻慢待人的亵渎话语一般都是有所忌讳的。?

  • 禁忌语的避讳禁忌

      中国古代 的避讳就属于“禁忌语的范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人风”其实就是“民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民”字,所以这个字就不能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微贱,曾做过和尚和乞丐,他当了皇帝以后总怕别人提及,只要一有人提到这两个词,哪怕只是相关的或者只是同音的,他都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例如常州蒋镇《贺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本是颂扬的话,却因为“生”和“僧”音近,就被认为是在讽刺皇帝当过和尚,因此受到了惩处。

  • 喝蜂蜜水禁吃什么

      二、蜂蜜的禁忌   1、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2、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   蜂蜜富含葡萄糖等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3、不宜与豆腐同食   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4、不宜与韭菜同食   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5、蜂蜜和鲫鱼   同食会中毒,可用黑豆、甘草解毒   6、蜂蜜与孜然   不宜一起吃,易上火伤肝,眼红肿。   7、蜂蜜不能用沸水冲饮   蜂蜜含有丰富的酶、维生素和矿物质,若用沸水冲饮,不仅不能保持其天然的色、香、味,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因而最好用不超过35℃的温水冲饮。   8、豆浆蜂蜜不宜冲食豆浆   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高,而蜂蜜主要含有75%左右葡萄糖和果糖,还含少量有机酸,两者冲兑时,有机酸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9、蜂蜜和葱蜜   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同食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   10、不能空腹喝蜂蜜水   另外,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时间长了就会胃酸过多而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在饭后1.5-2小时后喝蜂蜜水。蜂蜜不能和茶一起喝会影响消化吸收。

  •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中论文开题报告的研究特色怎么写

      你好啊,你的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据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

  • 游戏王禁卡为什么要被禁?求详细原因。

      绝不复制,按我的印象来写,我的心得   交换蛙:蛙炮卡组的核心,能力太强,还是2000防,难以打破连锁   胜利龙:你应该知道决斗模式是三局两胜,但是有了这张卡后,在第一局用这卡攻击对方并且胜利后,就不用继续再来,直接算作你赢了   混沌帝龙 -终焉的使者:特殊召唤的条件简单,而且可以秒全场和手卡,每张卡都会对对方造成300伤害,这已经是逆天级别的能力了,就算是双方所有丢掉的卡只有十张,那也是3000伤害啊,而一般能用到这张卡时,最少都是20张以上了……   杀人蛇:每回合可以无限的从墓地里回收这张卡,当然禁   黑森林的魔女:黑森林魔女在早期并不算太强,因为那时候卡还不算多,可是到了现在自然是BUG般的存在,因为它可以检索的卡的条件太低了!只要求了防御力1500以下,防御力1500以下并且逆天的怪兽可是多得数不过来了,太BUG,禁   御用守护者:这个的能力实在太讨厌,才6星的一个同调,破坏的怪兽就能特招,尤其是对方特招了你的某只好怪,这可不是唬人的……   混沌之黑魔术师:这张,我倒觉得还将就吧,能选魔法卡不错,破坏的怪直接除外这个就太BUG了   电子壶:在被禁之前的专用救场卡,对方全场都是怪时,你只需要将这张卡一个覆盖,然后,你懂的,对方场上全部怪被破坏不说,双方都能特招怪,救场神卡   千眼纳祭神:强,太强,强到逆天,因此很早就进了禁卡表   处刑人-摩休罗:别小看从手卡发动陷阱,陷阱卡都是最少要盖一个回合以上才能发动,而直接发动的话,战局很容易就能逆转了   神圣魔术师:反转时可以选墓地一张魔法卡加入手牌,没有任何限制,太强大了   暗黑俯冲轰炸机:削血流的福音,和质量加速器一样的存在,不,或者说更为强大   月读命:限制卡的月之书你知道吧?这个就相当于每回合可以发动一次的月之书,大BUG   命运英雄 圆盘人:要知道,混沌之壶都已经被禁了的现在,抽两张卡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事了,当然了,一样禁   恶魔 弗兰肯:只要花5000分就能从额外卡组特招融合怪兽,而且没有限制!逆天   同族感染病毒:这张的强大就在于,只要扔一张卡就能宣言种族,是不受限的按种族破坏   纤维壶:这张更不用说了,最强大的壶,所有卡清洗,回归决斗开始时的状态,卡手时很好用   电子鱼人-枪手:这个是新来的,不过相关的卡组我不熟,青蛙和鱼王的核心   魔导科学家:这张不像恶魔弗兰肯一样,因为它只花1000点,并且只能召6星以下的融合怪,还不能对玩家直接攻击,回合结束回到额外卡组,在以前的时候倒是用处不大,不过从同调怪兽出现的那一霎那,它就NB了,因为融合怪也是可以作为同调素材的,6星以下,这个范围也已经广到离谱了   精神脑魔:从限制卡变为了禁止卡,我对这张不熟,因为我也不玩念动力卡组,不过这张对于念动力卡组来说的确逆天了   八汰鸟:不能抽卡是什么概念?特别是手上和场上已经没有什么卡的时候,那叫绝望   救援猫:以前也是没多大用处的卡,不过在同调召唤和超量召唤出现后就逆天了,救援兔好歹规定了只能是通常怪兽,而猫只说了是3星以下的兽族怪兽,禁   噩梦之蜃气楼:抽直到4张卡,下次随机丢掉所抽的卡,这个也算是好牌了   爱恶作剧的双子恶魔:有从手卡丢牌效果的卡一向都是要被禁的,连滑槽都只是放回   王家的神殿:这张卡的最大的亮点不是在于圣兽什么的,而是在于可以直接发动陷阱卡,这已经比处刑人要强大了N多倍,并且,凑齐圣兽后,还可以从卡组,手卡,额外卡组任意选择一张怪兽特殊召唤,多么强大的卡,不禁怎么行   收押:从对方手卡丢牌的卡一向都是被禁的重点,并且还能看对方手牌   苦涩的选择:这张卡用好了也能救场,你选5张好卡,他就算丢4张,你也还有一张   强引的番兵:干预对方手卡的牌一向都是被禁的重点,也可以看对方手牌   强夺:无限制,虽然对方能回复,但是你可是想控制哪只就是哪只,同样能同调和超量,当然禁   强欲之壶:所有玩家的最爱,一次抽两张卡,多么耀眼的能力,可惜被禁了   心变:专门用对方的怪当做自己同调召唤或者超量召唤素材的卡,禁   雷击:这张卡还需要多说吗?破坏对方所有怪兽,哇咔咔   次元融合:这张也不用多说了,除外卡组的无限连锁   生还的宝札:碰上不死复活流,抽卡哗哗哗的,当然禁   洗脑:和心变还有抢夺类似,只不过要花800,但是依旧可以控制怪来当做素材   大寒波:在要紧的关头封你魔陷,哭都哭不出来   蝶之短剑-回音:虽然300不是很高,不过可无限连锁   天使的施舍:抽卡超过2张的按惯例一样被禁   鹰身女妖的羽毛扫:这张也不用多说了,对方魔陷全破坏,哇咔咔   过早的埋葬:因为是装备卡,所以可以回收,很BUG   飓风:回收全场魔陷,这个也不用多说,话说大风解禁飓风就一定得进小黑屋   质量加速器:碰上异次元卡组和不死复活卡组,这张卡就BUG了   突然变异:特招融合怪兽,也不用多说,直接禁   遗言状:又是只限制攻击力1500的特招,检索条件太低,很多好怪就这么召出来,当然禁   王宫的弹压:同调怪多的卡组遇到这张卡就遭殃了   王宫的敕命:魔法无效,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他永远呆在禁卡表   现世与冥界的逆转:这张卡的效果超强的说,太强了,不得不禁   死之卡组破坏病毒:攻击力1500以上怪兽时不少的,很早就在禁卡表里的卡了   第六感:看运气抽卡,万一抽中了6就是6张卡,有多强就不用我说了   刻之封印:对方跳过下一回合的抽卡阶段,这张不禁才怪,我个人认为最该禁的就是它了   破坏轮:无限制的伤害,配合防御轮经常可以一回杀   最终一战:拼了!这张卡的效果太扯了,已经不能算作是正常的效果了

  • 中药要禁荤腥吗

      不是所有的都禁忌,中成药,说明书上有,汤药,问开药的医师。有些中药不光禁荤腥,某些植物类也禁忌的,比如云南白药粉,就禁食蚕豆与鱼及酸冷食物

  • 梦见禁林里长西瓜吃甜

      今天出现你不想表达意见的场合,装作没听到,或者含糊一点过去比正面回答要好。如果和恋人发生摩擦,还是迅速和好吧。

  • 请帮我看看选下面哪个论文题目好? 1.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 2.中英禁忌语比较 3.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

      我也是英语专业,论文选的也是委婉语,看了一些文献,给你参考下:   英语委婉语研究发展至今,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集中在分析委婉语的分类情况、构成方式,有些学者从不同国家委婉语的使用差异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有些研究翻译等。个人觉得关于禁忌语的比较容易着手且有趣,虽然不能避免类似论文太多,但论文的结构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与众不同,提出新意。   祝写作顺利!

  • 服务忌语

      你等会儿,没看见我忙着吗   你怎么这么多事啊   你烦不烦啊   再多等会儿不行啊   赶紧去后面排队去   那个谁,说你呢